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理解有門道

古代哲理詩往往以理趣見長,耐人尋味,給人以教益;內容上通俗易懂,寓意深刻。古代詩人在寫哲理詩時習慣藉助“景”“物”“人”“事”“生活”來闡發觀點,傳達哲理,所以優秀的哲理詩,既能給人以美的享受,又能給人以宇宙、人生哲理的啟發。由於哲理詩的哲理往往表現得含蓄、自然,不露痕跡,許多學生在閱讀鑑賞哲理詩時經常無從下手,無法真正品味出其中的理趣。其實,鑑賞哲理詩,理解其中的“哲理”也有一定的門道。

第一,可以通過詩人表達哲理的形式入手去理解“哲理”。哲理詩往往是在寫景狀物,寫人敘事時有意識地蘊含一些關於宇宙和人生的哲理。這類作品或寓理於事、或寓理於景、或喻理於物,敘事,寫景、狀物是手段,表現理趣才是目的。

1、借景說理。通過描寫自然風景來抒發哲理在哲理詩當中是最多的。這類詩與寫景抒情類的詩歌不同,詩歌中的景物描寫,往往是寄寓某種道理或是為說理作鋪墊。我們先來欣賞蘇軾的一首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絕.其一》: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捲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這是一首哲理詩嗎?全詩四句好像並沒談什麼哲理,只是純客觀地描寫了自然界雨前、雨中、雨後的景象。但我們深入思考一下,詩人為什麼要擇取這迅疾而來、飄忽而去的三個意象━━“黑雲”、“白雨”、“風”組成色彩斑讕的畫面呢?為什麼要用雨後平靜的水面去反襯雨前來勢兇猛、不可一世的“黑雲”、“白雨”呢?詩人為什麼要揭示自然界這種變化無常而又有常的規律呢?

聯繫背景,原來這首詩作於王安石變法前夕,當時詩人提出了與變法不同的主張,政治上正遭到改革派的圍攻與打擊,對整個政治局勢,蘇軾有點感到力難勝任,在鬱悶之時,詩人從望湖樓前所看到的景色中得到啟發。他覺得,無論是政治的暴風雨還是個人的坎坷,都必然是暫時的,必然要回復到澄清的本原上,這就是詩人要通過眼前的風雨來表達的人生哲理。

2、即事說理  這類哲理詩,往往通過現實生活中的某一特定的現象,或從生活中的某種經歷感受來寄寓某種道理。由於這類詩常常直接取材於日常生活事件,因此理解難度往往不太大。理解哲理時,一定要從日常事件出發去聯想寄予的人生哲理,閱讀中注意聯想、聯繫,就可以較容易把握詩中蘊含的道理。例如蘇軾著名的《東坡》詩:

雨洗東坡月色清,市人行盡野人行。

莫嫌犖确坡頭路,自愛鏗然曳杖聲。

詩人描述的是雨後夜中散步這樣極平凡的日常生活事件,卻深含了獨立危行的人生態度。詩中用“市人行盡野人行”概括了自己的遭遇和遺世獨立的偉大孤獨感;用“犖确坡頭路”的意象,象徵了人生旅程的坎坷;用“自愛鏗然曳杖聲”表達超脫曠達、苦中得樂的人生觀。閱讀時,如果注意聯繫詩人的人生遭遇,這一哲理是比較容易把握的。

3、托物言理

這類詩往往是藉助某個具體事物的特定形象和某種特點,來寄寓某種道理的。例如:

《畫眉鳥》

[宋]歐陽修

百囀千聲隨意移,

山花紅紫對高低。

始知鎖向金籠聽,

不及林間自在啼。

鑑賞這首詩我們可以先從形象入手。詩中通過描寫鳥在林中與籠中情形的對比,才知道鎖在金籠里,實在比不上在山林里自由啼鳴快活。由此,可以悟出:萬物貴自由,宇宙萬物之美在於能自由自在。

第二,可從詩的形象的外在特點入手,進而由物到人(或到事),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淺入深地把握詩歌所要闡述的“哲理”。例如

蜂  羅隱

不論平地與山間,無限風光盡被占。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詩表面上是寫蜜蜂,實際卻是借蜜蜂的辛勤采蜜,來表達對勞動人民辛勤勞動的歌頌;又借蜜蜂釀造的蜂蜜被一些人輕易取走,來無情地諷刺那些不勞而獲的剝削者。再如宋代朱熹的《觀書有感二首(其一)》

昨夜江邊春水生,蒙沖巨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詩表面上描繪了兩幅圖景:一幅是春來水漲,“蒙沖巨艦”被輕輕托起,在江上自在漂行,輕快如水漂鴻毛一般;另一幅是船擱淺水,多人力推,艦也難移動。這是詩的外在形象特點。這兩幅圖景形成鮮明的對比,作者用意何在?聯繫題目“觀書有感”,我們從江上泛舟的形象中,可以由此及彼地感悟出讀書的真諦:水多,船行自在輕快,不枉費人力;同樣,讀書多,日積月累,基礎紮實,功底深厚,才會駕輕馭熟運用自如,得心應手。再推而廣之,做任何事情也都如此:要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須多學習,多掌握知識技能,多積累經驗,使自己在生活工作中自在而行。

另外,我們還可從詩歌的題目、詩中的議論性句入手去把握“哲理”。如朱熹的《觀書有感》,如果忽略了題目,不把“觀書有感”與內容聯繫起來思考,就可能會曲解詩意。而詩中一些議論性句子往往是畫龍點睛之筆,也是我們領會詩歌寓意的關鍵。如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後兩句議論哲理明顯:只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還是片面的,更重要的是要親身實踐。杜甫《望岳》“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議論更有啟發性和象徵性,只有站得高,才能擴大視野,縱覽全局,獲得正確的認識;同時,還鼓勵人們克服困難,樹立勇於攀登的雄心壯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