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名著導讀第一課時《格列佛遊記》備課設計

一、內容梗概

故事發生在1699,故事的主人公格列佛醫生原本居住在英格蘭的瓦平都,儘管連年的戰爭使得鎮上的人們都無力支付醫藥費,但善良熱心的格列佛仍不計回報地幫助著他們,可當格列佛意識到,他掙不到錢就無法讓心愛的未婚妻伊莉莎白過上幸福的日子時,他選擇了跟隨布里查德的船出海。伊莉莎白因為無法阻止他的行為也只好一同登上了貨船。

船在行駛途中遭遇了風暴,所有的船員都落入了大海,格列佛醒來時發現自己漂泊到了一個叫利利普特的小人國,正巧利利普特王國與鄰國布雷舊正面臨著一場征戰,格列佛幫助利利普特把布雷舊的戰艦全部收繳,避免了一場戰爭,因而得到了人們的一致愛戴,但貪得無厭的國王卻在格列佛因救火而毀壞了皇后的新衣後,將他逐出小人國。格列佛又漂流到了一個大人國,在那裡他遇見了被暴風雨衝散的未婚妻伊莉莎白。大人國的人都很小氣,格列佛因為在下棋時贏了國王而被看成了巫師,儘管他治好了王后的病,但還是不能逃脫火刑的處置,幸好有小女孩格蘭的幫助,他和伊莉莎白才逃出了大人國。經過了飛島和巫人島、慧駰國的遊歷後,兩人終於又回到了家鄉英格蘭的瓦平都。

二、先鋒引路

他諷刺地道出了當時英國的特點:"貪婪、黨爭、偽善、無信、殘暴、憤怒、瘋狂、怨恨、嫉妒、淫慾、陰險和野心。"他挖苦地描述了人獸顛倒的怪誕現象:馬成了理性的載體,而人則化作髒臭、屎尿橫飛、貪婪刁難的下等動物耶胡(yahoo)。他大談人的天性,就是心甘情願被金錢所奴役,不是奢侈浪費就是貪得無厭。作者不僅諷刺了當時英國社會的種種,我認為更重要的是否定了整個人類社會。耶胡代表人類,而主人公卻是如此厭惡耶胡。書中的字裡行間都透露出作者對社會的不滿。

另一方面,主人公在慧因國里與慧因的生活是最令他難忘的。他們的國家不會出現表示罪惡的字眼,像:欺騙、懷疑、狡猾等等之類的詞。所以他們的社會不會有欺騙、懷疑、狡猾、陷害、陰謀、賄賂……。那個世界才是一個真正充滿幸福和快樂的地方。以至於當主人公離開那裡時流下了悲傷的眼淚。

看完《格列佛遊記》之後,我們不能不審視自己,我們身上有沒有這些頑疾劣根的影子。

我希望我們的社會能在我們一代一代的努力下,成為像慧因國那樣的社會。我願為此付出,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讓這個社會多一點陽光,少一點污染。

——學生讀者  盧翔

一打開《格列佛遊記》的目錄,詳盡有趣的內容就深深的吸引了我。小人國、大人國……一看就知道一定十分的有趣。

小說以辛辣的諷刺與幽默、離奇的想像與誇張,描述酷愛航海冒險的格列佛,四處週遊世界,經歷了大大小小驚險而有趣的奇遇。

遊記中的大人國、小人國的離奇故事深深吸引了我,然而給我印象最深的17XX年格列佛泛舟北美,巧遇了荒島上的慧因國,結識了具有仁慈、誠實美德的慧因國國王的故事。在慧因國的語言中沒有“撒謊”和“欺騙”這樣的字樣,人們更不懂他們的含義。他們不懂什麽是“懷疑”,什麽是“不信任”。在他們的國度中,一切都是真實的、透明的。

我很羨慕格列佛能有幸到慧因國,哪裡是我們所追求和嚮往的理想境地,在這裡你不需要顧慮別人說話的真假。而在現實社會中,有人用花言巧語騙取別人的血汗錢;有人拐賣兒童謀取暴利;有人甚至為了金錢而拋棄自己的親生父母……難怪,我們的老師、長輩從小就教育我們要提高警惕,小心上當受騙。

