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德國考察報告4篇

這次赴歐考察,德國、瑞典、法國的有關專家學者給我們介紹了從中央到地方,到基層大量關於立法、行政、司法等方面的信息。在聽取介紹和實地考察過程中,由於國內所從事工作的原因,我們對上述三個國家基層治理體制格外關注。它們規模各異的市鎮建制,形式多樣的市鎮自治組織體制,較為明確的權力職責,有保障的經費來源,以及令人矚目的發展新動向,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規模各異的市鎮建制。 如同歐美其它已開發國家一樣,德國、瑞典、法國在中央(聯邦)級、省(大區、州)級的各種權力配置及其運行已十分老道,並為世人所知。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三國在中央(聯邦)、省(州)層面保持一套完善而又相互制衡的公共權力體系的同時,在基層還保持了規模多樣的建制市鎮。 德國是一個聯邦制國家。國家政權分為三級:聯邦級、州級(16個)和地方級(8,000多個)。在德國,1,120萬居民的巴伐利亞(bavaria)州有2,056個市鎮,250萬居民的布萊登伯格州(brandenburg)有1,700個市鎮,600萬居民的漢森州(hessen)有426個市鎮,46萬居民的撒克斯尼亞州(saxonia)有968個市鎮,760萬居民的萊登撒克遜(niedersachsen)州有1,031個市鎮,而350萬居民的柏林(berlin)本身也是一個市鎮。在我們到訪的北萊茵-威斯特~州共有396個市鎮,其規模也是各異,其中有30個人口超過10萬人,最大的是科倫市,人口達100萬,小的市鎮人口只有幾千。 瑞典既是一個君主立憲的國家,也是一個單一制的地方分權型的國家。國家政權分為三級:中央級、省級(21個)、市鎮級(municipality,290個)。在瑞典,全國總人口只有近900萬,但市鎮建制卻有290個,平均每個市鎮有居民30,900人,大的像首都斯德哥爾摩人口達761,000人,小的市鎮只有2,600人。歷史上瑞典的市鎮更多,從1862年地方自治改革後,市鎮不斷合併,到1952年市鎮數量已由早期的2,500多個減少至1,100個,到1974年再減少至278個,今天全國市鎮數量穩定在290個。 法國是一個單一制的中央集權型國家。國家政權分為:中央級、大區級(22個)、省級(100多個)、城市(市鎮)聯合體級、市鎮級(36,000多個)。在法國,市鎮建制早在1884年就正式確立了。目前市鎮數量已達36,000多個,據說比原歐盟15國市鎮數量的總和還要多。有2萬個市鎮的人口不足2千。由於許多市鎮人口太少,法國中央政府曾在20世紀70年代通過一項法案,允許市鎮之間進行合併(但不是強制),但推行的結果,大約只有500市鎮之間願意相互合併,更多的市鎮不願意合併。 二、市鎮自治的組織體制 三個國家的市鎮均實行自治體制,但由於歷史等多方面的原因,在體現和實現自治的組織建設上,三個國家之間甚至一國內部又有不少差別。 在德國,鄉鎮是德國最基層的地方自治單位。它不是州政府的下屬行政單位,而是組成縣的自治團體。德國基本法規定,在州、縣(市)和鄉(鎮)中必須設立經普遍、直接、自由、平等和秘密選舉產生的機構代表人民。這種代表機構在鄉(鎮)一級可由鄉(鎮)民大會代替之。由於多種原因,德國各州的鄉鎮自治體制有所不同。從組織建設的角度來看,大體上有四種類型的鄉鎮自治組織體制:一是北部德國的鄉鎮議會體制。這種體制的主要特徵是:選民直接選舉鄉鎮議會;鄉鎮議會選舉議會的各個工作委員會,選舉鄉鎮長,選舉或任命鄉鎮總監;鄉鎮長只是議會主席和鄉鎮禮儀上的代表。鄉鎮總監是行政首長,具體行政事務由鄉鎮總監負責。這種組織體制類似於歐美許多國家的市鎮經理制。二是德國南部的鄉鎮議會體制。這種體制的主要特徵是:鄉鎮議會和鄉鎮長都是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鄉鎮議會選舉議會的各個工作委員會,控制一些鄉鎮事務;選民選出的鄉鎮長是鄉鎮議會的當然主席,同時又是行政機構的首腦。鄉鎮長領導鄉鎮議會,鄉鎮議會通過的決定由以鄉鎮長為首腦的行政機構負責執行。三是萊茵河流域的鄉鎮長制。這種體制的主要特徵是:選民直接選舉鄉鎮議會;鄉鎮議會選舉議會的各個工作委員會,選舉鄉鎮長;鄉鎮長既是鄉鎮議會的主席,又是鄉鎮行政的首腦,既領導鄉鎮議會,又領導鄉鎮行政機構。四是市自治機關體制。這種體制的主要體制是:選民選舉鄉鎮議會;由議會選舉議會的各個工作委員會,選舉鄉鎮長並監督行政工作;鄉鎮長只是鄉鎮行政事務的首腦,並不是鄉鎮議會的領導人,只負責鄉鎮行政事務,不領導和主持鄉鎮議會。至於基層自治體的日常運作,由於德國是一個聯邦制國家,全國沒有統一規定,據我們訪問的北萊因-威斯特~州內政部的介紹,該州是每5年選舉一次市鎮議會的議員,各市鎮議會議員的規模在20-45人之間(除波恩市67名外),市鎮議會一般每月開會一次,或每年至少召開10次會議。市鎮議會的準備工作絕大多數要由市鎮長負責,市鎮長還有幾個助理,大城市的市長還有2-3個副市長。市鎮議員絕大多數都是榮譽性的,工作很累、很辛苦,所以,他們現在討論像波恩這樣的大城市,市議會的議員能否實行專職。 在法國,市鎮是最基層的自治體,它由市鎮議會和市鎮政府組成。市鎮議會任期6年,由選民普選產生,議員人數根據居民人數而定,由9名(居民少於100人)至69名(居民達到或超過30萬)不等(但三個城市例外:巴黎163名,馬賽10名,里昂73名)。市鎮議會每年至少舉行4次例會,應共和國專員、市鎮長或三分之一市鎮議員的請求,可以召開臨時會議。市鎮長由市鎮議會選舉產生,是市鎮的行政首長,但一旦選出市鎮長又不對議會負責,在其任職期間市鎮議會無權罷免。根據規模大小,市鎮可以設定市鎮助理,負責市鎮長交辦的事務。市鎮助理由市鎮長提名,議會通過,任職期間如不稱職,市鎮長有權向市鎮議會提出將其罷免。市鎮長、市鎮長助理與議會市鎮議會議員任期相同。市鎮長具有雙重身份:既是中央在地方的代表,又代表基層市鎮議會執行機關。市鎮長主要受中央政府和共和國專員的監督,總統有權將其罷免,中央政府內政部有權停止其職務

