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卷三十三 魯周公世家第三


隱公五年,觀漁於棠。【集解】:賈逵曰:“棠,魯地。陳漁而觀之。”杜預曰:“高平方與縣北有武棠亭,魯侯觀漁台也。”八年,與鄭易天子之太山之邑祊及許田,君子譏之。【集解】:穀梁傳曰:“祊者,鄭伯之所受命於天子而祭泰山之邑也。許田乃魯之朝宿之邑。天子在上,諸侯不得以地相與。”
十一年冬,公子揮諂謂隱公曰:“百姓便君,君其遂立。吾請為君殺子允,君以我為相。”【集解】:左傳曰:“羽父請殺桓公,將以求太宰也。”隱公曰:“有先君命。吾為允少,故攝代。今允長矣,吾方營菟裘之地而老焉,【集解】:服虔曰:“菟裘,魯邑也。營菟裘以作宮室,欲居之以終老也。”杜預曰:“菟裘在泰山樑父縣南。”以授子允政。”揮懼子允聞而反誅之,乃反譖隱公於子允曰:“隱公欲遂立,去子,子其圖之。請為子殺隱公。”子允許諾。十一月,隱公祭鍾巫,【集解】:賈逵曰:“鍾巫,祭名也。”齊於社圃,【集解】:杜預曰:“社圃,園名。”館於蔿氏。【集解】:服虔曰:“館,舍也。蔿氏,魯大夫。”揮使人殺隱公於蔿氏,而立子允為君,是為桓公。
桓公元年,鄭以璧易天子之許田。【集解】:麋信曰:“鄭以祊不足當許田,故復加璧。”二年,以宋之賂鼎入於太廟,君子譏之。【集解】:穀梁傳曰:“桓公內殺其君,外成人之亂,受賂而退,以事其祖,非禮也。”公羊傳曰:“周公廟曰太廟。”
三年,使揮迎婦於齊為夫人。六年,夫人生子,與桓公同日,故名曰同。同長,為太子。
十六年,會於曹,伐鄭,入厲公。
十八年春,公將有行,【集解】:杜預曰:“始議行事也。”遂與夫人如齊。申繻諫止,【集解】:賈逵曰:“申繻,魯大夫。”公不聽,遂如齊。齊襄公通桓公夫人。公怒夫人,夫人以告齊侯。夏四月丙子,齊襄公饗公,【集解】:服虔曰:“為公設享宴之禮。”公醉,使公子彭生抱魯桓公,因命彭生摺其脅,公死於車。魯人告於齊曰:“寡君畏君之威,不敢寧居,來脩好禮。禮成而不反,無所歸咎,請得彭生除醜於諸侯。”齊人殺彭生以說魯。立太子同,是為莊公。莊公母夫人因留齊,不敢歸魯。
莊公五年冬,伐衛,內衛惠公。
八年,齊公子糾來奔。九年,魯欲內子糾於齊,後桓公,桓公發兵擊魯,魯急,殺子糾。召忽死。齊告魯生致管仲。魯人施伯曰:【正義】:世本云:“施伯,魯惠公孫。”“齊欲得管仲,非殺之也,將用之,用之則為魯患。不如殺,以其屍【索隱】:本亦作“死”字也。與之。”莊公不聽,遂囚管仲與齊。齊人相管仲。
十三年,魯莊公與曹沬會齊桓公於柯,曹沬劫齊桓公,求魯侵地,已盟而釋桓公。桓公欲背約,管仲諫,卒歸魯侵地。十五年,齊桓公始霸。二十三年,莊公如齊觀社。【集解】:韋昭曰:“齊因祀社,蒐軍實以示軍容,公往觀之。”
三十二年,初,莊公築台臨黨氏,【集解】:賈逵曰:“黨氏,魯大夫,任姓。”見孟女,【集解】:賈逵曰:“黨氏之女。”【索隱】:即左傳雲孟任。黨氏二女。孟,長也;任,字也,非姓耳。說而愛之,許立為夫人,割臂以盟。【集解】:服虔曰:“割其臂以與公盟。”孟女生子斑。斑長,說梁氏女,【集解】:杜預曰:“梁氏,魯大夫也。”往觀。圉人犖自牆外與梁氏女戲。【集解】:服虔曰:“圉人,掌養馬者,犖其名也。”【正義】:犖,力角反。斑怒,鞭犖。莊公聞之,曰:“犖有力焉,遂殺之,是未可鞭而置也。”斑未得殺。會莊公有疾。莊公有三弟,長曰慶父,次曰叔牙,次曰季友。莊公取齊女為夫人曰哀姜。哀姜無子。哀姜娣【正義】:田戾反。曰叔姜,生子開。莊公無適嗣,愛孟女,欲立其子斑。莊公病,而問嗣於弟叔牙。叔牙曰:“一繼一及,魯之常也。【集解】:何休曰:“父死子繼,兄死弟及。”慶父在,可為嗣,君何憂?”莊公患叔牙欲立慶父,退而問季友。季友曰:“請以死立斑也。”莊公曰:“曩者叔牙欲立慶父,柰何?”季友以莊公命命牙待於針巫氏,【集解】:杜預曰:“針巫氏,魯大夫也。”使針季劫飲叔牙以鴆,【集解】:服虔曰:“鴆鳥,一曰運日鳥。”曰:“飲此則有後奉祀;不然,死且無後。”牙遂飲鴆而死,魯立其子為叔孫氏。【集解】:杜預曰:“不以罪誅,故得立後,世繼其祿也。”八月癸亥,莊公卒,季友竟立子斑為君,如莊公命。侍喪,舍於黨氏。【正義】:未至公宮,止於舅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