我也盼望著有一天我們的社會也能像慧因國那樣,孩子們的眼中不再有疑慮,教育與現實是統一的。我願為此努力,也希望大家一起,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讓這個社會多一點真誠,少一點虛偽。

三、閱讀計畫

閱讀時間:2周

重點掌握:奇異的想像,辛辣的諷刺

操作方案:

第一階段:自由泛讀《格列佛遊記》

時間:閱讀課,晚自修課,一周時間。

地點:教室,圖書館,學校讀書走廊等

要點

1、教師明確規定《格列佛遊記》的泛讀時間為1周。

2、學習委員督促同學閱讀課和晚自修按時閱讀,保證時間。

第二階段:利用課本“名著導讀”研讀名著《格列佛遊記》

時間:1課時(課內)

地點:各班教室

要點如下:

1.“格列佛遊記”主要“記”的什麼?

(格列佛因海難流落到“小人國”、“大人國”、“飛島國”、“慧駰國”的經歷。)(人教版九下課本《名著導讀》)

2.為什麼說作者“斯威夫特”是最優秀的諷刺作家和政論家?(人教版九下課本《名著導讀》)

本文的主要特點是:奇異的想像,辛辣的諷刺;(人教版九下課本《名著導讀》)

本文的內容主題是:借遊記、借外人之眼來評議自己國家的現狀,具有很鮮明的政治色彩,反映出作者的政治理想。(人教版九下課本《名著導讀》)

3.所謂“辛辣的諷刺”,名著主要諷刺了哪些內容?

“小人國”的故事諷刺英國當時兩個政黨鬥爭不休;英法兩果之間的連連征戰。

“大人國”的故事諷刺了英國百年歷史的醜惡:貪婪、黨爭、偽善、無信、殘暴、憤怒、瘋狂、怨恨、嫉妒、淫慾、陰險和野心。

“飛島國”的故事諷刺英國上流對現代科技的懷疑,痛斥了殖民統治。

“慧駰國”的故事諷刺了人獸顛倒的怪誕現象。

(以上摘自人教版九下課本《名著導讀》)

4.舉例說明本文“奇異的想像”奇異在哪裡?

學生回答,教師分類整理:

“小人國”里:格列佛成了一座大山,一頓飯要吃好幾車食物,像擺弄玩具一樣隨意移動器物。“高跟黨”與“低跟黨”爾虞我詐,爭權奪利。

“大人國”里:格列佛成了小小的寵物,如幼兒一樣,對一切無能為力。古樸的制度,淳樸的民風。

“慧駰國”里:人形動物“耶胡”是邪惡骯髒的畜生,馬(慧駰)成了理性的載體。

(以上摘自人教版九下課本《名著導讀》)

5.作者為什麼要諷刺這些醜惡現象?他究竟生活在怎樣的背景下?

作者生活在英國18世紀前期,這是英國工業革命前最黑暗腐朽的時代。斯威夫特

作為一個責任的作家,以一顆稚子之心向世人傾訴了對人性及人類社會的悲觀見解,以

一腔苦澀而熱切的憂世情懷,呼喚改良政治。影響深遠的工業革命也開始了醞釀。

第三階段:精彩片段鑑賞

時間:1課時

地點:各班教室

要點:

1.提前一天晚自修,預習自讀人教版p203頁“精彩片段”部分。

2.課堂指導學生鑑賞

(1)文中這段文字寫的是格列佛遊歷哪個地方的事?

遊歷“小人國”的第五章。

(2)簡述這部分的主要內容(人物、事件)

格列佛幫助利里浦特打敗了鄰國的入侵,機智地撲滅了王宮裡的大火,拒絕了利里浦特無理的要求。

(3)透過格列佛的描述,你發現“小人國”里的哪些醜惡現象?

教師在學生回答後整理:國王——

王后——

大小官吏——

(4)舉例說明哪些地方充滿奇異的想像和辛辣的諷刺?

學生言之有理即可,強調複述故事情節要力求生動具體。

(5)本文敘述故事為什麼使人非常逼真,情景宛然在目?