3個月,設在大區和省的共和國專員擁有停止其職務1個月的權力。 與德國、法國比較而言,瑞典市鎮自治的組織類型要簡單些。全國290個市鎮政權基本上都實行的是議會-行政合一的組織體制。全國每一個市鎮都有一個由31-101名議員組成的議會,選民每四年選舉一次市鎮議會。我們訪問了人口有182,000名,在瑞典號稱第四大城市的烏浦索拉市(uppsala),該市議會領導人說,市議會是烏浦索拉的最高決策機構,其81名議員是由選舉方式選出,與國會、省議會選舉同時舉行。現在81名議員分別來自社會民主黨、現代黨、左派黨、自由黨、綠黨、~教民主黨和中央黨。由15人組成的烏浦索拉市市政委員會,就是烏浦索拉市的政府。它負責全市的發展、財經和管理工作。市議會內設了14個專門委員會,並在市政委員會下面也設定了14個辦公室,以便與議會專門委員會相對應。這14個委員會(辦公室)分別是:青少年、教育與就業、區街服務委員會(辦公室);發展與規劃委員會(辦公室);房地產委員會(辦公室);娛樂與生命委員會(辦公室);街道和交通委員會(辦公室);文化事務委員會(辦公室);環保與健康、證照許可委員會(辦公室);成年人殘疾事務委員會(辦公室);救助服務委員會(辦公室);老齡市民委員會(辦公室);衛生委員會(辦公室);治安委員會(辦公室);烏浦索拉市直接服務委員會(辦公室);烏浦索拉市關懷與教育委員會(辦公室)。瑞典的市鎮議會每年至少召開10次會議。所提出的動議將首先由各專門委員會進行討論,然後再提交市政委員會討論,然後再交市鎮議會進行表決,市鎮行政管理部門或公司的工作人員執行議會通過的政治決議。市鎮議會開會時對公眾和新聞媒體開放。 據有關專家介紹,德國、瑞典、法國基層自治的組織體制在歐洲是很有代表性的。奧地利、瑞士、荷蘭、比利時、甚至匈牙利、俄羅斯都有與德國相似的組織制度;北歐許多國家像挪威、芬蘭、丹麥的基層自治組織與瑞典的情況大體相似;法國的經驗和做法對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南歐國家以及法國在亞非前殖民地都有很大影響。 三、市鎮的主要職責 與我國鄉鎮等基層政權組織不僅要負責管理本行政區域經濟、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和城鄉建設事業,而且還要負責本行政區域的財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務、司法行政、計畫生育等行政工作有所不同,德國、瑞典、法國三個國家市鎮的職能比較單純,自治的許可權主要體現在地方性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領域。 在德國,雖然聯邦基本法第28條專門規定:“必須保證各鄉在法律範圍內擁有獨立負責地處理地方性事務的許可權。”但由於聯邦基本法只規定了地方自治的原則,沒有具體的規定,具體的規定只能依賴於各州的憲法和有關法律作出了。這樣制度安排的結果是,一方面,各州的法律規定為市鎮行使自治職權,提供了一個具體的依據,同時,又由於各州立法不同,從而也使市鎮實際享有的自治權力有所不同。在我們訪問的北萊茵-威斯特~州,該州法律規定市鎮政府主要在一些公共事務管理領域承擔職責,進行活動,像中、國小的學校管理、幼稚園、廢水收集、青少年幫助、男女平等、住房補貼等。 在瑞典,由於省政府的權力主要體現在提供醫療和牙醫服務上,因此,大量的社會管理、公共服務工作就落到了市鎮政府的頭上。據了解,全國一多半的公務人員是在市鎮工作,而市鎮這個層次也承擔了大部分的社會事務。據介紹,瑞典的市鎮政府普遍承擔以下事務:學前教育、國小教育、中學教育、老齡人的照料、殘疾人的照料、社會服務,另外還擔負市鎮規劃、房屋建造、市鎮道路與公園管理、救援服務、垃圾和廢棄物的收集與處理、水的供應及污水處理、體育與娛樂、圖書館與文化設施的建設、管理。 1982年3月,法國《權力下放法案》實施後,中央政府調整了對地方的領導體制,並根據該方案規定了各級地方政府的職權。其中,市鎮議會的職權是:選舉市長和市長助理;討論和表決市鎮預算並監督執行;決定市鎮公共工程及實施方式;建立公益公共設施;管理市鎮公共機構;批准市鎮長簽訂的契約;討論和徵收不動產,接受遺產;制定市鎮公務員章程;負責社會福利和公共救援。目前,市鎮的預算已在法國大區、省、市鎮等地方行政總開支中占去了三分之二,而市鎮工作人員,則占地方行政公職的90%。4月30日,我們專門赴位於奧爾良市西南7公里的聖希萊-聖美滿鎮(st hilaire st mesmin)考察。該鎮提供的材料對我們理解法國市鎮的職權很有幫助,現將有關資料摘抄如下:聖希萊-聖美滿鎮有人口2407人,鎮議會有18名議員,鎮政府有1名鎮長、5名副鎮長,共有22名工作人員。他們從事的公務是:1人是政府的秘書長;1人主管財務;1人負責財務執行;1人負責學校、社會上的慶典工作;2人負責戶籍、城市規劃、選舉、鎮長秘書處以及接待事務;1人負責田園守護;5人在技術部工作(負責道路、綠地、建築);4人在學校食堂工作,負責每天準備160份餐食;3人在幼稚園工作;3人在託兒所在半工。 鎮政府既代表國家對公民辦理某些行政手續(如戶籍、選舉、普查等),又自主行使地方職權。鎮長提醒我們說,在鎮政府的地方職權中有兩項尤為重要:一是城鎮規劃,政府通過規劃來實現領土整治,維持農業經營,保護自然景觀,把握城鎮發展;二是提供涉及居民日常生活的公共服務,如飲用水、市鎮警察、幼稚園、國小校等。此外,鎮政府還根據自身的能力情況,在社會救濟、支持經濟發展、發展體育文化、支持社團等方面發揮補充作用。 必須指出的是,不管是聯邦制的德國,還是單一的瑞典和法國都它們都強調:市鎮行使自治權力必須接受上級政府的監督。在德國,市鎮在地方事務領域行使職權時,必須遵守歐盟法律、聯邦法律和州法律,接受州政府的監督。否則,州政府就會到法院控告市鎮政府。對於州政府委託或轉移動事務,市鎮政府不得拒絕,但市鎮政府如認為州政府侵犯了市鎮政府的權力,可以依法到憲法法院控告,以尋求公道。在法國,中央政府更是通過行政監督、財政監督和技術監督等三條途徑,

對市鎮政府進行監督。根據介紹,法國每年都有“不聽話”的市鎮議會被中央政府或中央政府的代表解散的訊息在報紙上公布。 四、保障市鎮自治的經費來源 要自治,履行職責的經費從那裡來?有關專家不斷地告訴我們,市鎮政府當年要做的每一項事情都有經費保障,每個市鎮都有經當地議會審議通過的預算。 在德國,市鎮財政收入的來源有以下幾條途徑:一是聯邦財政補貼。每年聯邦政府向州政府分配一批資金,州政府再將其中的一部分給市鎮政府;二是市鎮政府與州政府分享稅收。各市鎮分享的數量因納稅人的多少而不同,總體上,納稅人交納到州政府各種稅款的15%要回到納稅人所在的市鎮,被市鎮政府分享;三是市鎮自行徵收的稅。各州的法律規定,市鎮可以向市民徵稅像消費稅、娛樂稅、飲料稅、養狗稅、第二居所稅、狩獵稅,等等。對於市鎮的徵稅,市民不能進行訴訟,當然,市鎮徵稅的底線,是不能讓當地居民破產。四是借債;五是出租房屋、土地等收入;六是社會捐款。 在瑞典,市鎮財政收入,主要來自居民的納稅、市鎮經營性收入和中央政府的財政轉移支付。瑞典地方政府聯合會從市鎮政府財政支出的角度,給我們提供的數據也很能說明問題:市鎮政府的支出,65%靠居民的納稅,20%靠市鎮政府出租土地、房屋等經營性活動得來的收入,15%考中央政府的財政轉移支付。這次考察,我們對瑞典居民交納的稅也了解了一些情況,使我們認識到瑞典的高工資、高福利是與其高稅收緊密相連的。在瑞典,每個市鎮政府向有工作,有經濟收入的人,平均徵收的收入稅是20,80%;省政府向有工作,有經濟收入的人,平均徵收到收入稅是10,71%。這樣平均一個人的收入中有31,51%的部分成了稅,交給了兩級政府(就全國而言,最低的是28,90%,最高的是34,04%)。此外,高收入者除了要向市鎮、省政府交納收入稅外,還要向中央政府交納收入稅。具體比例是:0-308,800克朗,稅率是0%;308,801克朗-458,900克朗,稅率是20%;458,901克朗以上,稅率是25%。當然,在中央政府的稅收中,個人所得稅收入是小部分的,僅占3%,中央稅收收入主要靠xx(33%),健康保險(18%),營業稅(11%),能源稅(10%),財產稅(4%)。 在法國,市鎮的財政收入來源如下:一是與省政府分享以下四種稅:非建築土地稅、建築土地稅、居住稅、營業稅,市鎮政府得大頭;二是國家財政轉移支付;三是借貸收入。在實地考察的聖希萊-聖美滿鎮(saint hilaire saint mesmin),財務部門給我們提供了該鎮XX年收入預算,為我們進一步認識市鎮的經費來源提供了感性材料。一個只有2407人的市鎮,卻有著300多萬歐元的預算,經費相當充足,是可以辦很多事情的。現摘抄如下: 收入名稱金額(歐元) 國家撥款和補貼811,000歐元 借貸693,885歐元 日常管理收入(稅收)655,000歐元 運轉費用轉帳(鎮預算)277,950歐元 服務收入258,700歐元 設施補貼106,000歐元 以前贏餘105,180.26歐元 其它收入71,400歐元 xx退稅60,703.81歐元 設施地方稅30,000歐元 固定資產折舊29,972.89歐元 特別收入14,803.81歐元 土地出售6,500歐元 總計3,121,095.77歐元 五、令人矚目的發展新動向 在考察中,我們發現,隨著經濟全球化、歐洲一體化進程度加快,上述三個國家的基層自治體制也在積極適應新形勢發展的要求,呈現出新的發展動向,歸納起來,以下三個方面值得關註: 一是市鎮聯合與合作已成為趨勢。在德國,聯邦基本法鼓勵市鎮之間的聯合與合作,並規定,聯合的市鎮也應按照法律並在法律賦予它們的職能限度內擁有自治的權力。不過,在市鎮的聯合與合作上,法國和瑞典已走出了更成熟的路子。 法國用發展城市(市鎮)聯合體的辦法,來解決單個市鎮無力解決或解決起來不經濟的問題。城市(市鎮)聯合體,是由早期的市鎮工會演變而來,起初是市鎮之間就某一個和幾個問題進行合作,經費由合作的市鎮交納,後來合作的範圍和領域越來越寬,合作市鎮不再直接交納,而由市鎮聯合體徵稅來解決經費。在我們訪問的奧爾良市鎮聯合體和聖德尼(saint-denis)市鎮聯合體,前者有22個市鎮組成,後者有6個(XX年將達到8個)組成,它們分別有自己的議會,有自己的年度預算,有為數不少的工作人員。每年都直接徵收一定數量的稅。現在,各個加入市鎮聯合體的成員,都把垃圾收集與處理、水的淨化、道路建設與維護、綠地保護等事權移交給了聯合體。從XX年6月起,聖德尼市鎮聯合體成員還將就業、土地整治與規劃等事權交給聯合體行使。在法國中央政府積極推選權力下放的背景下,市鎮自己又願意把權力交給市鎮聯合體去行使,這是十分有意思的現象。對此,聖德尼市市長解釋說,保留市鎮非常重要,但現在的市鎮治理越來越複雜,市鎮的負擔也越來越重,一些小的市鎮沒有實力去談發展,辦教育、辦基礎設施。市鎮聯合體的產生,既保留了市鎮這個基礎,又把有關事權收集起來,解決了市鎮想辦而辦不到的問題。 在瑞典,全國地方政府聯合會把全國290個市鎮政府組織起來,發展地方自治,推動合作,提供服務,提高市鎮政府的效率和質量,走出了自己的聯合與合作之路。到XX年,全國地方聯合會與全國省政府聯合會合併組成一個共同的聯合會,進一步推動地區發展、民主自治和社區建設。   

