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卷八 高祖本紀第八


五年,高祖與諸侯兵共擊楚軍,與項羽決勝垓下。淮陰侯將三十萬自當之,孔將軍居左,費將軍居右,皇帝在後,絳侯、柴將軍在皇帝後。項羽之卒可十萬。淮陰先合,不利,卻。孔將軍、費將軍縱,【正義】:二人韓信將也。縱兵擊項羽也。以“縱”字為絕句。孔將軍,蓼侯孔熙。費將軍,費侯陳賀也。楚兵不利,淮陰侯復乘之,【正義】:復,扶富反。乘猶登也,進也。大敗垓下。項羽卒聞漢軍之楚歌,【索隱】:應劭云:“今雞鳴歌也。”顏游秦云:“楚歌猶吳謳也。”按:高祖令戚夫人楚舞,自為楚歌,是楚人之歌聲也。以為漢盡得楚地,項羽乃敗而走,是以兵大敗。使騎將灌嬰追殺項羽東城,【集解】:徐廣曰:“十二月。”斬首八萬,遂略定楚地。魯為楚堅守不下。漢王引諸侯兵北,示魯父老項羽頭,魯乃降。遂以魯公號葬項羽穀城。還至定陶,馳入齊王壁,奪其軍。
正月,諸侯及將相相與共請尊漢王為皇帝。漢王曰:“吾聞帝賢者有也,空言虛語,非所守也,吾不敢當帝位。”群臣皆曰:“大王起微細,誅暴逆,平定四海,有功者輒裂地而封為王侯。大王不尊號,皆疑不信。臣等以死守之。”漢王三讓,不得已,曰:“諸君必以為便,便國家。”甲午,【集解】:徐廣曰:“二月甲午。”乃即皇帝位氾水之陽。【集解】:蔡邕曰:“上古天子稱皇,其次稱帝,其次稱王。秦承三王之末,為漢驅除,自以德兼三皇、五帝,故並以為號。漢高祖受命,功德宜之,因而不改。”【正義】:氾音敷劍反。括地誌云:“高祖即位壇在曹州濟陰縣界。張晏曰‘氾水在濟陰界,取其氾愛弘大而潤下’。”
皇帝曰義帝無後。齊王韓信習楚風俗,徙為楚王,都下邳。【正義】:音被悲反,泗州下邳縣是,楚王韓信之都。立建成侯彭越為梁王,都定陶。【正義】:曹州濟陰縣城是,梁王彭越之都。故韓王信為韓王,都陽翟。【正義】:洛州陽翟縣是,韓王信之都。徙衡山王吳芮為長沙王,都臨湘。【正義】:括地誌云:“潭州長沙縣,本漢臨湘縣,長沙王吳芮都之。芮墓在長沙縣北四里。”番君之將梅鋗有功,從入武關,故德番君。淮南王布、燕王臧荼、趙王敖皆如故。
天下大定。高祖都雒陽,諸侯皆臣屬。故臨江王驩【集解】:徐廣曰:“一作‘尉’。”為項羽叛漢,令盧綰、劉賈圍之,不下。數月而降,殺之雒陽。
五月,兵皆罷歸家。諸侯子在關中者復之十二歲,其歸者復之六歲,食之正義食音寺。一歲。
高祖置酒雒陽南宮。【正義】:括地誌云:“南宮在雒州雒陽縣東北二十六里洛陽故城中。輿地誌雲秦時已有南北宮。”高祖曰:“列侯諸將無敢隱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項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對曰:【集解】:孟康曰:“姓高,名起。”瓚曰:“漢帝年紀高帝時有信平侯臣陵、都武侯臣起。魏相丙吉奏事高帝時奏事有將軍臣陵、臣起。”“陛下慢而侮人,項羽仁而愛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與天下同利也。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戰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餽饟,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高祖欲長都雒陽,齊人劉敬說,乃留侯勸上入都關中,高祖是日駕,入都關中。六月,大赦天下。
十月,燕王臧荼反,攻下代地。高祖自將擊之,得燕王臧荼。即立太尉盧綰為燕王。使丞相噲將兵攻代。
其秋,利幾反,【正義】:幾音機。姓名也。項羽之將,為陳縣令,降漢。高帝徵諸侯,利幾恐,故反。高祖自將兵擊之,利幾走。利幾者,項氏之將。項氏敗,利幾為陳公,不隨項羽,亡降高祖,高祖侯之潁川。高祖至雒陽,舉通侯籍召之,【集解】:如淳曰:“得在通侯之籍。”而利幾恐,故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