使用第一人稱敘事,使故事真實。

描述賦予想像,情景視覺可感,具體形象。

學生言只有理,教師在肯定的基礎上,注意突出“奇異的想像,辛辣的諷刺”。

四.人物關係表

格列佛:本書主人公,隨船醫生,曾多次出海冒險遊歷。

小人國 (利立浦特國)

利立浦特國王:缺乏主見,對格列佛不信任,昏庸又充滿野心

不來夫斯古國王:利立浦特國王的對頭,曾臨時庇護逃離利立浦特的格列佛

佛林納普:利立浦特財政大臣。

斯開瑞什:利立浦特海軍大將。

瑞爾德里沙:利立浦特內務大臣。

大人國(布羅卜丁奈格國)

布羅卜丁奈格國王。

布羅卜丁奈格王后:格列佛的朋友。

格蘭姆達爾克立契:農民之女,格列佛的小保姆和朋友。

格蘭姆達爾克立契之父:發現格列佛的農民,格列佛的男主人。

飛島國(勒普塔國)

勒普塔國王:痴迷於“音樂”“數字”的國君,殖民主義者。

繆諾迪:勒普塔貴族,格列佛遊歷科學院的引薦者。格列佛的朋友。

慧嘶馬國

慧嘶馬國國王:。作者心目中理想的人類。

慧嘶馬:“慧嘶馬國”的統治者,理性動物。

耶胡:“慧嘶馬國”的被統治者,非理性動物。

灰馬:格列佛在“慧嘶馬國”的主人。

栗色小馬:灰馬的僕人,格列佛的朋友、保護者。

五.經典評價

1、  名家對作品的評價:

斯威夫特以幽默豐富了作品的道德含義,以諷刺揭露荒誕,並通過人物性格和敘述框架使人難以置信的事件成為現實,即使《魯濱遜漂流記》也難以在敘述的刻薄性和多樣性方面與其媲美。——(英)司各特。

《格列佛遊記》是一部獨具特色的小說傑作。它和18世紀歐洲眾多小說一樣,繼承了流浪漢小說的結構方法,襲用了當時流行的描寫旅行見聞的小說,尤其是航海冒險小說的模式,敘述主人公格列佛在海上漂流的一系列奇遇。它無疑在相當程度上受到笛福《魯濱孫漂流記》和其他一些遊記體冒險小說的影響。然而,《格列佛遊記》和他們雖然形式相似,性質卻截然不同。它是《桶的故事》和《書籍之戰》那類故事的進一步發展,具有與十八世紀開始興起的寫實主義小說不同的若干獨特性質。——吳厚愷《簡論諷喻體小說《格列佛遊記》及其文學地位》。

作品假託主人公格列佛醫生自述他數次航海預先,漂流到小人國,大人國,飛島國和智馬國幾個童話式國家的遭遇和見聞,全面諷刺,挪揄了英國的社會現實.其中“大人國”和“智馬國”社會所社會理想雖然保存了宗法社會的原始特點,但卻包含著啟蒙主義的社會原則和價值觀.作者把諷刺對象誇張變形到殘酷甚至荒誕的地步,與現代的“黑色幽默”有相通之處。

——文學史對《格列佛遊記》的評價。

關於《格列佛遊記》藝術特色

《格列佛遊記》的藝術特色主要體現在諷刺手法的運用上,尖銳深邃的諷刺是這部作品的靈魂。 

當時的英國是作者抨擊和挖苦的對象。格列佛歷險的第一地是小人國。在這個縮微的國度里,黨派之爭勢不兩立,鄰邦之間不但想戰勝而且要奴役對方。小人國的國王用比賽繩技的方法選拔官員,為獲得國王賞給的幾根彩色絲線,官員不惜小丑似地做著可笑的表演。這個小朝廷是當時英國的縮影,連利立浦特的朝政風習和典章制度也同當時的英國政局一模一樣;在第二卷里,作者更是指名道姓地批抨英國。格列佛長篇大論地向大人國國王介紹英國的歷史、制度和現狀,以及種種為國家為自己辯解的事,可是從大人國的眼光看來,英國的歷史充斥著“貪婪、競爭、殘暴、偽善、淫慾、陰險和野心”產生的惡果。作者借國王的話,“那樣一個卑微無能的小蟲”是“自然界中爬行於地面的小毒蟲最有害的一類”,諷刺了英國社會的方方面面;在第三卷里,通過對拉格多科學院人士所從事的無聊而荒唐的科學研究,諷刺了英國當時的偽科學;有關勒皮他島的描繪則批評了英國對愛爾蘭的剝削壓迫。 