;二是公共服務的市場化、社會化。即在公共服務領域引入市場機制,形成一種新的供給公共服務的制度安排。比較普遍的做法是實行契約出租,就是說在不擴大政府規模、不增加公共財政支出的情況下,政府按照投標者的競爭和履約行為,將原先壟斷的公共產品生產權和提供權向私營公司、非贏利組織等機構轉讓,完成公共服務提供的“準市場化”,進而改善公共服務的提供質量,提高行政效率,增強行政能力。在這一方面瑞典一直走在前面。據了解,20世紀90年代之前,出租契約在瑞典市鎮政府整個支出中所占的比例一直是穩定的,大約在6-7%。然而,在不同服務領域中,這一比例不一樣,如學校交通大約是80%,垃圾清潔大約是50%,建築物清潔和高速路養護大約是25%,公園養護大約是6%,老年人和兒童照顧大約是1-3%。到20世紀90年代,在大多數服務領域中,這一數都有了提高,尤其是在社會服務領域,據統計,在90年代末,將社區照顧老年人的任務外包出去的平均比例,已從90年代初的1%上升到8%,個別城市甚至上升到30-40%。 三是參與式民主不斷擴大。15年前的1989年,法國聖德尼市在調整市鎮規劃時,為了聽取居民的意見,成立了帶諮詢性的機構――街道諮詢委員會,後來在一個小區改造中,市政府領導人發現這個街道諮詢委員會能夠很好地溝通市議會議員、居民和政府的意見,密切關係。1999年,聖德尼市就把這一機制推廣到了全市。他們把全市分為14個片,每一片由1名副市長負責,每一月開一次會議,每次會議的議題由議會議員和居民自己定。這種機制度進一步的推行,對市政府產生了很大影響,使政府要面對居民,要有傾聽的能力、分析的能力、協調動能力,居民也有了發表意見的機會,也阻止了極右勢力在基層的滋生。XX年,市鎮選舉後,除巴黎、里昂外,全國大多數市鎮議會都由左派改為右派控制。當時的總理諾斯潘推動出台了一個叫“貼近基層法案”,要求30萬人口的市鎮實行參與式民主,要求每一個市都建立街道諮詢委員會,加強與居民的聯繫與溝通,阻止右派的發展。目前,法國不少市鎮在實驗參與式民主,聖德尼市還拿出一批預算項目選民供居民討論,幫助政府科學決策。

赴德國農機化體系現狀考察報告
2024年德國考察報告(2) | 返回目錄

赴德國農機化體系現狀考察報告 

農業部赴德國農機化體系建設與管理培訓團一行16人,於3月3日至3月22日,先後到德國黑森州農業協會、DLG農機檢測中心、巴伐利亞州農林部、巴伐利亞州農機培訓學院、慕尼黑工業大學、柏林歐盟農業代表處進行了培訓,到GRIMME、AMAZONEN等農機生產企業和3家農業企業(Agricultural Enterprise相當於我國的農場、農戶)進行了參觀和考察。通過培訓交流及實地參觀考察,培訓團成員對德國的農業服務體系、農機檢測程式、農機培訓體系、農機科研開發及農機生產情況有了一定的了解,學到了不少先進的管理技術和新的理念,取得了較大的收穫。

經過歸納總結,現將有關學習考察情況分述如下:

一、德國的農業機械化體系

德國現有耕地面積1730萬公頃,約占其國土面積的一半。其主要的農作物是小麥,約290多萬公頃。在農業生產中,畜牧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全年農業企業經濟收入為430億歐元,其中約一半為畜牧業收入,在畜牧業中,牛奶的收入占90%,是農業企業收入的主要來源。

二戰以來,德國的農業生產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農業企業每戶經營的面積呈增長勢態,企業數量則表現為一直在下降,農業企業數量從1949年的160多萬個下降到目前不到100萬個,其中面積2公頃以上的農場為41萬多個(平均每個農場規模為41.4公頃);農業從業人數從1949年的481.9萬人下降到的94萬人,農業從業人口占全社會人口比重,1950年為24.1%,1900年為38.2%,到則只有2.5%;每一個農民供養的人數由1950年的10人,上升到的128人,在這個過程中,科技進步和現代農業機械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一)德國的農業與農機管理與服務機構

德國的農業管理部門主要是各州的農林部,我們考察的巴伐利亞州農林部(Bavarian State Ministry for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由管理漁業、種植業、農業工程等8個協會(State Institutes),5個教育與研究機構、1個技術發展中心、3個科研管理部門、1個培訓中心和1個農場,以及7個地區政府農業部門和農村發展部門,47個縣農業辦公室、61個農業學校組成。主要負責有關農業的政策建議及政策實施、農業保險及補貼等農業支持、成人職業教育及繼續教育以及農業科研套用等。德國農業服務功能主要由農業協會(The German Agricultural Society)來承擔。農協是一個自上而下組成的民間團體,由基層農協、區域農協、州農協及全國農協4級組成。如:全德農協由16個州農協組成;而在我們考察的黑森州,農協則由24個區域農協、2370個基層農協組成,代表了本州3.3萬農業企業(Agricultural Enterprise,相當於農場和農戶)的利益,約占全州農業企業的90%。農協幫助農企解決其科技、法律等方面的問題,把農業企業的問題反映給政府,通過影響立法來解決問題。在農業機械化服務方面,過去德國各州農林部都設有負責農機組織協調和質量監管的技術辦公室,主要負責直接與農業企業溝通,及時向農機生產企業反映農業機械的質量、性能等問題。隨著農業機械化的發展,目前還有6個州有這方面的機構,其中的3個為州農林部下屬機構,80%的經費由州政府支付,20%由農業企業支付,另外3個為私人企業。

農協與政府沒有直接關係,其經費來源主要靠會員會費收入,沒有財政支持。在黑森州,農協會費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基本會費,每戶農業企業50歐元,第二部分則按農業企業土地面積大小收費,約8-10歐元/公頃。隨著德國農業經濟結構的變化,農協也面臨著一些問題:一是由於農業企業數量的減少和耕地面積的減少,會費收入也在逐年減少。二是由於為了增加社會就業崗位,規定農民年滿65周歲退休,把農場交給年輕人經營,目前退休人員數量很大,支付退休金壓力很大。另外,德國農業還面臨農民工資在增長,麵包價格在增長,而原料(小麥)的價格卻一直在下降的尷尬狀況,從度開始,德國農民的收入開始呈現下降趨勢。

