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讓IT懂業務

作為後進入者,招商銀行選擇了創新作為安身立命的突破口,而打破突破口的工具就是信息技術。

招商銀行的信用卡用戶們可能還不知道,他們下一次收到的賬單信封將與以往都不相同,這個即將在全國推出的新玩意兒—— 一個有鋸齒狀撕拉口的賬單信封是招商銀行的又一項創新。為的就是讓客戶可以輕鬆地拆開信封。

推陳出新對於招商銀行來說稱得上是家常便飯,從一卡通到一本通再到“財富賬戶”,憑藉“科技興行”的發展戰略和不斷的技術創新,招商銀行可謂後發而先至。

如今,這個18年前還偏踞在深圳蛇口一隅的小型城市商業銀行已經成為僅次於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和交通銀行的業界老六,總資產達5389億元,名列英國《銀行家》雜誌“世界1000家大銀行”排名前200位。

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說過:“企業的基本功能是行銷與創新。”談到創新,他說:“管理者必須把社會的需求轉變為企業的盈利機會。這也是創新的一種定義。”

當年,面對強者如林、對手擁有壟斷性資源的市場時,作為後進入者,招商銀行選擇了創新作為安身立命的突破口,而打破突破口的工具就是信息技術。

2003年,在被譽為國際IT業“奧斯卡”的“CHP國際計算機大賽”上,由IBM、微軟、英特爾、聯想、摩根斯坦利等近百家IT公司和投資巨頭組成的評選委員對招商銀行做出了如下評價:“中國第一家提供網上銀行服務的銀行,而且將信息技術作為核心競爭力,降低了經營成本,獲得了高速成長,堪稱國際銀行界IT技術套用的典範。”

招商銀行信息技術部有許多與眾不同之處,“最大的不同可能就是我們都比較懂業務。”信息技術部有關負責人這樣解釋,“我們不太強調技術本身的先進性,關鍵是要能套用到業務上。

在招商銀行總行,業務部和信息技術部被特意安排在一起,互相緊鄰著。更有趣的是,招商銀行業務部許多人長期上班的地方是在信息技術部而非業務部;而在信息技術部,對銀行業務不精通的人也不能當項目組長。談到IT,聽招行人說的最多的話就是:“業務部的要從技術角度多考慮些,信息技術部的要從業務角度多考慮些。”招商銀行的主要新品都是在“新產品會”上立項的。由信息技術部與業務部、會計部等相關部門一起審核確定,技術、業務,各方都通過才立項。”和那些被動的“按單定製”的銀行信息技術部相比,招商銀行的信息技術部的確有更多的話語權,難怪有員工戲稱信息技術部是“一等公民,說話算數”。

招商銀行獲得的第一還有許多,第一個電子記賬卡、第一個大集中式呼叫中心,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信用卡、第一個手機銀行……“之所以能夠不斷創新主要是因為我們有創新型的企業文化。”業務部的宮利這樣解釋道。在招商銀行內部,有一個叫做“調研沙龍”的BBS(網上論壇),上至行長,下至普通職員,所有人都可以匿名發言,探討業務、反映問題。2000年招商銀行建立了分行一把手不良資產質詢制。不良資產增加過多的分行行長要親自到總行向行長室匯報情況,說明原因,提出解決的措施和時間表。結合這項制度,2001年,招商銀行再次利用自己的IT優勢在國內率先推行了信貸信息管理系統。“通過這個系統,在總行可以跟蹤到每一個貸款客戶,包括抵押品的變化都能夠看到,而且可以在全行範圍隨時生成幾百個報表,以便從各個角度去統計和分析,更好地把握風險。”招商銀行總行業務部的負責人介紹道。2004年末,按五級分類口徑,招商銀行不良貸款率為2.87%,其中,近五年新增貸款不良率在1%以內。

在國外銀行界,銀行的核算體制和管理模式都是扁平化的,一般是按產品從總行往下分類,比如零售業務、公司業務等,採取的是事業部模式。而中國銀行界目前較普遍的總行、分行、支行、營業部結構,顯然還停留在方便存貸款結算的層次上。招商銀行2002年末成立的信用卡部已經採用了國外的事業部方式。完成扁平化的管理和運行模式,整個招商銀行也許並不需要太長的時間。(王小瑛)

來源:《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