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卷六十七 仲尼弟子列傳第七


孔子曰:“孝哉閔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集解】:陳群曰:“言子騫上事父母,下順兄弟,動靜盡善,故人不得有非間之言。”不仕大夫,不食汙君之祿。【索隱】:論語季氏使閔子騫為費宰,子騫曰“善為我辭焉”,是不仕大夫,不食汙君之祿也。“如有復我者,【集解】:孔安國曰:“復我者,重來召我。”必在汶上矣。”【集解】:孔安國曰:“去之汶水上,欲北如齊。”
厓耕字伯牛。【集解】:鄭玄曰魯人。【索隱】:按:家語云魯人。孔子以為有德行。
伯牛有惡疾,孔子往問之,自牖執其手,【集解】:包氏曰:“牛有惡疾,不欲見人,孔子從牖執其手。”曰:“命也夫!斯人也而有斯疾,命也夫!”集解包氏曰:“再言之者,痛之甚也。”
厓雍字仲弓。【集解】:鄭玄曰:“魯人。”【索隱】:家語云:“伯牛之宗族,少孔子二十九歲。”
仲弓問政,孔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集解】:孔安國曰:“莫尚乎敬。”在邦無怨,在家無怨。”【集解】:包氏曰:“在邦為諸侯,在為卿大夫。”
孔子以仲弓為有德行,曰:“雍也可使南面。”【集解】:包氏曰:“可使南面,言任諸侯之治。”
仲弓父,賤人。孔子曰:“犁牛之子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集解】:何晏曰:“犁,雜文。騂,赤色也,角者,角周正,中犧牲,雖欲以其所生犁而不用,山川寧肯舍之乎?言父雖不善,不害於子之美。”
厓求字子有,【集解】:鄭玄曰魯人。少孔子二十九歲。為季氏宰。
季康子問孔子曰:“厓求仁乎?”曰:“千室之邑,百乘之家,【集解】:孔安國曰:“千室,卿大夫之邑。卿大夫稱家。諸侯千乘,大夫故曰百乘。”求也可使治其賦。仁則吾不知也。”【集解】:孔安國曰:“賦,兵賦也。仁道至大,不可全名也。”復問:“子路仁乎?”孔子對曰:“如求。”
求問曰:“聞斯行諸?”【集解】:包氏曰:“賑窮救乏之事也。”子曰:“行之。”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集解孔安國曰:“當白父兄,不可自專。”子華怪之,“敢問問同而答異?”孔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集解】:鄭玄曰:“言厓有性謙退,子路務在勝尚人,各因其人之失而正之。”
仲由字子路,卞人也。【集解】:徐廣曰:“尸子曰子路,卞之野人。”【索隱】:家語一字季路,亦云是卞人也。少孔子九歲。
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雞,佩豭豚,【集解】:冠以雄雞,佩以豭豚。二物皆勇,子路好勇,故冠帶之。陵暴孔子。孔子設禮稍誘子路,子路後儒服委質,【索隱】:按:服虔注左氏雲“古者始仕,必先書其名於策,委死之質於君,然後為臣,示必死節於其君也”。因門人請為弟子。
子路問政,孔子曰:“先之,勞之。”【集解】:孔安國曰:“先導之以德,使民信之,然後勞之。易曰‘悅以使民,民忘其勞’。”請益。曰:“無倦。”【集解】:孔安國曰:“子路嫌其少,故請益。曰‘無倦’者,行此上事無倦則可。”
子路問:“君子尚勇乎?”孔子曰:“義之為上。君子好勇而無義則亂,集解李充曰:“既稱君子,不職為亂階也。若君親失道,國家昏亂,其於赴患致命而不知正顧義者,則亦陷乎為亂而受不義之責也。”索隱按:充字弘度,晉中書侍郎,亦作論語解。小人好勇而無義則盜。”
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集解】:孔安國曰:“前所聞未及行,故恐復有聞不得並行。”
孔子曰:“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集解】:孔安國曰:“片猶偏也。聽訟必須兩辭以定是非,偏信一言折獄者,唯子路可也。”“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集解】:欒肇曰:“適用曰材,好勇過我用,故云‘無所取’。”【索隱】:按:肇字永初,晉尚書郎,作論語義也。“若由也,不得其死然。”【集解】:孔安國曰:“不得以壽終也。”“衣敝縕袍【集解】:孔安國曰:“縕,枲著也。”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集解馬融曰:“升我堂矣,未入於室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