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甘肅中考話題作文素材:地域文化

難點攻堅

寫好此類主題作文,主要應做好以下幾方面:

一、積累相關信息

要寫好此類作文,就要走進生活,強化“語文意識”,分類積累地域文化的相關信息。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1)收集與家鄉有關的民間文化素材,如家鄉的風土人情、傳說典故、傳統節日、文化名人等。(2)留意本地的風景名勝、古蹟建築等,試著表達自己對它的熱愛和讚美之情。(3)餐飲文化,如家鄉的小吃等也在收集之列。大家只有帶著一雙“語文的眼”走進多彩生活,那種對家鄉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才會與日俱增,當真正面對中考地域文化類作文題時,才會從容而靈活地運用與表達。

二、展示豐富知識

比如節日就是一種地域文化,博大而深邃,裡面隱藏著許多知識。寫作時如果能適當介紹一些節日常識,有助於敘述,也能營造濃郁的文化氣息。若寫“端午節”,就可以在介紹端午別稱的時候,既解詞:“端”的意思和“初”相同;又介紹相關知識: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陽”。這樣不僅交代清楚,說明準確,而且給讀者以知識的滲透,使文章傳達出一種文化氣息。

三、描繪動人場景

我們身邊的節日有許多儀式和程式,如果寫作時能著意進行一點場景的描繪,不僅能使讀者如臨其境,而且還會散發出一種文化韻味。請看中考佳作《家鄉的火把節》中的片段:那公園裡、草地上,甚至於大街小巷,所有的男人女人大人小孩,圍繞著一堆堆火,蹦蹦跳跳,揮灑汗水,歡樂無限。登高遠眺,整個世界開放著無數朵燦爛的火花,花兒急速地搖動,在夜的畫布上描繪出一個個紅紅的圓,仿佛一張張笑臉,更是一個個圓滿的句號。動人的場景描寫,讓人感受到獨具風情的民族節日。

四、嵌入民俗底蘊

民俗底蘊是指在文章中表現出民俗文化特徵,將生活中的文化傳統精練地表現出來,使文章具有濃郁的民俗文化氣息。如中考佳作《蘭州的韻味》中寫道:提起蘭州,人們首先會讚美蘭州的牛肉拉麵。清代詩人張澍就曾這樣讚美“馬家大爺牛肉麵”:“拉麵千絲香,唯獨馬家爺。”凡是來蘭州的朋友,都要嘗一嘗這獨具特色的牛肉麵。“一清(湯),二白(蘿蔔),三綠(香菜、蒜苗),四紅(辣子),五黃(麵條)”,是牛肉麵的五大特色,也是衡量牛肉麵質量的標準。別看就那么一團面,在拉麵師傅的手中,一眨眼工夫就可以拉出大寬、寬、韭葉、二柱子、二細、細、毛細、一窩絲等十餘種不同形狀的麵條。蘭州人吃牛肉麵多半不太講究斯文,就地一蹲,唏溜溜,一碗麵即刻下肚。這也顯示出北方人的特點──不拘小節,豪邁灑脫。

蘭州的牛肉拉麵是蘭州特有的民俗文化。這裡通過介紹蘭州牛肉拉麵的五大特色、拉麵形狀、吃麵人性格等幾方面,表達了作者對本地民俗文化的推崇和讚美之情。

五、表達獨特感受

寫作時要通過議論抒情,來抒發出自己對地域文化的獨特感受,給讀者以情感的激盪、哲理的啟迪,使文化氣息更加純正、愈發醇厚。如中考佳作《家鄉的春節》中的片段:春節,像彌久不衰的濃濃親情,像撫慰心扉的融融暖陽,更像柔和醇芳的美酒陳釀。春節是歡樂、和睦的氛圍,如同冬天的麻辣火鍋,既麻又辣且燙,品嘗過後,口留余香。誠摯溫馨的情感抒發,使得年味濃郁,回味悠長。

拓展演練

小時候,大家都盼望著過節,總希望爸爸媽媽給自己買好吃的東西、買漂亮的衣服。而現在長大了,對於“過節”有了自己不同的理解。無論是中國的富有民族特色的傳統節日,還是所謂的“洋節日”,同學們一定有自己獨特的經歷和感悟。甘肅中考話題作文素材:地域文化

