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部門:檔案關係已不能證明勞動關係

以為憑檔案就能證明勞動關係,部分勞動者明明沒有提供勞動,卻要求保管檔案的單位履行相關義務。記者從勞動仲裁部門獲悉,近日該類申訴和相關諮詢較多,但結果往往都不利於勞動者。

吳某原系南京某廠職工,1992年5月,經原單位同意調入某中學校辦工廠工作。然而由於上級主管部門遲遲未予批准,吳某將人事檔案調至該中學後,一直沒能簽訂勞動契約,也未履行勞動權力和義務。近日,吳某以其人事檔案在學校為由,要求學校補簽勞動契約,並為其補繳十多年的社會保險費用。遭到拒絕後,他向玄武區勞動仲裁部門提出申訴。

勞動仲裁部門調查認定,因吳某與學校未簽勞動契約,按法律規定雙方不存在勞動關係,學校沒有為其繳納社會保險的義務。結果吳某的請求被駁回,他白白花費了仲裁費用。

秦淮區勞動仲裁部門近日也受理了一起類似案例。申訴人丁某原在南京一家造紙廠工作,1996年成為另一家建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但是檔案仍由原單位保管。近日,丁某突然向秦淮區勞動仲裁部門提起申訴,要求造紙廠補繳自1997年至2004年的社保費用。經仲裁部門調解,他最後不得不放棄請求。

秦淮區勞動局仲裁科科長李秀梅說,在過去計畫經濟時代,勞動者的檔案都由單位統一保管,許多勞動者習慣性地認為檔案能代替契約證明勞動關係。其實按法律規定,勞動關係只能由勞動契約來證明。現在勞動力市場實行雙向選擇,檔案更不能說明勞動關係。希望有類似情況的勞動者不要因此跑冤枉路、花冤枉錢。同時,在就業過程中要學會用勞動契約來保護自己的正當權益。(蔡曉芳、秦勞仲、馬義兵)

來源: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