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萊雅人才戰略:尋找玩轉中國魔方的人

蓋保羅正在將歐萊雅中國逐步“主流化”,2005年4月“亞洲管理髮展培訓中心”遷來中國,9月又揭幕了“四大之一”的中國研發中心。加上同時在中國市場運作的17個品牌,蓋保羅手中的“牌”正越來越多。

而1996年初來中國時,他手中還只有一張牌。“牌多牌少,各有打法,重要的是打牌的人。”歐萊雅中國運作的品牌越多,競爭對手越複雜,蓋保羅越需要熟悉“中國式魔方”的人。

人才進化論

《21世紀》:從初期進入中國到現在穩坐中國化妝品市場的第二把交椅,歐萊雅中國的人才需求結構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蓋保羅:談這個需要劃分一下階段:1996年到2000年是我們的“先驅階段”。我們剛來中國時,只有“美寶蓮”一個品牌,它在被我們收購前已經進入中國市場了,後來引入了“歐萊雅”品牌。第二個發展階段,是從2000年到現在,主要特徵是我們陸續引入了集團的17個品牌,並在2003和2004年收購了本土的“小護士”和“羽西”。

相應地,第一階段,我們希望我們的人才具有創新精神或者開拓精神,他們要進入市場的前沿,要深入市場去慢慢考察市場,慢慢去占領市場;同時要發現不同渠道,為不同品牌開發不同渠道,來開拓這個市場。

在進入第二個階段後,第一個階段的創新和開拓能力依然重要,但同時我們希望有更多的人來分析這個市場,能夠來分析競爭,同時,內部的管理能力顯得十分重要。

注入歐萊雅元素

《21世紀》:歐萊雅在2003年、2004年收購“小護士”和“羽西”這兩個品牌後,結合市場,在人員安排有怎樣的考慮?

蓋保羅:首先我想說的是對於羽西這個品牌,我們主要是集中精力在中國把它做好、做強。在此基礎上,我們專門成立了一個羽西品牌開發和國際化的小組,這個小組同歐萊雅世界各地的研發小組——在巴黎的研發中心,紐約的研發中心、日本的研發中心——保持常規性的經常性的聯繫,得到來自不同研發中心的支持,當然其中一個重要工作是了解不同地區、不同消費者的需求,時機成熟時將產品國際化。目前這個小組已經是一個非常國際化的小組,成員來自世界各地,這跟國際化的長遠目標是一致的。

除此以外,我們剛成立的中國研發中心也有一個專門的羽西實驗室,除了原來羽西的團隊外,還有我們總部來的研發人員。此外還有共享的皮膚測試、需求測試的實驗室。也就是說,在研發和市場的HR方面,我們都注入了新元素。

而小護士方面,我們主要加強的是市場能力,主要表現為小護士聯合卡尼爾和加強向三級城市滲透的能力。這些新元素落實到最後都是需要熟悉本土市場的人來實現的,這仍然是“進行時”。

修煉戰略思維

《21世紀》:歐萊雅中國目前的一個現狀是,營業額增長迅速,但是在歐萊雅總體的銷售收入中所占的份額還不大。同時中國日化市場競爭激烈,歐萊雅中國如何實現下一步的增長?這對HR提出了怎樣的挑戰?

蓋保羅:我們在中國的一個重要目標戰略依然是:發展增長,提高銷售額,擴大市場份額。從中國現狀來說,中國市場完全有空間,這體現在兩方面:首先中國市場本身是一個發展的市場,所以這給了我們擴大份額的空間;其次我們在不同的細分市場上都有品牌,如何實現我們的增長呢?我們先進一步強化我們現有的品牌,比如在染髮方面,我們意識到染髮在中國已經成為一種時尚,這給了我們快速增長的空間。再比如護膚,在大眾市場上,我們有小護士聯手卡尼爾,可以通過現在的分銷渠道,比如大賣場、超市,這些都非常具有潛力。同時在傳統渠道,比如化妝品店等等,所以在護膚方面我們看到很大的增長空間。彩妝方面,中國的滲透力,滲透的深度會越來越深,新興的市場,比如洗髮水,如果時機合適,或許我們也會有相應的品牌上市。還有一些新品牌可以引入中國。

如今主要的化妝品公司都進入了這個市場,本地的廠商也表現強勁,這個市場競爭是非常激烈的,所以我們確實是需要在複雜環境中,運營品牌和管理公司的能力,有條理,有組織性,有戰略思維。在複雜的嚴峻的條件下領導一個團隊,我們需要培訓員工的思考能力和戰略決策能力。(李 超)

信息來源:慧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