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同志們: 這次經濟工作會議的主要任務是,以黨的十六大、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針,學習貫徹中央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分析我市經濟發展面臨的新形勢,總結2003年經濟工作,部署明年經濟工作任務。下面,我講四個問題。 一、深刻理解、準確把握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12月17日至20日,省委召開經濟工作會議。會上, 各市、地分別匯報了經濟工作,省主要經濟工作部門對本戰線工作進行了總結,提出了思路。省委書記宋法棠同志作了重要講話,省長張左己同志作了總結講話。這是一次解放思想、明確思路、部署任務、高效務實的會議。我們學習貫徹這次會議精神,必須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對全省2003年經濟工作取得的成績要充分了解。今年,我省國民經濟呈現出結構改善、速度加快、效益提高的態勢,實現了速度效益同步提高。預計全省國內生產總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實現兩位數增長,創歷史最好水平。 第二,對全省推進經濟發展的經驗要深刻認識。今年以來,圍繞加快發展,省委、省政府採取了一系列重大舉措。一是狠抓“兩風”建設,凝聚人心,調動廣大幹部民眾的積極性。二是完善思路,制定了《小康綱要》、《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方案》,實施農業和畜牧業“主輔換位”戰略,在全省掀起了“努力快發展、全面建小康”的熱潮。三是抓住關鍵,突破難點,推進國企產權改革、民營經濟、縣域經濟、招商引資等工作取得成效。四是標本兼治,最佳化了經濟發展環境。我省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固定資產投資增長較慢,比全國平均水平低17.3個百分點,排在全國末位。二是經濟外向度較低,僅為10%,大大低於全國63.5%的水平。三是民營經濟比重較小,在國民經濟總量中僅占27.7%。 第三,對全省明年經濟工作任務要抓好貫徹落實。宋法棠書記在會上強調了明年經濟工作的五項原則:一是堅持以人為本,樹立科學的發展觀;二是堅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三是堅持實施科教興省戰略和人才強省戰略;四是堅持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五是堅持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法棠同志還特別提出把明年做為我省招商引資和改善發展環境年。張左己省長強調,明年經濟工作要抓好五件大事:一是抓好農業結構調整;二是堅持推進國有企業產權制度改革;三是堅持抓工業產業結構升級;四是堅持擴大對外開放;五是堅持擴大就業和再就業。突破三個薄弱環節:一是在發展民營經濟上突破;二是在招商引資上突破;三是在抓大項目建設上突破。 二、認真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增強做好明年經濟工作的信心 2003年是我們面臨重大機遇,經受嚴峻考驗,取得顯著成績的一年。一年來,我們堅持“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十六屆三中全會、省委工作會議精神,以振興老工業基地為契機,圍繞建設“五個基地、一個中心、一座名城”,克服“非典”疫情和多種自然災害的影響,深化改革,調整結構,實現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良好開局。實踐證明,只有用“三個代表”總攬全局,才能開創經濟工作新局面。 (一)緊緊把握“第一要務”,按照“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做好經濟工作 發展先進生產力必須利用一切有利條件,努力加快發展速度。市委市政府堅持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各種矛盾和問題,國民經濟出現了加快發展勢頭。預計全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400億元,增長13.5%,創1997年以來最好水平。全口徑一般財政收入預計完成128.8億元,增長9.2%。工業經濟速度、效益雙高增長,創改革開放以來最好水平。1-11月份,完成工業總產值1170億元,增長21.2%;實現工業增加值346.3億元,增長17.6%;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突破100大關,達到102.2。固定資產投資高速增長,招商引資質量明顯提高。1-11月份,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11.8億元,增長22.8%。磨盤山水庫供水工程、雙城娃哈哈飲料、龍滌集團粘膠長絲、環城高速公路等107個投資超億元的項目發揮了拉動作用。實際利用外資1.9億美元,其中投資1000萬美元以上項目11個。引進國內跨地區資金到位30億元。開發區帶動作用明顯,實際利用外資占全市的51.9%,投資1.5億美元的哈爾濱高新半導體公司等一批較大項目開工建設。 發展先進生產力必須追求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堅持“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方針,縣域經濟出現較大轉機。12個縣熓校牴內生產總值和財政收入分別增長13.1%和12.9%,其中雙城、呼蘭的國內生產總值和財政收入增長達到20%-30%。農業在多災之年實現減產增收,雖然糧食減產6億公斤,但由於結構最佳化,1-11月份農林牧漁業總產值仍實現325.4億元,增長6.4%。推進“主輔換位”,畜牧業實現產值145.5億元,增長16.8%,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44.7%。綠色食品種植面積180萬畝,增長20%,新增綠色認證產品12個。高油、高蛋白大豆等優質農作物種植面積1836萬畝,優質率提高4個百分點。農業產業化經營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正大集團、完達山乳業、娃哈哈飲品、九三油脂等392戶龍頭企業帶動的農戶達到37.5萬戶,增長9.6%。預計全年農民人均純收入比上年提高155.5元,其中,發展畜牧業增收50元,農業產業化增收46元。 發展先進生產力必須緊緊依*科技創新,推動經濟成長方式轉變。全年預計實現高新技術產值400億元,增長33%,占全市工業的比重達到28%。民營科技企業技工貿總收入245億元,增長22.5%。取得科技成果956項,其中國際水平的占22.4%,14個項目獲得省科技進步獎;獲國家專利880項。全市確定的30個重大高新技術發展項目進展順利。完成技改投資70億元,重點實施了120項投資超1000萬元的技術改造項目,其中超億元的20項,東安4G1系列發動機等4個項目竣工投產,60個達產項目實現銷售收入108億元,利稅15億元。