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廣東省委黨校教授丘立才訪問記

廣東省委黨校教授丘立才作客嘉賓訪談,擔任客家文化講壇第四期主講嘉賓,探究梅州與台灣兩地的客家文化淵源,探尋兩地在文化產業發展上的合作之路。

專訪廣東省委黨校教授丘立才訪問記

第五屆海峽兩岸客家高峰論壇將於今年6月在梅州舉行,兩岸客家歷史同根,文化同源,如今交流互往日密。5月27日下午,身為土生土長的客家人,廣東省委黨校教授丘立才作客嘉賓訪談,擔任客家文化講壇第四期主講嘉賓,探究梅州與台灣兩地的客家文化淵源,探尋兩地在文化產業發展上的合作之路。

遷台線路:官道與私道

丘立才表示,客家人真正遷往台灣的時間是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接納施琅的建議收復台灣後,當時清廷派駐在台灣的部隊中有從嘉應州(今廣東梅州)徵募的客家兵數百人,他們在安平、台南、阿公店服了4年兵役後,復員在濫濫莊(即今屏東縣萬丹鄉附近),按六隊編制屯田開墾,"六隊"與客家話的"六堆"音相近,所以“六堆”人就是最早的客家人的先民。

據稱,客家人最早渡台有官道與私道兩條線路。官道是在粵東北的嘉應州,順著梅江、韓江南流而下,到達汕頭附近的各港口,而後乘船到廈門等待查驗,再後渡洋到澎湖列島的馬公等港口候風;再而後向東南行駛,經東吉洋,進入鹿耳門查驗;最後由安平登岸,到達府城(即今台南市)附近暫居,然後南下屏東,在高屏溪(亦稱下淡水河)東岸及東港溪流域開墾台灣的土地。

私道路線也是在粵東北的嘉應州(即梅州)順著韓江來到汕頭附近的各港口,繞開查驗直接渡過台灣海峽,航行至鳳山縣的打鼓港(今高雄港)、前鎮港、鳳山港、下淡水港、東港等港口及琉球嶼,再由小船接運登入,徒步到達目的地。

為謀生:台灣是客家人飄洋過海首選地

他道出了客家遷徙台灣的緣由。客家人從中原遷徙到南方的五嶺南北,都只能居住在山區。“無客不住山,有山便有客”。他表示只要在廣東大地上走一遭,便非常明白這樣的情況。客家人和廣府人、潮汕人一樣都是從中原南遷而來的漢人,只是最早向南遷的廣府人先期到了珠江三角洲,其次的潮州人到了韓江三角洲,後遷的客家人只好寄寓在嶺南嶺北的山區了。

客家人在山區人口繁衍越來越多,耕地越來越少,生活越來越貧困。於是效仿廣府人、潮汕人到海外去討生活,而飄洋過海、冒大海風浪最小、距離陸地特別是客家人聚居地最近的是台灣,因此台灣成了客家人飄洋過海的首先之地。

此外,作為社會外部原因,他認為,南宋末年,元兵進逼,客家先民從贛南、閩西南再進入粵東的梅州、循州(即隆昌)、惠州,當時戶籍有"主"、"客"之分,移民入籍皆編入"客籍",這時候"客家"移民湧入,"客"勝於"主",這就是"客家人"由"客"變"主"的過程,這就是"客家人"名稱的由來。

台灣客家人419.7萬占總人口18.1%

客家人渡台時間要比閩南人遲,台灣平原是易找飯吃的地方,大都由先到的閩南人居住著,只好選擇一般人不願居住的偏僻且有瘴癘的地區,以及靠山麓或較貧瘠的丘陵地開闢墾殖。

康熙年代,以屏東的下淡水溪東岸近山平原為中心;在高雄、台南、嘉義等地有若干點狀的拓植,但人數不多,墾區不大。後來隨著客家人的越來越多,漸次移到彰化、台中一帶地區。乾隆年代,北移至台北、桃園、新竹、苗栗一帶,狹長的丘陵地區。

根據統計,現在台灣的客家人有419.7萬人,占台灣總人口的18.1%,其中最多的就是苗栗、新竹兩地約占客家人口的一半以上,苗栗客家人占該縣人口67.98%,新竹客家人占該縣人口65.5%,桃園客家人占該縣人口48.21%,台東、屏東客家人各占該縣人口25%,台中客家人占該縣人口19%,南投客家人占該縣人口14%,高雄客家人占該縣人口13%。

客家人遷移到台灣之後,和當地的原住民、閩南人、外省人一起,共同護衛、開發、建設祖國的寶島-台灣。先是有由鄭成功帶領,共同抗擊荷蘭殖民侵略者的鬥爭;後是有由唐景崧、丘逢甲、劉永福率領的反對日寇統治,維護祖國領土完整和統一的壯舉,客家人都參與其中,尤其是在後的抗倭護台鬥爭表現更甚。

