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考察報告4篇

為更好地貫徹落實中共****縣第十三屆第三次全委(擴大)會議暨全縣經濟工作會議會議精神,用先進地區的先進理念和發展經驗指導工作,提升農業發展水平,加快我縣農業經濟發展,按照縣委、縣政府的統一安排部署,%%%%%帶領縣農業農村工作領導小組領導成員、有關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農業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及部分企業的經理赴陝西楊凌高科技農業示範園就現代農業發展情況進行了學習考察,每到一處,考察團成員都帶著問題,虛心請教,求取真經,看一路、學一路、議一路,楊凌現代農業發展活力之足、發展水平之高、發展規模之大給考察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每一位成員為之震撼。通過考察,洗腦清腦,明確了方向,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一、主要經驗

(一)農業園區謀划起點高,建設規模大。XX年以來,以“現代農業看楊凌”為目標,建設了占地15萬畝的現代農業示範園區,發展以設施蔬菜、小麥良種、苗木花卉、經濟林果、食用菌、奶肉牛養殖和生豬養殖等為主的八類產業。園區建設堅持“科技先導,市場導向,機制創新,統籌發展,多元投入”的原則,突出“科學化、商品化、集約化、產業化”的現代農業特徵,布局建設“一軸一心八園”。“一軸”是指沿楊扶公路建設產業軸,“一心”是指園區建設管理服務中心,“八園”分別是現代農業創新園、國際科技合作園、農業企業孵化園、種苗產業園、標準化生產示範園、科技探索園、農產品加工園、物流園。目前,共建成標準化日光溫室1萬畝5460多座,塑膠大棚1.2萬多畝,精品苗木和以獼猴桃為主的經濟林面積達到2.7萬餘畝,規模化、標準化奶肉牛、生豬養殖場分別達到3處和15處,全區奶肉牛存欄1.8萬頭,生豬存欄4.9萬頭。

(二)服務體系完善,配套設施健全。一是完善技術服務和培訓機制。聘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5名專家教授成立了專家團隊,選聘69名農民技術員,組成園區技術服務隊。開展設施農業和林果業生產等專題培訓47場次,受訓民眾5000多人次。建立生豬實訓基地、設施農業實訓基地、農民創業基地等一批創業實訓基地。二是建立信息化服務體系。開通楊凌12316語音查詢服務系統,建成農村信息綜合服務站106個,實施了“三電合一”、“三網融合”等信息化建設。三是建立農產品物流儲運體系。在園區建設農產品產地市場16處,建設大型農資和蔬菜批發市場一個;舉辦“楊凌瓜果蔬菜節”,在楊凌農業信息網站設定“網上展廳”,促進了農產品供需雙方對接。四是形成了現代農業園區管理運行機制。園區水、電、路及綠化工程累計完成投資1.1億元,新修水泥主幹路 40公里,沙石生產路38公里,新打、修復機井112眼,埋設輸水暗管171公里,建成2處雨水收集示範點,架設變壓器81台,配套高壓輸變電線路20公里,新建產地市場12處。成立了園區水電維修隊,建立了水電維修網點,及時解決園區生產建設中的水電問題,確保園區生產順利開展;成立了園區環衛隊,負責園區道路、綠化苗木的管護及園區環境衛生的綜合治理,保持園區環境整潔。

(三)體制機制新、運行效果好。建設好園區農民的組織管理和土地的集中管理是前提,如果不能把單個的農戶集中管理,把分散的土地連片使用,園區建設就是一句空話。為此,他們成立了287個農民專業合作社,入社農戶達到XX多戶,僅園區設施農業基地就有121個合作社;另外還成立了區土地流轉管理中心和大寨、五泉、揉谷三個鎮土地流轉辦公室,組建土地銀行36家,累計流轉土地4.2萬畝(其中設施農業基地2.5萬畝,入園企業1.5萬畝,核心園區2300畝),涉及大寨鄉、五泉鎮、揉谷鄉3個鄉鎮、33個行政村、8000餘農戶。建立設施農業風險保障機制。積極協調銀行、保險等機構在全區開展銀保富,實施蔬菜大棚農業保險,全區大棚參保率達到62.6%以上。

(四)生產標準化程度高、要求嚴。一是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推行“市場準入產地準出”制度,建立健全了三級監管網路體系。建立了涵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災害天氣預警、設施農業現代化監測、測報、信息處理和可視化信息採集,大棚內溫度、濕度及病蟲監測等體系。二是確定天和園合作社、揉谷合作社、錦田合作社作為標準化生產示範基地,配備了二維碼印表機及檢測設備。建立以大寨、五泉、揉谷檢測站為依託的檢測、溯源、專家諮詢公共服務點,為園區農戶提供免費服務。三是開展標準化宣傳培訓。發放生產技術規程和生產記錄本,並培訓專職操作人員,開展了產品溯源和農殘檢驗工作,進一步推廣了“三型五化”的標準化生產模式。四是建成新技術新模式集成示範點13個;推廣多膜覆蓋、水肥一體化技術3000畝,推廣秸稈反應堆、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綜合防治、光控溫控、沼肥綜合利用、抗ty病毒病防治等新技術近4000畝,推廣名優新特品種20多個。

(五)農業產業鏈條健全,體系完善。現代農業示範園區按照“一軸、一心、八園”的現代農業全鏈條要求進行規劃布局,經過近三年的建設已經形成從技術研發、農業生產、產品加工、物流儲運到市場對接的現代農業產業鏈條。圍繞產業示範,先後引進入園企業60家,其中:標準化示範園35家,孵化園23家,國際合作園2家,契約引資12億元,三年累計完成投資約8億元。設施蔬菜、小麥良種繁育、苗木及經濟林果、畜牧養殖等八類產業都是以企業為龍頭,以農民為主體,採用“公司(協會)+科技人員+基地+農戶"的組織方式運行和發展。

二、主要啟示

楊凌現代農業的發展得益於他們堅持科學發展,把國家政策與當地實際相結合,始終堅持發展現代農業,是他們高站位謀劃、高強度推進、大膽創新實踐,敢於自我突破的結果。他們在實踐中積累和探索了很多成功的經驗和做法,值得我們借鑑學習和深思自省。

1、解放思想促創新,是農業做大做強的前提。只有觀念更新,工作才能創新。楊凌發展高科技農業示範園的經驗告訴我們,解放思想是加快發展的根本出路,只有大膽闖、大膽乾,才能在現代農業發展上大有作為。楊凌把現代農業發展始終放在全國乃至全世界範圍去定位,目標是全國現代農業看楊凌,以大氣魄來確立目標,引領農業的超常發展。他們建設了占地15萬畝的現代農業示範園區,規劃建設“一軸一心八園”,為現代農業快速發展搭建起平台。為促進土地相對集中規模化經營,打破鄉村地界,改變一家一戶分散經營的現狀,組建了“土地銀行”。面對目標任務,人家想的更多的是怎么能行,怎樣能幹成;我們想的更多的是這樣不行,這樣會出問題。當前,我們看到優勢而不妄自菲薄,看到差距而不甘落後,更不能只爭論、不行動,必須以思想大解放、觀念大轉變,推出大舉措,跨步向前,實現突圍,在不可為處譜寫新篇章。

2、抓住主要矛盾,是實現農業做大做強的根本。解決農業大而不強、有實無名的狀況,必須用抓工業的理念抓農業,打造農業特色、凸顯農業亮點。楊凌堅持將資本驅動、資源驅動、技術驅動有機結合,不搞村村點火、處處冒煙的低水平建設,而是緊緊依託自身優勢,合理布局、科學規劃,著眼於長遠發展,高標準規劃建設棚菜、果品規模種植帶,集中建設農業示範園,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業龍頭企業。參觀學習中了解到,楊凌園區設施農業基地有120餘家合作社,在土地流轉、大中棚建設技術服務、市場銷售、農資供應等產中、產後服務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楊凌農業發展龍頭企業達到8家,涉及綠色果蔬培植、林業、畜牧業;農業科技推廣企業2家;農業生產資料企業13家,涉及種苗培育、農產品行銷、農資。實現了規模農業、集約農業、觀光農業、循環農業、生態農業、精準農業、效益農業的相互融合。

3、“三化”互動是實現現代化發展的關鍵。“三化”即規模化、組織化、特色化。按照 “政府組織、政策引導、科技支撐、企業帶動、農戶實施”的原則,楊凌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小麥良種、精品苗木、經濟林果、花卉、食用菌、生豬及奶肉牛繁育等八類產業。截至目前,八類產業累計建成5萬餘畝。其中,建成設施農業基地2.5萬畝。建成蘋果、獼猴桃、核桃以及抗乾旱觀賞植物等種苗繁育基地XX多畝,帶動農戶繁育種苗XX畝。發展以獼猴桃為主的經濟林果基地15000餘畝。發展生豬養殖基地占地1661畝,已存欄母豬2600頭。引進了陝西秦川牛業有限公司萬頭秦川牛養殖繁育基地(占地1019畝,計畫投資1.2億元)、陝西秦寶牧業發展有限公司肉牛產業示範園(占地1122畝,計畫投資1.6億元)和楊凌澳源牧業有限公司良種奶牛養殖(占地691畝,計畫投資8700萬元)等3個基地。發展小麥良種3000畝,輻射帶動區外發展7000畝。引進今日花卉公司占地328畝,已建成並開始育苗。建成年產1000噸杏鮑菇鮮品的工廠化生產線和年產8000噸的食用菌陰陽棚20座,帶動農戶發展陰陽棚60座;建成年產XX噸的杏鮑菇栽培工廠一座,帶動農戶建設120座食用菌中棚。企業帶動,農戶實施促進規模化、組織化、特色化,對產業發展起了關鍵作用,而在這一方面,我縣還處於以農戶為主導的發展狀態,成方連片規模小,組織化程度低,企業投資設施農業剛剛起步,帶動能力不強。同時,標準化程度低、品牌不響也制約了農業特色水平的進一步提升。亟需大力引導資本和生產要素向農業產業聚集、滋養和滋生,以做足規模基礎、提高組織化程度,形成區域特色。

4、創新體制活機制,是農業做大做強的保障。體制機制決定了發展的動力和活力,決定了一個地區的創造力和競爭力。楊凌按照“現代農業看楊凌”的定位,規劃建設現代農業示範園區。

在推進園區建設上,楊凌將各項任務分解細化落實到具體項目、具體工程、具體責任人員、倒排工期、倒推進度,有力地促進了園區建設。

在促進規模發展,推進土地流轉上,探索出土地流轉的新方式、新方法。楊凌現代農業示範園區統一規劃建設占地15萬畝。園區規劃涉及四鄉一鎮70多個村的土地,要實現土地相對集中規模化經營,就必須打破鄉村地界,改變一家一戶分散經營的現狀。XX年以來,他們借鑑外地經驗,堅持“依法、自願、有償”和“不變所有權、穩定承包權、搞活經營權”的原則,提出了通過組建“土地銀行”,把農戶分散的土地承包經營權集中起來,推動土地經營權向種養大戶、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流轉,實現現代農業園區的集約化、標準化、信息化發展。對土地銀行的定性是,在村兩委會領導下的農村土地流轉中介服務組織,從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收儲、出租、轉包等中介服務。主要職責:一是把農戶分散的土地承包經營權集中到土地銀行,即“存地”;二是將土地銀行的“存地”對外租賃,即“貸地”;三是收取和兌現地租;四是協調流轉中的相關問題,調解糾紛等。在管理服務方面,逐步健全了區有中心、鄉鎮有辦公室、村有土地銀行的農村土地流轉管理服務體系。區上成立了土地服務流轉中心和土地流轉糾紛仲裁委員會,負責全區土地銀行的業務指導、規範管理,以及土地流轉糾紛的仲裁工作。各鄉鎮設立土地流轉辦公室,具體負責轄區內土地銀行的日常管理和監督,集中保管土地銀行的檔案資料,監督管理土地銀行的土地租金,調解土地流轉矛盾和糾紛。同時,區財政給土地銀行每年補助運行經費1萬元,支持土地銀行正常運轉,開展工作。在促進土地流轉,發展設施農業方面,我縣還需要進一步鼓勵和引導。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經過實地考察,認真反思,我們認為,農業的差距,主要表現在認識上、思想上、體制機制和工作魄力上。

