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觀漢記》東觀漢記卷十六

朱暉同縣張堪有名德,每與相見,常接以友道。暉以堪宿望盛名,〔二一〕未敢安之。堪至把暉臂曰: “欲以妻子託朱生。”〔二二〕暉舉手不敢答。堪後仕為漁陽太守,暉自為臨淮太守,絕相聞見。堪後物故,〔二三〕時南陽飢,堪妻子貧窮,暉乃自往候視,見其困厄,〔二四〕分所有以賑給之。歲送谷五十斛,〔二五〕帛五匹以為常。〔二六〕御覽卷四0七

〔一〕 “朱暉”,范曄後漢書卷四三有傳。袁宏後漢紀卷一二亦略載其事。此下三句原無,御覽卷四二七引朱暉為臨淮太守事,開頭有此三句,今據增補。又聚珍本、御覽卷四三四引亦有此三句,僅無“
宛”字。

〔二〕 “其先宋微子之後也”,“ 其先”二字急就篇卷一王應麟補註、姓氏急就篇卷上引皆同。姚本、聚珍本作“暉之先”,二本乃輯者所改,以求文義明白。

〔三〕 “姓”,姚本、聚珍本皆有此字,急就篇卷一王應麟補註、姓氏急就篇卷上引皆無此字。

〔四〕 “代”,當作“世”。“代 ”字乃後人避唐太宗李世民諱改。

〔五〕 “外氏”,聚珍本同,姚本作“舅母”,書鈔卷一二三、御覽卷三四五引亦作“舅母”。

〔六〕 “□”,姚本無此字,書鈔卷一二三、御覽卷三四五引亦無此字。聚珍本作“裸” ,與“□”字同。

〔七〕 “見”,聚珍本作“義”。

〔八〕 “不與”,此句姚本作“暉不與”,類聚卷三五引同。聚珍本作“暉不敢與”,范曄後漢書朱暉傳李賢注引同。

〔九〕 “暉送金三斤”,姚本、類聚卷三五引同,聚珍本、范曄後漢書朱暉傳李賢注引作 “暉送其家金三斤”。

〔一0〕“數”,范曄後漢書朱暉傳同,姚本、聚珍本作“素”。

〔一一〕“令史”,原誤作“令使” ,姚本、聚珍本作“令史”,范曄後漢書朱暉傳、袁宏後漢紀卷一二同,今據改。

〔一二〕“表善黜惡,抑強絕邪”,此二句原無,聚珍本有,御覽卷四二七引亦有,今據增補。

〔一三〕“歲常豐熟”,原無此句,聚珍本有,御覽卷四六五引亦有,今據增補。

〔一四〕“吏民畏愛”,類聚卷五0引同,范曄後漢書朱暉傳亦同。聚珍本作“吏民畏而愛之”,書鈔卷七四引與聚珍本同。御覽卷四二七引作“ 吏民懷而愛之”,“懷”字雖然於義可通,但非原書之舊,作“畏”方與吏民所歌相合。

〔一五〕“為”,原誤作“謂”。聚珍本作“為”,類聚卷五0、御覽卷四六五亦皆引作“ 為”,今據改。

〔一六〕“民懷其惠”,此條書鈔卷三六引征兩次,卷三九引征一次,皆極疏略。

〔一七〕“疫”,原無此字,姚本、聚珍本有,書鈔卷七五引亦有,今據增補。

〔一八〕“鄰郡人多牽牛入界”,“ 界”字姚本、聚珍本同,書鈔卷七五引作“境”。此條書鈔卷三五亦引,字句簡略。

〔一九〕“坐考長吏囚死獄中”,此句上姚本、聚珍本有“暉為守數年”一句,系輯者為上下文義完足而增入。

〔二0〕“州奏免官”,此條文字御覽卷四六亦引,字句全同。

〔二一〕“宿望盛名”,聚珍本作“ 宿成名德”,文選卷五五劉峻廣絕交論李善注引與聚珍本同。

〔二二〕“欲”,文選卷四0謝朓拜中軍記室辭隋王箋李善注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