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好漢與不義之財

讀了《水滸傳》後,最大的感受就是書中的英雄們的豪情壯義,仗義疏財。

我就只聽過有人為沒錢才發愁,怎么還有人為錢財發愁!那些人好象隨時都有很多很多的銀子往外掏,那些銀子就好象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就像《笑傲江湖》武俠小說,刻意描繪、經營的是一個虛擬的、很大程度上理想化的江湖世界,就是很幻想化的那種,活躍在這個世界裡的俠客,既對金珠財貨缺乏興趣,又並不缺少錢財,似乎只有這樣,才具有那一種有點要面子的古典神韻,又符合瀟灑的現實生活追求。

但水滸傳里卻又是另一番景象,梁山好漢對金銀珠寶有著十分強烈興趣。先說智取生辰綱的七條好漢。智取生辰綱,是梁山好漢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的發端。 這一段好漢壯舉,轟動了水滸世界裡的江湖。但是晁蓋一夥,做下這樁彌天大案,背後 的真實動機又是什麼?是為了劫富濟貧?還是說為了準備" 農民革命" ?顯然都不是。 黃泥岡上,這一夥好漢劫得了十萬貫金珠,而後大概經過坐地分贓,晁蓋、吳用等回了 晁家莊園,三阮則" 得了錢財,自回石碣村去了。" 隨後並沒聽說他們有濟貧的打算,你說梁山好漢還算是好漢嗎? 也沒見他們準備扯旗造反。如果不是東窗事發,保不準他們真的就此安心做了富家翁,一世快活呢!因此,這樁大案,打劫的固然是不義之財,但是實質說穿了,就是一次黑道行動。再看鴛鴦樓上那場血案,武松連斬十數人後,一片血泊之中,從容地將桌上銀酒器和踏扁,揣入懷裡帶走;而即使粗心鹵莽至極的角色如李逵,沂嶺之上殺了假李逵後,也沒忘進房中搜看,搜得些散碎銀兩並幾件釵環都拿了!李逵雖極端厭煩女色,但也知這些沾滿了脂粉氣的釵環可以換錢換酒,照拿不誤。而後,還去李鬼身邊,搜回了那錠被騙去的小銀子,在這種事兒上,黑鏇風也足夠細心!人們還說人大心細呢!我想這個詞該改改了!還有,解珍、解寶及鄒閏、鄒淵一夥好漢,血洗了毛太公莊上後,也從臥房裡搜撿 得十數包金銀財寶帶走……還有許多說不盡的案例,足以說明梁山好漢愛財如命啊!

在水滸故事的敘述者眼中,就連義的重要價值,也在於能兌換成利,他們書中有詩道:" 奪人道路人還奪,義氣多時利亦多。" 講究的不是" 義利之辨" 、" 君子喻於義, 小人喻於利" ,而是義要用利來體現。義就等於利,這就是水滸世界的一條重要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