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敘文系列訓練㈠

訓練要求:

1、從自己的經歷中取材,讓作文中有“我”。

2、學會設定動情點,憑著真情實感打動閱卷老師。

3、為了聯考,從現在開始就要積累素材、積澱思想和情感。

作前指導:

武林競技,想要取勝,或“一把槍舞得風雨不透”,或有獨門絕技,三招之內,挑敵於馬下。你寫記敘文有取勝的毒招嗎?寫真實的經歷最容易做到感情真摯,最易打動別人。

一、作文不可無“我”!

“我”的見聞、“我”的經歷、“我”的體驗、“我”的見解、“我”的構思、“我”的語言、“我”的情感。文中有“我”,個性自出,何愁與別人文章“撞車”。

二、記敘文的素材來源於自己的經歷。

1、寫自己的生活。

寫自己的所作所為,寫自己經歷過的事,寫自己對生活的體驗,寫好自我審視。自己做的的事,自己想的問題,自己的心路歷程,素材必須打上了自己的“烙印”。比如寫好成長中的煩惱:生動地描寫個人的煩惱,進而向社會發出正義的呼籲;或者,再現自己對煩惱的超越,展現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2、寫熟悉的人和事。寫自己身邊的人,寫自己身邊的事。認真審視熟悉的人、事中的價值,用獨特的眼光搜尋有新意的素材。比如寫親情故事、友情故事。

3、寫他人,寫發生在他人身上的事。根據生活,把儲藏在自己腦海中的材料進行加工,進行提煉,進行整合,使之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讓文章寫得像小說一樣。

三、記敘文的選材角度要小、新、深、奇。

四、“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

俗話說得好,文章不是無情物。如果你的文章能感染讀者,震撼讀者的心靈,你的文章就成功了。

1、寫好感情認識的轉變。

⑴以感情認識的轉變為線索  ⑵轉變要有層次  ⑶轉變要有動力

2、寫好瞬間的頓悟。

可著力寫好下列瞬間的頓悟:需要自我犧牲的瞬間,與人競爭的瞬間,身處逆境的瞬間,錯過某一機遇的瞬間,感到被欺騙的瞬間,遭到意外不幸的瞬間,追求虛榮的瞬間,指責別人的瞬間,取得成功的瞬間,產生自卑的瞬間,產生報復念頭的瞬間,遭到別人拒絕的瞬間,產生依賴心理的瞬間,感到孤立無援的瞬間,挫折面前動搖的瞬間,無端苦惱的瞬間,遭到誣陷的瞬間,遭到誤解的瞬間,無端猜疑別人的瞬間,失信於人的瞬間……

注意:

⑴要有鋪陳蓄勢,做到水到渠成;⑵頓悟要有觸發點;⑶頓悟點要有高度和深度

五、設定動情點的方法。

1、巧擇材料 盡顯真情。

哪些題材適宜發掘動情點呢?自我、親情、友情、鄉土情等類題材都可以。真情緣於真人真事,寫真人真事、親身經歷最容易做到感情真摯,最易寫出動情點。

XX年雲南省聯考優秀作文《父親,我愛你!》之所以能獲得高分,就是因為它選擇了有關的親情材料:昔日勇於面對艱難困苦、戰勝挫折的父親,一個能為妻兒遮風擋雨,頂天立地的男子漢,竟在妻子病故之後,放大痛苦,精神崩潰,很快地沉淪下去。女兒為此傷透了心,她採用書信的形式哭訴往事,祈望能喚起父親面對挫折時的堅毅與勇氣,再度堅強地站起來,頂起生活的藍天。這是一篇飽含著父女深情的優秀散文,讀來令人感嘆噓唏,熱淚盈眶。

另外,我們還可以通過敘述艱辛的生活、至深的感情經歷、細膩的心情故事來表達自己對身邊人和物的感恩、讚美、歉疚、追悔等感情。李密的《陳情表》向我們講述他出生才六個月父親就不幸去世,四歲時母親又改嫁,和祖母劉氏相依為命的生活遭遇。文章寫得悲惻動人,作者對祖母的孝情感動了千千萬萬的讀者。《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之所以感人,就是因為作者馮夢龍抓住了情節的動情點:遭受欺凌的杜十娘追求美好愛情的夢想被李甲之流無情地破滅。

