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設交際情境引導語言實踐

創設交際情境引導語言實踐 江西省南昌市教研室胡助金 青雲譜教研室陳慧泉 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是在具體情境中通過實踐培養出來的,沒有具體的情境,學生就不可能承擔有實際意義的交際任務,也不可能有雙向互動的實踐過程。因此,在口語交際課堂教學的實施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精心創設交際情境,多給學生提供語言實踐的機會。一、精心創設交際情境在進行“口語交際”教學時,應精心創設多種多樣交際情境讓學生參與,因為與實際生活相類似的交際情境,容易使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似曾相識的感覺,從而引起學生口語交際的欲望,激發口語交際的熱情,促使他們進人“交際情境”。(一)創設互動情境口語交際的核心是“交際”二字,注重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它是一個聽方與說方雙向互動的過程,不是聽和說的簡單相加,只有交際的雙方處於互動的狀態,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口語交際。因此,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應想方設法讓學生在交際時互動起來,進行“交際”。如我們可設計傳話遊戲,要求是:1.做傳話遊戲。2.說一說哪一組傳錯了,是怎么傳錯的。組織遊戲時,可要求學生一定注意聽清所要傳的內容,儘量不要傳錯內容。遊戲結束後,組織學生討論:哪組傳錯了,是怎么傳錯的。可以是學生說,學生補充,學生問,學生答;也可以是學生說,教師補充,學生問,教師答;還可以是教師說,學生補充,教師問,學生答。鼓勵學生大膽與人交流。這種師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情境,使課堂上充盈著輕鬆愉悅的氣氛和雙向互動的語言交流活動。(二)創設表演情境表演是學生喜歡的一種學習方式。國小生的表演欲一般都比較強,精彩的表演能激發學生參與交際的熱情,使他們的口語表達更符合角色特點。為此,營造好的表演氛圍是非常重要的。如在《該怎么辦》一課的教學中,可創設王爺爺“家” 的情境,安排說得好的學生分角色進行對話表演。使參加表演的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得到訓練和提高,學生還可直接利用這個情境,進行口語交際活動。(三)創造生活情境口語交際是日常的生活交際,是現代生活必備的生活技能。所以口語交際訓練要經常化,應設計多樣符合學生生活實際的情境,調動學生生活感知和生活經驗,使學生在口語交際中說得具體,說得真實,說得有趣。如可結合識字課《自選商場》一文創設去“百貨商場買玩具”情境,去“超市買飲料”情境等等。學生在這些生活情境中進行口語交際,不僅提高了口語交際能力,而且學會了交易等生活技能,豐富了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學會“生存”奠定了基礎。過渡到說一段話,特別要注意由說好一句完整的話開始,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從簡到繁,逐步提高。教材中編排了許多觀察景物、動物、看圖回答問題,編童話故事等口語交際內容。在教學中可根據教材內容,適當設計一些連貫的小問題,引導學生認真看圖,逐漸從由說一句完整的話到連貫地說幾句較通順的話。如教《小兔運南瓜》一課,可設計如下問題:小白兔來到什麼地方?乾什麼?小白兔對什麼樣的事感到為難呢?在它為難的時候發現了什麼?它是怎么想的?又決定怎樣做的?媽媽的問話是什麼語氣?小白兔會對媽媽說些什麼?這些問題如開啟心智的鑰匙,一下子就能把學生引入思維創新的情境。通過小組討論交流,個人自述,學生都能準確說出圖意,想出很多運南瓜回家的好辦法。最後讓學生自己思考,想想假如自己遇到類似情況,該怎么辦?鼓勵學生大膽想像,敢於創新。(五)創設視聽情境採用先進的視聽技術手段,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融視、聽、說於一體,它有助於營造語言交際氛圍,使學生在這種語言交際環境中學習語言,運用語言,感受語言,從而增強活學活用的口語交際能力。如教《春天在哪裡》一課,可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春天在哪裡》配樂,隨著樂曲,通過語言形象生動的描述,把學生引入流水潺潺,綠草如茵,花紅柳綠,百烏歡歌的春天美景中,激發學生對春天的喜愛之情,引發交際的願望。二、多給學生提供語言實踐的機會人的口語交際能力是在口語交際的實踐中形成的,而這種能力的獲得離不開廣泛的語言實踐活動。《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在國小階段關於聽人講話、聽故事、複述、講述、轉述等方面的要求,都強調在實踐過程中培養實踐能力。因此,在學習中,教師應多給學生提供語言實踐機會,鼓勵學生在各科教學活動中以及日常生活中鍛鍊口語交際能力。(一)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實踐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而口語交際課的落腳點是語文,大量的訓練還應該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中進行。1.利用語文課本中朗讀對話,拼詞競賽,課本劇表演等,有目的有計畫地開展活動,使學生有較多的語言實踐機會,激發其言語交際的激情,發揮其才能和特長。2.利用淺顯的古詩讓學生展開想像,感受語言的優美。如教《山行》一課,教師可先讓學生讀讀古詩,然後,配上與古詩意境相吻合的古典音樂或各種聲音,讓學生閉上眼睛,試著在自己腦海中呈現出詩句的畫面,並用形象的語言描繪出腦海中呈現的畫面,最後通過平等討論,互相啟發,相互補充,達成共識。3.利用識字、寫字教學,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進行語言實踐。如教學“挑”“桃”“跳”三個生字時,可採用激勵性的語言詢問:“你們準備用什麼方法帶著這些結識的朋友‘回家’?” 同學們都非常積極,想方設法去識別字形。有的說:“小白兔挑白菜,要用手扶扁擔,所以‘挑’左邊是個提手旁”。有的說:“桃子是長在樹上的,所以,‘桃’字是木字旁”。還有的說:“跳繩要用腳,所以是足字旁。”通過學生豐富的聯想與大膽的想像,使簡單的筆畫結構和生動鮮明的語言環境統一起來,從而激發學生去探索這蘊含著無窮奧秘和樂趣的文字世界。(二)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存在大量的交際活動,教師要鼓勵、引導學生把課堂上學到的口語交際基本知識和技巧,在日常生活中進行積極主動地鍛鍊,並在生活實踐中去驗證。1.在班隊會上,充分利用少先隊活動陣地,讓學生有話可說,在看與聽的過程中積累語言,體驗情意,淨化心靈。2.在勞動製作課中,指導製作,練習說一說自己動手做的過程和自己美好的願望,把口語訓練融於學生喜愛的手工製作等科目中,將學科橫向溝通起來。3.在課內外遊戲活動中,讓他們自由地做遊戲,在玩中說,樂中說,在無拘無束的動態中進行交流,參與口語交際實踐活動。4.走出校園,到社區採訪,參觀農家小園,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增加對社會的感性認識,提高交際言語的能力。5.組織學生多看課外書,看電視上的少兒節目,幫助他們積累知識,拓寬視野,活躍思維,發展語言。再結合讀書會,把所見所聞表達出來。通過日常生活中大量的交際言語實踐活動,學生將學會“傾聽”,學會“表達交流”,學會“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學會與別人“合作”,從而逐步“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總之,“口語交際”的教學,要體現雙向互動的特點,要堅持語言實踐的原則,要創設多種多樣的情境,讓學生在語言實踐中得到口語交際的鍛鍊,使學生掌握口語交際的基本技能,養成良好的口語交際習慣,提高口語交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