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選》文選卷第三十九

臣聞盛飾入朝者,不以私污義;砥厲名號者,不以利傷行。善曰:孔安國尚書傳曰:砥,磨石也。論語撰考讖曰:子罕言利,利傷行也。故里名勝母,曾子不入;邑號朝歌,墨子回車。晉灼曰:史記樂書,紂作朝歌之音,朝歌者,不時也。善曰:淮南子曰:墨子非樂,不入朝歌。然古有此事,未詳其本。今欲使天下恢廓之士,誘於威重之權,脅於位勢之貴,回面污行,以事諂諛之人,而求親近於左右,則士有伏死堀穴岩藪之中耳,安有盡忠信而趨闕下者哉!

文選考異
獄中上書自明:袁本、茶陵本“獄中”作“於獄”。案:此疑善、五臣之異,二本不著校語,無以考也。
注“後聞軻死”:袁本、茶陵本 “死”下有“事”字。

注“乾歷也”:袁本“歷”下有 “之”字,是也。漢書顏注引有,史記集解引亦有。茶陵本併入五臣無,非。

而燕秦不寤也:袁本、茶陵本“ 寤”作“悟”。案:史記作“悟”,漢書作“寤”。此尤改之也。後“是以聖王覺悟”未改。史記、漢書皆作 “寤”,“寤”即“悟”字。善蓋本作“寤”也。

注“初不相識相知”:案:“不 ”字當在“識”字下。各本皆誤。顏注云“初相識”,即本此。節去“不相知”耳,可借為證。

注“報將軍之仇首何如”:案: “首”字不當有。袁、茶陵二本此節注皆併入五臣,非,仍無此字,疑尤欲補“者”字而誤之。

注“殆欲誅之”:何校“殆”改 “君”,陳同,是也。各本皆誤。漢書顏注、史記集解引皆作“君”。

誠有以相知也:袁本、茶陵本雲 “誠”,善作“成”。案:此尤改之也。史記、漢書皆作“誠”。

注“謂讒短也”:袁本、茶陵本無“短也”二字。

注“敬重蘇秦”:袁本、茶陵本無此四字。

注“周之末人也”:何校“末” 下添“世”字,陳同,是也。各本皆脫。漢書顏注引服虔、史記集解引列士傳正有,可借為證。

注“見列士傳”:袁本“見”上有“其姓名”三字,是也。茶陵本亦脫。

注“新語曰”:袁本、茶陵本上有“善曰”二字,是也。下“說苑鄒子說梁王曰”上, “國語泠州鳩曰”上,同。

注“無紹介通之”:袁本、茶陵本無此五字。

注“鄒子說苑”:袁本、茶陵本無此四字。案:無者是也。不雲說苑,以承上條故耳。

注“文子曰”:何校“子”改“ 穎”,陳同,是也。各本皆誤。案:漢書顏注、史記索隱俱引之。袁、茶陵二本移“善曰”在此上,非。尤校改正之矣。

注“積毀銷骨謂積讒”:茶陵本 “骨謂積讒”四字作“國亦云銷骨”五字,袁本作“國亦云銷骨也”六字。案:此各本皆有誤,說在下。

注“善曰毀之言骨肉之親為之銷滅”:茶陵本“善曰”二字作“
又曰讒”三字,袁本作“故聽讒” 三字。“滅”下二本有“國亦然也”四字。案:此各本皆有誤。考史記、漢書絕無作“國”者,恐其並非善注。蓋本“積毀銷骨”句別為一節,而於下注“善曰讒毀之言骨肉之親為之銷滅”,合併六臣,多所增竄。尤之刪改,亦未為是。

注“子宣王辟強立”:茶陵本“ 強”作“彊”,袁本與此同。何校改“彊”,陳同,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