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跟蘇霍姆林斯基學當老師》精彩摘錄

他們一直向上的美好願望,幫助他們樹立信心,使孩子感到成功的路一直被照亮著。

87. 沒有師生之間高尚而豐富的精神交往,就沒有真正的教育。

88. “沒有不好的學生,只有不好的教師”這種說法之所以變成了“真理”,其主要原因就在於在這種無視基本事實的前提下

,教師已經失去了辨白的可能。

89. 每一個具有基本良知、每一個尊重基本事實的人,都會承認這樣一個事實:難教的兒童確實存在。如果不承認這樣一個基

本事實,那么就等於否認我們在教育中確實面臨者許多困難和問題。如果認為教育中沒有困難和問題,那也就等於否定了教育

存在的價值。

90. 難教的兒童不僅存在,而且很大程度上,他們已經成為教育工作中最棘手的問題之一。

91. 教育確實應該作為一種力量而存在,但這種存在卻不是沒有前提的:那就是教育力量不能被無限的誇大。畢竟,我們不能

無視教育工作所面臨的複雜處境,更不能把教育失敗的板子一味地打在教師的身上。

92. 讓善良在童年紮根。

93. 在德育教育體系中,培養孩子具有善良的心靈是一條一貫到底的紅線。

94. 真正的教育者要喚起學生努力成為一個好人的志向,要運用教師本人教導學生所懷有的真摯情感,激勵學生成為一個好人

,在心中樹立與人為善的人生信念。

95. 若沒有善良的培育,所有的教育藝術、教育智謀、教育方法、教育理念,都將喪失其意義。

96. 生命的意義也許就在於幫助一顆心暫時從憂傷中解脫,也許就是幫助一隻昏厥的小鳥回到它的巢中。

97. 生命的最大意義便是擁有一顆善良的心靈,這也是生命的最大慰藉。

98. 我們的教育看重很多東西,事實上,我們也確實欠缺了很多東西,尤其人的身上最可貴的品質——善良的心靈,卻極少有

人提及。

99. 教育不就是埋下一粒粒美好的種子嗎?只要我們播種了,灌溉了,它們總有一天會發芽的。

100. 要讓善良這一人性中最美好、最珍貴的東西在童年時代就紮下根來。我們的孩子,它們應該成功,但它們更應該善良;

它們可以不成功,但不可以不善良。

101. 為了幸福,我們閱讀。

102. 一個不掌握數學、不會解套用題的人,仍可以生活下並獲得幸福;然而,如果不會閱讀,則不能生活,也不會獲得幸福

103. 如果人的心靈是高雅的,精神生活是豐富的,如果高尚的閱讀充實了我們的心靈,我們就不會炫耀愚昧,也不會把低俗

當高雅。

104. 讀書就是生活。讀書應該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當我們把讀書作為一種生活方式,我們就不愁找不到閱讀的時間。

105. 讀書的最高境界應該是:讀書,像呼吸一樣自然。

106. 因為閱讀,我對生活變得甘心;也因為閱讀,我對生活又總是充滿渴望。

107. 作為教師,不但自己應該把閱讀當成一種生活方式,當成一種像呼吸一樣自然的生命狀態,更有責任使學生走上這條可

以尋覓到人生之幸福的道路。

108. 當教師(教育學生時)按照常規的理解履行了常規的做法,卻依然不能奏效時,我們就要換一種思路。

109.教師要把學生的身體健康看做教師的首要工作,因為孩子的一切,包括精神、世界觀、智力、知識的學習和自信心都是

取決於他的身體是否健康。

110. 把我們在孩子的學習上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與真正花在孩子身體鍛鍊上的那部分相比,孩子的健康就變成了一種“業

餘生活”。

111. 如果教育不是首先維護了人的快樂、健康的存在,教育的一切智謀、手段、理論、信念,都失去了存在的前提。

112. 幸福系之於人的精神,精神的好壞又與健康息息相關。……不管其他幸福是功、名、利、祿、學識,還是過眼煙雲似的

感官享受,世界沒有任何比健康來得更重要了。

113. 教師的首要工作就是關注並維護孩子們的健康,因為,這是一切教育工作最核心的所在。

114. 勞動在智育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115. 在勞動中發展智慧,是一種極具創造性的教育活動。

116. 再也沒有比讓孩子們動手參與創作並使用這些成果更能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的了。

117. 讓孩子們動手吧。要知道,捆綁了他們的雙手,就等於束縛了他們的智慧。

118. 當一種教育能讓孩子們如此熱愛生活,熱愛這個世界,這種教育就是真正的教育,也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教育;當一個教

師能夠幫助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和心靈發現生活的美,感受到世界的永恆,這樣的教師就是真正的教師,也是最優秀的教師。

119. 觀察和感受周圍世界的美,是理解和感受生活的喜悅和生命美的主要途徑之一。只有在對大自然的觀察與感受中,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