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論文800字高中

【篇一】正確教育孩子

看過這樣一則漫畫:在樹下,兒子在看書,爸爸在樹上往兒子頭上砸蘋果,兒子的頭上已經被砸出了一個腫塊,和媽媽的手裡還高高舉著一籃滿滿的蘋果。這幅漫畫的標題是:不信把兒子砸不成牛頓第二。這個深刻的嘲諷了當今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法的錯誤。我認為,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法應與時俱進。

在這幅漫畫裡,最引人深思的是孩子頭上的腫塊,它代表的舊時教育方法對孩子的傷害,這啟示著父母不應該採取偏激的舊教育方式對孩子進行管教,偏激的教育方式會使孩子漸漸產生叛逆心理。所以我認為,父母應當引導孩子,而不應當約束管教孩子。

更令人驚心的是這幅漫畫的標題:不信把兒子砸不成牛頓第二!父母望子成龍的心情我能理解,但過於遠大的目標直接壓在孩子身上,只會把孩子壓得透不過氣來。父母應當引導孩子達成一個一個小目標,從而步入成功的殿堂,而對於這些小目標,也應當是根據孩子的夢想來定,不應該強制性要求孩子。

而對於國家和社會而言,這種教育方式更是一種巨大的傷害:社會上的各類人才不能得到發展,孩子們都會陷入“蘋果”危機當中,從而不能發展理想,最終只會導致社會上的多元化人才消失。

而在教育孩子上,孟母無疑是成功的。她在發現孩子喜歡模仿後,他做的並不是管教,不是*孩子改正,而是遷去學院附近,引導孩子成為一個有修養、飽讀詩書的人。從而,孟珂也不負厚望,成為了繼孔子之後的“亞聖”。

請不要再用“砸蘋果”的方式來教育孩子了,照搬來的方法並不適用於每一個孩子,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夢想,請不要掐滅他們的夢想,教育方式應當因人而異。

或許,現在有許多父母都是以“砸蘋果”的方式來教育孩子,或許許多孩子還處在被“砸蘋果”的痛苦中,孩子們不應該壓抑自己的夢想,*式的教育方法毫無作用。同時,父母們應該多向孟母學習,理應尊重孩子的理想,並加以正確引導,引領孩子走向成功的殿堂。

每個成功人的背後都有懂教育的父母,願天下父母都能正確教育自己的孩子,成就孩子最美好的人生!

【篇二】站直了做人

人,生而與其他動物不同,直立行走使人類高於其他動物。站直了做人,才是堂堂正正的人。而站直了做人不僅表現在形體上,更在於人心。人活著,生存環境有別,財富有別,但尊嚴沒有差別,站直了做人,首先是尊嚴的直立。

“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注:富貴:舊指有錢財、有地位;淫:迷惑。指意志不為金錢和地位所迷惑。],威武不能屈”,此乃大丈夫所行,是中華民族世代延續亘古不變的做人之道。在中國,並不缺乏這種站直的人。司馬遷遭李陵之禍,受宮刑之辱。“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辭令,其次詘體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關木索、被楚受辱,其次剔毛髮、嬰金鐵受辱,其次毀肌膚、斷肢體受辱,最下腐刑極矣!”

司馬遷受到了最惡劣的侮辱.但他並沒有沉淪於極刑之痛,一蹶不振或是貿然輕生。他接受現實,完成了《史記》,留下了“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雖受辱,但尊嚴不毀,志氣不滅!有誰說他是受辱後偷生苟活放棄尊嚴呢?恰恰相反,他站得比誰都直,他用筆直的脊樑撐起了自己的尊嚴。

我們應該敬佩那些身殘志堅的人,因為心堅則志堅,志堅則氣堅。氣堅,那形體的殘破又算得了什麼呢?