我縣是農業大縣,在農業發展上還有很大的空間,在發展環境上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主要表現在一是黨的xx大明確提出了“堅持把發展現代農業,繁榮農村經濟作為首要任務”,黨的xx屆五中全會進一步確定了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戰略京津冀區域經濟一體化、河北省環首都經濟圈納入國家“xx”規劃。冀中南地區被列為國家層面的重點開發區域,我縣被列為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產業扶貧政策持續深入開展。省市明確了“一產抓特色”的現代農業發展路徑。這些都為我縣現代農業發展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和優越條件。二是農村勞動力有序轉移,土地流轉加快,為農業實現規模化生產、集約化經營創造了有利條件,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品過的不斷提高,以及擴大內需戰略的實施,為擴大農產品消費需求,拓展農業功能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三是我縣被全國蔬菜產業發展規劃(XX—2024年)確定為蔬菜生產優勢區,被河北省現代農業發展規劃(XX—)確定為糧食生產核心縣,林果生產優勢區,棉花生產優勢區。“xx”期間,糧食核心區、蔬菜產業示範縣建設、新一輪扶貧攻堅、農業園區建設等一系列重大項目,將極大地提高我縣農業生產物質裝備條件和標準化、規模化、產業化水平,發展現代農業的基礎將更加堅實。 借鑑先進經驗,在發展中努力克服和解決農業資源供應不足、農業基礎設施水平偏低、生產成本不斷提高、科技創新能力不強、質量安全監管體系部健全等矛盾和問題,發揮自身優勢,謀求跨越發展,下一步要著力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1、大力推進思想解放。這次考察給我們最大的思考就是如何解放思想?怎樣使解放思想落到實處?讓解放思想的行動真正轉化為現實成果。一是走出去解放思想。各鄉鎮、各部門要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考察學習,用生動鮮活的發展事實教育廣大幹部開拓眼界、開闊思維。二是真抓實幹解放思想。分析****農業發展實際,找準農業發展的著力點,通過解放思想,把各項決策、方針、政策更加科學的執行好,落實到農業各項工作,推動農業大發展、快發展。三是實踐創新解放思想。學習先進經驗,在工作實踐中加以創新,激勵幹事創業,催生髮展新活力。

2、大力推進農業轉型。用工業化理念抓農業,實現農業由大作強,規模、品牌和市場是瓶頸制約,為此要以這三個方面為突破口,用創新的辦法破解難題,用堅韌的幹勁掃除障礙,放寬思路、放開手腳打好農業轉型攻堅戰,真正使****農業出亮點、出品位。

一是抓規模擴張,促設施農業集中連片發展。在穩定發展糧食生產的基礎上,做大做強蔬菜、畜牧、果品三大產業,科學制定現代農業發展規劃,立足縣域發展特色,吃透上情,摸透下情,掌握外情,確保發展戰略科學、清晰,前景明朗。圍繞發展戰略,進一步統一思想,細化目標,落實責任,確保一條思路抓到底,落實不斷檔。要選準縣域發展的突破口,確保發展戰略與國家政策的對接,實現借勢發展、借力發展。要做足規模優勢,我縣許多農產品比如西瓜、櫻桃西紅柿、梨等有一定的種植基礎和品質優勢,要進一步擴大規模優勢,增強吸引力,提高市場占有率。要採取“典型示範,全面帶動”的措施,選擇種植養殖基礎好、市場潛力大的主導產業重點扶持,以規模築市場,向規模要效益,形成規模效應,做到每個主導產業、規模種養項目都有示範試驗基地,以點帶面,逐步形成區域化規模生產。

二是抓企業培育,促產業鏈延伸。農產品能否順利走向市場,關鍵在於農業產業化程度高低。要繼續採取“公司+農戶”、“協會+農戶”、“能人帶農戶”等多種產業化經營方式,發展“訂單農業”,提高農產品的商品率和加工轉化率。 一要壯大一批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繼續引進培強龍頭企業,增加龍頭企業數量規模,帶動“一村一業”發展。要引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積極向特色資源靠攏、向主導產業靠近、向規模經營推進,推動“一村一品”的發展。 二要建立一批農業產業鏈條。積極引導現有各類特色產業加工作坊進行整合兼併升級,培育和延伸特色產品加工產業鏈條。依託益彰食品等企業,逐步擴大基地輻射面,做大蔬菜等特色加工業,延伸果菜加工產業鏈,整合現有雜糧、食品加工品牌和生產企業,培育開發系列品牌和產品,擴大生產規模,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延伸雜糧、食品加工產業鏈。三要發育一批市場中介組織。進一步完善“一村一業、一屯一品”的發展機制,積極發展各種專業合作社,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實現小生產和大市場的有效對接。同時,要搞好新品種的引進試驗與示範。通過試種篩選適宜我縣推廣的優良品種。加強同農林研究所等科研場所的合作,提高我縣農業科技水平。

三是抓產品提品質,促品牌創建。 品牌不僅是廣大消費者選擇產品的一種標誌,更是產品質量、技術、標準和附加值的綜合體現。發展“一村一一品”,目的就是打造具有競爭力的產品,以產品的暢銷帶動產業發展。要堅持一手抓農業的外延擴張,一手抓內涵改造,全面實施創品牌工程。 一要積極實施農業品牌戰略,注重產品質量,加大品牌創建和推介力度強化宣傳指導,築牢品牌理念。要做到切實轉變觀念,不斷學習,將推進農業產業化,實施名牌戰略當作今後農村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對我縣在市場有較大知名度的品牌農產品“漫河西瓜”,要繼續通過舉辦如西瓜節等大型活動,打響牌子,不斷擴大影響面。二要積極培植載體,奠定品牌基礎。我縣農村勞動力資源相對豐富,單靠銷售初級農產品,這種優勢就無法充分發揮。我縣農業企業在最佳化調整產品結構的過程中,也迫切需要把農產品加工列入其業務範疇,這就為農業產品打響品牌戰略提供了便利。因此,當務之急是要加快培育一批具有本縣特色的農產品深加工企業,特別是要在立足做強現有企業,扶持壯大益彰食品等一批農產品龍頭加工企業,加快引進創辦深加工龍頭企業,拉長產業鏈條,提升附加值。三要實施有序管理,樹立品牌形象。我縣農產品品牌建設中表現出品牌不名、有牌無品;同品異名、一卵多生;缺乏規劃、管理滯後等諸多方面的問題,歸根結底是農業品牌管理體系問題。就我縣而言,實施品牌戰略,沒有必要每個農產品都註冊商標,更不要一個產品註冊數個商標,如漫河西瓜、伊強牌西紅柿等就要分別以一個品牌出去,集中全力打造一個品牌。為此,必須強化政府的引導和推動力,做大農業品牌,挖掘品牌潛能,搞好產品整合。同時,漫河西瓜、中捷果品已有一定的市場知名度,我們可以利用這一載體,在深加工產業方面挖掘潛能,大力發展精深加工業,開發果汁等系列產品推向市場,形成品牌優勢,提升品牌效益。

規劃建設現代農業示範區。堅持“農業發展區域化、特色農業產業化、產業經濟規模化”現代農業發展思路,用大氣魄、大視野、大力度,推動農業大發展。一是要大氣魄規劃和建設現代農業示範區。堅持高起點規劃、高科技引領、高標準建設,加大政策和資金支持,以環京津區域為先導,緊緊圍繞蔬菜、果品等特色產業,建成一個特色鮮明、功能多樣的現代農業示範區,構建一批綠色有機的現代農業基地、獨具魅力的農業休閒度假基地、優質天然的生態環保基地,引領全縣現代農業發展。發揮扶貧資金、農業技術、資源優勢,通過政策和資金扶持引導,力爭在全市率先建成現代農業示範區。二是要在項目引進上要有大視野,促進農業多元化投資。鼓勵企業投資設施農業生產,向現代農業示範區集中,及時幫助解決發展過程中的問題與困難,及時為在家創業農民提供相應政策及資金扶持。同時,瞄準國內外市場、擁有資本、擁有名牌的名企、大商、大型超市、市場,積極對接,引進項目,逐步形成“企業+農戶+基地”的發展模式。三是改善農業基礎條件。整合各類涉農資金,改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立健全土地流轉機制,推進土地大規模、集中連片、沿路成方連片流轉,加大流轉力度,確保項目順利入駐。加速培育一批現代化養殖場,加快實施畜禽良種工程,開展養殖場(小區)標準化改造和建設。

4、大力推進農業各項工作落實。先進地區好的做法,我們不是沒有想到,而是沒有做到。一是要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拼搏奉獻,創新實幹,闖出新天地,打開新局面。二是要樹立強烈的責任意識。在農業各項工作中,勇於任事,敢於擔當。真正做到困難面前不退縮,機遇面前不遲疑。三是進一步濃厚“比學趕幫超”的氛圍。加強農業工作調度和督導,加強觀摩拉練,促進各項工作在比中乾,在乾中學,確保圓滿完成農業各項工作任務目標,為農業跨越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湖北襄樊何駱村的生態農業建設考察報告
農業考察報告(2) | 返回目錄

湖北襄樊何駱村的生態農業建設考察報告 

文/ 南開大學環境科學系級黃雁雲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鄧小平同志在中國南部的荒涼之地劃出一塊實施他的偉大理論的舞台——經濟特區。隨後沿海地區的發展可謂一日千里。然而,其他地區因為條件較差或者還沒開發,大部分地方仍然是落後的農村,亟待發展。中國要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理想,農村發展是其中一項首要的任務。中國農村要發展,當中存在很多困難,例如:龐大的人口、教育水平低、土地短缺、環境退化、水資源短缺、能源短缺、污染和疲弱的經濟等問題,這些困難在生態脆弱的地區猶為突出。有學者認為解決的方法是有系統地發展具中國特色的生態農業建設。所謂生態農業建設,就是將農村看成一個"社會-經濟-環境"的複合生態系統,這個系統是利用生態經濟學原理及系統工程學方法進行農業規劃、設計和管理。在一個總體規劃協調的原則下,充分利用當地自然和社會資源,因地制宜的規劃和組織實施,以發展農業為出發點,實行農林牧副漁統籌規劃,協調發展,並使各業互相支持,相得益彰,建立物質、能量高效利用,經濟發展,技術發達,體制合理,管理先進,社會文明,自然環境優美的現代化新農村。通過生態農業建設,在解決溫飽和脫貧致富的同時,避免經濟與社會發展進程中出現不必要的波折,使自然資源得到合理開發與利用,減少對環境的污染與破壞,尋求農村經濟持續、穩定、協調發展,以取得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效益的統一。

生態農業建設較一般的農業系統有以下的優勢:①通過建立合乎生態原則的生產系統,對能源、資源和勞動力作出最佳化、有效和有力的運用,從而發展農業。一方面解決糧食供應的問題;另一方面為農民提供就業機會;②通過建立更全面的土地利用和規劃系統,使發展的程度和速度不至超越環境的承載能力,保護環境不致退化、自然資源也不會消耗過量,走可持續發展道路;③當農村發展起來,人民收入增加,生活自然得到改善,達到扶貧滅貧的目的。