小說不但抨擊了社會現狀,還在更深的層面上,直接諷刺了人性本身。在第四卷里,關於“錢”的那段議論就是如此。格列佛來到沒有金錢,沒有軍隊警察的慧駰國,向他的馬主人解釋說:“我們那裡的野猢認為,不管是用還是攢,錢都是越多越好,沒有個夠的時候。因為他們天性如此,不是奢侈浪費就是貪得無厭。富人享受著窮人的勞動成果,而窮人和富人在數量上的比例是一千比一。因此我們的人民大多數被迫過著悲慘的生活……”。作者注意到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的純粹的金錢關係。並由此對人性產生了疑問。 

由於作者精確、細膩、貼切的描述,使人感覺不到它是虛構的幻景,似乎一切都是真情實事。例如,在描述小人與大人、人與物的比例關係時,一概按一與十二之比縮小或放大。小人國里的小人比格列佛小十二倍;大人國的大人又比格列佛大十二倍。格列佛的一塊區區手帕,可以給小人國皇宮當地毯;大人國農婦的那塊手帕,蓋在格列佛身上,就變成一床被單了。在描述飛島的運行,宮殿的建築,城鎮的結構時,作者還有意運用了數學、物理、化學、天文、醫藥諸方面的知識與數據。這樣,就使人物局部細節的真實、和諧、勻稱,轉化為整個畫面、場景的真實、和諧、統一,極大地增強了作品的真實感和感染力。 

作者的文筆樸素而簡練。《格列佛遊記》在歐洲各國雅俗共賞,婦孺皆知。

作者:風中亂飛

六、中考連結

我還沒走多遠,就碰上了一隻動物實實地擋在路上,並且一直向我走來。那醜八怪見到我,就做出種種鬼臉,兩眼緊緊地盯著我,就像看一件它從未見過的東西。接著它向我靠攏過來更近了,不知是出於好奇還是想傷害我,一下抬起了前爪。我拔出腰刀,用刀背猛擊了它一下;我不敢用鋒刃的一面擊它,怕當地居民知道我砍死或砍傷了他們的牲口而被激怒。那畜生挨了這一擊之後就一面往後退去,一面狂吼起來;這一下立刻就有至少四十頭這樣的怪獸從鄰近的地里跑過來將我圍在中心,它們又是嗥又是扮鬼臉。我跑到一棵樹幹底下,背靠著樹,一面揮舞著腰刀不讓它們接近我的身體。有幾隻該死的畜生抓住了我身後的樹枝竄到了樹上,從那兒開始往我的頭上拉屎。我把身子緊貼在樹幹上,總算躲了過去,但差點兒被從四周落下來的糞便的臭氣悶死。

問題:

1文段中寫到的動物,醜八怪是什麼?它在文中影射了什麼?

2這種動物對我做了什麼?可以看到這種動物怎樣的特徵?

兩匹馬走到我跟前,仔細地端詳我的臉和手。那匹灰色馬用右前蹄把我的禮帽摸了一圈,弄得不成樣子,我只得摘下來整理一下重新再戴上去。它和它的夥伴(一匹栗色馬)見此更加驚訝了。栗色馬摸了摸我的上衣襟,發現那是鬆鬆地在我身上掛著時,它倆就露出了更加驚奇的神色。它摸摸我的右手,手的顏色和那柔滑的樣子似乎使它十分羨慕。可是它又將我的手使勁地在它的蹄子與蹄骸中間猛夾,弄得我疼得大叫起來;這么一來,它們倒又儘量溫存地撫弄我。它們看了我的鞋和襪感到十分困惑,不時地去摸一摸,又相互嘶叫一陣,做出種種姿勢,就像是一位想要解決什麼新的難題的哲學家。

問題:

1、作者對栗色馬進行什麼描寫?他對我的態度如何?反映出這種動物怎樣的特徵?

2、從這兩段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作者對他們的態度有什麼不同?反映出作者對社會的一種什麼態度?

