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作文寫作常見失誤舉隅和對策

牐 話題式作文自1999年首次引入聯考語文試卷後,以其鮮活的生命力、開放性特徵備受聯考命題者的青睞。這種新型作文模式也贏得了語文教師和學生的好評。話題式作文較傳統命題作文、供材料作文而言,限制性少了,審題難度降低了,自由發揮的空間大了。可以說,話題式作文是命題作文和供材料作文相結合的產物。

牐 話題式作文命題的基本特徵是其開放性,即文體開放、立意自主、選材自由,學生可依據自己的擅長、愛好、個性特徵來獨抒性靈。這種命題方式為學生展示寫作個性、發揮創造性提供了一個舞台。於是學生極盡寫作創新之能事,寓言、童話、戲劇、小小說等形式爭奇鬥豔;記敘說理平分秋色;高分作文、美文佳作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但也正是話題作文給學生太多自由了,學生疏於審題,淡化文體意識,誤入了寫作禁區。綜合起來,話題作文寫作常見的誤區有:

牐 第一,審題的失誤

牐 作文是語文試卷中的重頭戲,審題又是寫作成功的關鍵。審題準確與否決定文章之成敗。常見的審題失誤有:(一)淡化話題的審題。認為話題限制條件少了,只要遵循“與話題有關”的原則即可,這實質上是割裂了材料和要求的關係,結果要求不明,寫作重心不定,甚至文不對題。(二)對話題概念或關鍵字咬文嚼字,從而忽視話題概念的多義性,混淆概念內涵和外延的關係,死扣字眼,束縛了寫作的思維,學生放不開手腳,無法創新。(三)話題內涵擴大化。“話題”一般是一個詞語或短語,具有較強的概括性、抽象性。在審題時要對話題進行解剖分解,要挖掘出概念包括哪些方面,結合自己的實際和掌握的熟悉程度來選題,選擇突破口。

牐 另外還有一種情形就是學生草草瀏覽一下題目,不審題也不擬題,而是先斬後奏,當文章完成後,再回過頭來隨意地貼上一個“標籤式”題目,有時就以原題中的話題作為題目。這樣偏題、離題、文不對題就很正常了。

牐 話題作文,不管哪種命題形式,我們必須明確:降低審題難度並不等於降低審題要求;圍繞話題寫作,並不等於隨心所欲,毫無顧忌。因此,正確、準確審題是寫好話題作文的關鍵。

牐牭詼,文體選擇單一、保守

牐牷疤庾魑奶餑恐杏忻魅誹崾荊骸俺詩歌外(有時沒有限制),文體不限”,“你可以編述故事、發表見解、展望前景等角度”、“只要與話題有關即可”,寫作提示中的“三自”原則,為學生自由發揮、創新提供了可能性。但也還有一部分寫作水平平庸的學生在選擇文體、在構思時拘於保守。為了保險起見,他們選擇了比較熟悉的敘事文體。於是編撰的如寓言故事、科幻故事、浪漫傳奇故事比比皆是。就質量而言,也各有鞦韆。敘事文體雖是最易寫作表達的,在扣題、構思上卻要求甚嚴,沒有創新、沒有文采,就會落入俗套。以情節取勝的文章難登大雅之堂,亦難得高分。

牐牫先唬文體選擇的單一、保守導致了學生在寫作時不能發散思維,他們總是循規蹈矩的,如寫記敘文總是“起因——發展——經過——結果”一線鋪開;編撰故事總是“引用材料——杜撰故事——抒情、評論扣題”三段論;寫議論文就是“擺觀點——講道理——擺事實——總結(發號召、提口號)”。在材料的選擇上總是那“三板斧”:敘事類大有杜撰、改編、克隆之嫌,議論文主體一味羅列古今中外名人偉人奇聞軼事,很少有個人聲影。只見現象不見對本質的挖掘。這類作文真叫閱卷老師愛也不能、恨也不能。

牐牭諶,對題目中的原材料處理失誤

牐犆吭蚧疤猓命題者都相應地提供了一段背景材料。如何處理這則材料,應根據寫作需要來確定。寫作中常見的失誤有:(一)把這則材料直接引述作為文章的開頭或文中的一個典型材料。其中前者行為較多。這實際上混淆了話題作文和材料式作文的區別,背離了聯考作文寫作創新能力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束縛了學生思維的發散。(二)以話題為故事原型,變換其中人稱、時間地點等要素進行改寫或仿寫。(三)對話題材料進行續寫,擴充其內容。有的材料在列舉種種現象後,就省略了。在寫作中,一部分學生對省略的部分展開豐富的想像、聯想,有時針對原材料的幾句話從不同角度進行闡發。另外,還有拋開材料及要求另起爐灶寫作的情況。

牐牰雜諢疤庵械牟牧希現在普遍的看法是,材料只是話題前前產生的基礎,是學生展開聯想、想像的起點,是學生打開思維的一扇窗。材料的意蘊可以在材料中得到印證,是文章整合思維的落腳點。

牐牭謁模材料組織的失誤

牐犜諢疤庾魑男醋髦校學生旁徵博引,擁有豐富而詳盡的材料,如何精心組織材料是寫作中應該慎之又慎思考的問題。作文允許學生創新,現在許多學生都喜歡散文筆法:或一句一段、一事一段;或採用戲劇“幕場式”構思;或採用“題記+小標題”等形式。這種“排列組合式”的構思有新穎亦有不足:堆砌材料,材料組織無序、排列無章,主次詳略、正反角度安排不當等。表象掩蓋了事物的本質。只求篇幅、字數不求文章邏輯思維的做法是片面的。因此,對眾多材料要精心篩選,巧妙構思,以防節外生枝,出現多中心的問題。

牐牭諼澹立意上的失誤

牐牷疤庾魑囊求中的“只要與話題有關”的提示,學生可以各抒己見,也可以使一部分學生喪失寫作原則,悖逆作文價值導向。立意上的失誤主要有三種傾向:一是看問題太絕對、太片面,失之公正;二是思想消極、言語偏激;三是中心過於含蓄晦澀或立場態度愛昧。

牐牷疤庾魑撓小案拍鈽汀鋇摹⒂小八急縲汀⒐叵敵汀鋇摹G罷叩摹案拍睢本哂卸嘁逍裕學生立意時易把握概念的外延,而對其內涵很難把握尺度,找不到立意的最佳角度,往往流於膚淺。後者雖有很大的開放性,但開放中有隱含的限制,若挖掘不深,就會失之偏頗。如2003年聯考作文題“情感親疏與對事物感知”的話題,有很強的辯證色彩。從“親疏”和“認識的深淺”可以派生出六種關係,有的正確,有的片面,有的深刻,有的淺顯。因此在審題立意時要辯證地去認識問題,否則就會顧此失彼,走上一個極端。如以“減負與增效”為話題進行作文,如果不確定寫作立意的重心,學生極易從反面對當前學校教育、現行教育體制進行撻伐,在文中渲泄自己的滿腹牢騷,這就容易造成思想上的硬傷。主旨是文章的靈魂,應該慎重對待,要根據題目要求及自己對材料的熟悉程度來選擇角度,力求觀點旗幟鮮明、立場堅定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