請以“節日”為話題,寫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題目自擬,文體不限。

構思導寫:“節日”這個話題,對同學們來說非常熟悉,它給我們的記憶是那么的親切與溫馨,也許其中還有不快和尷尬……總之,它給了我們許多的思索、回味。大家可寫記敘文,敘寫過節時那說不完的高興事或一言難盡的傷心事,以真實的情感打動讀者。也可在掌握了大量材料的基礎上,根據一定的標準,把古今中外的節日進行分類,寫成說明文,給人以知識的同時,表達這樣的主題:節日的由來與人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繫,它體現了人們豐富的情感世界,寄託了人們對生活的熱愛。還可寫成議論文,談論怎樣正確對待“傳統節日”和“洋節日”。

我看節日

節日,一個多么溫馨的詞。千百年來,在詩人的筆下,那裡有著優美的意境,“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元宵節的彩燈,映射著詩人的情緒,默默的守候,化為淡淡的哀愁;“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中秋的明月,投影下一地細碎的鄉愁,靜靜的思念,承載著濃濃的祝福;“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在登高望遠的時刻,秋風就在思鄉心切的旅人身旁輕輕地吟唱;“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除夕的爆竹敲響了新年的期待,融融的喜悅昭示著新一年的美好憧憬……

那份牽腸掛肚的哀愁,那些溢滿心田的美妙,似乎就是天上飄逸的白雲,永存於中華民族的上空。可是,而今驀然回首,卻不見了她們的芳蹤。是不是情人節的玫瑰遮住了年輕人的視線,以致暗淡了元宵的燈火?抑或是美味的朱古力含在年輕人的嘴裡滿口生香,以致掩蓋了中秋的薄酒?是聖誕節五彩繽紛的樹枝填滿了中國人的心房,還是中秋節搖晃的燭光洞察了中國人的心事?那些“洋節”迅速走進我們的生活,占據了我們的世界。而那些“土節”呢,正默默地退向幕後。

傳統節日是一種民族文化,我們每一次慶祝節日,都是在有意無意中延續這種文化。“洋節”的到來,帶給了我們新鮮活潑有視覺衝擊力的開放的西方文化,開拓了我們的視野,豐富了我們的見聞,活躍了我們的思想,對我們是有益的。但我們更應珍惜、繼承我們民族的傳統節日。具有含蓄、深沉特點的中國節日,凝聚著深厚的民族情結:端午思賢臣,中秋念家人,重陽尊老者,清明懷故親……這些載譽千年的美德,歷久彌新,永不褪色。其實,我們在慶祝傳統節日之時,也在弘揚民族文化精神!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一方文化薰陶一方人。如果我們崇“洋”輕“土”,就是盲目媚外;如果我們崇“洋”重“土”,則是兼容並收,取長補短,自我完善。因此在“洋節”與“土節”之間,我們應該把握適宜的尺度。對於西方文化,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絕不全盤西化,更不墨守成規,要讓我們的民族文化走向美好的明天!

點評:文章是對中國傳統節日和西方節日的看法和感受。作者以開闊的視野、開放的胸襟,提出自己的構想:要兼容並收,完善民族節日,讓民族文化走向美好明天。這樣的思維方式,這樣的觀點,對於構建民族節日的未來是有借鑑意義的。另外,作者注重運用形象化的語言,營造一種詩意的氛圍,使文章耐讀耐品。

素材金庫

名句擷英

一個東方老國的城市,在建築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藝術特性,在文化表現及觀瞻方面都是非常痛心的。——梁思成

真正的文化遺產,其實並不是物質上的,並不是什麼長城或其他什麼古老建築。真正的文化遺產是文化的、精神的東西。當端午、豆漿成了別人的東西,當孔子成了中國人心目中的喪家狗,當漢服成了異類,當老屋成了落後的代名詞,那我們這個民族還有什麼遺產,我們或許只剩下中國人的軀殼了。

——吉新飛《傳統文化遺產的精與神》

名段賞析

高郵鹹蛋的特點是質細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別處的發乾、發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為別處所不及。鴨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說,帶殼切開,是一種,那是席間待客的辦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頭”用筷子挖著吃。筷子頭一紮下去,吱——紅油就冒出來了。高郵鹹蛋的黃是通紅的。蘇北有一道名菜,叫做“硃砂豆腐”,就是用高郵鴨蛋黃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鹹鴨蛋,蛋黃是淺黃色的,這叫什麼鹹鴨蛋呢!

(選自汪曾祺《端午的鴨蛋》)

賞析借鑑:“一紮下去”“就冒出來”,用“一……就……”的句式,寫出了高郵鹹蛋質細而油多的特點,作者對高郵鹹蛋的讚美之情也就溢於言表。在這裡,典雅的文言詞語與極質樸的口語相映成趣,讓人不由暗暗佩服作者居然能將極雅與極俗的兩種語言如此自然和諧地捏到一處並倍添韻味的藝術功力。

甘肅中考話題作文素材:地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