XX年聯考甘肅省優秀作文《父親的布底鞋》寫“父親小的時候,家裡很窮,父親沒有好衣服穿,還吃不飽肚子,但是父親學習很刻苦,肯下功夫,老在班裡拿第一名。”“爺爺用他寬闊的肩膀和晶瑩的汗滴硬是供完了國中,而家裡也因此窮得一無所有了。”在父親“以全縣第一名的好成績考入了縣重點”後鄉親們伸出了援助之手……

一方面因為這篇作文的材料選得好,另一方面因為鋪墊、渲染得法,寫出了動情點,所以才能感動我們。

在具體寫作時還應該倡導大家選寫自我審視方面的材料。要讓學生明白:沒有真情的袒露,沒有對自己毫無保留的披露和剖析,就沒有感人的藝術效果。對自己當初的錯誤情感予以反思、自責、懺悔,寫出自己的歉意;寫出自己如何在情感的激流里洗淨靈魂上的污點。魯迅的《一件小事》就是這樣的一篇勇於作自我解剖的好文章。

2、濃縮生活,細節傳情

從生活中挖掘動情點,必須學會去粗存精、去偽存真、去淺存深,要經過提煉、濃縮才能有具體感人的細節。通過鮮活的細節來傳情是在作文中經常用到的一種煽情技巧。朱自清先生在《背影》中就運用了這種方法:父親臃腫的身軀爬過月台為兒子買桔子的背影打動了多少兒女的心。

XX河南優秀聯考作文《因為俺是俺大親生的》也善用精要的細節描寫來渲染感情。文章把人寫成了“驢”,“俺”“累得死去活來,活來死去”,“俺那兄弟”“卻在一旁閒站著,嘴裡叼著幾根草”“嘴裡哼著小曲”,通過細節描寫形成鮮明對比;“俺”強烈要求念書時,“俺大沉默著拉著磨盤,一圈,兩圈……”這一處細節描寫刻畫出了“大”內心激烈的思想鬥爭和極大的痛苦,精要傳神,同時也為故事的進一步發展做了巧妙自然的鋪墊。這些細節描寫傳達著人間真情——對不是親養的愛勝過親養的。

3、設定環境,營造動情的氛圍

台灣作家陳啟佑的小小說《永遠的蝴蝶》相當感人,小說主要表現“我”失去戀人櫻子後的傷痛、悔恨之情。小說以“雨”開篇,並以“雨”貫串全文。交代“雨”是悲劇的起因,以“雨”為淚水和痛苦的象徵,造成籠罩全文的陰冷氛圍。較好地烘託了失去戀人的痛苦、淒涼的心境。因為有這樣的動情氛圍,所以小說打動了千千萬萬的讀者。我國古代詩歌非常重視借景寫情、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我們應該借鑑這種傳情達意的方法。XX年聯考江蘇考生的《山明水秀》就是一篇借對山、水之景的描寫,傳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寫出了作者從山水變化中獲得的感悟。

4、議論抒情,升華情感。

如果同學們能對樸實的生活情感進行升華、提純,讓情感的熱流中閃耀出高尚的理性之光,那無疑會把文章提升到一個新的境界。不少同學在作文中僅滿足於敘事,而不是先敘後議,夾敘夾議,這樣就很難將一種真摯的情感表達出來。我們可以在敘述材料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進行分析和論述,從而使真情得到深化和拓展。

湖北一考生的《給班主任的一封信》是一篇聯考滿分作文。聯考前,這位考生很希望自己尊敬的老師給自己以鼓勵與安慰,然而,由於老師的偏心和不守信用,使得她非常失望和傷心,於是借“這靜謐的考場,在蟬鳴與風聲的陪伴下”向自己的老師“吐一吐心中的話”。作者通過議論、抒情寫出了感情認識的轉變,深深地感染了閱卷老師,從而激起情感的共鳴。

當然,這種論述和抒情是有感而發的、有新意、有誠意的。比如可以突出寫感情認識的轉變,尤其要寫好瞬間的感情升華。我們可以感情認識的轉變為線索,當然轉變得有層次,有動力,感情升華要有觸發點,感情升華還應有高度和深度。

5、以錯寫情,情會更濃。

記敘文大多注重寫情,以“錯”相襯,情會更濃。下面是《飄香的生命》中的一段話:牐

我想起了中學時一個同學講的故事,當時,這個同學家裡很窮,為了省電,他每天晚上自習後11點才回家,而那時,學校的大門也在他走後一段時間才緩緩地關上。他一直以為大門是要到那個時候才關的。因此春夏秋冬,天天如此,從不覺得有什麼不妥。直到有一天,他被鎖在校園裡過了一夜,才知道學校大門是10點鐘就關的,而原來看門的老大爺生病住院了,直到那時他才明白,老大爺一直在默默地為他開著方便之門。當他流著淚去看望老大爺時,老大爺已經溘然長逝了……

