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語類》卷六十五 易一



程子言:"易中只是言反覆、往來、上下。"這只是一個道理。陰陽之道,一進一退,一長一消,反覆、往來、上下,於此見之。〔道夫〕

易中說到那陽處,便扶助推移他;到陰處,便抑遏壅絕他。〔淵〕

問:"陰何以比小人?"曰:"有時如此。平看之,則都好;以類言之,則有不好。然亦只是皮不好,骨子卻好。大抵發生都則是一個陽氣,只是有消長。陽消一分,下面陰生一分。又不是討個陰來,即是陽消處便是陰。故陽來謂之復,復者是本來物事;陰來謂之姤,姤是偶然相遇。"〔夔孫〕

天下之理,單便動,兩便靜。且如男必求女,女必求男,自然是動。若一男一女居室後,便定。〔端蒙〕



石子餘問易數。曰:"都不要說聖人之畫數何以如此。譬之草木,皆是自然恁地生,不待安排。數亦是天地間自然底物事,才說道聖人要如何,便不是了。"〔植〕

問理與數。曰:"有是理,便有是氣;有是氣,便有是數,蓋數乃是分界限處。"又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是自然如此,走不得。如水數六,雪花便六出,不是安排做底。"又曰:"古者用龜為卜,龜背上紋,中間有五個,兩邊有八個,後有二十四個,亦是自然如此。"〔夔孫〕

問:"理與數,其本也只是一。"曰:"氣便是數。有是理,便有是氣;有是氣,便有是數,物物皆然。如水數六,雪片也六出,這又不是去做將出來,他是自恁地。如那龜,聖人所以獨取他來用時,也是這個物事分外靈。嘗有朋友將龜愨來看,背上中心有五條文,出去成八,外面又成二十四,皆是自然恁地,這又未為巧。最是七八九六與一二三四極巧:一是太陽,餘得個九在後面;二是少陰,後面便是八;三是少陽,後面便是七;四是太陰,後面便是六,無如此恰好。這皆是造化自然如此,都遏他不住。"〔義剛〕(至錄云:"因一二三四,便見六七八九在裡面。老陽占了第一位,便含個九;少陰占第二位,便含個八;少陽占第三位,便含個七;老陰占第四位,便含個六;數不過十。惟此一義,先儒未曾發,先儒但只說得他中間進退而已。"淵同。)

某嘗問季通:"康節之數,伏羲也曾理會否?"曰:"伏羲須理會過。"某以為不然。伏羲只是據他見得一個道理,恁地便畫出幾畫。他也那裡知得疊出來恁地巧?此伏羲所以為聖。若他也恁地逐一推排,便不是伏羲天然意思。史記曰:"伏羲至淳厚,作易八卦。"那裡恁地巧推排!〔賀孫〕按:後劉砥先天圖一段,亦與此意同。

大凡易數皆六十:三十六對二十四,三十二對二十八,皆六十也。以十甲十二辰,亦湊到六十也。鐘律以五聲十二律,亦積為六十也。以此知天地之數,皆至六十為節。〔大雅〕

數三百六十六。三百六十,天地之正數也。此更不可易。自餘進退不過六,故陽進不過六分。人之善亦只進得許多,惡亦只退得許多,大體畢竟不可易。〔端蒙〕

季通云:"天下之萬聲,出於一闔一辟;(聲音皆出於乾坤。"坤"音麕,以韻腳反之,乃見。)天下之萬理,出於一動一靜;天下之萬數,出於一奇一耦;天下之萬象,出於一方一圓,盡只起於乾、坤二畫。"〔端蒙〕

天下道理,只是一個包兩個。易便只說到八個處住。洪範說到十數住。五行五個,便有十個:甲乙便是兩個木,丙丁便是兩個火,戊己便是兩個土,金、水亦然。所謂'兼三才而兩之',便都是如此。大學中明德便包得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五個;新民便包得齊家、治國、平天下三個。自暗室屋漏處做得去,到得無所不周,無所不遍,都是這道理。自一心之微,以至於四方之遠,天下之大,也都只是這個。〔義剛〕

數只有二,只有易是。老氏言三,亦是二共生三,三其子也。三生萬物,則自此無窮矣。後人破之者非。揚子云是三數,邵康節是四數,皆不及易也。〔揚〕

康節數四,孔子數八,料得孔子之數又大也。季通自謂略已見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