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米契斯簡介

爭吵

一、教材簡說

這篇課文圍繞“我”和克萊諦之間因本子被弄髒而發生爭吵這件事,重點講了“我”的心理變化,以及“我”對整個事件的感受,告訴我們朋友之間要相互諒解、彼此寬容。課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敘述。先寫“我”和克萊諦吵架的原因;再寫“我”的內心活動:為吵架而感到不安、後悔,又沒有勇氣承認錯誤;然後寫克萊諦的友善化解了雙方的矛盾,兩人重歸於好;最後寫父親對“我”的嚴厲批評。課文細緻描寫了“我”的心理活動,“我”的不安與後悔,“我”知錯卻沒有認錯勇氣的矛盾心態,寫出了“我”對克萊諦往事的回憶及印象。這些心理活動的描寫真實地體現了“我”的個性特徵,一個明是非卻愛面子的“我”活脫脫地展現在我們面前,也為克萊諦後邊的友善行為作了鋪墊和暗示。聯繫課文內容體會最後一段父親說的話的含義是教學的重點、難點。

二、學習目標

1被崛13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石匠、墨水、故意、誠心誠意、承認、緣故、憤怒、獨自、戒尺、既然”等詞語。

2庇懈星櫚乩識量撾模體會文中人物的心理變化。

3碧寤岣蓋姿檔幕暗暮義,懂得同學之間應該團結友愛、相互寬容,並學著處理同學間發生的問題。

三、教學建議

1比綣有條件的話,課前布置學生讀一讀《愛的教育》這本書。

2北究我求認的字比較多,可以用熟字帶生字,或者在語言環境裡識記。如,“嫉”“侍”“瞟”“尚”可以分別與“疾”“寺”“票”“躺”進行比較。有幾個字的讀音容易弄錯,也要加以強調。“嫉”讀二聲,不讀四聲;“哼”讀hng,不讀hēng,意思是表示不滿意或者不相信;“侍”讀shì,不讀sì。指導寫字時要抓住難點,如,“替”的第一個“夫”字的最後一筆由捺變為點;“承”中間是三個短橫,不能多寫或少寫;“緣”的右半部分是寫好這個字的難點,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筆畫和筆順:撇折,橫撇,橫,撇,彎鉤,撇,撇,撇,捺,共九畫,其中第五畫是彎鉤,不是豎鉤;“憤”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字的右上部分;“戒”的筆順是:一戒,部首是“戈”,可以與“或”相比較,可以在複習舊知識的過程中加深印象;“既”的第七筆是“”,不是“丨”。注意不要和“即”相混淆。

3閉體感知課文時,可以採取課題質疑的辦法,讓學生邊讀課文邊思考以下問題:誰和誰爭吵?為什麼爭吵?怎樣爭吵?爭吵後怎樣了?然後學生自主讀書,並通過交流、討論,了解課文講了什麼內容。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要及時發現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所存在的問題,有的放矢地進行指導。

4敝氐鬩導學生體會主人公的心理變化。課文較詳細地描寫了“我”與克萊諦吵架時的心理活動,以及吵架後的矛盾心情:當我被克萊諦碰了胳膊肘時,我“火”了,於是產生了報復的念頭;“我”與克萊諦吵架後,覺得很不安、很後悔,後悔自己罵了克萊諦,覺得不應該做對不起他的事;心裡很想向克萊諦承認錯誤,又覺得太丟人;心裡暗暗說向他認錯,可嘴裡又說不出請他原諒。教學時,可以聯繫上下文讓學生體會“我”吵架後的心情。課文講述的這種情況,符合兒童的年齡特點,是每個學生在生活中都有可能遇到的。引導學生認真體會,不但可以使學生感到課文寫得真實具體,而且可以使學生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學生交流討論的著力點應放在揣摩和體會文中人物的這些心理變化。這一點,同《檢閱》一課有相似之處。

5苯岷現氐憒示淶難習,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如,朗讀怎樣爭吵的句段之前,可以討論:當克萊諦弄髒我的本子之後,我為什麼報復他,弄髒他的本子?通過討論,理解“嫉妒”一詞的含義,並有感情地朗讀爭吵原因和經過的段落。朗讀“爭吵後各有什麼表現”的段落,可以先深入了解爭吵後“我”的表現和克萊諦的表現。如,“要是我沒有罵他,沒有做對不起他的事該有多好!”讀出後悔的語氣;“我又記起父親……這幾個字怎么也說不出來”這一部分,讀出矛盾的心理。再來看克萊諦的表現:“不時用眼睛瞟我,從他的眼裡表示出來的不是憤怒,而是悲哀。”結合對“瞟”這個詞語的理解,想想克萊諦這時在想些什麼呢?他說“我在外邊等著你”時,心裡會想些什麼呢?(一定是想著要怎樣和“我”重歸於好)“我”說“我也等著你”時,又會想些什麼呢?(只是想到防禦)課文中以泡泡的形式提示:“他們都說在外邊等著對方,倆人想的一樣嗎?”這是引導學生在關鍵的地方認真想一想。教學時要引導學生認真思考這個問題,聯繫上下文兩個主人公的不同表現,體會出這兩句話的含義完全不同,兩個人的心理狀態也完全不同。學生對這個問題有了充分的認識之後,才有可能把自己的體會通過朗讀表現出來。“終於挨到了放學。”這裡的“挨”字讀二聲,是拖延的意思,用得很精妙,把“我”的猶豫、矛盾、不知該如何面對好友的心理表現得淋漓盡致。教學時,不但要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深入體會關鍵字語表情達意的作用,還可以嘗試著積累、運用,學習表達。