因此我國政府十分重視生態農業建設,先後制定了一系列促進生態農業發展的方針、政策。八十年代初,針對農業生態環境和自然條件出現惡化趨勢,農業部提出了建設生態農業的發展思路,並組織和開展了一系列的試點示範。1993年,在總結全國生態農業建設經驗的基礎上,農業部、國家計委、國家科技部(原國家科委)、財政部、林業局(原林業部)、水利部和國家環保總局等七個部委,訂立了"立足示範、著眼推廣,注重基礎、講求效益"為農村發展的原則。根據這一原則,自1993 至1997 年的4 年間,國務院共組織協調有關省、市和自治區進行了51個生態農業試點的建設工作,試點面積達10km2,占中國國土面積約1.25%.針對農業生態環境惡化加劇問題,力爭通過改造坡耕地,推廣壠溝栽培等技術,把坡耕地逐步建成高產穩產農田。同時,大力推廣"糧農-林果-草牧"型生態農業模式,發展了一大批農牧型、農果型生態戶;推廣農膜回收和生物防治、合理利用農藥化肥等技術。通過實施"沃土計畫",推廣秸稈綜合利用,實現秸稈直接還田和過腹還田,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對於25度以上的陡坡地實行有計畫的退耕還林還草,推廣草灌喬結合,提高植被覆蓋率。1997年,江澤民總書記、李鵬委員長、朱鎔基總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作出"治理水土流失,建設生態農業"重要批示以後,國家計委會同有關部門組織並實施了全國生態環境建設,生態農業建設作為重要內容之一。1998年,農業部在三峽庫區啟動了"三峽庫區高效生態農業示範區建設項目",把生態農業建設與三峽移民工作有機結合起來,使生態農業成為三峽庫區移民搬得出、穩得住和能致富的有效途徑。據對35個國家級生態農業示範縣的不完全統計,通過近五年建設,糧食總產年均增長8.42%,總產值年均增長7.9%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8.4%。同時農業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森林覆蓋率普遍提高,草坡得到保護,水土流失得到初步控制。與1990年相比,示範縣水土流失面積減少了49%,土壤沙化面積減少了21%,提高了農業抗災能力和持續發展的後勁,環境效益十分顯著。在生態農業示範縣建設中,湧現出一批成功的典型。

生態農業建設在我國推行得紅紅火火的,作為環境專業的學生,我們有必要親身到農村去實地考察一下生態農業建設在農村的實施的實際情況和實際困難,於是在的春節,我們到湖北省襄樊市宜城鄭集鎮何駱村作了為期兩個星期的考察,主要觀察了何駱村的生態農業建設。

但現時對鄉鎮級生態農業建設還沒有統一的評價方法,而生態農業系統是一個人工複合生態系統,是由自然-經濟-社會3個性質完全不同的系統共同構造而成的。我們不能武斷地就說農村裡的生態農業做得很好,或者很差。根據生態農業系統的特徵和屬性,我將影響生態農業建設和發展的因子歸結為三個子系統,即社會系統、經濟系統和生態系統,並將生態系統劃分為資源保護利用、廢物綜合利用、生態保育和污染防治四個亞子系統,選定了一些容易得到、易操作的、能兼顧生態、經濟、社會3大效益,反映實際生態環境的方面來總結何駱村的生態農業建設。雖然有些方面沒有巨觀的數據,但是通過實地考察,與農民和當地政府官員的訪談,可以了解到當地經濟,社會,和自然的情況。

先對這個村的所在地宜城市(縣級市)和鄭集鎮作一個簡介:宜城市位於湖北省西北部,漢江中游。地處東經111°57′-112°45′,北緯31°26′-31°54′。整個地勢自西北微向東南傾斜。屬鄂中丘陵區,其地形分為三種類型:東部和西南部為低山丘陵,海拔在150米以上,面積為431.1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20.4%;中部和西北部為崗地,。海拔在50至150米之間,面積為1622.9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76.8%;漢水兩岸為沖積平原,海拔在50米以下,面積為59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2.8%.地貌組成大致為四山一水五分田。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四季分明,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年無霜期240天左右,年降水量在850至1000毫米之間,年日照1800至2100小時,年平均氣溫15至16°C,年平均相對濕度為76%.境內資源豐富。土地總面積307.5萬畝,其中水域42.53萬畝,山林(草)地112.31萬畝,耕地及其它152.66萬畝,分別占土地總面積的13.83%、36.52%、49.64%.地表水多年平均徑流量為5.53億立方米,過境客水年平均徑流量為400至450億立方米;水能儲藏量達12540千瓦;地下水儲藏面積達1003平方公里,總儲水量約21.81億立方米。生物種類1190種,其中植物類910種,動物類280種。1995年森林覆蓋率為42%. 而楚國故都-鄭集,東臨漢江,南倚蠻河,總面積211平方公里,總人口10萬人。鄭集土地肥沃,地勢平坦,水利發達,適宜種植各類作物。全鎮13萬畝良田和5萬畝優質灘涂,現已建成15000畝優質油桃基地、70萬隻養鴨基地、1500 0畝無公害蔬菜基地、10000畝以麥冬為主的藥材基地。何駱村有5500人左右,9個小組。處於漢江西邊,地形以平原為主,以種植棉花、小麥、白菜、襄陽白蘿蔔、冬瓜為主,同時發展養殖業、林業等。

下面是何駱村的具體情況:經濟情況:主要從農民的收入,主要農產品,林業、養殖業的發展這幾方面調查。

一、農民的人均純收入:從訪問鄭集鎮的人大主席余老師得到的資料知:鄭集鎮裡的人均GDP為元人民幣,而我們的考察目標何駱村在這個鎮上屬於中上水平。為了得到更切身的數據,我們具體調查了一典型農戶的收入。

李雲波家裡有六口人,家庭結構為他和妻子,還有兩個老人和兩個女兒,二個女兒在上學。一個在讀國小,一個在讀國中。家裡共有十三畝地,以種植冬瓜、白菜、棉花、蘿蔔、油菜、小麥為主,另外還種一些雜糧。農村的老人一般都由自己兒女贍養,而孩子年幼,教育費是家庭的主要支出之一,所以這家農戶的兩個勞動力都會盡力勞動以獲得最大的收入,而不會因為懶惰造成貧困。他家是純農業農戶,沒有養殖業或其他非農業的收入,所以這家農戶的收入對於本地的種植業發展水平很有代表性。

李雲波家主要收入一覽表

銷售經濟作物的現金收穫:

三畝地的冬瓜:產量為三萬九千斤,售後獲得¥2800

三畝地的白菜:產量為三萬六千斤,售後獲得¥3600

一畝多地的襄陽白蘿蔔:售後獲得¥400

七畝棉花(其中三畝被淹):售後獲得¥2500

政府對被淹農田的補貼:¥38×3=¥114

現金一共:¥9414

實物收穫:

種小麥2畝,每畝的收成是500斤(因為要與棉花套種,所以要留出空白的,一畝地只能種一半,其餘五畝地空著,種小麥所獲還比不上種子和化肥的錢,所以種的夠吃即可),沒有售賣折現金¥500

種黃豆和玉米等雜糧3畝地所收穫的根據市場價格,折現金¥300

養了兩頭豬:養了一年每頭約200斤,售出一頭¥650.假設都售出,則收入為¥1300

實物收入一共:¥2100

總收入為:¥11514

農業的支出:

土地稅:97*13=1261

種子:棉花+白菜+冬瓜+蘿蔔+黃豆+玉米+小麥=¥5 00

農藥:¥200

化肥:¥1000

豬苗:一頭¥170,一頭¥180,合計¥350

買糠餵豬:¥700

總支出為¥4011

純收入:¥7503

所以李雲波家的人均純收入為¥1250.50,人均毛收入為:¥1923.50

如果按照李家的毛收入來說,它跟鄭集人大主席余老師給我們的數據還是比較吻合的,但如果是從農民的純收入來說,則還有一段距離了,且我們把他們家的實物收入都算進去了,這應該是他們家的可以算的最大收入,前年還蓋了新房子,所以在何駱村不算是貧困戶,應當屬於中等水平,從這家人的收入可以反映出該村的的人均純收入在¥1250左右。

而國家調查的全國農民的人均收入為2622元,城鎮居民為8500元。如果只把李雲波家的人均收入和全國農民的人均收入這兩個數相比,何駱村的農業收入還沒有達到國家人均收入水平的一半,更不用說與城鎮居民相比了。

除了從收入看,我們還可以參考他們的日常支出和結餘,看出他們的實際生活水平。

他們的日常支出為:

服裝費:每人¥100,共¥600元

柴米油鹽等生活費:¥500

婚禮等送禮:¥300-400元(這個費用其實地按照每年親戚所辦的喜筵而變化)

電費:0.508/度電,農田一般不用灌溉,灌溉用電沒有交錢。而且沒有空調等電器,晚上睡覺也早,所以用電不多。¥300

教育:¥1400-1500

醫療:¥200-300

水費:¥50

拖拉機的折舊費和維修費:¥200+¥200=¥400

柴油費:¥250

生活支出為:¥4150

所以結餘為:¥3353

所以這家的農民一年不停地辛勤勞動,面朝黃土背朝天的過,最後這塊土地給他們的只是不到四千塊錢的結餘。而且這些不全是現金收入,但種子、化肥、農藥和日常生活的支出則全都是現金。如果除去實物收入,剩下來的現金就只有¥1253.雖然農民現在不用擔心溫飽問題,但是手裡還是沒有多少余錢。如果家裡的女兒成績好,堅持讀書一直讀到大學,那即使有能力考上收費較低的重點大學,每年都必須交納至少5000塊錢的學費和住宿費,還裡面還沒有算上越來越高的生活費和書費。四年的結餘才能交上一年的學費和住宿費。另一方面,若全家都健健康康沒有大的病痛還好,如果某個成員得了稍微嚴重一點的病,例如急性闌尾炎,做一個小手術加上住院就是3000塊多。

治病是頭等大事,不能省,不能拖。若真是上面的兩種情況的話還真要砸鍋賣鐵才能上學看病?上學是改變作為農民的命運的一條最直接的道路,醫療是人們生活的最基本保障,但是現在這兩項的收費都越來越高,還成為了我國的十大暴利行業之二。試問這樣下去收入如此微薄的農民,還有上學和治病的能力嗎?這不是在變相剝奪他們的權利嗎?怪不得村裡的年輕人寧願出去到擁擠的城市裡過著受老闆氣、朝不保夕的勞工生活,也不願意留在農村里,一句話"種地賺不了錢"。

二、主要農產品何駱村的農田主要是旱田,以前曾經種過水稻,但收成不怎么好。前幾年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因地制宜,就不再種水稻了,現在它的主要農產品有棉花、油菜、冬瓜、白菜、白蘿蔔、冬小麥。另外還種植少量黃豆、玉米、黃瓜、西紅柿等自己吃用的蔬菜和糧食。由於冬小麥價格過於便宜,種植後售賣入不敷出,所以冬小麥主要用於自己換麵粉做主食而不作為經濟作物。黃豆用於做豆腐、玉米用於為家禽和牲畜。黃瓜、芹菜、西紅柿等做菜,農民一般自給自足,很少到市場買菜。農田除了用於種植這些農產品外,還有用於育樹苗。

