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規劃建議的學習體會

基準情景下的產業結構有什麼變化呢?製造業內部高能耗產業和低能耗產業的比重將長期基本穩定,因為轉變發展方式轉的不大到位,2010、2015、2024年大體維持在44.2:55.8。第三產業比重提升會較慢,再過10年才能與第二產業持平,一、二、三次產業構成2010年為10.4:48.8:40.8,預計2024年為7.8:47.3:44.9,2024年可能為5.7:47.1:47.2。現在第三產業正處於一個快速發展期,國際經驗表明,人均gdp達到4000—7000美元是第三產業持續快速發展期,我們現在已經到了4000美元,這是一個機遇。我個人認為從結構調整情況看,這個基準情景是非常不理想的。

基準情景下的能耗和碳排放怎么樣呢?大家知道我國在國際上承諾單位gdp的碳排放下降40%—45%,我們要在國際上兌現這個承諾,這不是絕對量的減少,而是相對數的減少,這是我們可以努力做到的。要兌現承諾就必須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否則我們在國際上就沒有信譽了,這雖然是個經濟問題,也會對我國在國際政治環境中的形象產生影響。

第二,發展方式轉變較快情景。

假設關鍵領域改革快速協調推進,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效率改進的貢獻增加,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力度加大,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取得重要進展,國際環境不發生重大變化。在這種情景中,經濟發展的速度較快,質量和效益較好,協調性和可持續性增強,人民得到的實惠更多。

現在寧可放慢經濟成長速度,也要把發展方式、結構調整往前推。在這種情況下,勞動力增長的貢獻與基準情景下的一樣,資本增長比基準情景略高一些,但也在逐步放慢,拉動經濟成長主要靠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這就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的綜合成效。

在發展方式轉變較快情景下,我國仍然可以維持較高的增長速度,預計“十二五”期間可達8.4%(模型測算結果,僅供參考),比基準情景高0.5個百分點。按2010年價格計算,到2024年gdp將達到53萬億元(7.63萬億美元),2024年為75萬億元(10.79萬億美元),分別比基準情景高1.18萬億和2.14萬億元人民幣。全要素生產率的貢獻高於基準情景,綜合反映了技術創新、生產效率、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和人力資本的提升等各種因素的貢獻加大。

在發展方式轉變較快情景下,農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提高快於城市居民,城鄉居民收入比從2010年的4.29先提高到2024年的4.39和2024年的4.45,但到2030年降低到4.04,城鄉收入差距顯著低於基準情景中的4.61、4.9、5.03。

居民消費增長更快,對經濟成長的拉動作用更大。居民消費占gdp的比重由2010年的40.1%(可能高估)上升到2024年的49.7%(可能高估)和2024年的51.9%,高於基準情景的47.5%和48.3%。

在發展方式轉變較快情景下,高能耗產業比重將逐步下降,低能耗產業比重相應上升,2010 年為44.2:55.8,2024年為44:56,2024年達到43.6:56.4。第三產業比重會較快提升,到“十二五”期末即可超過第二產業,這就比我們原來預想的在“十二五”末持平更為積極,也就是說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產業結構調整的成效更加明顯。一、二、三次產業構成2010年為10.4:48.8:40.8,2024年預計為8.2:45:46.8,2024年將達到6.1:43.1:50.8。

在發展方式轉變較快情景下,到“十二五”末期,預計能源消費總量為35.5億噸標準煤,比基準情景減少5.7億噸標準煤。到2020和2030年,能源消費總量分別為40.39億和51.1億噸,比基準情景分別少13.6億和33.1億噸。2024年碳排放強度將由2010年的2.44噸/萬元gdp 下降到1.80噸/萬元,到2024年排放強度將降低到1.36噸/萬元,比XX年下降55.7%,下降幅度將明顯高出我國的國際承諾。這樣一來我們就主動了,在國際道德評判中我們就站在了高點上,可以充分證明中國真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為人類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問題作出了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