對聯的緣起和演變


且多見於遊戲性的口對中。“五四”以後,書面白話聯的數量不斷增多,這
和“廢文言,興白話”的時代風尚變化是一致的,下面這副“慶翻身”的村
聯就是用白話做成的:
民團跑,地主跑,土豪跑,劣紳跑,跑!跑!跑!跑垮反動派!
工人來,農民來,士兵來,幹部來,來!來!來!來建新政權!
感情熱烈,氣勢豪邁,語句流暢,節奏感強,修辭巧妙,確是一副佳作。
第三,出現了在報刊、廣播、電視上“出句求對”這種嶄新的對聯創作
方法。例如 1983 年春節時,中央電視台《文化生活》節目製作部曾舉辦過一
次“迎春征聯活動”,共出五聯征對,其中第四聯的征句是“碧野田間牛得
草”,句中嵌入當代三位文藝家的名字,答對句亦須“蕭規曹隨”才合乎要
求,征句公布後,應答者如雲。下面列舉的是幾個比較工巧的答對句:
金山村里馬識途
白楊村里馬識途
金風雁翼葉知秋
白楊村里馬嘯風
第四,對聯研究進入到一個新階段:成立了專門研究對聯的組織,出現
了以對聯為研究對象的雜誌,陸續出版了一批有一定深度的研究對聯的著
作,“對聯學”已經成為一門學問。
就這樣,在經歷了一千多年的漫長歲月之後。對聯終於由簡單的偶對句
演變成一種成熟的文體,並且從台閣走向市井,進入十行百業、千門萬戶,
成為一種最具民眾性,實用性的民族文藝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