湖北是全國的產棉基地之一,約占全國總產棉量8%.在何駱村中產的棉花被稱為"無三絲棉花",也就是說"沒有塑膠絲,沒有頭髮絲,沒有鐵絲".這是政府根據國家農業部門的規定而設立的,據它的宣傳資料——也就是進村公路旁的一塊廣告牌子,這種棉花無論是在摘收的過程還是在入包的過程,都有一套標準方法來預防三絲,例如,摘棉花的後要戴上發套,防止頭髮絲掉到棉花里,只能用棉布包來打包新棉等,因此棉花的異質纖維少,質量高。但是從我們對農民作的訪問得知,所謂的"無三絲棉花"只是虛有其名,沒有農民按照它寫的標準去做,收棉花時也沒有人注意棉花的打包是否是用棉布袋。來收棉花的人很多,根本不分等級,一概統一價錢,論重量來給錢,小販收了就賣給大販子。

油菜、冬瓜、白菜、白蘿蔔都有來自大城市,例如廣東的深圳、廣州、北京等,的商人來收購,基本不用擔心銷路。何駱村的無霜期長,可達240天,所以如果農民以種蔬菜為主,由於蘿蔔,白菜和冬瓜的生長期都不太長,只需100天左右,蘿蔔和白菜可以在春天、冬天或秋天種植,而冬瓜就是以在夏天種植,所以採用這三種蔬菜輪種,土地就可以一年三百六十天都在利用,且不會因為只種一種蔬菜而導致土壤某種元素嚴重缺乏而影響產量。如果種棉花的話,由於棉花的生長期長,接近200天,就只能在冬季的時候種植冬小麥或油菜,實行這種套種,產量也不錯。在何駱村種蔬菜是近五六年興起的,所以主要還是以冬小麥和棉花套種或油菜和棉花套種為主。

至於所育的樹苗,品種主要是從加拿大引進的速生白楊,其銷售面向本地和附近的城市。樹苗生長速度快,易存活,樹枝插到土地上,一年便可以成苗,而且打理簡單,只需要定期打藥和除草就行。跟種蔬菜和棉花比起來,農活真的較少很多。根據樹苗的大小,每棵樹苗的價錢在0.5-1.3元之間,平均每棵一塊錢。

一畝地可以培育一萬多棵左右,所以出去少量的農藥費和土地稅費,每年每畝可剩餘幾千塊錢。因為加拿大緊緊的速生白楊生長速度快,一年可以有6公分的生長量,這時現知道的樹種中絕不僅有的。一棵數十幾年就可以成材,每棵的價值為元左右,也就是說平均每年可增值130元。農民所要投資只是一點樹苗錢和挖樹洞栽上所付出的勞動的以及土地。如果種上一百棵樹,那每年就有一萬多的收入,所以農民現在都樂意種這種樹,屋前屋後的空地都不放過,一些水杉等當地的鄉土樹種由於不值錢,就被砍伐改種上這種白楊樹,估計隨著越來越多的農民看清這種可獲得豐厚利潤的長期投資,何駱村的加拿大白楊樹會越來越多。但是樹種的單一化,也決定了生態系統的不穩定,一旦發生大規模的蟲害,農民就會遭受重大損失,現時他們的抗蟲方法只是在樹幹上塗上白灰水。農民和當地的幹部似乎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政府還十分鼓勵農民種這種樹。

除了種植業和林業,還有養殖業,主要是養鴨子。由於這裡地處漢江平原,地下水位高,池塘多,所以適宜養殖鴨子,一直以來這裡都盛產松花蛋和鹹鴨蛋還有鹽水鴨。前都是各自銷售,鴨蛋一般在每隻¥0.10-¥0.20.自從6月鄭集鎮上建立了楚都鴨業有限公司(主要經營皮蛋和鹹鴨蛋、板鴨的加工,據稱該公司年產皮蛋、鹹蛋可達一億枚、板鴨50萬隻)後,大大增加了對鴨蛋和鴨子的需求,的鴨蛋漲到每隻¥0.38.養鴨大戶一般會與公司簽訂收購契約,這樣既可以保障養鴨戶的銷路及價格,也保證了鴨業公司對鴨蛋和鹽水鴨的需求。

養鴨子主要採用水庫圈養和鴨棚飼養,白天在漢江邊放養或在比較大的池塘邊放養,晚上鴨子回到鴨棚休息產蛋。在養鴨的同時,也可以在漢江或池塘里養魚,主要是紅魚和黑魚。而養魚和養鴨產生的糞便一般會沉澱在池塘里的底泥里,底泥變得肥沃。池塘的水也因此變得富營養,可以利用它灌溉農田。是一種不錯的三維立體養殖。但是池塘的水只能供應周邊少量農田,所以這種養殖沒有得到大範圍的推廣。

生態方面資源保護與利用

三、基本農田鄭集鎮的基本農田保護區面積5616.5公頃。而鄭集鎮有10萬人。那就是說每人的基本農田是0.84畝地。而如果以每個農民分得的農田作為基本農田的話,在何駱村里每人的基本農田就是一畝3分。

四、農田灌溉由於何駱村地處漢江平原,水資源豐富。漢江在枯水期何駱村的水位有51米,一般常年水位為52.66米,汛期高峰水位達59.31米(1960年9月8日,宜城水文資源記載),平原海拔高51-59.1米之間。雖然水位有時高於洲灘平原海拔高程,但漢江大地和各種院壩圍堤之內土地不受淹,且屬於活水,被淹農田半個月左右就退水。退水後,與你還抬高地勢,增加肥力,洲灘地下水位大都在1-1.5米左右。少數灘地,地下水位略高。水位隨著季節變化,一般冬春地下水位1.5米左右,夏季在1米左右。所以農田水分充足,且種的都是棉花、小麥、油菜等耐旱作物,即使種的是蘿蔔、白菜、冬瓜不灌溉也能生長,當然灌溉了長勢會好一點,但部分農民負擔不起買抽水機和灌溉的電費,所以在何駱村,稍微富一點的農民會在農田裡打一個井用地下水灌溉,比較困難一點的就讓作物自由生長。地勢較高的旱地主要依靠附近的三道口水庫,三道河水庫存水量達2億多立方米,可以滿足長期灌溉且水位較高,除了一些地勢較高的農田需要抽水機外,其它的依靠重力就可以,所以在本村的農業灌溉中不存在水資源短缺和浪費的問題。 

廢物綜合利用

五、畜禽糞便處理剛才已經提過,這裡的鴨糞沉澱到池塘里形成肥沃的底泥,有的農民用這些底泥來鋪在塑膠膜上培育水稻秧苗。而牛糞和豬糞就與稻草混在一起腐熟做農家肥。由於農田長年累月用於耕作,肥力下降,土地板結是個不可抗拒的事實。如果不是農家肥,棉花長到半米高就不長了,白菜也結不了包,所以農作物的生長離不開農家肥。至於家裡的人糞,農民也直接澆在自家食用的菜地里作有機農肥。所以這些在城市裡讓環保人士費盡腦筋去解決的難題,在這裡很自然的就解決了,而且得到了很好的利用。當然這裡沒有說,城市要照搬這種解決方法,但可以作為參考。

六、秸稈綜合利用在這裡七八月摘完棉花後,就會把所有剩下的棉花桿全部拔出來,曬乾,搭成一個個柴垛放在自家房子附近的空地上,當柴火燒。而稻草就會用來餵牛,並和油菜野、牛糞、豬糞等腐熟作為農作物健康生長不可缺少農家肥。賣白菜時被扒下來的外層的老菜葉,農民會收集起來拿回家餵豬或餵雞、鴨。在這裡一切從農田裡出來的都是資源,農民都把它們好好利用上了。

七、林草覆蓋何駱村的樹木讓我記憶最深的就是剛進何駱村是那條村村通柏油路兩旁整整齊齊的筆直的直指藍天的楊樹。楊樹鬱鬱蔥蔥的,走在路上,眼前只剩一線天。由於何駱村沒有這方面的數據統計,我也不能胡編一個機率來矇騙大家。這裡就提供上宜城的森林資源分布情況吧!宜城市森林資源分布不均,主要在河東、河西的丘陵地區,以板橋、劉水、劉猴鎮為最多,中部港的只有少量的經濟林分布,漢江平原主要是以意楊為主的速生豐產林和護岸林。所以何駱村主要樹木是速生豐產的意楊也就是從加拿大引進的大葉楊,從我們直接觀察中還發現有楓楊、旱柳、榆樹、泡桐類、水杉、池杉、法桐、楸樹、臭椿、白玉蘭、桂花等,主要經濟書中有油桐、油桃、杏等。但除了速生的加拿大白楊外,其他的樹種已經不多見,零零散散的。鄉土樹種不能像加拿大白楊那樣為農民帶來如此豐厚的收入,在現今以經濟利益為主,唯GDP論的社會中,無論是農民還是當地政府都會鼓勵農民改種速生樹種。他們也無可避免地被人們淘汰,而不是被大自然淘汰。或許下次再來的時候,除了白楊就再也找不到別的樹種了。這裡草地不多,農田上都種著作物,但在村裡的小路和家庭院子,就沒有草覆蓋,只是光禿禿的黃土,大風一吹,塵土飛揚。為什麼不在院子裡種草呢?那樣既可以減少沙土來源,又可以讓空氣更清新。一問之下,原來是因為草地惹蚊子和小昆蟲,夏天的時候蚊子會到處叮人,擾人清夢,而且會傳染疾病。這樣一來,環境就變得不適宜人生活了。看問題還真的不能只從一個角度去看。除了考慮覆蓋率,還得考慮環境是否適合人居住,畢竟這是人的居住區,是人的活動中心。而且對於農民來說,樹木已經給他們帶來了城裡享受不了的新鮮空氣。

生態保育

八、病蟲害的綜合治理湖北向來是中國重點產棉省之一,棉田面積約占中國10%,產量占全國11~15%,其總產與單產均居中國前列。棉田85%以上集中於江漢平原、鄂東和鄂北3棉區,以江漢棉區最重要,產量最多,商品率最高。何駱村屬於江漢棉區的一部分,當然也離不開蟲害啦。該地區的主要蟲害為紅鈴蟲、棉蚜、玉米螟和棉花葉蟎,近幾年棉鈴蟲嚴重發生。一般的治理措施是採用種植抗蟲棉籽和噴灑農藥。但是否採用抗蟲棉籽和使用何種農藥是由農民自己決定的,何駱村沒有當家主導品種,湖北通過審定的棉籽有20多種,還有未經審定的劣質棉籽在一些小的種子站里售賣,對於棉籽和農藥的信息一般來自當地的種子站,有些種子站為了多盈利,濫推亂引未經審定的棉籽,都會影響農民的棉花質量。棉蚜、棉鈴蟲等棉花害蟲對殺蟲劑的抗性近年來上升較快,許多以往防效較高的農藥如菊酯類溴氰菊酯和殺滅菊酯等對棉蚜、棉鈴蟲的防治效果明顯降低,對大齡幼蟲基本無效,嚴重防礙了棉花害蟲的防治工作。比較貧困的農民即使知道使用抗蟲棉可以增加產量,但由於在作物收穫前沒有富餘的錢,只好繼續使用普通棉籽,這樣也加重了當地的蟲害。

九、無公害農產品據鄭集鎮的宣傳資料該鎮有15000畝無公害蔬菜基地,但詢問農戶,他們說當地沒有專門的無公害蔬菜基地,在村里產的基本上都對外稱為無公害蔬菜,蔬菜在農藥使用方面的監督主要靠來收購的商人監督,如果商人在地上或者其他途徑知道他們使用了高度性的農藥,一般就不會收購他們的蔬菜。

所以在當地還沒有很嚴格的無公害農產品的標準和認證。無公害農產品也就無法成為一個真正的品牌。

污染防治

十、飲用水衛生何駱村處於漢江中游地區,水質達到二類水,沿江沒有大型污染源,本地飲用水主要是地下水,農民在自家庭院打井汲水使用,所以飲用水都達到衛生要求,而且水甘甜。回到天津後就喝不慣這裡鹹鹹的一股氯水味的自來水。等到南水北調工程完成之後,天津也可以喝上這樣的上等水了。

