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跟蘇霍姆林斯基學當老師》精彩摘錄

“局部”,他完全可以有出色的表現。

210. 學生沒有在學習上獲得成功,一個有責任感的教師內心產生挫敗感是一件自然的事情。

211.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比兒童的幸福和精神生活的充實更重要。

212. 分數就那么重要嗎?與孩子的健康、幸福相比,分數究竟是個什麼東西?

213. 孩子,我們一起努力,無論如何,你都是我最愛的學生!

214. 對學生永遠懷著一份信任,相信在他身上還有許多有待挖掘的東西,教師就會多一份耐心與期待。

215.我經常以極其惶恐的心情想到追求好分數的狂熱性——這種狂熱性來自家庭,又蔓延至教師,成為學生幼小心靈上的沉

重負擔,摧殘他們的心靈。

216. 讓我們以極其惶恐的心情告誡自己:莫讓不及格的分數成為孩子的災難,莫做孩子的報憂者!

217. 教師的勞動如何超拔苦難。

218. 為什麼教師害怕上班?曾幾何時,學校又變成了令人生畏的地方?教師的勞動為何變成了一種苦難?

219. 教師應當擁有巨大的熱愛人和無限的熱愛自己的勞動的才能。只有熱愛孩子、熱愛自己的勞動,才能長年保持精力充沛

、頭腦清醒、印象清鮮、感情敏銳。

220. 蘇霍姆林斯基把教師對學生的愛、對自己勞動的愛看做教師超拔苦難的根本要素。

221. 如果教師不愛學生,無異於歌手沒有嗓音,樂師沒有聽覺,畫家沒有色彩感。

222. 永遠去愛孩子,永遠不對某個孩子產生絕望,應該成為一個教師的信念。

223. 只有眼神里浸滿了愛的教師才能從那一雙雙不同色彩的眼睛裡看到一個個五彩斑斕的世界,而教師自己也只有在這個過

程中才能獲得巨大的成就感所帶來的快樂和幸福。

224. 你不要大聲斥責學生,不要把他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搞成不注意聽講、坐不安穩的典型,——你要做的完全不是這樣的事

225. 如果你想使教育工作給教師帶來快樂,使每天的上課不致變成單調乏味的苦差,那就請你把每個教師引上進行研究的幸

福之路吧。

226. 優秀教師都能獨立進行教育教學研究,並把自己研究的構想與成果付諸實踐。在這種不斷的檢驗與反思中,他們的教育

教學水平不斷提升。

227. 世界上的一切都與你有關。

228. 愛人類比愛一個具體的人容易得多。在口頭上說“我愛人們”比較容易,而去幫助一個身邊的人卻是比較難的。

229. 蘇霍姆林斯基在他的教育生涯中一直致力於教育學生要關心自己的家人、同學,關心自己周圍的人們,反對空談“愛”

卻對自己的親人或周圍某一個需要幫助的人抱冷漠態度。他想方設法教會學生去體察身邊的人內心深處可能隱藏的那些默默的

痛苦,學會在別人痛苦的時刻給與發自內心的同情與關愛。

230. 讓一個老人在愛意與溫暖中離開這個世界,再也沒有這樣的愛更具體,更有價值了。

231. 愛不是用虛無的語言去談論的,真正的愛應該付諸具體的行動。

232. 我們所大力倡導的某些“熱愛”,並沒有在孩子的內心深處紮下根來,他們甚至不“熱愛”自己的父母,不“熱愛”自

己的老師和同學。

233. 當我們聽到孩子們用稚嫩的聲音響亮地背出“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時,我不知道這樣的“熱愛”究竟是否會冷落到實

處。

234. 如果我們能引導孩子在父母下班回家的那一刻,微笑著迎上前來,接過父母的皮包,遞上一杯熱茶,這也許比組織“我

們怎樣愛父母”的演講比賽好得多。

235. 愛是如何的真切,具體,遠比某些看似崇高實則虛無的感情要可貴得多。

236. 要像珍視生命和個人榮譽那樣珍視真理,要畢生為真理而鬥爭,而這個真理意味著:生活中沒有哪件事不與你有關。

237. 作為一個教育者,發展少年作為公民對世界的觀察力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在這個發展過程中,要逐步使之變得敏銳起來

。一個孩子,當他對發生在遙遠的帕米爾高原山腳下某個地方發生的事感到不安,那么他就會對身邊發生的一切表現出十分真

實的關切。

238. 每一個教師都要努力使每個學生珍視某種東西,保護某種東西,關心某種東西,這是情感教育、美育和德育中最細膩的

東西。

239.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唯讀聖賢書”,這種死讀書、唯讀書的境界哪怕是在古代也是很難達到的,畢竟,人要生存,

要與人交往,人在內心深處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活在人們中間。要教育學生“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

天下事事事關心”。

240. 在現在的教師群體中,很少有人具有這種“一切與你有關”的信念。他們的教育教學囿於教學,止於應試。這樣教育出

來的學生,他們也許會取得很高的分數,但自私的種子早已深埋在心靈的某一個角落,一旦遇到合適的土壤就會瘋狂地生長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