客家人在台灣開墾荒地、種植稻穀甘蔗、發展製糖業;在砍伐樟樹、提煉樟腦油,到化學合成樟腦;在修築新竹經苗栗、台中、台南至高雄縱貫北南的鐵路建設;在開發台灣東部花蓮、台東的種植業;在採伐林木、探勘採油煉油的早期工業;在修建港口、道路、大規模城市現代化建設中都做出了艱苦卓絕的奉獻。

無遷徙無客家:崇文尚武、團結崇正

丘立才教授將客家人由南遷嶺南至冬渡台灣歸結為客家人身上的五種精神特質。 第一是遷徙精神。遷徙,是客家文化建立的根基。沒有遷徙,就無從有客家文化。但遷徙不是客家人的專利,遷徙,首先是做客然後再搬家。

第二是團結精神。這是指內外兩方面的團結互助精神。所謂內,是指客家人內部的團結互助精神。所謂外,是指客家人和遷徙地人的團結友好,和睦共處,互助互愛的精神。

第三是崇文精神。客家人遷徙到外面去,沒有文化還是“打工仔”,有文化就可以從社會的最底層慢慢地上升,而且特別是客家人到了台灣以後,客家人非常勤奮地學習,最聰明的就是丘逢甲,1878年丘逢甲在台南參加童子試,主考官也是客家人丁日昌,見他年紀最小,又最先交卷,有心測試其才學,即把他叫來,以"甲年逢甲子"為上聯,讓他對下聯。丘逢甲知道主考官姓丁,即以"丁歲遇丁公"對之,該年歲次丁丑,考官又姓丁,恰成絕對。考官很佩服他,賜他“東寧才子”之稱。丘逢甲1889年進京考取進士後,不願為京官,回到台灣在宏文、羅山、崇文書院擔任主講,可見客家人崇文精神。

第四是尚武精神。由於遷徙,出外謀生,就要有強健的體魄,高超的武藝。客家人大都生活在山區,山區打游擊鬧革命是廿世紀的主鏇律,客家人為此做出過貢獻。廿一世紀是走向海洋文化的世紀,所以客家人要走向南海,走向太平洋。上山下海擴大活動空間,沒有強健的身體是不行的。

第五是崇正精神。寧賣祖宗田,不賣祖宗言。正宗的祖宗就是中華民族,我們就是炎黃子孫,正統的祖宗、正統的語言、正統的戲劇。崇尚正宗的中華民族老祖宗,繼承中華民族老祖宗的語言文化。無論遷徙到何地,不忘中華民族的老祖宗,不忘中華民族的語言文化。

梅州最大的文化產業是“讀書”

梅州是文化之鄉,文化是梅州的第一優勢。丘立才引用了梅州院士廣場中心線上碑刻《輿地紀勝》的內容:"嘗謂梅人無植產,恃以為生者,讀書一事耳"。他認為讀書是梅州的傳統特產,讀書是梅州賴以生存的習俗,一定要繼承發揚良好讀書的社會氛圍。沒有讀書的基礎,就不可能成為文化之鄉。

梅州最大的公園叫“歸讀公園”,命名為“歸讀公園”就是讓梅州人遊園時牢記“讀”字。“讀”就是買言和賣言。買言就是買老師的口頭語言和書籍中的書面語言,賣言就是將自己的思想智慧通過口語和文章賣給聽眾與讀者。讀書不解其義,容易中毒;買言而不賣言,積在身中易腐爛成毒。讀了書,不能輸;讀懂書,才會贏。梅州人賣言最成功的是張資平,通過寫小說在上海買了房子。所以,梅州的文化產業最大的就是“讀書”,認識讀書這個“讀”字。

客家文化要走出“圍龍”

丘立才認為梅州文化要走出"圍龍",不僅是地域上的拓展,而且是形態上的開放和創新。2024年2月24日我在梅州市委禮堂為梅州市直副處以上幹部所作報告"開放梅州與強國之路",反覆強調客家人要走出山區,走出"圍龍",反覆申明客家人開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反覆指明重要的是思想觀念的轉變與更新。

他表示,梅州客家文化在思想觀念的轉變與更新要從三個方面進行。

一、必須將客家文化中的"革命"傳統創新為"改革"精神。改革已有30多年了,但不少人的觀念還停留在革命年代。

二、必須將客家文化中的"吸其精華,棄其糟粕"傳統創新為"吸其精華,用其糟粕"的精神。客家人在飲食文化中很重視"吸其精華,用其糟粕"。

三、必須將客家文化中的"綠色崛起"傳統創新為"藍色崛起"。梅州市實施"推動綠色的經濟崛起,建設富庶美麗幸福的梅州"戰略沒有錯。對民眾來說是對的,但領導則要有"藍色崛起"的意識。

廣東省委黨校教授丘立才訪問記:丘立才認為梅州文化要走出"圍龍",不僅是地域上的拓展,而且是形態上的開放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