十一、生活垃圾的處理雖然農村不像城市那樣每天製造的難降解白色垃圾那么多,但是它也存在垃圾的處理問題。垃圾一般會堆積在池塘邊或垃圾堆里,主要是塑膠袋。在垃圾的量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焚燒掉。剩餘的食物用於餵豬和家禽。在這裡焚燒垃圾對當地環境影響不大。但是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在當地的池塘邊發現有一堆過期的農藥被人一起在那裡,沒人管理。雖然農藥已經過期,對害蟲失效,但是這么大量的農藥堆積在一起,對人的健康還是有害的。

在目前,農村還沒有人或部門去管理這方面的事情,也沒有引起當地農民的注意。

社會

十二、人口自然增長率何駱村年初的總人數是5536人,年末是53 48人,出生:31人,死亡34人,遷出36人,遷入21人。人口自然增長率是-0.5‰,家裡孩子一般是一個,即使生的是女孩,也沒有什麼不高興的,就算還有指標也會自願放棄,他們覺得現在養一個孩子不容易,要供書教學,還要蓋房結婚等,每一件都是花大錢的事情,加上很多年輕夫婦都到外地打工,觀念越來越開放,由此可見何駱村的計畫生育做得很好,重男輕女的觀念比較淡薄。這與政府的宣傳是離不開的。在路上的牆壁上就有不少"女兒也是傳後人"等宣傳語。

十三、義務教育保證率由於現在農民收入不高,手上余錢不多,教育費用是家庭的主要支出之一。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學費也在不停的漲,家庭負擔越來越重。成績較好的,還不必因為分數不足而交建校費或其他資助費用以換取入學機會,只需交一些雜費;讀書不好的,要想繼續讀書,這些費用就不能省啦,成績好的學生畢竟是少數,而且農村的國小教學質量由於經費問題本來就比不上城裡,要考上好的高中競爭很激烈,所以很多孩子很早就放棄了讀書。輟學的孩子當中很多父母早就外出打工,沒有時間關心他們,所以成績都不怎么好。那些留在農村的家長見到孩子成績不好,無心學習,也無可奈何,覺得反正靠讀書找出路的機會不大,即使繼續強迫讀下去也是一種虧本的投資,在農村賺點錢不容易,以後還要考慮孩子的房子和婚姻問題,所以也不怎么反對。未成年的小孩,在等待身份證出去打工的期間,無所事事,於是就學會了大人們平時主要的娛樂活動——賭博和吸菸。十一、二歲的孩子就像個老賭徒似的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搓麻將,口裡還叼著一根煙。看了真讓人心寒!所以何駱村的義務教育保證率不高,大概只有85%.人的素質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那裡最高的發展水平。義務教育是最基本的。

從上面13方面來看,何駱村的農民在生存方面壓力不大,但是農村還沒有得到充分的發展。在農田灌溉、禽畜糞便處理、秸稈的綜合利用、飲用水衛生、人口壓力方面都是做得很好的。而在農藥、種子、化肥的使用、義務教育、垃圾的處理、林草的覆蓋上還有很大的調整空間。

改革後,國家漸漸放寬對農民生產的束縛,已經由計畫經濟轉變為市場經濟。市場經濟的好處是能讓農民自由地生產具有市場價值的產物,從而有效地增加生產效率和農民收入。然而,產品能否在市場上立足,取決於生產者對市場的了解和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能力。只靠農民自己的中國生態農業建設要在市場經濟中茁壯成長,存在很多困難。首先,中國農民對市場經濟缺乏認識。他們決定生產哪種作物,往往是根據去年產物價值的情況,選擇其中價格好的來生產。經過幾年的損失經驗,農民也增加了一點市場的觀念,大體了解價格是由供求關係所決定的。去年價值好的,今年卻有可能因為供和求的變化而產生價格的波動。但大多數時候,他們依然選擇去生產去年價格好的,一窩蜂去生產單一作物。這是非常不利的。因為單一作物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低,所以生產單一作物遠較生產多種作物的風險為高。其次,即使豐收,作物的價格也可能會因為供應量大增而下降。前年就因為太多人一擁而上種冬瓜,冬瓜即使拉到城裡都沒有人要。即使不一窩蜂去種東西,農民自己也沒法確定該種什麼,在這個選擇上,同樣是盲目的。因此,農業發展應根據地域分工的原則,讓產品多樣化,分散市場風險,為農產品尋找好的出路。這就需要政府作出巨觀的規劃。其次,何駱村的農產品缺乏市場競爭力。因為生產技術落後,難以生產高質量的農產品;品質檢定又沒有保證,沒法建立自己的品牌;自然很難為農民賺取可觀的利益。其實,產物的質和量可借著科研和品種改良等方法而提升,但在這方面國家的投入不足,以致產物的質和量均難以突破。每年中國投入農業的科研少於國民總產值的0.5%,而其他先進國家可達5% 或以上。對種子的銷售監督不足,導致農民經常買到偽劣產品。生產高質量的農產品和建立品牌可以說是高產值農業的兩大支柱,國家應該在這兩方面多做努力。

生態農業是一個巨觀的農業,不是單個農戶就可以辦好的事情,關鍵在於政府的政策。特別是縣級政府的決策。"縣"是中國行政系統的最基層單位,它具有相對獨立的行政和經濟的自主權。從行政的角度,它有權運用政策等措施,借著調動自己擁有的財力和資源,發揮對生態經濟系統的調控能力,達到經濟規模和危機分擔等功能。從規劃的角度,縣是具有一定規模和特點的自然群體,是巨觀與微觀的結合,能就農民的需要,因地制宜,設計最佳化的土地利用形式,也能定出合理的人均耕地面積,有效統籌農村的勞動人口。從生態的觀點出發,只有在一定大的區域範圍內,其生態系統才能發揮出穩定的功能和效益。所以,以縣為單位加速生態農業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生態農業建設能否成功,除了取決於本身設計的優劣外,農民和縣級決策者的接受程度亦是關鍵所在。長久以來,農民最關心的問題一直是如何在短期內解決溫飽和改善生活。縣裡政府官員是最關心的是那個能讓他們在短暫的任期能飛黃騰達的一時高漲的GDP,因此,農民和決策者是否願意接受生態農業建設,往往是從短期的經濟效益出發,看看能否即時為他們增加收入,建立升遷必須的驕人政績。無可否認,沒有經濟效益的生態農業建設肯定是失敗的,因為經濟效益是一切社會建設的原動力。然而,經濟效益應建立於一定的環境和生態條件的基礎上。單一追求短期的經濟效益,忽略環境,雖然在短期內收入可能會增長,但當環境和生態條件惡化後,經濟效益亦不可避免地大倒退。例如,因為短期的回報率高,農民大多願意種植經濟作物;但種植單一經濟作物,土壤(特別是表土)的養分會快速消失,容易導致肥力退化、土質變壞等問題,現在何駱村的農田就只能靠農家肥來增加土地肥力。當這些問題出現時,最終損失的還是農民自己,這種經濟發展是沒有持續性的。廣東的一些農村現在正蓬勃發展工業,農民的收入確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過上了跟小城鎮一般的生活,但是曾經清澈的小河,曾經鬱鬱蔥蔥的山丘,曾經孕育了許多青蛙、養育了村裡的人們的農田都不復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黑乎乎的再也沒法游泳的臭水溝,被挖泥機挖得遍體鱗傷的黃泥山,和不斷的製造廢水、廢氣、廢物的工廠。相反來說,若經營者能多注重環境和生態的效益,雖然在短期內經濟效益較低,但隨著環境和生態條件得到改善,環境的效益便能轉化成經濟效益,不但總體經濟效益會大大提高,經濟的動力亦得以維持並持續發展下去。例如,種植樹木(當然樹種的結構應當本土樹種為主較好),雖然短期內直接經濟價值低,但卻能夠有效改善土質,增加肥力,減少水土流失,保證農產品能維持穩定的產量。在具體規劃上,作物的結構和布局必須合理,要兼顧到長期效益項目和短期效益項目的配合問題,做到以短養長,長短結合。為解決溫飽問題當然要優先考慮發展一些有即時效果的項目,但在實施這些項目的同時,應以不損害現有環境為底線原則,並積極安排具有中、長期效益的項目,實行最佳化的土地利用,為農村持續發展打下穩固基礎。然而,中國農民的教育水平低,縣級決策者的環境意識也不強,並不容易改變他們既有的觀念和生產方式。技術水平低,生產方式落後,也容易造成資源浪費、環境退化等問題。因此,義務教育和環境教育工作便顯得格外重要。藉著教育,令農民和決策者放棄短視的眼光,讓他們懂得運用一些合乎生態環境的耕作方式,以使長期效益得以確保。

建立示範區是一有效的方法。通過示範區可以使農民和決策者直接看到新系統對提高生產和改善生活水平的潛力。此外,政府增加投入的資源或補貼,也有助農民支持一些具長期效益的項目。當這些項目成熟的時候,長期效益出來了,農民定會大力支持這些項目並貫徹下去。但是令人擔憂的是,稅費改革後,政府與農民的關係比以前要疏遠了很多,農民對於政府已經失去信心,只願意自己做自己的事情,而政府呢?眼睛也只盯著那個GDP,每天想的就是怎樣招商引資,只要有大商人投資大資金進來就提供大量的優惠政策,而這些優惠政策往往受損的就是自然環境。為了能吸引商人,不惜放寬對水的處理、廢氣的處理等的標準。

我覺得在建立示範區的時候可以找比較貧困的農民合作,這樣既可以扶貧,也可以讓其他農民看到效果,從而增加政府在農民心中的信任度。

資金短缺是生態農業建設的另一大困難。現今,很多生態農業建設仍然處於建設的初期,或者還沒有起步,財政未能獨立,且現在實行稅費改革後,縣級政府手上可以用的資金就更少了,只有依賴國家補貼來支持。可是,國家現時的整體經濟實力仍弱,補貼有限,以致很多生態農業建設未能全面地展開,部分項目遲遲未能付於實行。這樣便形成惡性循環,生態農業建設一天未能獨立運作,國家便要不斷給予補貼。無可否認,單靠國家補貼來完成生態農業建設似乎是不可能,而長期的補貼為國家構成負累,也不是件好事。解決的方法不外有二:節流和開源。

節流方面,首先是要避免"假、大、空"的項目,防止資源的浪費,例如:為塑造"高產衛星"而不顧現實環境制約的個案,如鄭集鎮裡出現的"巨森蘋果"政績工程,生態農業建設應以此為戒。其次,是要設計出資源的最佳化分配方案,把該用到農業的資金確保及時到位,選準投向,讓資源能發揮它最大的效用。

至於開源方面,有幾個可行的方法。其一是借著發展鄉鎮企業,擴大收入渠道,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實力,使農村集體經濟將一定比例的積累資金回饋用於農業,鄭集鴨業有限公司就是一個較好的例子;其二是引進其他產業與生態農業互相結合,例如:發展鹹菜加工業,讓部分農產品有更廣闊的市場出口,賺取資金;又例如:發展生態旅遊,借著當地楚皇城遺址旅遊的收益保護生態環境,讓生態農業能在一定的生態基礎和水平上發展;其三,是建立較完善的融資系統,讓農業建設項目能透過銀行發行股票、債券或以發展基金的形式籌集資金,通過制定條例和規定,激活資金流動,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因為生態農業建設最主要的目的是達到中國農村可持續發展,所以生態農業建設的發展方向也必需共同考慮經濟、環境和社會3 個方面。從經濟上來說,生態農業建設作為一種社會投資,它的長期總回報必須大於總成本。沒有足夠的長期回報,便是虧本的生意,是沒有持續性的。投資的成功與否取決於能否有效控制成本和賺取回報,其竅門是要精確計算和預計建設的成本與回報。然而,中國現今卻缺乏一個健全的會計系統,將有形與無形、財政性與非財政性的成本與回報計算出來。現在中國的會計系統只能計算一些有形、財政性的項目,無形的環境成本並沒有計算在內,以致真正的成本與回報的比例未能如實反映。不健全的會計系統不但不能幫助有關部門了解問題核心的所在,更容易被利用為文過飾非的工具,令問題持續、甚至惡化下去。