6痹諏私飪撾哪諶蕕幕礎上,引導學生體會父親的話的意思。父親的話散見於課文之中,共三處。可以讓學生把這三句話找出來,讀一讀,再聯繫上下文,談談自己的理解。還可以讓學生把“我”的行為與父親的話對照,看看“我”在哪些方面做到了,哪些方面沒有做到。要允許學生自由談體會,而不必要求他們作全面系統的理解。但教師要對零散的意見作梳理或小結。父親的話主要說了四方面的意思:要懂得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做到是非分明;要勇於承認錯誤,“第一個伸過手去”,請求對方原諒;要是錯了,別人打你,你千萬不要還手,只要防禦就是了;你錯了,別人沒有打你,你不應該“舉起尺子”防禦。

7蔽進一步深化對課文的理解,可以組織課堂討論。如,你喜歡課文中的哪個人物?喜歡他什麼?使學生在對人物行為進行評價的過程中,加深對人物形象的體會。學生可以自由地發表看法,如,有的學生能通過具體事例準確地概括人物的某種品質和個性,說克萊諦能諒解同學的過錯,寬容同學,珍視同學之間的友情;有的學生能比較全面地評價別人,既看到“我”的一些弱點(愛瞎猜、愛面子)和缺點(報復同學),又能看到“我”的長處(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善於反思,是非觀念清楚等);有的學生能看到別人的進步,而不是憑一時一事的表現給別人下結論,認為“我”的進步是明顯的,由嫉妒同學、瞎猜疑、報復同學到心裡不安、後悔、知錯,最後能接受同學的友愛,與同學重歸於好。總之,學生只要能結合課文實際發表自己的看法,都是可以的。在交流時,要鼓勵學生找出課文中的語句作為自己的理由支撐。

8笨魏笏伎劑廢耙唬要求分角色朗讀課文。這項活動要在學生讀通課文、了解課文內容並把握文中人物情感變化的基礎上開展。可以讓學生通過討論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分角色讀出人物的語氣。

第二題要求學生默讀課文。在默讀之前,要提出思考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讀。建議學生把“我”和克萊諦爭吵前後的表現用不同的符號標示出來,多讀幾遍,再和同學交流自己的理解和體會,並做出自己的價值判斷。

第三題是建議學生把父親說的話抄寫下來認真體會。父親的話有的是“我”想起父親曾經說過的話,有的是父親知道了吵架這件事之後說的話,可以讓學生自己找一找,說一說(參考教學建議6)。小練筆,是引導讀寫結合的題目。在這裡讓學生來寫寫自己的事,時機非常合適。因為課文寫的就是同學之間發生的事,語言樸實、真切,非常切合學生的心理實際和生活實際。可以指導學生試著學習課文的寫法,寫出內容真實、反映同學友情的片段。小練筆要求不能過高,可以當堂完成。

9幣導學生展開想像,發散思維。如,讓學生想一想:假如克萊諦沒有主動與“我”重歸於好,事情會怎樣發展?或引導學生想一想: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類似的事情,會如何處理?

四、參考資料

亞米契斯(1846—1908)艾德蒙多·德·亞米契斯,義大利作家,民族復興運動時期的愛國志士,曾參加解放義大利的戰鬥。退役後擔任軍事刊物的記者,發表特寫、報導、短篇小說,後匯集為《軍營生活》出版。他週遊世界各國,撰寫了許多遊記,以明快、新穎的筆觸,記敘各國的風土人情,同時貫串了向義大利人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宗旨。

本課選自他的日記體小說《愛的教育》(一譯《心》)。這本書1886年一經出版,即在義大利轟動一時,僅出版的頭兩個月就再版40多次。在它出版後的100多年裡,已有100多種文字的譯本。這本書是以一個四年級國小生的口吻來寫作的。全書共100篇文章,主要由三部分構成:主人公恩里科的日記;他的父母在他的日記本上寫的勸誡啟發性的文章;十則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小故事。因為19世紀的義大利施行的是男女分校制,所以文中的主要人物都是男性。

這部風行全球、膾炙人口的著作,把“愛”表現得精髓深入,大至國家、社會、民族的大我之愛,小至父母、師長、朋友之間的小我之愛,處處扣人心弦,感人肺腑,使得世界各國都公認此書為最富愛心和教育性的讀物而爭相翻譯出版。我國文壇前輩夏尊先生曾親筆執譯,並在序言中寫道:“我在四年前始得此書的日譯文,記得曾流了淚三日夜讀畢,就是後來在翻譯或隨便閱讀時,還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覺眼睛潤濕。這不是悲哀的眼淚,乃是慚愧和感激的眼淚。除了人的資格以外,我在家庭中早已是二子二女的父親,在教育界是執過十餘年教鞭的教師。平時為人父為人師的態度讀了這書好像醜女見了美人,自己難堪起來,不覺慚愧了流淚。書中敘述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社會之同情,都已近於理想的世界,雖是幻影,使人讀了覺到理想世界的情味,以為世間要如此才好。於是不覺就感激得流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