有人身體受創但精神筆直,而有的人卻是人前昂首挺胸衣著光鮮,骨子裡旱已扭曲變形,醜陋不堪了。這樣的人現實生活中自然不少。有多少人為了金錢為了權力,俯首帖耳[注:象狗見了主人那樣低著頭,耷拉著耳朵。形容卑屈馴服的樣子。],阿諛諂媚[注:阿諛:迎合別人的意思,向人討好;諂媚:巴結,奉承。說話做事迎合別人的心意,竭力向人討好。],在身體和心靈上雙雙彎下了腰,又有多少人因為一己之私利出賣著自己的尊嚴和靈魂。你可以將這些人卑躬屈膝[注:卑躬:低頭彎腰;屈膝:下跪。形容沒有骨氣,低聲下氣地討好奉承。]的原因歸結為社會,因而得出人浮於事的無奈感嘆。偶爾彎腰並不可怕,我可以稱之為“識時務者為俊傑[注:意思是能認清時代潮流的,是聰明能幹的人。認清時代潮流勢,才能成為出色的人物。]”,或者說是“大丈夫能屈能伸”,真正可怕的,是總是習慣彎腰,樂於彎腰,彎腰變成了家常便飯[注:指家中日常的飯食。也比喻常見的事情。]反而忘記了自己原來是直的,是可以抬起頭來直立做人的。更有甚者,以為自己卑躬屈膝換得光環是榮耀非凡的,洋洋自得,以為自己凌於萬物之上,殊不知其血肉已腐,其尊嚴也早被那些所謂的榮光所掩埋。

站直了做人,從來不只是在身體。也許我們欣賞於那筆直的身姿,矯健的背影,但是我們更欣賞的是那些自尊自強,毅然不屈的靈魂。人稱其為人,首先便是因為人懂得什麼是尊嚴,懂得捍衛自己的尊嚴,否則便只是會站立行走的動物而已。站直,有時也許會痛會累,有時也許要付出甚至是生命的代價。但是也只有那筆直的靈魂不屈的尊嚴才能讓你傲然立於塵世,無愧天地的喊一聲:“我是一個站直的人!”

【篇三】走適合自己的路

魯迅曾說:“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是啊,路要靠自己走出來,不同的人走出不同的路。

回望歷史的足跡,那些感天地泣鬼神者,所走的路即便一樣坦蕩,也各不相同。“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猶未悔。”屈原走在一條愛國之路上,不斷求索,始終沒有放棄,用生命解讀了什麼是執著。“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走在一條辛勞之路上,努力奮爭,永遠不知疲憊,用汗水詮釋出什麼是忠誠。“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譚嗣同走在一條變法之路上,抱定信心,寧死也不退縮,用熱血抒寫了光輝的篇章……每一個人,走在最適合自己的路上,就一定會越走越寬,越走越闊,讓生命綻放出精彩,綻放出燦爛。

走適合自己的路,不盲從。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如果我們在人生或事業的旅途中人云亦云、邯鄲學步,終究會鑄成大錯。試想一下比爾·蓋茨一門心思讀完大學,或許會成為的工程師,但可以創立改變歷史的微軟嗎?魯迅一直堅持學醫的夢想,或許會成為秀的外科醫生,但能寫出拯救心靈的文字嗎?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如果所走的路不適合自己,就要及時更改行進的路線。曾經照搬蘇聯發展道路的中國,經濟發展效益極低,而鄧小平開創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迅速創造了中國速度。可見,走什麼樣的路,適合才是硬道理。

走適合自己的路,要勇於取捨。所處的環境不同,條件不同,那么選擇的路也應該有所區別。古羅馬詩人奧維德說過:“認識自己,找準自己的位置,是生命煥發光彩的前提。”演員蔣雯麗在從事演藝事業之前,曾經做過體操運動員,嘗試著當過作家,然而,在多年的探索中,她清楚地意識到這些道路並不適合自己,於是,她再一次轉移方向,最終成為演藝樂壇上的一顆閃耀之星。無獨有偶,作家馬克·吐溫他在選擇文學和演說之前,曾經試圖成為一名商人。投資開發印表機失敗,投資出版公司又失敗,這讓他對自己的道路開始了反思。冷靜之後,他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道路——寫作。最終,他成了舉世聞名的作家。可見,走適合自己的路,選擇一定要正確。

西方有句名言佳句:“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這句激勵著無數人的名言佳句,至今還在激勵著我們。其實,勇於走出自己的路,不錯,但得走適合自己的路。朋友們,在自己的道路上灑下汗水,讓我們留住微笑,創造成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