從生態角度來說,生態農業建設必須令生態環境更適於人民居住。狹義的生態環境,指自然的生態環境;廣義的生態環境,亦包括人文的生態環境。人在生態環境中的要求是多方面的。要滿足不同人、在不同時間的需要實不是件容易的事。例如:何駱村已經基本解決了溫飽問題,隨著人民生活改善,當他們衣食無憂的時候,人民所要求便是一個優質的生活環境,這時候,環境的質量便是最重要的了。所以,生態農業建設必須具有彈性,即能滿足不同人、在不同時間的需要。

從社會方面來說,生態農業建設必須推動社會發展。現在何駱村仍然落後,存在著許多社會問題,例如:就業、教育、生產力低等等。建設生態農業可以說是一個契機,在引入新的生產系統的同時,締造出一個新的社會環境。以就業為例,因為農村人口多,但生產條件未改善前,勞動力不能充分利用,大量剩餘的勞動力只得湧向城市。這不但是一種浪費,也給城市造成很大的壓力。解決農村的剩餘勞動力最好的方法是就地安排,發展勞動密集型的生態農業建設是其中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法。此外,現在一般的農業勞動大多是強體力勞動,勞動環境比較惡劣,老人和婦女等不能發揮作用。生態農業建設如能提供一個較好的勞動環境,讓老人和婦女也可以投入生產,農村的勞動力便能進一步發揮作用。

沿海的農村因為其地理位置得到了快速發展,但這種快速發展是以環境作為代價的,例如珠江地區,20年前它還是個以農業為主的落後農村,現在當地的人都因為工業的發展而過上了小城鎮一般的生活,生活便利,但是以前清澈的河水,現在已經找不到了。浙江地區的魚米之鄉也日漸消失,我不希望何駱村也重複他們的老路。由於生態農業建設比傳統農業有很多優勝的地方,所以在中國的二十一世紀議程中,生態農業建設已被列為優先項目。在最近10 年間,生態農業在不同的水平和層次上迅速發展,現已成為中國農業發展的一個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生態農業建設仍有很多問題尚未解決,但希望何駱村能參照現有的成果,發展成為一個既具有農村的優美景色,又具有城鎮的方便生活的人類生活的理想地方。

日本農業考察報告
農業考察報告(3) | 返回目錄

日本農業考察報告

應日本農林水產省的邀請,中國農業生產流通考察團一行6人,於2月19日至3月4日對日本農業進行了考察。考察團與日本農林水產省綜合食料局、生產局、糧食廳、統計情報部等部門就主要農產品產銷和貿易現狀、法律、政策及農業統計等進行座談,先後考察了北海道廳農政部、愛知縣廳農林水產部、農林水產省蔬菜茶葉試驗場(靜岡縣)及東京都中央批發市場大田市場、札幌市中央批發市場等。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日本農業生產及貿易

日本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側,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大島和約3900個小島組成的島國。國土總面積37.78平方公里,總人口1.252億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之一。日本農業屬典型的超小型農業結構,在分散、小規模農戶經營的基礎上,實現了農業現代化。

(一)農業生產狀況

日本糧食作物以稻穀為主,種植面積占耕地面積的一半,其次是小麥、馬鈴薯、豆類;經濟作物主要有水果、茶葉、蠶絲、甜菜、蔬菜等。

1.稻穀——稻穀總面積177萬公頃(其中水稻面積176.3萬公頃),比1999年減少1.8萬公頃,減幅1%;稻穀總產量949萬噸(其中水稻產量947.2萬噸,比1999年增加31.5萬噸,增產3%;水稻平均單產5370公斤/公頃,比1999年提高220公斤/公頃,增長4%。稻穀生產規模較小,經營規模相對較大的北海道,戶均經營規模在10公頃以下和10公頃以上各占總戶數的51%和49%,其它地區戶均3公頃以下和以上的分別占79%和21%。稻穀生產基本實現了全程機械化,機械插秧、收割、烘乾率分別達99.3%、88.9%和29.2%,水稻商品化育秧率為17.6%。70年代以來特別是90年代,日本實施農業結構調整計畫,主動調減稻穀面積,擴大小麥面積,稻穀生產出現了控制和調減總量、推廣優質品種、擴大經營規模等發展趨勢。

2.小麥——麥類作物播種面積23.7萬公頃,比上年增加7%,主要集中在北海道和都府縣,其中小麥面積18.3萬公頃;麥類總產量90.3萬噸,比上年增產14%,其中小麥產量68.8萬噸,比上年增產18%。隨著稻穀面積的調減,小麥面積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

3.大豆——大豆播種面積12.3萬公頃,比上年增加13%;大豆總產量23.5萬噸,比上年增長26%。

4.甜菜——甜菜播種面積6.95萬公頃,主要集中在北海道地區;甜菜總產量367.3萬噸,平均單產53.15噸/公頃。

5.水果——果樹總面積29萬公頃,總產量600萬噸。其中柑桔、蘋果面積占果樹總面積的22%和16%,產量占果品總產量的25%和15%。

6.茶葉——茶園總面積5.04萬公頃,茶葉總產量8.9萬噸。主要集中在靜岡和鹿爾島,茶園面積分別占全國總面積的41.7%和16%。靜岡茶葉生產規模較小,以生產玉露、末茶等高檔茶為主,鹿爾島茶葉生產規模較大,以生產普通煎茶為主。日本茶葉生產機械化水平較高,茶園管理基本採用小型機械,機械採茶面積占總面積的20%。

(二)農產品貿易狀況

由於日本農業資源特別是耕地緊缺,雖然農業現代化程度高,除大米基本自給外,多數農產品供不應求,外貿依存度很高,成為農產品進口大國。1999年日本農林水產品進口額620.67億美元,占外貿進口總額的20%,比1998年增7.2%;農林水產品出口額僅29.94億美元,只占外貿出口總額的0.7%。其中,農產品進口、出口額分別為359.74億美元和16.69億美元。農林水產品進口國主要是美國、中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1999年進口額分別占27.3%、10.9%、6.8%和6.4%,與1995年相比,從中國進口份額提高了2.7個百分點。

1.糧食——日本國內糧食自給率在40%左右,1999年頒布實施的《食品·農業·農村基本法》確定糧食自給率從40%提高到45%。1999年按照WTO協定,日本進口大米72萬噸,占國內總消費量的10%左右。進口大米分別來自美國(占48%)、泰國(占22%)、澳大利亞(占16%)、中國(占12%)、越南(占2%)。其它糧食品種如玉米、小麥、大豆等主要依靠進口。1999年進口玉米1660.6萬噸,進口額18.87億美元,平均到岸價格(CIF)113.44美元/噸,進口美國玉米占95.7%;1999年進口小麥597.3萬噸,進口額10.75億美元,平均到岸價180.27美元/噸,進口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小麥分別占55.5%、25.5%和19.0%,國內小麥自給率僅9%;1999年進口大豆488.4萬噸,進口額12億美元,平均到岸價245.35美元/噸,進口美國、巴西、加拿大、中國大豆分別占79%、12%、3%和3%,國內大豆自給率僅4%。

2.經濟作物產品——1999年日本國內生產食糖80萬噸,總需求量231萬噸,國內自給率35%,1999年進口食糖146萬噸;1999年進口新鮮蔬菜82.7萬噸,進口額9.3億美元,平均到岸價1123美元/噸,國內蔬菜自給率在80%左右。其中,進口中國、美國蔬菜分別占進口總量的33%和29%;1999年進口冷凍蔬菜68.95萬噸,進口額8.4億美元,平均到岸價1222美元/噸,從美國、中國進口量分別占46%和34%;國內茶葉總消費量13.5萬噸,1999年進口茶葉5萬噸,其中從中國進口綠茶1.2萬噸、烏龍茶2萬噸。水果國內自給率為50%左右,果汁基本依靠進口。

二、日本農業法規及政策

日本是一個發達的工業國家,農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僅為2%,但國家財政農業預算約占預算總額的5%-7%。日本農林水產省預算屬“黃箱政策”的農產品價格補貼高達3兆日元(263.8億美元),屬“綠箱政策”的財政支出2.633兆日元(231.5億美元)。日本的農業法律政策總體上建立在國家對農業的支持和保護基礎之上。

(一)日本《食品·農業·農村基本法》的基本內容

1999年7月日本國會頒布了新的《食品·農業·農村基本法》(以下簡稱《新基本法》),廢止了1961年制訂的《農業基本法》。《新基本法》的基本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強調確保國內糧食安全,努力提高糧食和食品的自給率;二是強調農業和農村的多功能性,加強對農業的支持與保護;三是強調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充分發揮農業的生態、環保和文化等功能;四是強調振興農村經濟,促進城鄉協調發展。

(二)日本農業應對WTO所採取的政策措施

日本長期以來以保證國家糧食安全為理由,採取如進口數量限額、高關稅和技術性貿易壁壘等多種措施控制進口的增長。在烏拉圭回合談判以來,特別是新一輪WTO多邊貿易談判以來,日本政府也認識到開放市場是大勢所趨,並著手調整國內政策。

1.在市場準入方面,日本政策已承諾將除大米以外的所有涉及農產品的非關稅措施加以關稅化,並在此基礎上進行關稅減讓。但由於日本的主要農產品關稅率很高,完成關稅減讓後進口產品仍難以與其國內產品競爭。如1999年4月實行大米進口關稅化,將關稅確定為350日元/公斤,在這一高關稅水平下,進口米價格相當或略高國產米。

2.在國內支持方面,日本不會削減支持力度,但支持方式將根據WTO規則發生變化。屬黃箱類的支持政策將減少,綠箱政策的支持將增加。《新基本法》在宗旨、糧食政策、農業政策、農村建設等方面做了重要的修正,但對農業的支持將繼續保持在較高水平。為達到保護日本國農業和農民利益的目的,在新一輪多邊貿易談判中,日本以農業的多功能性為理論依據,繼續強調政府對農業的支持和保護。

3.在農產品出口關稅方面,日本一方面通過關稅來控制某些農產品對國內的衝擊,另一方面對嚴重依賴進口的農產品(如糧食)要求確立出口禁止、限制措施的出口徵稅化。目的是使出口國的行為不會威脅到日本國的糧食安全,提高貿易的穩定性和預見性,使日本有穩定的進口糧食渠道。

4.在衛生和動植物檢疫方面,日本在逐步實施符合WTO規則措施的同時,與其它高收入國家相類似,將實行極為嚴格的進口食品質量檢驗制度,我國的多數農產品難以通過低價競爭方式打入日本市場。日本實行的檢驗制度和商品質量標準對農產品具有非常強的限制性。如進口新鮮農產品面臨檢疫、海外生產基地視察、非檢疫性害蟲的接受程度等多種障礙。

5.調整種植結構和品質結構,提高本國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在結構調整上,日本重點是適當減少相對過剩的水稻種植面積,增大豆和小麥種植面積,主要是通過補貼政策來調整。在品質結構調整上,主要通過價格機制來促進優質農產品的生產,優質品種和普通品種在市場價格上差異很大。

