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農村文化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論文

近年來,各級政府深入學習科學發展觀,高度重視文化建設,農村地區的文化建設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由於各方面的原因,農村文化建設發展仍然相對緩慢。本文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的形式,考察了河南省周口市任莊村農村文化建設的狀況,發現農村文化建設還存著許多困難和問題,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要求還不相適應,與經濟社會道德協調發展還不相適應。

農村文化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文化基礎設施陳舊,利用率低

任莊村沒有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但據村支書說有幾千本圖書,存放在村政府大院裡,用當地農民的話說就是“年頭鎖到年尾,開門只為驗收”。有一個老年活動室,調查發現這個活動室破舊不堪,老年人都不願意去,害怕自己健康的身體遭到意外。至於娛樂性的文化設施像茶館、桌球室、農家樂就更沒有了,本人調研的時候就在村頭的飯館裡吃飯,飯館極其簡陋,菜品單一,老闆戲稱這就是他們村的農家樂。

(二)農村師資力量匱乏

任莊村2024年有幼稚園一所,在校學生47人,教師2人;現有國小一所,學生190人,教師9人;國中在校生100人,高中(包括中專、中職)在校生37人,在讀大學生(包括高職、研究生)23人。社會文化的傳遞和發展依賴於社會教育,該村整體受教育的文化程度不高,不論是從數量上還是從質量上都不能滿足教育對文化發展和傳承的功能。

(三)不重視農村文化建設

部分領導認為只要把經濟發展了,讓農民增收、民眾生活富裕就行了,文化發展好壞與否關係不大,於是就出現了“經濟建設要上,文化建設就要讓”的錯誤觀點。這種意識直接導致鄉鎮領導對基層文化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認為經濟發展是硬指標、硬任務,文化建設是軟指標、軟任務,認為文化工作既不影響農民致富又不影響幹部的政績,所以對宣傳、貫徹有關文化建設的政策很不重視,宣傳力度不夠。在這種情況下,農民對吃飽穿暖的農村生活已經習以為常,沒有太高的精神追求了。

(四)文化活動內容傳統,缺乏生命力

“早上聽雞叫,白天聽鳥叫,晚上聽狗叫”成了許多農民文化生活的真實寫照。任莊村村民非常勤勞,基本屬於早出晚歸形式的。村主任說每個月都有放電影的,只是幾乎沒有人去看,偶爾去溜達的是一些孩子和老人,如此單一的文化下鄉活動是“蜻蜓點水”,根本滿足不了農民民眾對文化生活的強烈要求。調研時發現,農民在農閒時娛樂休閒的方式主要是串門閒聊,所占比例為60%,玩紙牌、打麻將的占20%,看電視的占10%,發獃的占5%,其它的占5%。

(五)文化市場的非健康發展

文化市場管理是農村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環節。該村基層文化管理體制落後,引導不力,文化陣地低俗化,健康文化缺失。一些腐朽、落後的文化觀念和生活習俗乘虛而入,封建迷信、宗教勢力重新抬頭。更有甚者,一些不法分子為謀取暴利,趁機把一些“黃碟”“淫穢小說書刊”等城市文化垃圾轉嫁到農村,這對於原本比較單一純樸的農村社會風氣造成了嚴重的污染。農村文化建設的管理不當、體制不順、機制不活,使得現有文化資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文化建設水平低且進展緩慢。

加強農村文化建設,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內在要求,是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滿足廣大農民民眾多層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徑。對於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實現農村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具有重大意義。任莊村的文化建設必須引起高度重視,迫切需要採取有效措施,切實加以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