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創新先進單位”自評報告

1、大力推進“以校為本”的教研製度建設。XX年以來,我們堅持行政推動與學術研究相結合,建立校本教研工作制度,完善區域教研協作體教研網路,創建校際合作交流機制,培養教科教研骨幹力量,創新教師培訓和教學研究方式。通過幾年的努力探索與實踐,在全縣建立起基於學校的、面向全體教師的、以教師為主體的區域性教學研究運行機制,基本形成了區域推進與校本發展一體化的“一系統、兩發展、三結合、四多”教研文化。“一系統”即策劃及實施系統,以區域教研協作體負責人為協調人的策劃設計與組織實施系統;“兩發展”即區域教研協作體推動教師專業發展和學校均衡發展。“三結合”即區域教研協作體自主活動與縣教研室主題活動相結合,協作體統一活動與學科交流相結合,協作體計畫性活動與生成性活動相結合;“四多”即區域協作教研活動中的多主體、多主題、多層面、多維度。對推進課程改革、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全體教師專業發展水平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XX年為全市以校為本教研製度建設推介會提供現場觀摩和經驗介紹,並兩次在全市以校為本教研製度建設項目工作會議上作經驗介紹。

2、大力推廣“主題研究式”教研活動方式。XX年起,在全縣推行主題研究式教學研討活動的教研方式,這一教研活動方式強調基於教育教學實踐選擇研究主題、確定研究重點,強調學習、研究、實踐、反思相結合,圍繞主題開展理論學習、問題研究、實踐嘗試和總結反思等系列活動。目前,這一活動方式已成為我縣廣大學校校本研修的主要活動方式。教研室、各教研協作片組織的學科教研活動,也都以主題研究式教學研討活動的方式展開。

3、大力推行“區域協作體式”的課題研究。開展與區域協作教研相適應的課題研究,是當前學校發展和教師專業成長的現實要求和緊迫任務。為此,我縣成立了“學校特色發展的校本研究”課題研究協作體,課改中的許多深層次的問題,通過有計畫地系統的套用性課題研究來解決,課題化的教學研究活動方式,最能體現實踐與研究的計畫性與實踐性。因此,實驗開始,我們要求各協作體成員學校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教育發展的需要,以及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困惑等來確定本校教研的核心課題,並組織各成員學校教師圍繞總課題確定子課題,逐步實現了“合作共生,和而不同,一校一特,一科一品”局面。經過幾年的努力實踐,一些學校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目前,我縣申報並立項“學校特色發展的校本研究”市級課題12項,縣教研室、教科所加強對市級立項課題的跟蹤管理,區域教研協作體定時開展研究活動,課題研究人員分階段匯報課題研究進展情況,直至結題。目前,我縣的“學校特色發展的校本研究”研究工作已進入規範研究、深入實施、解決問題、注重實效的研究層面,結題準備工作已納入各協作體工作日程。科研興校、科研興教的意識已深深植根於我縣教育這塊沃土。

4、大力開展“多元立體式”的研究活動。一是課例研究活動。如“快樂課堂”、“集體備課”、“同課異構”等。二是課堂教學改革活動。如“校際會課”、“送課進校”、開設“公益課堂”、構建“和諧課堂”、打造“零距離課堂”等。三是專題研討活動。如“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某一側面)研究”、“有效訓練設計研討”、“各種課型(概念課、習題課、複習課、試卷講評課等)教學策略研討”、教學疑難解析、課程標準解讀、教學方法剖析等。四是特色研究活動。如“教學管理特色研討”、“複習備考與教育教學管理創新研討”、“畢業班聯考反饋會”、教學沙龍、教師論壇、“選單式研究”、“問題會診”等。

5、大力實施“城鄉幫扶結對”探索研究。大手牽小手,強校帶弱校。我們堅持均衡發展的理念,通過區域協作教學研究活動,大力推進教學改革,有力地促進了全縣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原來的一些薄弱學校和相對落後的鄉鎮學校都取得了十分令人關注的工作成就。如李市國小,在湖北省教育科研50強學校——xx國小的指導下建立起了學習型教科研組織,構建起了主幹課題帶動教科研全面發展的“科研興校”系統,促進了各項教研活動的開展,加快了骨幹教師培養。縣實驗國中幫扶結對農村偏遠國中蛟尾中學成效明顯,5年兩校年年雙雙進入教學質量先進學校表彰行列。縣實驗國小對口幫扶薄弱村小——xx國小效果良好,近幾年兩校辦學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都得以明顯提高和長足發展。xx國小、xx國小等學校的教師專業培訓、校本課程建設、課題研究等在區域教研協作體活動的促進下都達到了較高的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