這裡的“錯”,是那名中學生的誤認,以為大門是要到11點才關的,其實是老大爺在默默地為他開著方便之門,老大爺一直都沒有挑明,“錯”在漫長的歲月中,緩緩前行,情在重複的細節中,漸漸積澱,一旦分明,便形成震憾人心的藝術力量,以“錯”襯出來的“情”,格外濃郁,催人淚下。

還有一篇文章寫戰場上絕境中的兩位戰友,約定活下來的一定要替對方照料家中的老人,結果真的一存一亡。活下來的每月都以兒子的身份給亡友老母寫信、寄錢,從部隊轉業之後仍然堅持著,亡友老母一直都在“錯”中,在“錯”中獲得幸福、獲得孝敬,也獲得老人最需要的安穩與平靜。

這樣的人間真情,不是比挑明之後的慰撫更打動人心么?亡友老母在臨終前極盼見“兒子”一面,戰友又裝扮成她的兒子,了了她最後的心愿,文章一“錯”貫穿,讀來讓人感慨萬千。

這樣的“錯”,在文章中大多起著一種映襯的作用,但它比一般的映襯顯得更有力度,對情感的展示往往能夠達到極致。

佳作導航:

送報的少年

放暑假的時候,給我家送報的換了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年。我家住6樓,每天清早8點多鐘的時候,便有一陣輕捷的腳步聲急急地上樓來了。不論晴天雨天,他都來得很準時。門沒開的時候,他輕輕地把報紙塞進報筒。門虛掩著的時候,他便會禮貌的喊聲:“萬老師,報紙來了!”

我曾與他閒聊過,得知他每天凌晨5點就起床,每天要為200多戶人家送報,而且都是樓房戶,他每天要爬18000多級台階。

驕陽似火,送報的少年每天大汗淋淋地騎著車子穿街過巷。一大早,他的短袖襯衣就濕透了一大截,但他的車鈴卻撥弄得很快活。小圓臉上閃著一雙清亮的大眼睛,見人就靦腆地笑著,他的日子似乎無憂無慮。

7月下旬的一天,少年送報來時對我說:“今天報上刊登了聯考錄取分數線!”我說了聲謝謝。少年便下樓去了。這時,我那兒子聞聲從床上翻起,接過報紙急匆匆地翻閱,高興地說:“媽,我可以上郵電大學了!”

我既高興,又對兒子的那種少爺作風很不滿意。8點多鐘了還穿著睡衣,臥室里空調還在呼呼作響。每天幾乎都是這樣,千呼萬喚才起床洗漱,然後,打開電視,靠在沙發上一邊啜飲牛奶,一邊不停地換頻道……我說:“聯考完了可以休整休整,但不能天天這樣睡懶覺,一個青年有沒有志氣抱負,就看他能不能起早床!”

兒子不屑地說:“你那觀念早過時了!”

我說,你看看人家那送報的少年,每天5點就起床了!

兒子笑得更囂張:“他是乾什麼的?我是乾什麼的?我是新世紀的第一代天之驕子,我進了大學,還要攻讀碩士、博士,說不定還要出國留學!”

一個大雨滂沱的日子,送報的少年頭一次誤點了。上午9點半鐘時,才出現在我家門口,他渾身衣服濕透了,像一個落湯雞,手肘上有一道摔傷的血痕,報紙也打濕了一角。他像一個做了錯事的孩子囁嚅著說:“對不起,我摔了一跤,腳踏車也不能轉了,這報紙也弄濕了……”我剛說了聲“沒關係”,兒子卻奪過報紙狠狠地一摔:“換份乾的來,這份不能看!”我一邊解圍,一邊把兒子推進房裡。

轉眼到了8月底,兒子接到了郵電大學的入學通知書,高高興興地清點行囊準備上學了。這天8點剛過,送報的少年準時出現在門口了,他把報紙交給我後,笑吟吟地說:“萬老師,從明天起,這報紙還是由我爸爸送。”

我隨口問:“那你呢?”少年靦腆地說:“我被北京大學錄取了,明天去上學。”

我驚得不知說什麼,那少年又補充道:“我爸是個下崗工人,身體不太好,以後若送遲了,您多包涵!”

