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卷六十七 仲尼弟子列傳第七


原憲【集解】:鄭玄曰魯人。【索隱】:鄭玄雲魯人。家語云:“宋人。少孔子三十六歲。”字子思。
子思問恥。孔子曰:“國有道,穀。【集解】:孔安國曰:“穀,祿也。邦有道,當食祿。”國無道,穀,恥也。”【集解】:孔安國曰:“君無道而在其朝,食其祿,是恥辱也。”
子思曰:“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為仁乎?”【集解】:馬融曰:“克,好勝人也。伐,自伐其功。怨,忌也。欲,貪慾也。”孔子曰:“可以為難矣,仁則吾弗知也。”【集解】:包氏曰:“四者行之難,未足以為仁。”
孔子卒,原憲遂亡在草澤中。【索隱】:家語云:“隱居衛。”子貢相衛,而結駟連騎,排藜藿入窮閻,過謝原憲。憲攝敝衣冠見子貢。子貢恥之,曰:“夫子豈病乎?”原憲曰:“吾聞之,無財者謂之貧,學道而不能行者謂之病。若憲,貧也,非病也。”子貢慚,不懌而去,終身恥其言之過也。
公冶長,齊人,字子長。【索隱】:家語云:“魯人,名萇,字子長。”范甯云:“字子芝。”
孔子曰:“長可妻也,雖在纍紲之中,【集解】:孔安國曰:“累,黑索也。紲,攣也。所以拘罪人。”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集解】:張華曰:“公冶長墓在城陽姑幕城東南五里所,墓極高。”
南宮括字子容。【集解】:孔安國曰:“容,魯人”。【索隱】:家語作“南宮縚”。按:其人是孟僖子之子仲孫閱也,蓋居南宮因姓焉。
問孔子曰:“羿善射,奡蕩舟,【集解】:孔安國曰:“羿,有窮之君,篡夏後位,其徒寒浞殺之,因其室而生奡。奡多力,能陸地行舟,為夏後少康所殺。”【正義】:羿音詣。盪,大浪反。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孔子弗答。【集解】:馬融曰:“禹盡力於溝洫,稷播百穀,故曰‘躬稼’也。禹及其身,稷及後世,皆王。括意欲以禹稷比孔子,孔子謙,故不答。”容出,孔子曰:“君子哉若人!上德哉若人!”【集解】:孔安國曰:“賤不義而貴有德,故曰君子。”“國有道,不廢;【集解】:孔安國曰:“不廢,言見用。”國無道,免於刑戮。”三復“白珪之玷”,【集解】:孔安國曰:“詩云‘白珪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南容讀詩至此,三反之,是其心敬慎於言。”以其兄之子妻之。
公皙哀字季次。【集解】:孔子家語云齊人。【索隱】:家語作“公皙克”。
孔子曰:“天下無行,多為家臣,仕於都;唯季次未嘗仕。”【索隱】:家語云:“未嘗屈節為人臣,故子特賞嘆之。”亦見遊俠傳也。
曾■【集解】:音點。【索隱】:音點,又音其炎反。字皙。【集解】:孔安國曰:“皙,曾參父。”【索隱】:家語云:“曾點字子皙,曾參之父。”
侍孔子,孔子曰:“言爾志。”■曰:“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集解】:徐廣曰:“一作‘饋’。”駰案:包氏曰“暮春者,季春三月也。春服既成,衣單袷之時,我欲得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於沂水之上,風涼於舞雩之下,歌詠先王之道,歸於夫子之門”。孔子喟爾嘆曰:“吾與■也!”【集解】:周氏曰:“善■之獨知時也。”
顏無繇【集解】:音遙。【正義】:繇音由。字路。路者,顏回父,【索隱】:家語云“顏由字路,回之父也。孔子始教於闕里而受學焉。少孔子六歲”,故此傳雲“父子異時事孔子”,故易稱“顏氏之子”者,是父子俱學孔門也。父子嘗各異時事孔子。
顏回死,顏路貧,請孔子車以葬。【集解】:孔安國曰:“賣以作槨。”孔子曰:“材不材,亦各言其子也。鯉也死,有棺而無槨,吾不徒行以為之槨,以吾從大夫之後,不可以徒行。”【集解】:孔安國曰:“鯉,孔子子伯魚。孔子時為大夫,言從大夫之後,不可徒行,謙辭也。”
商瞿,【正義】:具俱反。魯人,字子木。【索隱】:家語云:“瞿年三十八無子,母欲更娶室。孔子曰‘瞿過四十當有五丈夫子’,果然。瞿謂梁鱣勿娶,‘吾恐子或晚生,非妻之過也’。”少孔子二十九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