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語類》卷十 學四

◎讀書法上

讀書乃學者第二事。〔方子〕

讀書已是第二義。蓋人生道理合下完具,所以要讀書者,蓋是未曾經歷見許多,聖人是經歷見得許多,所以寫在冊上與人看。而今讀書,只是要見得許多道理。及理會得了,又皆是自家合下元有底,不是外面鏇添得來。〔至〕

學問,就自家身己上切要處理會方是,那讀書底已是第二義。自家身上道理都具,不曾外面添得來。然聖人教人,須要讀這書時,蓋為自家雖有這道理,須是經歷過,方得。聖人說底,是他曾經歷過來。〔佐〕

學問,無賢愚,無小大,無貴賤,自是人合理會底事。且如聖賢不生,無許多書冊,無許多發明,不成不去理會!也只當理會。今有聖賢言語,有許多文字,卻不去做。師友只是發明得。人若不自向前,師友如何著得力!〔謙〕

為學之道,聖賢教人,說得甚分曉。大抵學者讀書,務要窮究。"道問學"是大事。要識得道理去做人。大凡看書,要看了又看,逐段、逐句、逐字理會,仍參諸解、傳,說教通透,使道理與自家心相肯,方得。讀書要自家道理浹洽透徹。杜元凱云:"優而柔之,使自求之,厭而飫之,使自趨之。若江海之浸,膏澤之潤,渙然冰釋,怡然理順,然後為得也。"〔椿〕

今讀書緊要,是要看聖人教人做工夫處是如何。如用藥治病,須看這病是如何發,合用何方治之;方中使何藥材,何者幾兩,何者幾分,如何炮,如何炙,如何制,如何切,如何煎,如何吃,只如此而已。〔淳〕

讀書以觀聖賢之意;因聖賢之意,以觀自然之理。〔節〕

做好將聖人書讀,見得他意思如當面說話相似。〔賀孫〕

聖賢之言,須常將來眼頭過,口頭轉,心頭運。〔方子〕

開卷便有與聖賢不相似處,豈可不自鞭策!〔祖道〕

聖人言語,一重又一重,須入深去看。若只要皮膚,便有差錯,須深沉方有得。〔從周〕

人看文字,只看得一重,更不去討他第二重。〔僩〕

讀書,須是看著他縫罅處,方尋得道理透徹。若不見得縫罅,無由入得。看見縫罅時,脈絡自開。〔植〕

文字大節目痛理會三五處,後當迎刃而解。學者所患,在於輕浮,不沉著痛快。〔方子〕

學者初看文字,只見得個渾淪物事。久久看作三兩片,以至於十數片,方是長進。如庖丁解牛,目視無全牛,是也。〔人傑〕

讀書,須是窮究道理徹底。如人之食,嚼得爛,方可咽下,然後有補。杞。

看文字,須逐字看得無去處。譬如前後門塞定,更去不得,方始是。〔從周〕

關了門,閉了戶,把斷了四路頭,此正讀書時也。〔道夫〕

學者只知觀書,都不知有四邊,方始有味。〔〈螢,中"蟲改田"〉〕

"學者讀書,須是於無味處當致思焉。至於群疑並興,寢食俱廢,乃能驟進。"因嘆:"驟進二字,最下得好,須是如此。若進得些子,或進或退,若存若亡,不濟事。如用兵相殺,爭得些兒小可一二十里地,也不濟事。須大殺一番,方是善勝。為學之要,亦是如此。"〔賀孫〕

看文字,須大段著精彩看。聳起精神,樹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劍在後一般!就一段中,須要透。擊其首則尾應,擊其尾則首應,方始是。不可按冊子便在,掩了冊子便忘卻;看注時便忘了正文,看正文又忘了注。須這一段透了,方看後板。〔淳〕

看文字,須要入在裡面,猛滾一番。要透徹,方能得脫離。若只略略地看過,恐終久不能得脫離,此心又自不能放下也。〔時舉〕

人言讀書當從容玩味,此乃自怠之一說。若是讀此書未曉道理,雖不可急迫,亦不放下,猶可也。若徜徉終日,謂之從容,卻無做工夫處。譬之煎藥,須是以大火煮滾,然後以慢火養之,卻不妨。〔人傑〕

須是一棒一條痕!一摑一掌血!看人文字,要當如此,豈可忽略!〔〈螢,中"蟲改田"〉〕

看文字,須是如猛將用兵,直是鏖戰一陣;如酷吏治獄,直是推勘到底,決是不恕他,方得。〔夔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