少年深深地朝我鞠了一躬,便下樓去了。

點評:感人!同樣是高三畢業後等錄取通知書,送報少年與兒子差距太大了,這就是《信陵君竊符救趙》里司馬遷用得純熟的對比烘托手法。直到結尾才抖包袱,前面有伏筆、交代嗎?找找看。

牽著母親走過馬路 方  戈

當周末下午偕妻兒回家,年近花甲的母親喜不自禁,一定要上街買點好菜招待我們,怎么勸也不行。母親說:“你們別攔媽了,你們回來,媽給你們煮飯,不是受累,是高興呀!”我便說:“我陪你去吧!“母親樂呵呵地說:”好,好,你去,你說買啥,媽就買啥。”

到菜市需要走一段人行道,再橫穿一條馬路。正是下班時間,大街上車來車往,川流不息的人群匆匆而行。年齡大了,母親的雙腿顯得很不靈便,走路怎么也快不起來,她提著菜籃,挨著我邊走邊談些家長里短的生活瑣事,我寬容地聽她訴說,像個長者。人老話多,樹老根多,母親這把年紀,自然愛絮絮叨叨,別人不願聽,兒女們還能不聽?哪怕裝也要裝出忠實聽眾的樣子才行。

穿過馬路,就是菜市了。母親突然停了下來,她把菜籃挎在臂彎,騰出右手,向我伸來……

一剎那間,我的心靈震顫起來。這是一個多么熟悉的動作呀!

一剎那間,我的心靈震顫起來。這是一個多么熟悉的動作呀!

上國小時,我每天都要穿過一條馬路才能到學校。母親那時在包裝廠上班。學校在城東,廠在城西,母親擔心我出事,每天都送我,一直把我送過公路才折身回去上班。橫穿馬路時,她總是向我伸出右手,把我的小手握在她掌心,牽著走到公路對面。然後低下身子,一遍遍地叮囑: “有車來就別過馬路”,“過馬路要跟著別人一起過……”

二十多年過去了,昔日的小手己長成一雙男子漢的大手,昔日的泥石公路已改造成混凝土路,昔日年輕的母親已經皺紋滿面,手指枯瘦,但她牽手的動作依然如此嫻熟。她一生吃了許多苦,受了許多罪,這些都被她掠頭髮一樣一一掠散,但永遠也掠不去愛子的情腸。而她的兒子,卻對她日漸淡漠,即使幾月半載回來看她,也是出於一種義務,為了不讓別人指責自己忘恩負義,不只缺乏誠意,更帶著私心。

我沒有把手遞過去,而是伸出一隻手從她臂彎上取下籃子,提在手上,另一隻手輕輕握住了她的手,對她說:“小時候,每逢過馬路,都是你牽我,今天過馬路,讓我牽你吧!”母親的眼裡閃過驚喜,笑容蕩漾開來,像一個老農面對豐收的農田,像一個漁民提著沉甸甸的漁網……“媽,您腿腳不靈便,車多人又擠,過馬路時千萬要前後左右看一看,別跟車搶時間。啥時家裡有什麼難事,只要需要,不管多忙多遠,我們都會來的。我是您一泡屎一泡尿帶大的兒子呀,您還客氣啥?”母親便背過頭去揩淚。

牽著母親過馬路,心裡有幾許感激、幾許心疼、幾許愛意,還有幾許感嘆我們能夠愛幼,但我們卻時常忘了像愛幼一樣尊老。尊老吧,就在日常生活中。

點評:那個動作感動了你嗎?你有類似的感動嗎?

第一次抱母親  張煒月

母親病了,住進醫院。我們兄弟輪流去守護母親。輪到我守護母親那天,恰逢護士進來換床單,叫母親起來。母親病得不輕,起身下床很吃力。我趕緊說:“媽,你別動,我來抱你。”

我左手攬住母親的脖子,右手攬住她的腿彎,使勁一抱。沒想到我用力過猛,差點仰面摔倒。

護士在後面託了我一把,責怪說:“你使那么大勁乾什麼?”我說:“我沒想到我媽竟這么輕。”護士問:“你以為你媽有多重?”我說:“我以為我媽有一百多斤。”護士撲哧一笑,她說:“你媽這么矮小,別說病成這樣,就是年輕力壯的時候,我猜她也到不了九十斤。”母親說:“你真有眼力,我這一生,最重的時候是八十九斤。”

母親竟然這么輕,我心裡一陣難過。護士取笑我說:“虧你和你媽生活了幾十年,眼力這么差。”我說:“如果你跟我媽生活幾十年,你也看不準的。”護士問:“為什麼?”我說:“在我記憶中,母親總是手裡拉著我,背上背著妹妹,肩上挑著一百多斤重的擔子翻山越嶺。這樣年復一年,直到我們長大。我們長大後,可以幹活了,但每逢有重擔,母親總是叫我們放下,讓她來挑。我一直以為母親力大無窮,沒想到她是用八十多斤的身體,去承受那么沉重的擔子。”

望著瘦小的母親,我愧疚地說:“媽,我對不起你啊!”