信息化試點企業由去年的30戶增加到60戶,開通了企業信息化服務網站,為廣大企業免費提供信息互動平台。 發展先進生產力必須逐步解決生產關係中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環節,著力改善經濟發展環境。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推進政務公開,出台了《哈爾濱市政務公開規定》等6項政府規章。清理行政審批事項,減少和轉變行政管理方式事項230項左右,市行政服務大廳建設正在順利進行。 (二)找準先進文化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結合點,讓“文化”凝結到實實在在的物質文明建設中 以富有特色的城市建設,延展城市文化內涵。全年完成城市建設投資87.5億元,增長18.9%。東直路改造、香坊大街拓寬等15路5橋重點工程全部竣工。植樹141萬株,城區移植大樹1.4萬株,成活率98%以上;城市綠化覆蓋率由28%提高到30.9%,人均公共綠地面積由4.76平方米提高到6.09平方米。城市景觀特色和文化品位更加突出,果戈里大街、高麗一條街、中央大街二期、三大動力路、哈藥路等街區和太陽島綜合改造一期工程竣工。磨盤山水庫供水工程完成工程總量的23.4%,文昌污水處理廠一、二期工程投入使用,向陽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和道里區集中供熱工程全面啟動。完成了會展中心、沿江風景長廊、鐵路沿線和火車站廣場等重點環境綜合整治項目。整頓城市交通秩序取得階段性成果。 開發旅遊產業,展示先進的人文文化。以冰雪文化為核心,注重多元文化的融合,塑造特色旅遊品牌,促進旅遊業加快發展。第十九屆中國·哈爾濱國際冰雪節盛況空前,第四屆冰雪大世界的規模和水平創歷年之最。太陽島風景名勝區、金源文化旅遊開發區、俄羅斯風情園、北方民俗文化園等重點項目的建設,放大了旅遊文化品牌效應。在做大做強冰雪旅遊基礎上,積極培育歐陸風光游、生態游、異域風情游等四季旅遊熱點。在受到非典疫情衝擊的情況下,預計我市仍可實現旅遊業總收入85億元,增長11.7%,成為全國旅遊業的亮點。 創新工作方式,發展先進的政治文化。創造“課題制”,破解經濟社會發展難題,把城市衛生長效管理、農民增收、改革城市供熱體制、解決“爛尾樓”、經濟適用住房政策等11個百姓關心、事關全局的問題,確定為全市的重點課題,使這些老大難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 (三)處理好多種利益關係和矛盾,把為民謀利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注重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預計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60元,增長8%;農民人均純收入2930元,增長5.6%。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10.1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19平方米。新辟、調整公交線路17條,新增、更新公車輛737台。 努力解決城鎮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問題。建立再就業責任體系,落實國家和省各項再就業扶持政策,安置下崗失業人員11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2%以內。 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鞏固“兩個確保”,強化“三條保障線”的銜接。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新增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企業1210戶。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覆蓋面擴大,醫療保險參保人數增加到100.6萬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83萬人。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相關配套政策,30.08萬人納入低保範圍,做到應保盡保。實行農村人口特困證制度,到年末將有8萬戶、18萬人納入農村低保範圍。扶助社會弱勢群體。推進經常性社會捐助,接收捐助191萬元,救助困難民眾1.8萬人。實施廉租住房、義務教育貧困學生助學金等專項救助辦法。加大扶貧開發,20個貧困村、8.2萬貧困人口脫貧。幫助革命老區12個貧困村解決飲水難問題。實施危房棚戶區改造項目35個,拆遷危房棚戶區41片,完成拆遷面積174.9萬平方米,12萬居民住房條件得到改善。 一年來的工作,使我們積累了許多寶貴經驗。 第一,加快發展,必須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貫穿到經濟工作中。“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與馬克思主義一脈相承的科學理論,更是指導我們新時期各項工作的方法論,同時也是檢驗我們各項工作的標準。一年來,各級黨政部門堅持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導實踐、解決問題、推動工作;始終把發展作為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認真研究發展中遇到的新形勢、新情況、新問題,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和創造性,創造了經濟工作的新亮點;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經濟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使各項工作得到了人民民眾的理解和支持,凝聚了人心,凝聚了力量,促進了工作。 第二,加快發展,必須與時俱進,注重思路和工作創新。省委工作會議後,市委審時度勢,提出“快發展、建小康、當龍頭”,進一步完善了全市發展思路。在推進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方面,提出建立新體制、引入新機制、構築新結構、採用新方式、注入新活力的“五新”戰略,各項工作有序進行,調整改造效果已開始顯現。在推動縣域經濟發展方面,強調“跳出農業抓農業”、“走出農村找富路”,把農業和農村工作放在縣域經濟的格局中整體推進,確定了縣(市)財政和農民“雙增收”的目標,農區工業化、農村城鎮化和農業產業化進程加快,縣域經濟成為我市今年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一大亮點。與省農墾總局合作,主動把我市農村納入“大農墾”,提高了農業生產和農區工業化水平。在城市建設方面,提出由建設“水泥城市”向建設生態型園林城市轉變,由單純城市功能建設向功能建設與文化延展並重轉變。實行市區聯動、區企共建、重心下移的推進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