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第四卷)》第四章


臣談論,長了知識,所以他明白攝政雖然也是輔政,但真正含義絕不同於輔政。他
也知道當皇帝尚在幼小年紀,不能治理國家時,有一位親族大臣代皇帝全權處理朝
政,沒有皇帝之名,而有皇帝之實,這就叫做攝政,如周公輔成王的故事。在擁立
福臨登極之初,他已經有此野心,但當時他如果提出來這一想法,必會招致激烈反
對。他考慮再三,不敢提出這個意見,而是暗中授意他的一派人物擁護他與鄭親王
共同輔政。經過幾個月的醞釀,條件愈來愈對他有利,鄭親王對他步步退讓,甘居
下風。到了這時,他要做攝政工,獨攬朝綱的各種條件差不多都接近成熟。一旦他
親自率領大軍向中原進兵,將大清國的滿、蒙、漢三股人馬和征伐之權掌握到他的
手中,就理所當然地高居攝政王之位了。
滿洲君臣經過清太宗皇太極的國喪,內部一度為繼承皇位的鬥爭發生較大風波,
但因多爾袞處置得當,沒有使國家損傷元氣。事平之後,這割據中國東北一隅的新
興王國依然是朝氣蓬勃,對長城內虎視眈眈,準備著隨時趁明朝危亡之機進入中原,
占領北京,恢復四百年前金朝的盛世局面。由於出重賞收買探報,有關李自成向北
京進軍以至明朝束手無策的各種訊息,紛紛而來。到了甲申年的正月下旬,多爾袞
口諭盛京的文武大臣討論向中原進兵之策。許多人平素知道多爾袞的開國雄心,紛
紛建議趁“流賊”尚在北來途中,先去攻破北京,以逸待勞,迎擊“流賊”。
多爾袞雖然遇到這開國機運,感到心情振奮,然而他平日考慮事情比別人冷靜,
不肯匆忙就決定南下進兵大計。到了正月下旬,李自成率領的大軍已經破了平陽,
一路無阻,直奔太原,並且知道李自成另有一支人馬也準備渡過黃河,作為一支偏
師,走上黨,破懷慶,再破衛輝,北上彰德,橫掃豫北三府,然後北進,占領保定,
從南路逼近北京。眼看明朝亡在旦夕,多爾袞連日親自主持在睿王府召開秘密會議,
討論決策。
卻說洪承疇投降以後,生活上備受優待,但沒正式官職,直到此時,多爾袞才
以順治皇帝的名義任用他為內院學士,使他與范文程同樣為他的帷幄之臣,時時參
與對南朝的用兵密儀。
今天在睿王府舉行的是一次高層次重要密議,除多爾袞本人外,只有鄭親王濟
爾哈朗、范文程和洪承疇。他們討論的最重要問題是要判斷李自成的實際兵力。從
北京來的探報是說李自成率領五十萬大軍從韓城渡河入晉,尚有百萬大軍在後。如
果李自成確有這么多的人馬北上,清國滿、蒙、漢全部人馬不會超過二十萬,就決
不能貿然南下,以免敗於人數眾多而士氣方盛的“流賊”。考慮著李自成兵力的強
大,多爾袞不能不心中躊躇。
在多爾袞親自主持的前兩次密議中,洪承疇的看法都是與眾不同,使多爾袞不
能不刮目相看。洪承疇認為李自成入晉東犯的全部人馬絕不會有五十萬人。他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