護士也動情地說:“大媽,你真了不起。”

母親笑一笑說:“提那些事乾什麼?哪個母親不是這樣過來的?”

護士把舊床單拿走,鋪上新床單,又很小心地把邊邊角角拉平,然後回頭吩咐我:“把大媽放上去吧,輕一點。”

我突發奇想地說:“媽,你把我從小抱到大,我還沒有抱過你一回呢。讓我抱你入睡吧。”母親說:“快把我放下,別讓人笑話。”護士說:“大媽,你就讓他抱一回吧。”母親這才沒有做聲。

我坐在床沿上,把母親抱在懷裡,就像小時候母親無數次抱我那樣。為了讓母親容易入睡,我將她輕輕地搖動。護士不忍離去,坐在椅子上看著我抱母親。

母親終於閉上眼睛。我以為母親睡了,準備把她放到床上去,可是,我忽然看見,有兩行淚水,從母親眼裡流了出來。

閱讀提醒:你抱過母親嗎?你給母親洗過腳嗎?盡孝要趁早!

父愛如山

我怕父親,他打我是真打。看著他瞪圓了眼,一步一步逼近,還不敢躲,繃緊了肌肉等著,於是一巴掌扇過來,於是腦袋嗡了一聲……

有時卻是另一副樣子,比如去下地,他在前邊頭也不回地說:“唱一個我聽聽。”我在後邊就模仿著戲台上的花臉嗚嗚哇哇地唱起來。他說:“瞎胡唱,別唱了。”我說:“你唱一個。”他唱起來:“我不該,咳咳咳咳,老王爺,咳咳咳咳……”也是隨唱隨編,瞎胡唱,越唱越帶勁兒。

我家有個大宜興壺,下地回來,泡上茶壺,父親高興了,還逼我們喝。說:“逼”,是因為我們喜歡喝涼水,不喜歡喝茶。“過來,喝!多清香,又解暑,你喝不喝?想挨揍啊!”

我們倆常常一起去看廟。“看廟”二字,說句文詞,是父親杜撰的。看廟就是去看廟裡的壁畫,是讓我開闊眼界,是培養我畫畫的一種方式,這很有點像現在的參觀美術展覽館或畫廊。我父親本是老農民,竟與文人想到了一起。

吃過早飯,父親將糞筐往肩上一背,抄起糞叉說:“走,看廟去。”母親說:“今天不拉土了?”父親說:“回來再說。”我們就在這“回來再說”的空當里看了許多廟。廟有大有小,有遠有近。近則三五里,遠則十幾里。一去一回就是幾十里。全堂邑縣境內的廟我們幾乎都看遍了。

父親對廟裡的壁畫還加以評論。他指著《八仙過海》的海水說:“你看這水,漣漣地像是在顫動。”又用手摸著牆說:“這牆是平的,你再遠看,不是坑坑窪窪地凸起來了嗎?”其實現在看來,稀鬆得很,無非是靠了反覆重疊的弧形線條引起的錯覺。父親最佩服的是《八破圖》,破扇子、破信封、破書本、破眼鏡盒……他像在集市上買糧食時將糧食粒捻來捻去還嚼一嚼那樣仔細,貓著腰將那畫上的破信封的一角又摸又摳,遠瞧瞧,近瞅瞅,長嘆一口氣說:“像真燒焦了一樣。”他一指點,我也驚嘆起來。最後,總是照例的一句話:“使勁兒看,好好記住。”

我12歲那年考上國中,學校在聊城,離家15公里多。過了正月十五,要開學了。吃過早飯上路,父親背上糞筐跟我走了出來,雖沒說話,我知道他是送我。一直走出10公里開外看見聊城古樓了,他說:“快了,你走吧。”這時曠野無人,惟有寒風積雪,一抹虛白的陽光和遠處的幾聲雞啼。望著逐漸遠去的、背著糞筐的父親的身影,我只想反身向他追去。

