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記敘文寫作之過渡和照應

寫文章時,一定要注意段與段之間的過渡和照應。一篇文章,好比一架運轉正常的機器,文章中的一個個段落就好比機器中那些大大小小的零件,這些零件不僅相互照應,而且那些大零件需要小零件把它們連線起來。文章里的段落也需要相互照應,也需要一些“小零件”,即過渡段和過渡句把它們自然、緊密地連線起來。不然,文章就會顯得支離破碎。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小學生記敘文寫作之過渡和照應,歡迎閱讀。

過渡就是銜接,也叫連線。它的作用是使上下文之間的意思前後連貫起來,也有助於文章層次分明,結構完整嚴謹。一般說,記敘文在下面幾種情況需要過渡:

一、由這件事轉到另一件事時需要過渡。

二、記敘的時間發生變化時需要過渡。

三、由倒敘轉入順敘時需要過渡。

四、運用插敘時的起止處需要過渡。

一篇文章不但要前後連貫,而且要前後照應。敘事中的照應有三種情況:

一、文題照應。在敘事過程中,我們所寫的內容務必切題,要和文章的標題相照應。二、首尾呼應。文章的開頭和結尾遙相呼應,可以使文章結構緊湊。

三、前後照應。在一篇文章中,前面的內容和後面的內容要互相照應。

總之,過渡和照應,是敘事文章中必不可少的,我們在作文時千萬不能忽視。

【例文】

過渡處理得好,文氣才貫通,文章的結構才能嚴謹,所以我們應該學會過渡。有些同學作文時,往往忽略這一點。下面這篇文章就是這樣。

阿毛,你真行!

“阿毛娶新娘子啦!”這個訊息一下子在我們里弄傳開了。我跟著大人去看熱鬧。啊,新房真闊氣!一套奶白色的家具美觀大方,電視機、錄像機、電冰櫃、洗衣機應有盡有。當了新郎的阿毛,身穿嶄新的西裝,繫著大紅領帶,真是與平時判若兩人。瞧!新娘眉清目秀,真漂亮。“阿毛,你真行!”我不禁讚嘆道。

阿毛的父母相繼病死,他就成了一個孤兒。那年,他才20歲。為了生活,他原先擺了個大餅攤,但賺錢不多。前年,他聽到看到許多人靠政策和靠自己的勞動走上了致富之路。他決定闖一闖。

於是他四處借錢,湊足了兩千元,開了一家烤鴨店。為了備貨源,他每天一大早就去採購。為了把鴨子烤得色、形、味都好,他鑽研技術,還請教別人,終於掌握了一手烤鴨本領。所以他烤的鴨往往供不應求,每天賣出一百多隻呢。

他正忙著,一位大娘來到櫃檯前,吃力地說:“小伙子,我老伴快不行了。他說要吃烤鴨,請你幫我拿一隻吧!”阿毛一聽,忙說:“大娘,烤鴨全賣光了。要不,我馬上給你烤一隻。您留個地址,待會兒我給您送去。”大娘留下地址,半信半疑地走了。阿毛捧了一隻烤鴨,送到大娘家。大家都夸阿毛是個想顧客所想、急顧客所急的好個體戶。

正因為如此,阿毛才成了萬元戶,而且被評為區裡的五好個體戶,現在又有了一個幸福美滿的新家庭。

啊,阿毛,你真行!

【分析】

這篇文章由於過渡處理得不好,因此讀起來意思不太連貫,也影響了文章結構的完整嚴謹。

(1)文章第一節寫阿毛娶新娘,大家去看熱鬧。把事情的結果提前寫在開頭,這是倒敘寫法。第二節寫阿毛決心走致富之路,轉入順敘。其間原文少了必要的過渡,銜接不上,因此行文結構鬆散了。可安排過渡段,用“那么,阿毛怎么會有今天這樣的家境呢?話還得從頭說起”之類的語句來過渡。這樣,前後表達的意思才連貫。

(2)第三節是概括敘述阿毛烤鴨店的情況,第四節是具體敘述阿毛接待一位大娘的事例。兩節之間意思脫節。可用“阿毛不但烤鴨烤得好,而且待客也熱情周到”這個遞進複句來過渡,這樣承上啟下,就把上下兩段文字緊密地銜接起來了。

(3)第一節寫“我”去阿毛家看熱鬧,視線由家具家電轉到新郎新娘身上,可在“當了……”一句前加上過渡詞“再看”,如此由物寫到人,過渡就比較自然了。

(4)第四節寫道:“大娘留下地址,半信半疑地走了。阿毛捧了一隻烤鴨,送到大娘家。”這前後兩句之間意思不連貫。大娘走後阿毛就去送鴨嗎?有那么快嗎?顯然不合情理。倘若加上一個表示時間的詞語,如“一小時後”,那么,上下文之間的意思就連貫起來了。

(5)除此之外,還應在第二節交代一下阿毛父母相繼病死的年月,在第四節頭上加上“有一天”。這樣就使節與節之間的連線更自然,事情的來龍去脈更清楚,文章結構更完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