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講:兒童自我修改作文心理分析

分頁導航:前言

甲:寫文章,不管是什麼體裁的文章,其寫作的全過程一般是:蒐集材料,確立中心,謀篇布局,動筆行文,檢查修改。修改是寫作全過程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是文章寫得好的必不可少的最後一道“工序”。寧老師,今天我們就討論這個問題吧。好嗎?

(一)重在培養兒童自改作文能力

乙:好,修改文章確實是寫作的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提高文章質量的重要步驟。在前幾講,我們曾經提到過,從根本意義上說,文章是客觀事物的反映。而人們對事物的認識是不可能一下子就達到全面、深刻的,必須有一個多次反覆認識、逐步深化的過程。文章初成,往往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或者反映事物還不夠恰當,致使事物的特點突不出來;或者內容表達得不完全,致使中心思想不鮮明;或者材料組織運用得不夠完善,致使材料不能很好的反映中心;或者語言運用得不夠完善,致使不能把意思表達清楚。

修改文章正是要把這些不恰當,不合適的地方改好。所謂“文不厭改”、“善作不如善改”,是非常有道理的。綜觀古今中外,大凡好的文章,在一定意義上說,與其說是“寫”出來的,倒不如說是“改”出來的。

甲:不錯,古往今來許多文章大家,都十分重視修改這個重要環節。凡是流傳久遠的佳作,無不是加工修改才成為名篇的。談到這番道理時,許多人都愛用曹植的這段話:“世人著述,不能無病。仆常好人譏彈其文,有不善應時改定”。喜好旁人譏彈自己的文章,而且能隨時修改,曹植的這個過人之處,大概正是他文章過人的一個重要原因。我國文苑詩壇上重視修改的著名故事很多。例如,歐陽修,古代文獻中記載他“作文既畢,貼之牆壁,坐臥視之,改正盡善,方出以示人”。

乙:歐陽公修改文章的勤苦令人敬佩。據說歐陽修的妻子曾經問他,為什麼要嘔心瀝血地修改,是不是怕先生批評呢?他答道:“非畏先生嗅,卻畏後生笑”。這成了千古佳話。詩文修改不好,是會貽笑千古的,因此,不可不審慎修改。

“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詩聖杜甫說過,“陶冶性靈存底物,新詩改罷自長吟,”新詩改完後還要再三吟誦推敲。樂於請老婦人解詩而譽滿唐代詩苑的白居易也有這樣的看法,他說“舊句時時改,無妨說性情”。曹植、歐陽修、杜甫、白居易這些古代大作家對自己的詩文都下那么大的修改之功,這正告訴我們,在寫作過程中,絕不能輕視修改這個環節。

甲:近代文豪魯迅對散文《藤野先生》的修改,竟有一百六十多處。郭沫若先生有一次對人談創作方法,一連說了七個“改”字。作家趙樹理在對一位青年談寫作“秘訣”時說,“一個是‘耐’字,一個是‘改’字,這就是我教你寫作的‘真經”’。

乙:精心修改文章的事例,外國也有許多類似的記載。俄國托爾斯泰寫《戰爭與和平》前後改過七遍。馬克思的《資本論》也是經過多年的反覆修改才定稿出版的。俄國著名作家契訶夫曾經說過:“寫作的技巧,其實並不是寫作的技巧,而是刪掉寫得不好的地方的技巧。”

甲:古今中外的名家們尚且如此重視修改,對初學作文的兒童當然就更應該如此了。我國著名教育家、作家葉聖陶先生在談作文教學時就曾經指出:能不能把古來的傳統變一變,讓學生處於主動地位呢?假如著重在培養學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師只給引導和指點。該怎么改,讓學生自己去考慮決定,學生不就處於主動的地位了嗎?養成自己改的能力,這是終身受用的。”

乙:關於改作文,葉老多次強調過,“作文教學要著重培養學生自己改的能力”。

甲:顯然,在我們的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是一項重要而又艱巨的任務。為了完成好這一任務,探索學生自改作文的心理過程、心理規律,依據這一規律改革我們的作文教學就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了。

(二)兒童自改作文的心理過程

學生自改作文的心理過程是什麼呢?讓我們先來聽聽一個國小生的作文體會吧。<教學片斷一

乙:這個小同學的作文體會很典型,它清楚地表明了,學生寫成文章後,要修改它,從心理活動的角度說,就是要在自改意識推動下,積極思維,重新經歷確立中心、選材組材、遣詞造句的作文基本過程。

不過,這種重新經歷,顯然已不是簡單的重複,而是一個螺鏇式的上升。這不僅因為,從作到改,其中已經過了一段時間,而且作文初成後,學生通過讀。審視初稿,擔當了讀者的角色,這就產生了一個心理距離,學生就可以在另一個視點上,從新的角度,調動自己的經驗積累去發現原稿的不足。

甲:是這樣的。如果說得具體一些,學生自改作文的心理過程,大致可分這樣幾個步驟。首先,根據作文原稿,喚起回憶,在自己的腦子裡再現那些與作文內容有關的情緒和表象,並且將這個再現的情緒和表象與已經寫進文章里的那些情緒和表象進行對照、比較。這個回憶的過程同時也就是對照、比較的過程。

不過,這種回憶,不是對舊有情緒、表象簡單的重複。在回憶的時候,它要調動個體全部的有關經驗積極參與。記憶的心理規律表明,回憶實際上是一種暫時神經聯繫的重建活動,富有一定的創造性。所以,在這個回憶的過程中,作者的視點變了,自然地就會發現作文中所寫的那些內容,準確還是不準確,清晰還是不清晰,具體還是不具體。

乙:正是因為這個道理,所以剛才那位國小生在文章寫好後,當他換一個視點再來審視原稿時,他用作文中描寫的爸爸的形象與他回憶爸爸留在他頭腦中的表象一對照,便感到了,“爸爸到底怎么好,在作文中看不出來了”,用自己掌握的作文知識一衡量,他認識到“寫爸爸,什麼都寫了,可什麼也沒寫清楚,像是一篇流水賬,爸爸的哪一個特點也沒突出來。”這個國小生正是通過回憶、對照上匕較,發現了自己原稿的不足,產生了修改的願望。

甲:寧老師分析得對。這個回憶、對照、比較,發現問題,引起改的願望,產生動機,就是修改的開始,是學生自改作文心理過程的第一步。

接著,在回憶的基礎上,通過抽象、概括看看原來確定的中心是否明確,是否準確。

再接著,根據中心進一步分析,看看已經寫進文章里的內容是否都是需要的,有沒有要補充的,需要寫的材料之間的邏輯關係如何,條理是不是清楚,重點有沒有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