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李東生:法國人眼中紅人悶頭造自己的槍

“我現在最憂慮的,就是如何把公司做好。”

李東生不假思索地對《時代人物周報》說。此次,他是來京參加一個企業家高峰論壇的。2004年9月24日上午,他剛剛在論壇上做完演講,就被記者圍追堵截,他藉口“有事”匆匆脫身。

在中國大飯店快速上升的電梯裡,記者與行色匆匆的李東生攀談起來。他下榻在18層的一間客房裡。廣東人向來對數字敏感,這個異常吉利的“18”,不知是他的有意安排還是無意為之。

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製造了不少大新聞的李東生屢屢成為焦點。

國際併購

“風險大,機遇也大。”李東生坐在中國大飯店一層多功能廳里,笑著告訴《時代人物周報》。

TCL在過去一年推進國際化的過程中,通過產業兼併重組完成了兩個比較大的項目,對這兩個短時間裡就讓TCL揚名世界的大項目,李東升評價很簡潔。

這位自廣東惠州一隅走出的企業大佬,名片的職務一欄里寫著: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他具有典型的南方人的特徵——個子不高,面龐黝黑,聰明得近乎狡黠。

李東生所說的大項目,一是指2004年8月TCL與法國湯姆遜(Thomson)合資組建、由TCL控股的全球最大彩電企業TTE正式開業運營;二是指2004年4月TCL與法國阿爾卡特(Alcatel)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組建一家從事手機及相關產品和服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合資公司TCL阿爾卡特行動電話有限公司(TAMP),目前TAMP也已正式投入運營。可以說,這兩個項目是李東生掌管TCL集團8年來在推進國際化進程方面實施的最大手筆,對於整箇中國家電界來說,也是數得著的大手筆。

也因為上述兩次併購,李東生瞬間成了法國人眼中的紅人,憑此獲得法國國家榮譽勳章,並出任正如火如荼地在中國舉辦的法國文化年中國區主席。

“這兩個項目對我們最大的挑戰是跨區域和文化的整合。如何做好整合、發揮好協同效應。TCL作為控股的投資方,我們要儘快建立起全球業務的管理能力,同時通過整合發揮協同效應,要儘快提高海外業務、特別是歐美業務的經濟效益。”

談起在中國家電和IT業界幾乎引發強烈地震的兩樁國際併購事件,李東生身子前傾,胳膊支在膝蓋上,滔滔不絕。

“有人做過統計,全球發生的產業整合和併購中,成功率只有40%。難道你就有十足的把握?”

“沒有,老實說,我的把握只有七成。”李東生並不諱言,他的聲音明顯地低了下來,“兩個項目的整合雖然有很大的風險和挑戰,我們之所以做,建立國際競爭力是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競爭是產業整合,把握機遇,加快發展,對我們來講,勝算的機會將更大一些。”

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李東生似乎更在乎戰略上的長遠眼光,要知道,這兩個大手筆收購來的資產,並不是盈利能力強的資產,甚至,湯姆遜的資產還是巨額虧損的。

“項目的成功,有幾點一定要把握好:一是整合,二是要發揮好協同效應,把我們的優勢和對方的優勢相結合,它可能創造出更好的競爭力,比TCL或者湯姆遜或者阿爾卡特單獨去做這個業務更有競爭力。”李東生坦率地告訴《時代人物周報》。

2004年2月,他第一次為中國大陸企業家贏得了《財富》雜誌“亞洲年度經濟人物”稱號。當時,他距自己47歲的生日還差幾個月。

埋頭造“槍”

海外擴張中,李東生早就經歷過虧損。

“1996年,我們進軍越南市場,虧損很大,許多人都勸我們撤出來,但是我們還是咬緊牙關堅持下來。18個月以後,整個業務出現了轉機,實現了贏利。”

說起8年前的事,李東生的口氣頗為輕鬆,他靠在沙發上,有些習慣性地從兜里掏出TCL品牌手機,儘管此刻並沒有來電。

因為那次轉機,李東生專門在公司內部刊物上寫了一篇短評,題目是《屢敗屢戰》:“開拓海外市場,就是要有屢敗屢戰、百折不撓的精神和決心,才有可能成功。”

“從2000年開始,我們海外的銷售急劇增長,海外市場的銷售增長連續四年都超過了國內市場的增長,今年是第五年。從2003年開始,海外業務已經給我們帶來了比較好的利潤回報,2003年海外淨利潤達到8000萬元。”

這些實實在在的數字,給了李東生將TCL做成國際化公司的信心,然而國際化絕非簡單的資產遍及世界及眼前的利潤回報,李東生很形象地以槍來做比喻,認為,核心技術,才是國際化最重要的一點。

“技術、智慧財產權是制約我們未來發展的瓶頸。國外大公司之間打專利官司的比較少,為什麼呢?因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等於說你有槍,我也有槍,你拔槍對他收錢,他也拔槍對你收錢,他總能找出你的毛病。所以,大家有槍,大家就不會拔槍,以求得一種共存,但中國企業基本沒有槍,所以,被一打一個準。”

正因如此,李東生做出了有長遠的技術規劃,2004年在深圳成立了TCL工業研究院,以從事一些前導性的、基礎性的技術研究,造自己的“槍”。

說到高興處,李東生哈哈大笑。(林平)

來源:時代人物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