(三)日本主要農產品價格支持政策

由於日本農業資源特緊缺,農戶生產經營規模小,農業勞動力價格高,雖然農業現代化、社會化服務水平高,但國內農產品價格普遍高於國際市場價格。為了保護農民的利益,促進農業持續穩定發展,日本政府一直採取對農業的高額補貼政策,對不同農產品採取有針對性的價格支持政策。

1.稻穀價格支持政策

1996年開始日本放開國內大米市場,除政府“定購米”外,其它大米實行自由流通。政府每年按農戶稻穀生產面積向農戶定購大米150萬噸(約占國內大米年消費量的15%)作為國家儲備米,由政府按大米生產平均成本確定定購價,一般定購價低於市場價格。如大米定購價12587日元/50公斤(110.7美元/50公斤),比同期市場均價低12%。

農戶自主參加稻穀生產調整計畫,按國家計畫進行稻穀生產。政府與農戶共同出資建立稻作安定補助基金,對大米生產進行價格補貼。政府按前3年大米市場平均價確定基準價格。補助基金由兩部分構成,一是自由參加的農戶按上年大米產量、基準價格的2%交納基金;二是政府財政按農戶交納基金的3倍出資。政府通過農協動用補助基金對大米生產價格與基準價格(大米基準價14304日元/50公斤,相當於125美元/50公斤)之間的差價,直接給農戶提供全額補助。如果實際補助金超過補助基金,由政府向銀行貸款解決。

2.小麥價格支持政策

為推進種植業結構調整計畫,壓縮稻穀生產,促進小麥生產,日本政府對小麥生產採取高額價格補貼政策。政府按照前3年小麥平均生產價格(生產成本+利潤)和物價指數確定政府收購小麥的價格(基準價格)。對政府收購價(基準價格)與進口小麥市場價格(進口成本+經營費用)之間的差價,分別由政府財政或麥作經營安定補助基金給農戶提供直接的價格補貼。政府小麥收購均價7353日元/50公斤(64.7美元/50公斤),而政府小麥銷售均價僅1923日元/50公斤(16.9美元/50公斤),其差價全部由財政補貼。

3.大豆價格支持政策

日本政府建立大豆交付金制度,由國家財政支付交付金。國家按照前3年大豆生產平均價格確定補助基準價。參加大豆生產經營安定計畫的農戶,按上年大豆產量、補助基準價的3%,交納風險基金。政府動用交付金按農戶交納風險基金的3倍出資共同建立風險基金。當年生產價格與補助基準價的差價,由風險基金直接給農戶提供差價80%的補貼。

4.糖料價格支持政策

日本政府對食糖產銷建立了糖價調整制度,按糖料生產成本加上利潤確定糖料收購最低保護價。政府指定農畜產業振興事業團(特殊法人)全額收購企業的進口食糖,統一按一定比例抽取調整金。市場糖價由進口粗糖價格、調整金和精製加工費用構成。糖廠按政府確定的最低保護價收購農民的糖料,國產糖與進口糖市場價格之間的差價,由政府補貼(交付金)、調整金給糖廠提供補貼。

三、日本農業統計及預測

日本農業信息化程度較高,建立了完善的農業統計和產量預測系統。主要農作物生產狀況調查和產量預報分別由農林水產省和地方農林水產部門獨立進行。農林水產省的生產調查和預測結果對國家負責,是中央政府發布農產品生產狀況和產量預報的依據,各地方農業部門的生產調查和預測只對當地政府負責。農林水產省在各都、道、府、縣依據農作物種植面積直接設立農林水產事務所,全國共設立300個。現以水稻為例,簡要介紹日本主要農產品生產量的預測體系、運作程式、結果發布程式。

(一)農產品生產量預測體系

日本的水稻生產調查和預測分四個階段:一是制定調查標準和選定調查基點;二是通過巡迴調查或實地調查獲取必要的數據資料;三是對數據資料進行總結分析,與歷史資料進行比較,從而做出水稻生長發育狀況及產量預報;四是將預測結果向有關部門和社會公布。

從水稻播種到收穫共進行6次常規調查,其中生長發育狀況調查2次,分別在6月和7月進行;產量構成因素狀況(指有效穗數等)調查2次,分別在8月和9月進行;產量預測調查1次(10月)和實際收穫產量驗收1次(收穫期)。具體日期則根據當年氣候條件作適當調整而不固定於某一天。產量預測運作程式分四個階段:確定樣本區、區內取樣、產量構成因素調查、計算作況指數。

1.確定調查樣本:第一步通過購入航空公司的航片將農作物種植區劃分為2公頃的單位區,做出單位區內的配置圖。為在費用較少的情況下保證較小的誤差,又將單位區劃分為實測地帶和非實測地帶(交通不便區),對實測地帶依據各年產量的穩定狀況細分為高單產區、低單產區、單產穩定區和單產不穩定區。對同一類型的樣本點隨機編號再抽樣,被抽中的樣本依編號和航片落實到田塊。各縣樣本數的多少通過航片劃定的單位區數和不同產量類型計算而來,各縣每年的樣本點數由當地事務所的統計情報確認,相對穩定。

2. 區內取樣:在每一樣本區內按對角線確定三點,每點1平方米。測定穗數時每點取10蔸,共30蔸;測定粒數在三個區分別取3株、4株和3株,共10株;測定蔸數時每小區為1平方米,共3平方米。

3. 產量構成因素測定:依據上述區內取樣,分別計算出每平方米蔸數、每蔸穗數和每穗粒數。千粒重則根據歷年資料和當年成熟度確定。利用這些產量構成因素求出預測產量。

4.計算作況指數:作況指數是日本農業部門用來預報年成好壞的一個指標,評價區間為:

作況指數 106以上 105-102 101-99 98-95 94-91 90以下

年成 良 較好 平年 較差 不良 顯薯不良

作況指數的計算公式如下:

作況指數= 10a當年預計產量 X100%

10a平常年份產量

式中,10a(1000a=1ha)當年預計產量是由當年各地實測數據獲得,10a平常年份產量是通過統計模型求得,其模型不但受氣象指數(包括水稻生長期間日平均氣溫、日最低氣溫、日最高氣溫、日降水量、日照時間和日最大風速等)的影響,還與當年災害發生狀況、栽培技術進步、品種更新等因素有關。

(二)農產品預測結果發布程式

從當年7月至第二年2月底,農林水產省向全國發布6次農林水產預測公報:7月15日為生育期信息,8月15日和9月15日為作物生長態勢和作物種植面積信息,10月15日為種植面積與預期產量信息,12月15日為全年水陸稻產量結果公告。第二年2月底前公布不同品種、不同區域水稻產量信息。一是產量在全國排名前10位的品種及產地,二是各都道府縣水稻種植面積、單產和總產量信息,三是水稻主產區產地、種植面積和總產量的信息。

全國各地的事務所將得到的資料數據通過專用內部網路報送到農林水產省統計情報部,統計部門進行綜合匯總,進行對比分析,得出預測和統計結果後向外發布。預報結果由農林水產省向國會負責,各地農林水產部門所得資料及預測結果只適用於當地,不影響農林水產省的預報結果。

預報結果主要用於以下6個方面:供需計畫基礎資料、米價審定參考資料、稻作技術指導基礎資料、農業公用事業基礎資料、國民經濟計畫基礎資料和其它政策改進基礎資料。

四、考察體會和建議

通過兩周的考察,對日本農業生產、貿易現狀和發展趨勢,農業行政管理和政策法規,農業經營機制等情況有了一個基本的、系統的了解。結合我國農業發展實際情況,以下幾個方面值得借鑑。

(一)一體化的農業行政管理體制。1月日本中央政府完成了機構改革。改革後的農林水產省有公務員3萬人,其中農林水產省本部4500人。農林水產省由農林水產大臣、副大臣、大臣政務官、農林水產事物次官、農林水產審議官、農林水產大臣秘書官,大臣官房、綜合食料局、生產局、經營局、農村振興局、地方支分部局、農林水產技術會議、審議會、事業單位管理機關等9個內局,糧食廳、林業廳、水產廳等3個外局組成。農林水產省依法履行全國農林水產生產、流通、貿易及農業支持保護、農村振興等一體化管理職能。

(二)現代化的農業物質技術裝備。與歐美大型農業結構相比,日本農業屬典型的超小型農業結構。60年代以來通過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普及推廣先進農業技術,積極推進規模經營,實現了農業基礎設施、生產技術和裝備的現代化,大幅度提高了農業生產力水平。

(三)產業化的農業經營機制。日本通過建立完善的農產品市場體系,發展農協組織,較好地解決了小農戶分散經營與大市場、大流通之間的矛盾,提高了農民的組織化程度、社會化服務水平和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特別是農協組織成為政府與農戶之間、市場與農戶之間的紐帶和橋樑,在農業產業化經營中發揮了關鍵和核心作用。

(四)法制化的農業支持保護體系。雖然農業在日本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很低,但日本政府一直強調國家食品安全,高度重視對農業的支持和保護,通過制訂《食品·農業·農村基本法》等法律法規,把國家對農業的支持和保護法制化,規範化。日本政府採取的農產品價格補貼政策,對促進農業發展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同時也帶來負面作用,不但加重了政府的財政負擔,使日本的農產品價格遠遠高於歐美國家,而且農產品的價格偏高,導致日本的生活費用高於西方其他國家,久而久之又會引起國民對政府的不滿。

我國農業與日本農業在農戶小規模經營這一點上,非常相似,日本農業機械化、現代化和產業化的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同時,日本是農產品進口大國,開拓日本農產品市場潛力很大。為此,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建立健全農業支持保護體系。按照WTO的規則,結合我國農業的實際,調整國民收入結構,加大對農業的支持和保護力度,重點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調整國家財政支農資金結構,大幅度提高“綠箱政策”農業投資比重,增加農業科研、技術推廣、病蟲害防治、植物檢疫、農業抗災救災和農業保險等財政投入。從戰略上重視糧食安全,逐步建立和完善生產、儲備、供應、外貿、預警、低收入階層保障系統等糧食安全體系。

二是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借鑑日本農協發展的經驗,要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鼓勵、扶持、規範農村各種類型的專業、技術合作組織和產業化龍頭企業的發展,特別是把發展“訂單農業”作為推進結構調整的重大舉措來抓,逐步建立和完善農業產業化運行機制。

三是研究開拓日本農產品市場。日本是農產品進口大國,我國應充分發揮毗鄰日本的區域優勢,抓住加入WTO的機遇,積極開拓日本大米、小麥、大豆、食用油、蔬菜、水果、茶葉等市場,提高我國農產品在日本進口市場的份額。重點是研究日本市場對農產品質量的要求,集中優勢產區,調整品種結構和品質結構,加強農產品衛生安全監測,提高農產品質量、加工包裝水平和市場競爭力。

四是加強中日農業合作交流。中日兩國農業存在相似性和互補性,農業科技、管理、貿易領域的合作前景廣闊。建議在農業產業化經營、推進農業現代化、農業可持續發展、推進農業結構調整、農業信息體系建設等方面開展技術合作與交流,積極開展農業機械、農產品貿易。

團長隋鵬飛種植業管理司副司長

團員吳宏耀種植業管理司農情信息處處長

淡妮娜國際合作司綜合處調研員

張永林吉林省農業委員會農業處副處長

王學嵐浙江省農業廳辦公室辦公室科長

蔣佐升湖南省農業廳信息中心副主任

二ОО一年四月十八日

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考察報告樣本
農業考察報告(4) | 返回目錄

市人大常委會:

為了解我市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基本情況,促進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根據市人大常委會的工作部署,9月10日—11日,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吳水和,原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尚天法分別帶領部分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和農業小組人大代表,分赴林州市、縣、縣、縣等縣(市),聽取了有關縣(市)的工作情況匯報,認真察看了其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情況,並與基層幹部民眾進行了廣泛的交談,對我市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有了較深的了解。