當他航行到北美時,新招募來的水手劫奪船隻,他被扔到一個荒島上。格列佛上岸後,被一群類似猿猴的動物耶胡所包圍。正在危急之際,來了一匹灰色的馬,耶胡們害怕它,都跑散了。接著,又來了一匹栗色的馬。它們“舉動很有條理,很有理性”。馬們把格列佛帶回家去,並用一捆乾草和燕麥來招待他。格列佛搖頭表示他不吃這兩樣東西,馬感到很奇怪。剛好,這時有一隻乳牛經過,格列佛指了指乳牛的乳,於是馬領會了,便用牛乳來款待他。

馬的院子裡有許多供它役使的耶胡。這些動物“臉又扁又寬,塌鼻子,厚嘴唇,咧著一張大嘴”,樣子怪難看的。馬比較了格列佛和耶胡的形狀,也把他叫做耶胡。格列佛感到很羞愧。格列佛向馬主人談起,在英國馬是被人們用來騎坐和拉車的,馬們聽了很是氣憤。接著,格列佛又談起百年來歐洲君主間發生的戰爭。馬問戰爭的起因和動機是什麼?格列佛說:“有時是因為君主野心勃勃,總認為統治的地面不夠大,人口不夠多;有時也因為大臣貪污腐化,唆使他們的主子進行戰爭,才好壓制或者轉移人民對於國內行政事務的不滿情緒。”馬批評說,這是缺乏理性的行為。

格列佛還談起法律和金錢的用處。他說歐洲的耶胡們認為:“不管是用錢還是攢錢,錢總是越多越好,沒有個夠的時候,因為他們天性就是這樣,不是奢侈浪費就是貪婪無厭。富人享受著窮人的成果,而窮人和富人在數量上的比例是一千比一。”馬對這點感到很費解。因為在馬的國家裡,雖然按馬的毛色不同分貴賤優劣,但它們都很友愛,“仁慈和友誼”是這個國家的兩種美德。它們不懂什麼叫罪惡,它們共同遵守的格言是發揚理性,並以理性來治理國家,教育下一代。在這裡,年青的馬都要“學習有關節制、勤勞、運動和清潔的功課”。每四年春天舉行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發現那裡有困難,大夥便踴躍捐助,互相支援。

格列佛感到“這些傑出的四足動物有許多美德,跟人類的腐化墮落對比一下,使我睜開了眼睛,擴大了眼界”。他願意和這些“可敬的‘慧駰馬’在一起過一輩子,對各種美德加以研究和實踐“。“慧馬”們都很討厭耶胡,認為他們生性惡劣,為了爭奪一種閃光的石頭(暗指財寶)彼此爭吵不休,甚至引起內戰。在馬的代表大會上,“慧馬”們因發現灰色馬養了格列佛這樣的耶胡,它們責備灰色馬,要它把格列佛放走。於是格列佛自製了一隻小船,依依不捨地告別了馬主人,離開了“慧馬”國。在海上,他遇見了一艘葡萄牙商船,於一七一五年十二月返回英國。

閱讀思考:

1、概括這部分情節,並說說你對這部分的理解。

2、辛辣的諷刺是這部小說的主要藝術特色,你能再舉例說說嗎?

3、結合全文,簡要分析格列佛的性格特點?

附錄:參考答案

1、文段中寫到的動物,醜八怪是耶胡,它在文中影射了人類自己。

2、引誘、勾引,可以看到這種動物放蕩、淫亂、無恥的特徵。

1、答案:肖像描寫、動作描寫、行為描寫; 他對我的態度是好奇;反映出這種動物理智、仁慈的特徵。

2、對耶胡極端討厭鄙視,對馬(慧駟)充滿褒賞、敬佩;反映出作者對社會的一種消極、厭惡態度,對人性極端失望,看到了人性的醜惡、自私。

1.格列佛游慧駰國時和馬的對話,佩服慧馬,但遭到放逐。這部分借人馬顛倒諷刺人類貪婪、罪惡天性。

2.小人國用跳繩來選拔官員、抨擊英國官員無能,諷刺高官厚爵者阿諛奉承的醜惡嘴臉。小人國按鞋跟高低跟來區分派別。諷刺英國兩黨派爾虞我詐、爭權奪利。

3.從格列佛的經歷發現他喜歡航海,是一個敢於冒險的航海家,同時從他每到一個國家必然去認識那裡社會種種形式的政治生活,把人性的反思提高到了一定的高度,從選段中:“ 格列佛感到“這些傑出的四足動物有許多美德,跟人類的腐化墮落對比一下,使我睜開了眼睛,擴大了眼界”從中可以看出格列佛是一個具有豐富的理性思維,正義勇敢,富有智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