(二)德國的農機檢測工作

DLG—Deutsche Landwirtschafts-Gesellschaft e.V.(德國農協)由4個主要部門組成,其中的一個部門即是從事農機、電子檢測及動植物產品測試的部門。德國農協農機檢測機構總部設在法蘭克福,有工作人員50多名。德國農機檢測機構還與歐洲12個國家的農機檢測機構聯合成立了歐洲農機測試網路(ENTAM),在農機檢測上形成專業分工的框架,如德國的大型農機具目前已不在其本土進行檢測,而是送往丹麥的一個農機檢測室進行檢測,通過這樣的專業分工,使每個國家的檢測機構都不搞面面俱到的小而全。德國法蘭克福檢測中心目前主要從事拖拉機、聯合收穫機及養殖設備、草坪設備的檢測。

DLG農機檢測中心是非盈利機構,在政治上與經濟上獨立於政府之外,其收入主要來自成員應付、服務收費和社會補助等。通過檢測的產品,可貼上DLG質量保證的標識(類似我國的農機推廣許可證),這既可以看作農機生產企業質量過關的標識,還可以認為是農民可以認可購買的標識。DLG對測試結果,以Intetnet、專業雜誌和測試報告的形式向社會公示。

DLG農機檢測按照ISO、CE等公用標準進行檢測,對暫時沒有標準的由DLG自己制定。其檢測內容分三類:一是全面測試。包括安全測試,保養測試和可操作性測試,從而使農民可以放心購買。這個測試的程式是實地檢測和使用檢測後,由測試委員會提出檢測報告。二是部分性能的專項測試。三是代企業對新產品進行性能測試,對提供企業出具測試報告,同時為企業提供諮詢和技術支持,供企業進行產品改進。該機構1年可以完成600多次全面檢測和多個專項檢測。

在德國,企業所有的農機檢測項目都不是強制性的,農機檢測機構所有檢測項目也是收費的。DLG的部分檢測能夠得到國家的財政支持,主要是國家消費者權益保護部門針對機械噪音檢測等,通過在檢測設施設備建設上也給予一定的資助的形式給予經費補助。

(三)德國的農機職業培訓

由於歐盟的成立,農業政策趨於統一,各州政府對農業政策的作用有限,只是做更多的調查,供歐盟協調,在政策制定上有力不從心的感覺。因此,各州政府現在更重視農業信息、技術的交流與套用服務。

巴伐利亞州的農林部設有農業培訓中心,中心又分為3個學院,其中之一是農機技術學院。在德國,年輕人在基礎教育通過後,在就業前,需要進行類似我國職業技術培訓的一種培訓。分為3年,四個層次,一是專業理論基礎知識;二是實踐操作技能;三是管理套用能力;四是專業技能培訓,這個階段屬於進一步深造的過程,可以選擇。

巴伐利亞州農機技術學院建主要進行農機操作、維修方面的培訓。經過基礎教育之後的青年人(16-19歲),自己提出申請,由州政府下達計畫和資金資助,到學院進行培訓,學習結束後,經過考核頒發證書,這些學生畢業後90%到農業企業從事其與其培訓相關的工作。同時,該中心還承擔短期的農民技能培訓,培訓是基本免費的,農民自願參加,每年大約有500-600人接受這項培訓。

學院教學設施齊全,教具豐富。學院有很多非常先進的農機具作為教具使用,這些都是各生產企業提供的資助。學員在學習的同時,又進行了機具的選型,對農機生產企業而言,這實際上起到了培訓與選型推廣的結合。

(四)德國農機科研及開發生產情況

慕尼黑工業大學是世界知名的工業技術院校,該院校設有專門的農業機械研究所。所長K.TH.雷鈕斯博士介紹,該研究所1/3的工資由政府支持,其餘2/3經費由承攬項目來支持。該研究所每年可獲得政府、企業總計1200萬歐元的項目經費。

進入該學院機械類專業的學生,前2年(1-4學期)為基礎學習,不分專業,這期間1/3的學生要被淘汰(德國大學沒有入學考試,生源質量良莠不齊)。5-9學期進行分專業學習,第10學期進行畢業答辯,如通過技能、管理能力培訓的還可獲得Master稱號(類似我國的某專業職稱稱號)。

目前,德國利用自身的技術優勢,在印度,按德國技術進行中型(45馬力)拖拉機生產。德國農機專家針對中國這樣的開發中國家,提出了農機企業運行方案,包括8個部分。一是建立私營體制;二是企業與高校、專業科研單位進行產、學、研合作的科研開發;三是與農業經濟管理部門統籌發展;四是生產要有規劃,引進技術不要貪求技術的高新,而要注重適用;五是要重視安全保護(產品質量)。政府在這方面要發揮作用;六是企業要建立質量保證體系;七是要有比較好的圖書刊物等技術資料來源;八是建立員工培訓、項目管理、外語等支持系統。

在慕尼黑大學進行培訓後,我們先後考察了位於下薩克森州的兩家德國農機製造企業GRIMMER公司和AMAMZONE公司。

GRIMMER公司是一家擁有技術研究開發、生產、培訓、市場銷售與服務多部門的綜合性大型股份有限公司,製造設備十分先進和專業化。該公司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土豆機械生產商,產品涵蓋了從種植、收穫到儲藏的各類機械,產量占到歐洲總產量的60%,出口到40多個國家和地區。產品規格型號從2行到8行,售價從0.35萬歐元到8萬歐元不等。該公司的2行播種機及2行和4行的收穫機等小型的土豆生產機械今年已出口到我國內蒙、甘肅(定西)、河北(張家口)、廣西(北海)等土豆生產區。

AMAMZONE公司是生產耕作、播種、施肥、農藥噴施等農業機械的公司。公司集科、工、貿於一體,有自己的科研隊伍,還與大學合作進行技術開發,擁有1000公頃的產品試驗基地。該公司1883年創建, 產值達到1.8億歐元,在德國農機企業中排名第四,產品60%出口。公司的市場銷售部門設有中國出口部,有專人負責,,通過在北京的代理商麥爾西公司新疆進口了該公司一些耕作機械。

最後,我們參觀了兩個農場,這個兩個農場耕地面積均為120公頃左右,主要種植土豆和洋蔥。整個生產過程,從整地、種植、植保、收穫、分級、運輸、存儲等都實現了機械化。在農業機械化作業方面,這些農場主要依靠自己的機械,在作業高峰,也可以相互調劑機械,合作經營,大大提高機械的利用率和農業生產效率。

二、主要體會

通過20天的學習和參觀、考察,我們認為,德國在農業、農機服務管理體系方面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借鑑的地方,很多經驗值得我們研究,通過學習這些好的東西,可以使我們在農機化發展中少走彎路,可以更加有效的加強對我們農機化的管理服務,使我國農機化能在先進國家的經驗基礎上快速健康地發展。

(一)德國在二戰後逐步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農機(農業)管理服務體系

在整個農業方面,自上而下地建立起了覆蓋90%以上農戶的農協組織,該組織可代表農戶利益與政府和社會各界協調各種關係,涉及到科技、法律、文化及政治、政策等方面。向農戶提供法律、技術、信息、市場等方面的服務,使農業生產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組織化和有序化。在農機管理、服務上也形成了具有特色的體系,有隸屬政府的農業機械辦公室,進行組織協調、質量監管和維權,還以政府統一組織形式,向農企提供技術培訓,強化了從業人員的上崗培訓,提高其技術素質,從而使從業人員能有效合理的使用先進的農機,並掌握一些科學的管理方法。通過DLG農機檢測,在安全、使用等性能上把關,從生產者和用戶雙方的利益出發,架起了一種相互信任的關係,保證了雙方的利益。在農業機械維修方面,完全實行了誰銷售誰負責的原則,建立了由銷售商負責的售後維修服務體系。

(二)在農機化發展中,政府提供了必備的財政支持

在德國,農機職業技能培訓是由政府按需下達培訓計畫,並提供經費;在科研、檢測方面,政府也給予了很大的財政支持,這對農機化服務體系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作用。在農業生產中,政府對農業企業修建庫房等基礎設施有一定的補助。對於農業機械使用的燃油,德國規定每升柴油國家免除0.21歐元的稅,即農業企業憑購油發票和申請,由政府部門以環保稅的形式返還。目前德國柴油市場價格每升約為0.95歐元,燃油補助相當於與市場價格的22%。在法國、比利時、荷蘭等國也有類似的政策。