一、我市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主要工作及成效

通過視察,大家認為: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工作,認真貫徹黨和國家各項強農惠農政策,切實加大對農業基礎建設的投資力度,使全市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進展較快,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提高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為推進新農村建設和現代農業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一)“紅旗渠精神杯”競賽成績突出,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明顯加強。近年來,我市以“紅旗渠精神杯”競賽為動力,持續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較好地完成了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任務,連續獲省政府頒發的“紅旗渠精神杯”。在重點水利工程建設方面,先後實施了南谷洞、琵琶寺水庫除險加固,河市區東段治理、茶店坡溝治理,引黃補源、躍進渠灌區節水技術改造等一批重點水利工程建設。在農村水利工程建設方面,通過建水庫、機電井、旱井、水窖、集中供水處,初步形成了溝相通、渠能聯、旱能澆、澇能排的防洪除澇抗旱減災體系和水資源供給保障體系。節水灌溉面積已達370多萬畝,年可節水3億m3,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十分顯著。

(二)重點林業工程進展順利,林業生態市建設開局良好。近年來,我市林業工作緊緊圍繞林業生態建設和促進農民增收兩大任務,積極組織實施了太行山綠化、防沙治沙、退耕還林、外資造林等重點林業工程,紮實開展“四荒”拍賣造林體制改革,大力搞好林業高效園區建設,切實加強林地、濕地、沙地林業資源管護工作,使全市各項林業工作取得了重大進展。特別是在今年林業生態市建設過程中,通過加強領導、加大獎補力度、嚴格考核獎懲、嚴把造林技術關、實行戶戶契約以及廣泛宣傳發動等措施和手段,使我市林業生態市建設開局順利,取得了明顯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造林面積34.28萬畝,是省下達28.83萬畝的119%,完成森林撫育和改造4.3萬畝,是任務的100%。全市的林木覆蓋率由21.6%提高到25.4%,生態環境狀況初步得到改善。

(三)耕地保護政策及責任製得到了較好落實。近年來,我市把保護耕地作為確保糧食安全和保護農民利益的首要任務。通過強化領導、廣泛宣傳、動態巡查、開源節流等一系列措施,全面落實關於耕地保護的各項政策、規定,實現了全市耕地總量的動態平衡,確保了全市基本農田面積不減少、質量不降低、用途不改變,全市現有農用地面積522646.49公頃,其中:耕地408214.21公頃;園地11505.39公頃;林地68926.49公頃;牧草地4.71公頃;其他農用地33995.71公頃。1999年—,我市共實施占補平衡項目782個,新增耕地面積9826.66公頃。此外,我市還開展了工礦廢棄地治理和磚瓦窯廠復墾等項目,自以來共開發整理和復墾土地4.3萬畝,新增耕地21200畝。

(四)農業機械化水平發展較快,農機管理水平不斷提高。農業的根本出路在於機械化。加快農業機械化步伐,提升農機裝備水平,是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內容。近年來,我市緊緊圍繞新機具推廣、農機具購置補貼、組織聯合機收、機械化秸桿還田、農機行政執法等工作,不僅提升了農機裝備水平,而且提高了農機管理工作水平,有力的服務了全市的農業生產發展和新農村建設。目前,全市農機總動力已達514.64萬千瓦,擁有大中型拖拉機7870台、聯合收割機6900台、秸桿還田機7522台、鏇耕機7196台、機引播種機34130台(其中免耕播種機1230台)。隨著我市農業機械化的推進,一方面提高了我市小麥、玉米等主要農作物的產量,增強了農業抗災防災能力,提高了生產效率,增加了農民收入。另一方面解放了大批農村勞動力,加快了農業結構調整的步伐,促進了我市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

(五)加大了科技興農力度,農業技術推廣成效顯著。大力開展科技下鄉活動,認真實施種子工程、沃土工程、植保工程和綠證工程“四大工程”,積極推廣各項優質配套技術。如縣結合其工作實際,創建了三大科技推廣體系,實現了良種良法配套。目前,縣小麥優質專用率已達到100%。使精量半精量播種、秸稈還田、測土配方施肥等八大技術得到推廣 ,推廣配方施肥250萬畝,今年夏糧生產測土配方施肥面積接近170萬畝,基本實現全縣覆蓋。林州市近幾年來每年都會引進農業新技術6—8項,農作物新品種30餘個,篩選出適合該市的農業新技術3項,農作物新品種10餘個,並認真加以推廣。縣重點推廣了優質小麥、玉米、花生、尖椒以及配方施肥、病蟲害綜合治理等5項新技術,推廣面積較大,使該縣的農業效益得到了較大提高。

二、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用於農業基礎建設的財政投入不足,農業基礎設施仍很薄弱。近年來我市對農業的總投入雖然大幅度增長,但大都用在了扶持農業龍頭企業、發展高新技術項目等方面,用於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資金卻明顯不足。因此,我市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還遠遠不能滿足發展現代農業的需要。如全市已治理的中低產田面積占總耕地面積的比例不足30%,尚有近400萬畝的中低產田有待開發改造。通往農田的道路、橋樑年久失修,有些已經損壞,雨天泥濘難行,嚴重影響了農民民眾的生產生活。但由於農村集體經濟力量薄弱,民眾“一事一議”比較困難,極需要財政投入資金修復改造。此外,今年是創建林業生態市第一年,省下達我市植樹造林任務已超額完成,但市財政獎補資金缺口較大,至今沒有到位,占地補助資金具體落實時間也沒明確,民眾吃不上“定心丸”,將直接導至夏秋兩季收種時新植樹木的保存問題。

(二)部分農田水利工程年久失修,老化問題嚴重。我市的許多農田水利工程,如紅旗渠、躍進渠、漳南渠、豆公渠等灌區工程大多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修建的,年久失修,老化問題嚴重。代表在視察中看到,豆公灌區的攔河大閘仍在帶病運行,急需修復。據匯報統計,全市110座小水庫中,有60多座病險水庫未得到治理,嚴重威脅下游安全。許多橋樑、涵閘等建築物,由於當時的設計標準低,經過多年超標準運行,現在大部分已成病險工程,橋樑斷裂、橋墩傾斜問題突出,嚴重影響了農民民眾的生產生活,急需要進行技術改造。據了解,縣存在比較嚴重問題的橋涵閘就達643座,縣2600座橋樑中的半數承載能力不夠或損壞,200座水閘中90%存在漏水等毛病,有的已無法提起。而且,目前我市有很多水井沒有通電,只能用柴油機進行灌溉,澆一畝地要比用電增加成本12元。全市現有的540萬畝耕地中,還有90萬畝的耕地缺少灌溉設施。另外,縣傾全縣之力耗資4800萬元歷時四年的修建的引黃補源工程,由於上級沒有統一調水機構,至今沒有引來黃河水。

(三)農技推廣體系不健全。目前,我市農業技術推廣體系不健全,一是大多數鄉鎮農技站已名存實亡,即便是僅有的一兩名農技人員,也往往服務於政府的中心工作。二是農業科技推廣經費投入不足,農業科技推廣人員待遇低,人心不穩。三是隨著農業技術推廣力度的加大,對農業科研、技術推廣人員的素質要求也相應提高,而目前農業技術幹部再培訓的渠道卻沒有相應建立,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新技術的推廣套用效果。

(四)農業機械化水平發展不均衡。隨著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等國家支農惠農政策的實施,各級政府雖然加大了對農業機械化的投入,但相對較少,特別是一些農機化新技術、新機具推廣套用資金缺乏,新的生產領域的機械化進展慢,滯後於新農村建設、農業結構調整步伐;二是小麥耕種收的機械化水平比較高,但高效農業、經濟作物生產過程機械化程度較低,發展緩慢。另外柴油價格逐年上升,農機作業成本越來越高。小麥跨區機收市場隨著小麥聯合收割機迅猛增長,造成作業價格下,機手不能獲得應有效益,挫傷了農機經營者的積極性。

(五)有的地方對耕地保護認識不足,對耕地的質量建設重視不夠。一是有的領導幹部沒有站在“從國家全局著想,為子孫後代負責”的高度來認識保護耕地的重要性,而是從局部和短期利益出發,側重考慮本轄區的經濟成長,甚至以過多占用耕地為代價來換取一時一地的經濟成長,存在“重發展、輕保護”現象。二是在一些地方,只注重占補平衡數量的落實,而不考慮耕地質量的提高,在配套設施方面遠達不到要求,存在“重數量、輕質量”現象。

三、幾點建議

(一)進一步加大財政對農業基礎建設的投入力度。一是政府要不斷加大對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投入。除積極爭取上級補助資金外,還要加大市縣兩級財政對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的投入力度。二是完善投入機制,拓寬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籌措渠道。要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逐步形成政府投入支持、民辦公助和社會參與的多元化投入新機制。特別是要加大對中低產田改造、田間道路和橋樑修復、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投入力度。

(二)要儘快發揮引黃補源重點水利工程效益。鑒於縣耗巨資修建的引黃補源重點水利工程竣工五年未發揮效益,市政府應高度重視此項工作。建議由市政府主要領導牽頭,成立引黃補源調水協調機構,督促省水利廳及黃委會建立和完善調水機制,使引黃入內補源工程儘早發揮效益。

(三)完善和強化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建設。一要為農業科技推廣提供強有力的政策保障。要有重點地扶持一批示範性社會化農業技術推廣組織,鼓勵開展經營性服務,對一些發展較好、帶動能力強的農業科技服務實體,優先培育成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二是建立一支高素質的農業科技推廣隊伍。鼓勵農業科技人員承包領辦高效農業科技園,推廣套用新技術。加快建設各種專業協會,發揮協會帶頭推廣作用。完善農業新技術推廣體系建設。全面提高專業人員的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儘快建立形成多元化農業技術推廣機制。大力推廣普及農業增效技術,全面提升農業科技創新能力。三要搭建高效實用的農業科技信息服務平台。建立以省、市、縣三級信息網路平台為主體,以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服務站、農業企業、專業合作組織信息服務站為服務視窗的信息服務體系,加大力度搞好服務。

(四)進一步加快農機事業發展。一是各級政府要加大農業機械化的投入,每年財政要拿出一定量的專項資金,用於發展先進的大中型農業機械,推廣先進適用的農機化新技術,促進農機服務體系建設;實施農機田間作業補貼,鼓勵和保護農機經營者的積極性。二是因勢利導,因地制宜支持和鼓勵發展多種形式的農機合作社和農機合作組織,完善農機中介組織、經紀人隊伍建設。三是圍繞大農業,發展大農機,加快推進高效農業、經濟作物生產過程機械化進程。

(五)加強耕地保護,著力提高耕地質量和糧食生產能力。一是嚴格實施土地規劃和基本農田保護制度,嚴厲打擊亂占濫用耕地行為。二是加大中低產田改造力度,穩定糧食播種面積,不斷提高糧食單產、品質和效益,積極推進農業集約化、產業化經營,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三是繼續加大土地開發整理力度,集中清理閒置土地,特別是注重提高新增耕地的質量。四是進一步加大對水土流失、耕地沙化、鹽鹼化等的治理力度,建設環境友好的耕地生態系統。

編輯推薦:
農業考察團赴外地學習考察報告
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考察報告樣本
甘肅省農業節水技術考察報告
[分析報告]跨國公司投資中國農業出現新動向
赴澳大利亞機械化旱作節水農業考察報告範文
關於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考察報告例文
關於赴膠東五縣市學習考察農業產業化的報告
赴美農業技術推廣管理幹部考察報告
關於我區農業結構調整情況的考察報告
赴美農業技術推廣管理幹部培訓考察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