再以後,我參加了工作,按家鄉人的看法,凡是吃公家飯的人就是“幹部”。我很少回家了,一晃就是十幾年,大約是1960年,父親到天津看我來了。我說:“今天咱們上街吃一頓狗不理包子,再領你去看看美術展覽。”他問什麼是美術展覽,我覺得一兩句話說不清,我提起以前的事:“我小時候你不是常領我去看廟嗎?和看廟差不多。”

剛走過勸業場,我一回頭,見他正彎腰從地上撿菸頭,我嚷了一聲:“扔了!你也不嫌髒。”他趕緊扔了菸頭,眼神帶有惶惑和懼意。這眼神使我悽然,是什麼使父親對我有了怯意?我反而願意再看到小時候父親扇我巴掌時那瞪圓了的眼。

閱讀提醒:文中選取了感人肺腑的細節來寫“父親”在“我”成長的道路上烙下的深刻印跡,主要描寫了兒時幾個生活片斷:①要我唱歌(或唱戲曲);②要我喝茶;③帶我看廟畫。

永 遠 的 蝴 蝶 (台)陳啟佑

其實雨下得並不大,卻是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場雨。

那時侯剛好下著雨,柏油路面濕冷冷的,還閃爍著青、黃、紅顏色的燈火。我們就在騎樓下躲雨,看綠色的郵筒孤獨地站在街的對面。我白色風衣的大口袋裡有一封要寄給在南部的母親的信。

櫻子說她可以撐傘過去幫我寄信。我默默點頭,把信交給她。

“誰叫我們只帶來一把小傘哪。”她微笑著說,一面撐起傘,準備過馬路去幫我寄信。從她傘骨滑下來的小雨點濺在我眼鏡玻璃上。隨著一陣拔尖的煞車聲,櫻子的一生輕輕地飛了起來,緩緩地,飄落在濕冷的街面,好象一隻夜晚的蝴蝶。

雖然是春天,好象已是深秋了。

她只是過馬路去幫我寄信。這簡單的動作,卻要叫我終身難忘了。我緩緩睜開眼,茫然站在騎樓下,眼裡裹著滾燙的淚水。世上所有的車子都停了下了,人潮湧向馬路中央。沒有人知道那躺在街面的,就是我的蝴蝶。這時她只離我五公尺,竟是那么遙遠。更大的雨點濺在我的眼鏡上,濺到我的生命里來。

為什麼呢?只帶一把雨傘?

然而我又看到櫻子穿著白色的風衣,撐著傘,靜靜地過馬路了。她是要幫我寄信的,那,那是一封寫給在南部的母親的信,我茫然站在騎樓下,我又看到永遠的櫻子走到街心。其實雨下得並不大,卻是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場雨。而那封信是這樣寫的,年輕的櫻子知不知道呢?

媽:我打算在下個月和櫻子結婚。

閱讀提醒:小說以“雨”開篇,並以“雨”貫穿全文,交代“雨”是悲劇的起因;以“雨”為淚水和痛苦的象徵;造成籠罩全文的陰冷氛圍。小說最後再次描寫櫻子“穿著白色的風衣,撐著傘”,這樣寫,既使櫻子的形象更加鮮明突出,更能表達“我”對櫻子的深切懷念和愛戀。開始寫“小雨點”濺到眼鏡上,之後寫“更大的雨點” 濺到眼鏡上,兩個細節基本一致,但前一個細節無感情色彩,後一個看似寫景,實是寫情,寫“我”的內心痛苦。小說三次寫到“站在騎樓下”,作用是顯示“我”的思緒的流程和層次。文中最能夠表露“我”的悔恨的一句話是“為什麼呢?只帶一把雨傘?”“雖然是春天,好象已是秋深了”,表現了“我”失去戀人的痛苦、淒涼的心境。小說最後交代給母親信的內容,增加了小說的悲劇色彩。

操練材料:

親情如一杯清茶,滋潤你乾渴的喉嚨;親情如一縷陽光,溫暖你疲倦的身軀;親情如一灣雨水,濯洗你困惑的心靈。

親情是一堵牆,為你擋住外面的狂風暴雨;親情是一把傘,為你撐起晴朗的天空;親情是一把熊熊的火焰,為你照亮前面的路。

親情也好像一個避風的港灣,讓迷航的舢板能有一個喘息的地方!

沐浴在親情的世界裡,是最有滋味的事。

請以“沐浴在親情的世界裡”為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記敘文,立意自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