(三)在農機化發展理念上有很多值得我們思考的新理念

德國專家認為,只有農業勞動力減少了,才會有更多的人從事其他服務性行業。而轉移農業勞動力,減少農業從業人員,主要靠工程技術。不能認為農業機械化發展就會使農業勞動力失業增加,其實,工業生產的同時,勞動力也在減少,很大一部分人員轉而從事了服務業,並不是發展就必須產生失業。他們還認為,不能因為農業勞動力減少了,就說農業不重要了,農業對社會貢獻依然很大。不能用落後的生產方式來留住農民,以減少就業的壓力。德國在歷史上,曾經試圖通過限制農業的發展來控制農業勞動力的流失,但是實際上幾乎沒有產生作用,農業勞動力的減少仍然是一個不可阻擋的發展過程。我國目前在這方面的理論研究還不夠,有一些問題還不能說透徹,對農機化發展帶來不良的影響。

(四)農業發展政府調控十分重要

從歐盟農業政策發展的歷史過程來看,有以下幾點經驗值得我們借鑑:一是農業問題與工業問題不一樣,農業是一個特殊的部門,不能完全由市場來調控,需要政府適當調控,特別是在農業還不發達的階段,政府的干預十分重要。二是政府的調控除了為了保護和調動農戶的生產積極性目的外,還應強調增強農產品的國際市場競爭力,尤其要把生產與銷售結合起來,統籌考慮。三是政府調控應在WTO綠箱政策的框架內進行,主要採取直接補助的方式,投入基礎設施項目,促進結構調整和平衡發展(發展初期是以政府收購方式來保護農民利益),另外,還對新技術研究開發、推廣進行補貼。四是政府對農業的投入在總支出中占較大比重,整個歐盟每年1000億歐元預算中,其中50%,即500億歐元用於補助農業,以政府干預的方式來使農民達到一定的收入水平。

三、幾點建議

(一)進一步加強對德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經驗的學習與研究

短時間的學習、參觀,要深入透徹的了解德國的農機化發展狀況、先進技術、理念是不可能的,對德國農業機械化的認識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很膚淺的,要較透徹、準確地把握其發展政策、發展規律和經驗教訓等問題,必須有更多的時間。德國農機的發展有很多好經驗,也同時存在許多問題,進一步的研究、探索對我國農機化健康發展十分有益,因此,建議國家派出這方面的研修生進行專題研究。

(二)積極促進中德農業機械化合作與交流

德國農業機械化發展很快,農機產品大量採用其工業方面的先進技術,如發動機技術、變速技術、安全防護技術等,因此,應加強與德國在農機工業技術方面的交流,使我國農機工業能跟蹤、跟隨目前國際上最前沿的技術,以實現與國際的同步發展。可以採用派留學生的方式,學習德國的先進技術。另外,德國農機企業和研究單位對與中國合作生產農業機械、向中國市場銷售德國產品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和強烈的願望,我國農機部門應邀請德方企業、院校、科研單位到中國交流、考察,建立合資、獨資企業,把德國技術引入中國,提高中國農機產品的水平,再將產品推向世界。

(三)強化政府對農機化體系建設的支持力度

建立國家農業機械化發展的促進政策體系,從法制、財政等方面推進我國農業機械化的發展。要繼續強化我國的農機推廣許可證制度,搭建起我國農機企業與農戶的信任橋樑,維護雙方的利益。要加大政府對農機職業培訓的扶持力度,提高我國農業從業人員的素質,促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業現代化的發展。要加強對農業機械設計製造的安全性能、環保等各方面的研究和投入,保證農業機械的安全使用。要從財政方面增加對農機科研開發和技術推廣的支持,加快農機產品技術升級,加快對國外農機化新技術、新產品的引進消化,全面提升我國農業裝備水平,促進農業現代化實現。

3月27日

附考察團成員:

劉倫才(貴州農機局)、黃聿頌(青島農機局)、王衍(農業部農機化司)、胡伯印(農業部農機鑑定總站)、胡偉(天津市農機局)、田繼來(河北省農機局)、韓戰省(山西省農機發展中心)、舒偉軍(浙江省農機局)、孫員(江西省農機局)、祝培禮(山東省農機監理站)、程雙進(河南省農機局)、王友根(湖北省農機辦)、李友華(湖南省農機局)、譚仁忠(湖南省農機局)、羅守軍(重慶市農機局)、楊柳(四川省農機局)

德國職業教育考察報告
2024年德國考察報告(3) | 返回目錄

德國職業教育考察報告

浦東新區職業教育考察團

(執筆 唐水明)

11月30日至12月9日,以浦東新區社發局教育處領導陶國強為團長,高橋職校校長尤慶華、群星職校校長顧曉光、新陸職校校長陳野弟、教發院教研部主任唐水明為團員的考察團,赴德國考察職業教育。考察團著重考察了2所國立學校:漢堡港口和造船職業教育學校、慕尼黑服裝設計職業學校,並和巴伐利亞州文化部職業教育司官員進行座談。

短暫的考察,收穫頗豐,從中可獲得許多發展我區職業教育的借鑑。

一、本次考察我們所了解的德國職業教育

1.德國的職業教育在整個教育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學生升學就業的主要渠道。

巴伐利亞州文化部職業教育司官員告訴我們,他們的學制一般是孩子三歲進幼稚園,六歲入國小,國小學制是四年,國小後實行第一次分流,多數學生一開始升入國中,就初步確定了今後就業升學的基本方向,目的性比較明確,國中(五年或六年制)畢業後的第二次分流,是根據不同職業的要求和學生及家長的意願而定。較高層次的職業教育,必須以接受過較低層次的職前教育為基礎,並應有一定的職業實踐經驗;經過職業教育的人員,既可利用已經學到的知識和技能,長期從事相應的職業,也可接受更高層次的職業教育,在從事新的工作。職業教育是每個職工的終身教育,即培訓——就業——再培訓——再就業。勞動就業部門既管理就業、救助失業,又管理培訓工作;各行業協會、各同業公會、各州政府、各企業為實施《職業教育法》各司其職,政府實行巨觀管理和協調組織工作。

巴伐利亞州文化部職業教育司官員還告訴我們,德國高中學生需學2-3門外語,完成學業方可進入大學,高中生上大學所占比率僅約占30-35%,其餘學生選擇高等職業學校,比率65-70%以上。

漢堡港口和造船職業教育學校相當於我國的“中職”,校長在回答我們問詢時說:“我們的學生畢業後也可以上大學,但只能進入對口的專業,即不能進綜合性大學,只能進技術學院(高職)。”他還介紹說,德國人特別喜歡職業學習,高中考上大學的,有的也先到港口學習三年再讀大學。

德國的教育體系,既使絕大部分學齡兒童及青少年能接受到至少一項職業教育訓練,直接掌握一門技術,被企業雇用,同時又能提供有志於繼續深造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

2.“雙軌制”職業教育,是德國職業教育最主要的特點,也是德國推行職業教育最成功的關鍵。

在德國,約有70%的職校屬於“雙軌制”。所謂雙軌制職業教育,是指學生在企業接受實踐技能培訓和在學校接受理論培養相結合的職業教育形式。接受雙軌制培訓的學生,一般必須具備主體中學或實科中學(相當於我國的國中)畢業證書,之後,自己或通過勞動局的職業介紹中心選擇一家企業,按照有關法律的規定同企業簽訂培訓契約,得到一個培訓位置,然後再到相關的職業學校登記取得理論學習資格。這樣他就成為一個雙軌制職業教育模式下的學生。他具備雙重身份:在學校是學生,在企業是學徒工,他有兩個學習受訓地點:培訓企業和職業學校。學員或定期或分期在企業里接受實踐教育、在職校里接受理論教育。職校大約60%是專業課程,40%是普通教育課程。

企業的技能培訓是“雙軌制”的主體。企業的培訓按照聯邦教科部和有關專業部共同頒布的培訓條例進行。德國經濟部公布的國家承認的培訓職業有93個大類、371個職業。各專業部分別制定相關職業類別的培訓條例,包括教育內容、時間安排以及考核辦法等,並會同聯邦教科部共同頒布實施。各企業根據培訓條例和本企業的特點制定具體的培訓計畫並付諸實施。作為學徒工,企業發給學生每月500-600歐元的生活費用。

職業學校的教育是服務於企業培訓的,職校的教學任務主要是以專業理論來輔導和提高學員在企業中的實踐培訓成果,並加深和補充普通教育的任務。職業學校的教學內容由各州文教部制定。

雙軌制職業教育的考核、成績認定及證書發放由各行業協會負責。考核內容分為書面考試和實際操作技能考核兩種。通過考核的學徒工可以得到國家承認的崗位資格證書,成為該崗位上的合格技工。

據巴伐利亞州文化部職業教育司官員介紹,在巴伐利亞州,約有70%以上的國中畢業生直接進入企業中的培訓機構接受職業技術培訓,同時進入各類相應的職業學校學習基礎知識。這種體制,有利於培養出既懂理論又有動手能力的生產技術工人。

