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洋思中學、東廬中學教育考察報告

江蘇洋思中學、東廬中學教育考察報告

2005年5月9日至12日,我們考察了慕名已久的洋思中學和東廬中學。這次考察學習的時間雖很短,但給我們的啟發和體會卻很深、很深。下面我校四位考察成員就這次學習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作如下總結。

洋思中學和東廬中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成功典型,在成功的背後無一不透射出洋思人對教育規律自覺體認的睿智和東廬人對課堂教學探究態度的嚴謹;成功的背後無一不洋溢著兩所學校校長不屈不撓,永不滿足的韌勁和他們對那片熱土的鐘愛以及執著地探錄鄉村教育真諦的激情;成功的背後無一不反映出兩所學校先進科學的辦學理念和務實高效的教學模式;成功的前後無一不……

通過對兩所學校的深入考察,我們認為一所成功的學校必須做到:

一、以先進科學的辦學理念作支撐。

洋思中學“沒有教不好的學生”的辦學理念,寫在洋思校園中最醒目的位置,也烙在洋思人的內心深處,他們十幾年如一日,努力實踐“尊重主體、面向全體”的為學思想,最終造就了洋思這座輝煌的教育大廈。

東廬中學以“講學稿為載體教學合一”,創新了備課模式,提高了教學效益。東廬人的改革創新精神使學校在逆境中掘起,煥發出蓬勃向上的生機和活力。

二、以務實高效的教學模式為載體。

在科學的辦學理念指導下形成高效的教學模式。洋思中學原創了“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課堂教學模式。他們“以學定教”,根據學生的學情確定教學內容、教學策略。他們注重抓好起始年級,從新生進校的第一天抓起,從最後一名學生抓起。教師講課的起點是基礎差的學生,提問的重點也是基礎差的學生,課後輔導、夜間巡視、談心交流最多也是這些學生,他們最佳化課前準備,開展三級備課,最佳化課內時間管理,合理安排“學”、“教”、“練”的時間結構,切實提高課堂效率。他們最佳化課內導學策略,培養學生有效自覺的能力,最佳化課內的解惑策略,促進學生有效地質疑和釋疑,最佳化課內的訓練策略,促進學生有效鞏固和套用,最佳化課後的增效策略,確保進一步落實教學目標。

東廬中學以“講學稿”為載體的“教學合一”的教學模式,深化創新集體備課模式,即“提前備課、輪流主備、集體研討、最佳化教案、師生共用”。認真設計“講學稿”,體現參與主體、師生參與充分、切合學校實際、尊重師生獨特性和差異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以“講學稿”為載體,明晰學生學習思路,層層鞏固學習效果,做到“教、學、練”三結合,提高了課堂效益。

三、以完備嚴謹的管理模式作保障

洋思中學以改革開路,用責任制治校,對知識的掌握實行“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並充分發揮管理的育人功能,使學校管理步入民主、科學、嚴密的軌道。

學校在公有民營的體制下,把“包”字清進學校,在學校運作過程中層層落實,實現了人人是管理者,人人又是被管理者。

洋思中學始終不愉的抓住全面、全員和全程管理這個綱,把教育教學工作的各個環節全部納入學校規範化管理的軌道,做到真抓實管,嚴抓細管,敢抓善管。

東廬中學在逆境中求思變,統一教職工認識,規範實施“講學稿”。

四、以一支精誠團結,師德高尚的教師團隊為保證。

一所名校必定有一個好校長,有一支好的教師隊伍。洋思中學校長蔡林森常說“吃苦就是享福”,蔡林森靠自己的人格魅力來治校,他幾十年如一日,他所率領的洋思團隊是一支特別能吃苦、負責任、有智慧、甘於奉獻的隊伍。他們身上體現出的超常的意志力量、智慧力量和道德力量,是洋思中學成功的不竭動力。

東廬中學教師敬業奉獻,校長在教學改革中從學校實際出發,講實效、出實招,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是該校成功的有力保證。

五、以教學質量贏得社會的信度。

一所成功的學校必須要有較高的教學質量,因為教學質量才是教育的生命力體現,才是教育的根本。

洋思中學在以“三流硬體、三流師資、三流學生”的基礎上,一舉成為當今的中國名校,成為家喻戶曉的被社會、家長讚譽的學校,很重要的是學校具有很高的教學質量。

綜上所述,通過這次兩所名校的考察學習,在當前我縣教育內涵建設不斷推進的過程中,結合我們學校實際情況,我們認為應該學習洋思尊重主體、面向全體的辦學思想;學習洋思講求實效、持之以恆的德育教學經驗;學習洋思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精神;學習洋思從嚴治校、科學管理的經驗。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應該:

一、繼續堅持構建師生互動共生式家園,打造溫馨型校園、學習型校園的奮鬥目標。

針對我校實際情況,這一奮鬥目標是符合我校校情的,我們要進一步統一認識,使每一位師生都內化為行動的指南。

二、加強教學管理。

洋思中學嚴格的教學管理和細緻入微的學習管理給我們很多啟示。

1、加強教學管理,首先要指導教師提高備課質量。我校有良好的集體備課的傳統,我們應在備課形式、備課方法上不斷探索、深化,以求更實效、高效的備課質量。

2、加強教學管理,要重視管好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指導,特別要重視學習預習的指導,這是高效課堂的基礎。

3、加強教學管理,要從起始年級抓起,從最後一名師生抓起。重視青藍工程的進一步落實,採取師徒捆綁獎懲等管理措施,讓所有新教師在骨幹教師的帶動指導下,備好、上好每一堂課。

4、加強教學管理,要從課堂教學質量評估抓起。重視對全校各學科課堂教學的隨機評估。

三、重視教育科研工作。

我們在學校發展中要不斷探索、大膽實踐、及時總結、不斷提升。以教科研為支撐,全面提高學校辦學水平。

我們認為,在當前新課程改革的浪潮中,對於農村國中,既是機遇,又是挑戰,我們只有投身改革,真抓實幹,才能縮小與發達地區教育的差距,我們只有客觀分析,迎難而上,才能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取得學校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