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保障工作計畫

度創新,在東部有條件的省市或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逐步推進城鄉勞動力市場一體化。通

過建立和完善統一的社會保障制度,深化勞動就業制度改革,取消社會從業人員之間的不同

“身份”,消除不合理市場分割現象,儘快統一城市勞動力市場。

建立勞動就業登記制度,進一步改革勞動工資制度。社會成員就業必須登記,確定唯一

社會保障號碼,建立個人工資帳戶和社會保障帳戶。逐步建立和完善勞動力市場工資指導價

位制度。

實現職工勞動報酬和福利的工資化、貨幣化,改進政府對企業工資管理的調控手段,促

進勞動力市場價格機制的形成。完善和規範勞動就業服務體系。加強勞動力市場載體建設,

建立覆蓋全國主要城市的勞動力管理與服務信息網路和勞動力供求狀況的信息分析發布制度。

努力改善公共職業介紹機構的服務,實現職業介紹機構網路化、現代化,提高服務機構人員

的專業化水平,促進民營職業介紹機構的健康發展。制定勞動力市場管理和職業介紹、職業

指導、勞動事務代理等就業服務制度和標準,規範勞動者、企業和社會中介組織的市場行為。

4 、全面提高勞動者素質,實行靈活的就業形式

採取就學替代就業措施。大力發展非義務教育,進一步擴大高等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的

招生規模。全面推行勞動預備制度和勞動就業準入制度,對新生勞動力、下崗失業青年強化

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力爭通過增加大學、高中招生數量和就業前培訓,提高文化和技能素

質,使當年大部分勞動適齡青年延遲就業。

加強在職培訓和再就業培訓。推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強化再就業培訓工作,對下崗失

業人員實行免費培訓。重視開展對農村勞動力的職業技術培訓,逐步形成完善的農村職業培

訓體系。

實行靈活的就業形式。引導勞動者轉變就業觀念,採取非全日制、臨時性、階段性和彈

性工作時間等多種靈活的就業形式,提倡自主就業。改革和落實帶薪休假制度。

五、深化社會保障體制改革,加快社會保障體系建設

(一)主要任務 

1 、加快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

政府要加強巨觀調控和政策引導,發揮市場和社會各方面在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中的積極

作用,努力構築覆蓋全社會的多層次社會保障安全網。一是以深化城鎮職工基本養老、基本

醫療和失業保險制度改革為重點,在試點的基礎上擴大改革實施範圍,推進各項制度建設,

基本建立統一、規範、完善的社會保險制度體系。二是完善社會救濟、社會互助、優撫安置

和社會福利政策,切實維護婦女、未成年人、老年人和殘疾人的合法權益;加強對社會低收

入群體的保障和救助,確保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落實。三是改善政府的巨觀調控,

健全社會保障法律法規,建立信息網路系統,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保證社會保障制度

改革的順利實施。四是大力加強社區建設,鼓勵社會各方面積極參與社區建設,實現社會保

障管理服務的社會化,切實減輕企業的社會負擔。五是推動農村基本保障體系建設,在健全

初級衛生保健服務體系和以家庭養老為主的基礎上,探索市場經濟條件下適合農村不同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