近年來,在德國又出現了另一種培訓形式,即跨企業培訓。學生在接受企業培訓和學校教育的同時,每年抽出一定時間,到跨企業培訓中心接受集中培訓,作為對企業培訓的補充和強化。

按照德國聯邦政府職業教育法及有關法律的規定,企業內的職業教育經費完全由企業自己負擔。職業教育學校的教育經費由國家、州政府、地方政府承擔,通常是州政府負擔教職工的工資和養老金等人事費用,地方政府負擔校舍及設備的建築與維修費用和管理人員的工資等人事費用。

3.學校既不需要為生源發愁,也不需要為學生就業去兜售什麼,因為法律法規完善了職業教育的管理和運行。

德國職業教育法律、法規完備。相關法律法規有《職業教育法》、《企業基本法》、《青年勞動保護法》《培訓員資格條例》等。企業根據產業需要招收員工,對新招收的員工,企業必須依法送至國立職校學習培訓。“企業根據產業需要送出培養對象,企業會找上門來。對於不了解我們學校的企業,學校才安排去做點宣傳,讓它們知道我們的學校。”漢堡港口和造船職業教育學校校長如是說。

4.培訓項目由國家訂立,學校培養國家認可的職業,而不能自己另立項目。

德國是16個州聯邦制國家,每州有自己的教育體系,為使職校培養的人才國家通用,職校培訓項目由國家訂立。學校都培養國家認可的職業,而不能自己另立專業和培訓項目。職業教育,都針對整個經濟政策而言,作為國家經濟範疇,巨觀的。

考察中我們了解到,德國的職業教育在學校名稱、培養目標、專業設定、學制長短、辦學條件、經費來源、教師資格、教師進修、考試辦法、管理制度等等,都有政府提出的明確而具體的要求。同時還設立了一套包括立法監督、司法監督、行政監督、社會監督在內的職業教育實施監督系統,使職業教育真正做到了有法可依,法律法規完善了職業教育的管理和運行。

5.從漢堡港口和造船職業教育學校看德國職校的2個組成部分:“正規部”和“準備部”。

漢堡共有50所國立職業學校,其中19所是工業產業技術學校,其中5所學校全招女生;其他31所均是商業方面的。

漢堡港口和造船職業教育學校建於1870年,是漢堡最為古老的學校之一,它發端於船舶油漆工的培養。該校現有61個班級,1343位學生,70名教師(其中專職教師50名、非專職教師10名、從其他學校來兼職的10名),45個授課點(教室),6個計算機教室,1個自學中心(利用電腦等做功課),1個餐廳實習點,1艘港口實習船。

國立職業學校一般都包含“正規部”和“準備部”2個部分。

該校“正規部”有港口、倉庫、船廠三個領域的專業,承擔著為漢堡360家企業培養學生的任務。學生都由港口和造船類企業與學校聯手培養,學制3年至3.5年。三個領域,各設一個科長,科長與企業有聯繫、溝通。

港口領域培養11種與港口有關的職業,如:倉庫管理技工、倉庫經營技工、倉庫搬運技工、倉庫包裝技工······“倉庫”行業在漢堡很重要,漢堡港口和造船職業教育學校一年為港口培養701人,包括港口船長(內河船長)等人才。

造船領域的專業有:船舶結構機械工(船定單800條船、600條為與朝鮮訂購)、板金工(智力不是很發達的學生)、造船工(主要建造體育用船遊艇等)。

該校還培養來自鐵路、銀行等單位需要的保鏢、保全、安全人員。

學校生源來自全國各地,但需要他們的企業都在漢堡。

學生或定期集中一段時間在學校接受理論培養,集中一段時間在企業接受實踐技能培訓;或分期每周2天在校上課,3天在廠里工作。定期與分期,根據企業需要決定。這是典型的德國職業教育“雙軌制”,一軌在用人企業,一軌在國立學校。

企業都想知道學生在學校里學些什麼,學校也想知道學生在企業接受培訓的情況。因此,學校主管部門的教師常常到360家工廠去了解情況,並聽取對教學的要求。

該校“準備部”為紀律差的、學習差的學生就業做準備,學生自己還不知道從事何種職業,學校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步明確專業。德國中國小12年教育制,紀律差學習差的學生,後2年到準備部,由學校幫助他做就業準備。

職業準備教育的學生還在學習期內,由學校情報中心推薦過來。學校努力培養,2年後推薦,讓其能就業。如果找不到工作,學校把他們交到勞工部,勞工部把他們當作失業人員登記。

職業準備部在建設工地也有教學點,學習泥瓦匠等。

職業準備部還在監獄設有教學點,幫助失足青少年及社會成員作出獄後的就業準備。

職業準備部的學習採用項目制,讓學生在學習項目過程中形成興趣(學生都有特強心理)。學校還對他們加強現實的思想教育、前途教育。當然,對有些學生,學校對其無能為力。

6.慕尼黑服裝設計職業學校見聞。

慕尼黑服裝設計職業學校的培養目標:培養高級服裝設計師。

這所學校已有100多年歷史,校舍歐洲味的古色古香,原先曾是某公爵的宮殿,當今是慕尼黑的文物保護單位。該校創辦之初只是為宮廷貴族夫人服務,指導她們各種場合的服裝搭配、著裝禮儀,培養她們設計製作自己喜歡的各類服裝的情趣。現在,她是一所只要願意人人可以免費進來的學校,學生只需買些材料。

為了培養高級服裝設計師,教學不僅僅停留於二維,還進行塑泥人、剪裁、服裝、造型設計等三維動手實踐,通過製圖製版、立體剪裁、造型設計,培養動手能力。學校還經常為學生提供參觀時裝展覽、參觀博物館等活動,學生參觀的視野從本城、本州、本國,一直到米蘭、羅馬等地。我們一一參觀了學生正在動手操作的課堂(與其說是課堂,不如說是工場),參觀了學生完成的服裝創意設計的展示室。學生的作品,樣式豐富多彩,構思新穎獨特。這些作品,曾由藝術總監送至製衣廠的服裝設計部作為廣告展示。

據介紹,服裝設計學習過程中,教師常常通過項目組織學習,圍繞一個主題、一項任務,把學生組織到一起。學生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並充分展示自己。

7.德國對職業教育從業人員的要求嚴格。

考察中,漢堡港口和造船職業教育學校校長、巴伐利亞州文化部職業教育司官員對我們都有如下介紹:德國對職業學校教師的技能有很高的要求:職業學校教師最低學歷為大學本科,有教育學背景,有一門專業,至少有2年從事本專業實際工作的經驗。準入的過程是:經過國家考試合格,到學校任教2年(試用期);2年試用期內,既有教學實踐培訓,又有專業進修;試用期結束再經過國家考試,合格者進入學校成為正式教師,政府終身雇用。月收入為3500歐元,與其他學校教師工資基本相同,也與高校助教基本相同。(高校教授月收入約4500歐元)

“職業學校教師必須乾過這一專業才能執教此專業,唯此,學生學習才有信心。我們學校教師都有職業頭銜,均是漢堡市行業技術學會成員,參與各種考試命題、立法……還到博覽會做產品專業介紹。”漢堡港口和造船職業教育學校校長以強調的口吻對我們說。

慕尼黑服裝設計職業學校的教師,大多畢業於藝術院校,且有造型設計經歷,有位上海師大藝術系畢業的服裝設計碩士、高級服裝設計師張女士,在此已執教15年。我們進入教室時,她的學生正在以“我”為題設計姿態各異的造型。

8.學校的管理系統簡潔,人員精幹。

漢堡港口和造船職業教育學校擁有60多個班級、70多名教師、1300多名學生,管理系統只有一名校長,一名副校長,下設4個部門(正規部、準備部、協調科等),各部門一名負責人。每周校長與四個部門負責人舉行例會,布置具體工作。慕尼黑服裝設計職業學校的管理系統大體也如此。

二、德國職業教育特點及其對我們的啟示

1.同生產緊密結合。相對於學校制職業教育,雙軌制職業教育更注重實踐技能的培養並使之得到了確切保證。

雙元制職業教育形式下的學生大部分時間在企業進行實踐操作技能培訓,而且所接受的是企業目前使用的設備和技術,培訓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生產性勞動的方式進行,從而減少了費用並提高了學習的目的性,這樣有利於學生在培訓結束後隨即投入工作。

這使得以培養生產第一線實際操作人員的職業教育真正成為受企業歡迎的教育。雖然我國目前也非常重視學生實際操作技能的培養,但學校制的培養模式客觀上使學生遠離了生產第一線,而集中安排的生產實習又不利於學生及時將所學理論同實踐相結合。

2.企業和社會力量廣泛參與。

大企業多數擁有自己的培訓基地和人員。沒有能力單獨按照培訓章程提供全面和多樣化的職業培訓的中小企業,也能通過跨企業的培訓和學校工廠的補充訓練或者委託其他企業代為培訓等方法參與職業教育。

