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史》卷五 魏本紀第五



二年春閏二月,高歡敗爾朱天光等於韓陵。夏四月辛巳,高歡與廢帝至芒山。使魏蘭根慰喻洛邑,且觀帝之為人。蘭根忌帝雅德,還致毀謗,竟從崔陵議,廢帝於崇訓佛寺。而立平陽王修,是為孝武帝。帝既失位,乃賦詩曰:"朱門久可患,紫極非情玩。顛覆立可待,一年三易換。時運正如此,唯有修真觀。"五月丙申,帝遇弒,殂於門下外省,時年三十五。孝武帝詔百司赴會,葬用王禮。加九旒、鑾輅、黃屋、左纛,班劍百二十人。後西魏追謚節閔皇帝。

廢帝諱朗字仲哲,章武王融第三子也。母曰程氏。帝少稱明悟。元曄建明二年正月戊子,為勃海太守。普泰元年十月,勃海王高歡奉帝以主號令。

中興元年冬十月壬寅,皇帝即位於信都西。大赦,改普泰元年為中興。以勃海王高歡為丞相,都督中外諸軍事。以河北大使高乾為司空。辛亥,高歡大破爾朱兆於廣阿。十一月,梁將元樹入據譙城。

二年春二月甲子,以勃海王高歡為大丞相、柱國大將軍、太師。及歡敗爾朱氏於韓陵,四月辛巳,帝於河陽遜位於別邸。五月,孝武封帝為安定郡王。十一月,殂於門下外省。時年二十。永熙二年,葬於鄴西南野馬崗。

孝武皇帝諱修,字孝則,廣平武穆王懷之第三子也。母曰李氏。帝性沈厚,學涉,好武事,遍體有鱗文。年十八,封汝陽縣公。夢人有從諱謂己曰:"汝當大貴,得二十五年。"永安三年,封平陽王。普泰中,為侍中、尚書左僕射。

中興二年,高歡既敗爾朱氏,廢帝自以疏遠,請遜大位。歡乃與百寮議。以孝文不可無後,時召汝南王悅於梁。至,將立之,宿昔而止。又諸王皆逃匿,帝在田舍。先是,嵩山道士潘彌望見洛陽城西有天子氣,候之乃帝也。於是造第密言之。居五旬而高歡使斛斯椿求帝。椿從帝所親王思政見帝。帝變色曰:"非賣我耶?"椿遂以白歡。歡遣四百騎奉迎帝入氈帳,陳誠,泣下沾襟。讓以寡德。歡再拜,帝亦拜。歡出,備服御,進湯沐。達夜嚴警。昧爽,文武執鞭以朝。使斛斯椿奉勸進表。椿入帷門,罄折延首而不敢前。帝令思政取表,曰:"視,便不得不稱朕矣。"於是假廢帝安定王詔策而禪位焉。即位於東郭之外。用代都舊制,以黑氈蒙七人,歡居其一。帝於氈上西向拜天訖,自東陽、雲龍門入。

永熙元年夏四月戊子,皇帝御太極前殿,群臣朝賀。禮畢,升閶闔門大赦。改中興二年為太昌元年。壬辰,高歡還鄴。五月丙申,節閔帝殂。以太傅、淮陽王欣為太師,改封沛郡王。以司徒、趙郡王諶為太保。以司空、南陽王寶炬為太尉。以太保長孫承業為太傅。辛丑,復前司空高乾位。己酉,以儀同三司、清河王亶為司徒。乙卯,內外解嚴。六月癸亥朔,帝於華林園納訟。丁卯,南陽王寶炬坐事,降為驃騎大將軍,開府,以王歸第。己卯,臨顯陽殿納訟。丙戌,詔曰:"間者,凶權誕恣,法令變常,遂立夷貊輕賦,冀收天下之意。隨以箕斂之重,終納十倍之徵,掩目捕雀,何能過此!今歲租調,且兩收一丐,明年復舊。"秋七月庚子,以南陽王寶炬為太尉。乙卯,帝臨顯陽殿,親理冤獄。是月,東南道大行台樊子鵠大破梁軍於譙城,禽其將元樹。八月丁卯,封西中郎將元寧為高平王。九月癸卯,進燕郡公賀拔允爵為王。癸丑,改封沛郡王欣為廣陵王;節閔子勃海王子恕為沛郡王。冬十月辛酉朔,日有蝕之。十一月丁酉,祀圓丘。甲辰,殺安定王朗及東海王曄。己酉,以汝南王悅為侍中、大司馬,開府。葬太后胡氏。十二月丁亥,殺大司馬、汝南王悅。大赦,改元為永興。以同明元時年號,尋改為永熙。是歲,蠕蠕、嚈噠、高麗、契丹、庫莫奚、高昌等國並遣使朝貢。

二年春正月庚寅朔,朝饗群臣於太極前殿。丁酉,勃海王高歡大敗爾朱氏,山東平。罷諸行台。丁巳,追尊皇考為武穆皇帝,太妃馮氏為武穆皇后,皇妣李氏曰皇太妃。二月,以鹹陽王坦為司空。三月甲午,太師、魯郡王肅薨。丁巳,以太保、趙郡王諶為太尉。以太尉、南陽王寶炬為尚書令、太保,開府。是月,阿至羅十萬戶內附。詔復以勃海王高歡為大行台,隨機裁處。夏四月己未朔,日有蝕之。秋七月壬辰,以太師、廣陵王欣為大司馬,以太尉、趙郡王諶為太師,並開府。庚戌,以前司徒、燕郡王賀拔允為太尉。冬十月癸未,以衛將軍、瓜州刺史、泰臨縣伯、高昌王麴子堅為儀同三司,進爵郡公。十二月丁巳,狩於嵩陽,士卒寒苦。己巳,遂幸溫湯。丁丑,還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