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選》文選卷第三十九

注“子臧越人也”:案:“人” 下當有“蒙字”二字,史記索隱引有,張晏據史記為說也,不知者乃刪之。各本皆誤。正文自雲“越人子臧” ,決不當以“子臧越人也”作注,甚明。

注“言無私也”:袁本、茶陵本無“言”字,是也。下“言無偏也”,同。

由余子臧是矣:袁本、茶陵本“ 矣”作“也”,說見下。

朱象管蔡是矣:茶陵本雲五臣作 “矣”。袁本雲善作“也”。案:史記、漢書皆作“矣 ”。此尤改之也。

注“舜弟象傲帝”:袁本、茶陵本無“帝”字,是也。

注“乃致管叔於商”:茶陵本“ 致”下有“辟”字,是也。袁本有“辟”無“致”,亦非。

注“民到於今受其賜”:袁本、茶陵本無此七字,有“此之謂也”四字。案:亦衍。

注“子終出使者”:袁本“出” 作“辭”,茶陵本與此同。案:“出”、“辭”當兩有。今列女傳雲“出謝”可證。

注“善曰言士有功可報者思必報 ”:袁本、茶陵本無此十二字。案:此亦尤增多之誤也。

注“公孫鞅事孝王”:陳雲“王 ”,“公”誤,是也。各本皆誤。

注“上至高祖”:何校“高”改 “曾”,是也。各本皆誤。案:漢書顏注引作“曾”,可證。

注“善曰伊尹管仲”:袁本、茶陵本無此六字。案:此亦尤增多之誤也。以下同。

輔人主之治:袁本、茶陵本雲“ 治”,善作“政”。案:史記作“治”。此尤改之也。漢書此處多異,難以相證,今不更論。

不得為枯木朽株之資也:袁本、茶陵本雲善無“也”字。案:史記、漢書皆有。此尤添之也。

注“有深謀善計而即行之”:袁本、茶陵本無此九字。

注“制戰國策”:袁本、茶陵本無此四字。

以信荊軻之說:袁本雲善無“以 ”字。茶陵本雲五臣有“以”字。案:史記、漢書皆有。此尤添之也。

注“又獻燕督亢之地圖”下至“ 以擿秦王”:袁本此二十九字作“刺秦王已見上文”七字,是也。茶陵本所復出,與此不同,皆非。

注“六韜曰”下至“俱為師也” :袁本、茶陵本此五十四字作“
文王遇呂尚西伯遇太公俱為師也” 十四字。案:各本皆有誤,當本是“善曰西伯遇太公立為師已見上文”。合併六家刪改既非,尤所增多更誤。

沈諂諛之辭:袁本、茶陵本“沈 ”下有“於”字,校語云善無“
沈於”。案:史記有“沈於”,漢書有“沈”無“於”。此尤添之也。善不當無,乃傳寫脫。

注“說文曰墻”下至“臣之所居也”:袁本、茶陵本無此十九字。

注“漢書音義曰”:袁本、茶陵本無此五字。下“善曰不羈謂才行高”,在“皂食牛馬器以木作如槽”上,是也。

注“遠不可羈繫也”:袁本、茶陵本無此六字。

注“孔安國尚書傳曰”:袁本、茶陵本無“孔安國”三字,“傳”作“注”。

注“撰考讖”:袁本、茶陵本無此三字。

注“利傷行也”:袁本、茶陵本無此四字。

注“然古有此事未詳其本”:袁本、茶陵本無“然此事其本”五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