除學校與企業密切結合外,還發動社會力量(包括同業公會、行業協會、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共同關心和支持辦好職業教育,形成一股合力,共同承擔義務,推動職業教育的健康、快速發展。

3.在雙軌制職業教育體制下,由於學生在特定的工作環境中學習,使得學生和企業有了更多的交流機會,大大降低了培訓後失業的風險。

這對我國多年難以解決的對口錄用問題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4.同我國現行的偏重系統理論傳授的職業教育教學內容相比,以崗位要求為培訓目標的雙軌制職業教育更受企業的歡迎。以工人技術等級考核標準的要求為培養目標並構建與之相適應的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體系,應當是我國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

5.重視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是保證教學質量。

進門難,要求嚴,待遇高是德國師資隊伍建設中的主要特點。通過激烈的競爭,他們的職教師資大都具有良好的品質,廣博的知識,精湛的技能,快捷的效率。這對我們的師資隊伍建設有普遍的借鑑意義。

結束語:德國的職業教育發達,早有所聞。德國的產品,結構合理,加工精密,外觀講究,質量上乘,性能優異,這是他們重視職業培訓、員工持證上崗,人人關心質量的結果。德國產品質量之所以馳名世界的秘訣正在於此。據說農民也要持證上崗,因為他們農民使用的主要農具,早已不是鋤頭、釘耙,而是各種現代化的農業機械;耕作、施肥、除蟲、灌溉、採收也已採用一整套科學的辦法,多數不是靠一般的手工操作了;各種養殖業、種植業也按照先進的種養方式來完成,未經培訓的人難以勝任。在德國,不論擔任那一種工作,完成那一種任務,“資格”是非常重要的,而這種“資格”,絕大多數是靠職業教育來實現的。普通教育、基礎知識教育固然重要,但他們更重視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職業教育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成人教育也是職業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他們的“資格”,決不是單純的一種學歷文憑或證書,除一般的基礎知識外,更重要的要懂得操作套用,有動手能力。因此,在德國各行各業都重視職業,職業教育在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赴德國、匈牙利醫療保險考察報告
2024年德國考察報告(4) | 返回目錄

赴德國、匈牙利醫療保險考察報告 

8月27日至9月7日,我分會就科研項目《醫療保險籌資與醫療費用巨觀影響因素分析及對策研究》組團赴德國、匈牙利進行考察。先後拜訪了德國衛生和健康保險部,德國醫院協會、德國保險認證醫師協會、AOK保險公司以及匈牙利衛生部,了解了兩國醫療保險制度現狀,並就我國醫療保險基金征繳和支付存在的問題與兩國進行比較和分析。

德國醫療保險制度的基本情況

德國是世界上第一個以立法實施社會保障制度的國家。目前該國醫療保險由法定醫療保險和私人醫療保險兩大運行系統組成。絕大部分德國人都有義務上保險,其中小部分人可以在私人或法定保險中進行選擇。這主要是根據其工作性質和收入多少來決定:公職人員及自由職業者(包括私營業主),以及收入超過一定水平的雇員(稅前月收入超過3862.5歐元)可以在法定醫療保險和私人醫療保險之間進行選擇,也可以同時參加兩種保險。從目前來看,88%的人口(7200萬)參加了法定醫療保險,其中有11%的人是在兩種保險中自由選擇了法定醫療保險,另外還有9%的人參加了私人醫療保險。

法定醫療保險保費由僱主和雇員共同負擔,所有保險機構的平均繳納數額大約為收入的14%,原則上勞資雙方各負擔一半,但近幾年比例有所改變,實際上僱主承擔少於雇員的費用。繳費基數設封頂線和保底線,封頂線為3350歐元,調整為3525歐元,保底線在為325歐元,調整為640歐元。對符合條件並參加了法定醫療保險的雇員,其家庭成員(包括無業的配偶,未成年子女)可以一起享受醫療保險的各種待遇。

在德國醫療保險管理職權從兩個角度劃分: 執行者及分級管理。從執行者角度來說,德國的醫療保險由政府部門和自治管理機構共同管理。國家政府部門為各級衛生和醫療保險部門,負責制定酬自己提供醫療服務的法律法規,並對醫療保險管理進行國家監督;自治管理機構為各級聯邦共同委員會、法定保險機構協會、醫院協會、保險認證醫師協會,負責具體實施各項法律規定,制定和完善醫療服務項目目錄,保險服務價格、數量和質量的協商、監管。立法者通常給予自治管理機構在法規實施方面較廣闊的自行安排組織的空間,由衛生及醫療保險部門對其進行監督。從分級管理角度上說,聯邦、州及區的政府部門和自治管理機構責任、權利也各不相同,國家級部門、機構制定政策和目錄;各州也參與決策,並統一執行政策和主要管理制度(如醫療服務項目目錄)。

在醫療保險管理中有很多技術性問題需要處理,如藥品性能和價格比較,確定支付標準,審核診療規範,處理醫療糾紛等,為此,德國衛生與健康保險部設立了一個專門的研究機構,從事藥品經濟學、衛生經濟學等方面的研究,為處理技術性問題提供學術依據。

保險機構的競爭異常激烈,其數量由於合併而一直在減少。1989年德國有超過1家法定醫療保險機構,到只剩下250餘家,而且還在不斷減少,預計到將剩下不到50家。參加法定保險的人可在各保險機構間進行自由選擇。主要在四個層面:價格(保險費),質量(醫療服務),保險程度(範圍),服務(熱線、分支機構、便捷程度等)。然而保險機構與醫院不單獨簽訂協定,而是與醫院協會和保險認證醫師協會簽訂協定,因此在醫療服務質量上差別不大;醫療服務項目目錄涵蓋範圍很廣,因此在保險程度(範圍)上差別也不大。主要是在價格和服務上競爭。保險費根據個人收入進行計算——每個保險機構都有自己的繳費比例。

德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把門診和住院嚴格分開的國家。門診基本是醫生自己開設的診所。醫院則有國家、公共福利和私人性質的。在德國無論是門診還是住院部門都有專科醫生及專家,被稱之為雙重專科結構。比如在德國既有自己開診所的心臟專科醫生,也有在醫院心臟科工作的心臟科專家,通常在醫院工作的心臟科專家為被聘用的。目前德國衛生體制也正在進行改革,允許開診所的醫生去醫院服務,醫院的醫生出門診。醫生必須在成為醫療保險認可醫師協會的成員後,才能夠救治醫保患者並得到基金支付。

德國法定醫療保險基金征繳、支付

法定醫療保險保費由僱主和雇員共同負擔,原則上勞資雙方各負擔一半,但為了減輕企業負擔,有益投資環境,增強企業國際競爭力,近幾年負擔比例有所改變,實際上僱主承擔少於雇員承擔的費用,僱主平均約為6.6%,雇員為7.4%。

醫保按照總額控制來支付門診費用:一個地區所有的門診醫生有一個總額預算,但對每個診所或醫生不作具體限制。住院費用按照定額辦法支付,每個醫院根據住院病例數有單獨的預算。

最初患者在看病過程中,只要在醫療服務項目目錄範圍內,就不需要掏一分錢。但近年來政策作了調整,德國開始嘗試費用共擔機制。患者每開一種藥品,將會承擔不同程度的費用。根據藥品的單價和數量,每種藥品個人負擔在0至10歐元之間。

醫療保險支出達到1311億歐元,其中住院支出占最大比例,達到36.3%,

(Mrd為十億歐元)

同世界其他已開發國家一樣,德國醫療保險同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由於德國醫療保險支付範圍廣,保障範圍大,導致醫療保險費用支出缺乏控制。同時,高科技醫療技術和新藥品不斷誕生和廣泛使用,人口負增長和人口老齡化等,已使各大醫療保險機構每年收取醫療保險費的增長速度明顯低於醫療保險支出的增長速度。1993年以前,醫院所有支出都由疾病保險機構負擔,93年以後,保險費收入增長低於支出增長,限制了醫院費用報銷的情況,醫院也開始出現赤。

為此,德國衛生和醫療保險部會同相關自治管理機構制定了一系列管理辦法來擴展籌資渠道、緊縮基金支出。

退休人員繳費。德國是老齡化問題嚴重的國家,老齡人口的醫療費用也占了全部醫療費用的大部分,因此德國實行退休人員繳費制度。繳費比例為14%,基數為其養老保險金。費用的一半由老年人負擔,另外一半直接從養老保險金中扣除。如果原來享受醫療保險待遇的無業家庭成員,達到退休年齡後也必須要繳費才能夠繼續享受醫療保險;

