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卷三十三 魯周公世家第三


先時慶父與哀姜私通,欲立哀姜娣子開。及莊公卒而季友立斑,十月己未,慶父使圉人犖殺魯公子斑於黨氏。季友餎陳。【集解】:服虔曰:“季友內知慶父之情,力不能誅,故避其難出奔。”慶父竟立莊公子開,是為湣公。【索隱】:系本名啟,今此作“開”,避漢景帝諱耳。春秋作“閔公”也。
湣公二年,慶父與哀姜通益甚。哀姜與慶父謀殺湣公而立慶父。慶父使卜齮襲殺湣公於武闈。【集解】:賈逵曰:“卜齮,魯大夫也。宮中之門謂之闈。”【正義】:齮,魚綺反。闈音韋。季友聞之,自陳與湣公弟申如邾,請魯求內之。魯人慾誅慶父。慶父恐,奔莒。於是季友奉子申入,立之,是為釐公。【索隱】:湣公弟名申,成季相之,魯國以理,於是魯人為僖公作魯頌。釐公亦莊公少子。哀姜恐,奔邾。季友以賂如莒求慶父,慶父歸,使人殺慶父,慶父請奔,弗聽,乃使大夫奚斯行哭而往。慶父聞奚斯音,乃自殺。齊桓公聞哀姜與慶父亂以危魯,及召之邾而殺之,以其屍歸,戮之魯。魯釐公請而葬之。
季友母陳女,故亡在陳,陳故佐送季友及子申。季友之將生也,父魯桓公使人卜之,曰:“男也,其名曰‘友’,間於兩社,為公室輔。【集解】:賈逵曰:“兩社,周社、亳社也。兩社之間,朝廷執政之臣所在。”季友亡,則魯不昌。”及生,有文在掌曰“友”,遂以名之,號為成季。其後為季氏,慶父後為孟氏也。
釐公元年,以汶陽鄪封季友。【集解】:賈逵曰:“汶陽,鄪,魯二邑。”杜預曰:“汶陽,汶水北地也。汶水出泰山萊蕪縣。”【索隱】:“鄪”或作“費”,同音祕。按:費在汶水之北,則“汶陽”非邑。賈言二邑,非也。地理志東海費縣,班固雲“魯季氏邑”。蓋尚書費誓即其地。季友為相。
九年,晉里克殺其君奚齊、卓子。【集解】:徐廣曰:“卓,一作‘悼’。”齊桓公率釐公討晉亂,至高梁【索隱】:晉地,在平陽縣西北。而還,立晉惠公。十七年,齊桓公卒。二十四年,晉文公即位。
三十三年,釐公卒,子興立,是為文公。
文公元年,楚太子商臣弒其父成王,代立。三年,文公朝晉襄父。
十一年十月甲午,魯敗翟於鹹,【集解】:服虔曰:“魯地也。”獲長翟喬如,富父終甥舂其喉,以戈殺之,【集解】:服虔曰:“富父終甥,魯大夫也。舂猶旻。”埋其首於子駒之門,【集解】:賈逵曰:“子駒,魯郭門名。”以命宣伯。【集解】:服虔曰:“宣伯,叔孫得臣子喬如也。得臣獲喬如以名其子,使後世旌識其功。”
初,宋武公之世,鄋瞞伐宋,【集解】:服虔曰:“武公,周平王時,在春秋前二十五年。鄋瞞,長翟國名。”【正義】:鄋作“廋”音,所劉反。瞞,莫寒反。司徒皇父帥師御之,以敗翟於長丘,【集解】:杜預曰:“宋地名。”獲長翟緣斯。【集解】:賈逵曰:“喬如之祖。”晉之滅路,。齊惠公二年,鄋瞞伐齊,齊王子城父獲其弟榮如,埋其首於北門。【集解】:按年表,齊惠公二【集解】:在魯宣公十五年。獲喬如弟棼如年,魯宣公之二年。衛人獲其季弟簡如。【集解】:服虔曰:“獲與喬如同時。”鄋瞞由是遂亡。【集解】:杜預曰:“長翟之種絕。”
十五年,季文子使於晉。
十八年二月,文公卒。文公有二妃:長妃齊女為哀姜,【索隱】:此“哀”非謚,蓋以哭而過巿,國人哀之,謂之“哀姜”,故生稱“哀”,與上桓夫人別也。生子惡及視;次妃敬嬴,嬖愛,生子俀。【集解】:徐廣曰:“一作‘倭’。”【索隱】:倭音人唯反,一作“俀”,音同。俀私事襄仲,【集解】:服虔曰:“襄仲,公子遂。”襄仲欲立之,叔仲曰不可。【集解】:服虔曰:“叔仲惠伯。”襄仲請齊惠公,惠公新立,欲親魯,許之。冬十月,襄仲殺子惡及視而立俀,是為宣公。哀姜歸齊,哭而過巿,曰:“天乎!襄仲為不道,殺適【正義】:音的。立庶!”巿人皆哭,魯人謂之“哀姜”。魯由此公室卑,三桓彊。【集解】:服虔曰:“三桓,魯桓公之族仲孫、叔孫、季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