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簡介

這裡正是強人出沒的去處。強人──古:強盜。今:能獨當一面,堅忍不拔,有所作為的人,如女強人。去處──古:地方。今:去的地方,也有地方的意思。

只見對面松林里影著一個人。古:遮蔽,躲藏。今:影子,名詞。

你理會得甚么!古:懂,知道。今:理睬。

你左右將到村里去賣,一般還你錢,便賣些與我們,打甚么不緊?還──古:付給。今:借了錢歸還別人。

五貫便依你五貫,只饒我們一瓢吃。古:(買賣場合)多給,讓人占點便宜。今:寬恕,饒恕。

我們胡亂也買他這桶吃。古:索性,乾脆。今:任意;馬虎、隨便。

連累我們也吃你說了幾聲。古:被。今:吃東西。

那計較都是吳用主張。古:計策。今:計算比較;爭論;算計、籌劃。

三、這篇課文是從楊志等人的角度來敘述故事的,課文標題卻是“智取生辰綱”,試從晁蓋等人的視角來改寫這個故事。

此題意在讓學生體會不同敘述角度的不同表達效果。

答案略。

教學建議

一、本文是節選,有必要對小說相關的情節進行必要的交待,這樣有助於了解楊志“失意──得志──幻滅”的性格發展歷程。可安排學生課下閱讀有關章節,在課堂上複述有關內容。

二、注意從分析情節入手,通過人物的行動和語言以及情節的結構安排把握人物性格,了解《水滸》刻畫人物的技巧。

三、可以根據學生學過的內容,選取自己印象比較深刻的人物,比較他們與楊志性格的不同以及逼上梁山道路的不同。

有關資料

一、《水滸》評介(章培恆、駱玉明)

1.施耐庵與《水滸傳》

《水滸傳》的故事源於北宋末年的宋江起義。其事在《宋史》之《徽宗本紀》《侯蒙傳》《張叔夜傳》以及其他一些史料中有簡略的記載,大致可以知道:以宋江為首的這支武裝有首領三十六人,一度“橫行齊魏”,“轉略十郡,官軍莫敢攖其鋒”,後在海州被張叔夜伏擊而降。

宋江等人的事跡很快演變為民間傳說。宋末元初人龔開作《宋江三十六贊》記載了三十六人的姓名和綽號,並在序中說:“宋江事見於街談巷語,不足采著。”由此可知,一則當時關於宋江事跡的民間傳聞已經很盛,二則龔開所錄三十六人,未必與歷史上頭有的人物相符。又據同為宋末元初人羅燁的《醉翁談錄》記載,當時已有“石頭孫立”“青面獸”“花和尚”“武行者”等說話名目,顯然是一些分別獨立的水滸故事。《宣和遺事》也有一部分內容涉及水滸故事,從楊志等押解花石綱、楊志賣刀,依次述及晁蓋等智劫生辰綱、宋江私放晁蓋、宋江殺閻婆惜、宋江九天玄女廟受天書、三十六將共反、張叔夜招降、宋江平方臘封節度使等情節,雖然像是簡要的提綱,卻已有了一種系統的面目,像是《水滸傳》的雛形。而元雜劇中也有相當數量的水滸戲,今存劇目就有三十三種,劇本全存的有六種,它們於水滸故事有所發展,其中李逵、宋江、燕青的形象已相當生動了。概要而言,自宋元之際始,水滸故事以說話、戲劇為主要形式,在民間愈演愈盛,它顯然投合了老百姓的心理與愛好。這些故事雖然分別獨立,而相互之間卻有內在的聯繫。《水滸傳》的作者,就是在這樣的基礎上,創作出了一部傑出的長篇小說。

但《水滸傳》究竟為何人所作,卻有不同的說法。此書最早見於著錄,是明嘉靖時人高儒的《百川書志》,云:“《忠義水滸傳》一百卷,錢塘施耐庵的本,羅貫中編次。”同時人郎瑛《七修類稿》云:“《三國》《宋江》二書,乃杭人羅貫中所編。予意舊必有本,故曰編。《宋江》又曰錢塘施耐庵的本。”二者的說法其實相近。稍後的田汝成《西湖遊覽志余》和王圻《稗史彙編》都記為羅貫中作。明萬曆時人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則說是武林(杭州)施耐庵所作。據這些記載大致可以判斷:此書當是先由羅貫中將說話、戲劇中的水滸故事綜合、加工而成,故曰“編次”;後由施耐庵對這種本子加以發展、提高。對羅氏原本進行再加工的本子當不止一個,而以施耐庵的本子最好,故稱為“的本”。至於胡應麟說羅貫中是施耐庵的門人(見《少室山房筆叢》),當是因為見到刻本是施氏列名在前面產生的推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