加強對雇員收入的稽核力度。不僅將工資收入計入繳費基數,其他非工資性收入也同時一併計入;

適度提高籌資比例。根據醫療保險支出情況,適度調整籌資比例,最高時達到15.8%,後逐步回落,目前穩定在14%;

結算方式逐步向DRGs過渡,以更科學、合理的結算方式控制醫療費用。1996年以前,保險機構與醫院按照定額結算,確定每家醫院的平均住院床日費用;1996年至屬於過渡階段,75%的疾病患者採取定額結算,25%的疾病按病種付費,並輔以特殊補貼(急診或重症的附加費用)。預計到-將全面實施DRGs系統按病種付費。儘管病例數量增加,通過合理化改革還是取得了床位的減少和住院治療時間的縮短。與1990年相比,病例數增加了27億(18.5%),但平均住院天數縮短了5.8天(39.5%),床位數減少了144,000張(21%);

縮短專利藥品的專利保護期。把原來的15年專利保護期縮短為10年,大大降低了藥品費用支出。僅一種藥品“利比多”,其節省的費用就高達近5千萬歐元;

經過以上措施的實施,以後,德國的醫療保險結餘赤情況才得以扭轉。

德國的私人醫療保險

德國私人醫療保險作為法定醫療保險的有力補充,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保障了公職人員、私營業主和高收入人群的醫療需求。與法定醫療保險人人相同的繳費比例不同,私人醫療保險需要審核確認參保個人的疾病風險,從而確定繳費數額。而且權利與義務對等,繳一人,保一人。

私人醫療保險公司與法定醫療保險機構一樣,通過醫院協會與各家醫院簽訂協定。但他們不能直接介入醫生診斷過程中,為了防止醫生的過渡醫療行為,保險公司行業協會成立了監管委員會,對簽訂協定醫院的醫療行為進行監管、抽查,並對醫生進行信用評估。

由於私人醫療保險公司風險很大,為了能夠在保險公司之間形成一個互濟制度,保險公司共同成立了一個行業風險評估組織——RSA,每年每個私人保險公司上交全年保費的13.8%給RSA作為保險公司的風險調劑金。如果哪家私人保險公司出現風險,RSA將會動用這筆風險調劑金來支援該公司。

匈牙利醫療保險基本情況

匈牙利在1990年以前實施基本國家醫療補貼,此後開始進行醫療保險制度改革,至今已經運行15年。

匈牙利實行法定醫療保險。通過法律規定公民要參加醫療保險。1990年起建立社會保險基金。1992年,社會保險基金明確分為兩部分,即養老保險基金和醫療保險基金。醫療保險費用作為一個特殊稅種,約占工資的11%左右,由稅務部門進行徵收,然後劃撥至醫療保險管理部門。無業人員的醫療費用,由政府預算另行列支。

參保人主要分三類:

1. 正常繳納保險稅的居民

2. 除保險稅外,3. 還要購買商業保險的高收入人群

4. 不5. 繳納保險稅、由國家補貼的困難人群

目前,匈牙利醫療服務主要有3個層次,第一層次:全科醫師與家庭醫生;第二層次:綜合性門診和專科門診;第三層次:住院醫療。每個醫生都在衛生部和醫師協會備案。家庭醫生作為“守門人”的角色,發揮了重要作用。由家庭醫生來決定患者是否應去門診或住院。醫院由國家、地區、教會和私人性質,醫療保險根據醫院的治療水平,與醫院簽訂協定。

醫療保險對這三個層次的醫療服務,有著不同的支付手段。對於家庭醫生,按照其負責的居民數量領取費用;門診根據接診量按病種付費;住院按病種付費,不同疾病有不同的難度係數,類似於點分制付費法。

匈牙利醫療保險基金征繳、支付情況

醫療保險籌資比例為15%,單位承擔11%,個人承擔4%,自由職業者參加醫療保險要個人全部負擔15%的保費。目前全匈牙利約有1000萬人,基本都享受醫療保險待遇,但只有390萬人繳費。18歲以下兒童、18歲以上大學生以及退休人員可以免費享受醫保待遇。無業家屬由親屬代替繳費。參保患者發生在醫療保險服務項目範圍之內的就醫行為不需要承擔費用,但按照西方習俗,需要給醫務人員小費。除了正常的醫療服務報銷外,醫療保險基金還承擔以下費用:

2. 14歲以下兒童生病,3. 父母有權利留一位在家照顧,4. 期間工資由基金支付;

5. 婦女懷孕期間,6. 前後半年由保險補貼個人收入的70%;

7. 婦女生育時如果已參保超過6個月,8. 等孩子兩歲時可得到保險支付每月不9. 超過8.3萬10. 福林(約合830美元)的兒童養育補貼;

11. 參保人病退又未達到62歲退休年齡,12. 其參保費用由醫療保險承擔,13. 超過62歲後費用由養老保險部門負擔;

由於繳費人少,享受人多,每年支出已達到150億福林(約合1.5億美元),單純的依靠參保人繳費已經無法滿足支出的需求。因此匈牙利採取了一些措施來開源節流。

1. 中央預算對醫療保險進行補貼。每年約40億福林,2. 占到醫療保險支出的25%以上;

3. 製藥企業的某一藥品銷售額和銷售量達到一定程度後,4. 要返還一部分收入給醫療保險基金;

建議

醫療費用的控制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不僅取決於保險方、供方、需方內部及相互之間的協調,還需要來自政府的巨觀調控機制。

國內在試點和借鑑國外經驗的基礎上,於1998年開始在全國範圍內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將我國的醫療保險制度納入國家巨觀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運行機制之中,並且制定具體政策付諸實踐。但就我國國情而言,尤其在目前醫療服務市場由供方壟斷、人口老齡化、經濟水平差距明顯等現實情況下,上述模式能在多大程度上控制醫療費用的不合理增長需要進一步研究。每年我國醫療保險基金支出的增長速度都收入高於增長速度。這是否是規律,如果是,那么目前的籌資方式將不能使醫療保險做到收支平衡,必須要參考和借鑑國外的做法。

德國作為世界上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並有著較為完備的醫療保險體系,匈牙利醫療保險制度改革進程與我國較為接近,取得的經驗和教訓也有較大的參考價值。這些無疑會對我們進一步推動醫療保險事業發展、完善醫療保險體制有著重要的借鑑意義:

依法管理。兩國均通過立法來確立主體醫療保險制度,因此在基金征繳、費用支付等有法律作為保障,有法可依,擴面、征繳力度也較大,能夠真正做到應保盡保,應收盡收。

退休人員繳費。退休人員的人均醫療費用遠遠高於在職人員,且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生活水平提高,退休人員占全部人口比例越來越大,實行退休人員繳費大大緩解了基金的壓力。

國家財政補貼。匈牙利的國家財政對沒有能力參加保險的困難群體承擔責任,同時對醫療保險費用支出給予補貼。既體現了政府責任,又保證了醫療保險基金持續穩定運轉。

緊縮費用支出。如縮短專利藥品保護期、逐步採取更科學合理的DRGs結算辦法等,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專設機構從事衛生經濟、藥品經濟的理論和技術研究。通過專門的研究機構評估藥品性能、價格,研究征繳和支付等問題,為政府決策部門提供強有力的理論和技術支持。

充分發揮社區醫生“守門人”的作用。充分利用衛生資源,兼顧社區和各級醫院,有效分流病人,減少患者盲目就醫和住院,同時加強了疾病預防,有效控制了費用。

鼓勵競爭。德國對醫療保險管理實行統一制度,分散管理,鼓勵競爭。無論是法定醫療保險和私人醫療保險,均由投保人自由選擇,促使每個醫療保險機構搞好服務,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促進醫療保險制度良性循環。

團長:郝春鵬(中國社會保險學會醫療保險分會 科研培訓部副主任)

團員:高光明(衛生部醫政司醫療機構管理處 副處長)

謝新兒(江西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 副廳長)

曹慧昌(山西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 助理巡視員)

黃志剛(陝西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醫療保險處 副處長)

黃貴權(深圳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 副主任)

徐瑋(杭州市醫療保險基金管理中心 副主任)

史雲(安徽省宿州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 副局長)

9月16日

相關內容
赴德國參觀學習急救醫療考察報告
陝西省林業局德國考察報告
關於德國、瑞典、法國基層選舉情況的考察報告
關於德國和法國公務員培訓教育工作的考察報告
瑞士德國生態農業考察報告
德國卡爾斯魯厄國際二手設備博覽會考察報告
赴法國、德國司法考察報告
德國教育考察報告
北京市青年聯合會教育考察團赴德國基礎教育考察報告
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赴德國 法國企業技術創新考察團考察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