裔錦聲:華爾街的金融女獵頭

在華爾街工作的華人,至少有2/3的人都能叫出她的名字。她在為美國跨國洋行與中國跨國企業提供全球人力資源與企業的管理諮詢。

裔錦聲從事的是華爾街金融界的人才管理,因而她的名字便在華爾街不脛而走。就連她自己也這么說:“在華爾街工作的華人中,至少有2/3的人都能叫出我的名字。”如今,打拚了十餘載的她還在華爾街創建了自己的重心集團,專門為美國跨國洋行與中國跨國企業提供全球人力資源與企業的管理諮詢。

老人一聲不吭地把華盛頓大學的資料、錄取通知書、全額獎學金和美國移民局頒發的簽證交到她手中。

一歲時裔錦聲的母親撒手人寰,曾擔任過國民黨成都參議員的舅舅撫養了她。1977年她聯考選報了北京大學,成績遠遠高出北大錄取分數線卻落榜了,因為舅舅是“歷史反革命”、“破壞上山下鄉”、“現行反革命分子”。

第二次聯考時,她報考了千里之外的吉林大學。她的英語口語成績位居全川榜首。吉林大學在非常看好她的聯考成績時,還是斗膽“錄取”了。

現實中確實存在著巧合。一次考試時,老師把裔錦聲的試捲髮成了高年級的考題試卷,等考試成績出來,她居然考出98分。於是,在全國恢復聯考制度後,她有幸“輕而易舉”成為全國高等院校第一位跳級的大學生。

大學即將畢業時,裔錦聲考取了南開大學英語系碩士班,成為英國文學專家李宜燮教授的得意門生。喜歡標新立異的她在畢業論文選題上,別出心裁地立題為《美國夢的產生與幻滅》。恰巧北大西語系主任李賦寧到南開來講學,無意中讀到了裔錦聲提交的論文,李教授對此讚不絕口。“中國學生能有如此敏銳的思想,寫出這樣好的文章的確少見。“

他當即就向南開挖人,裔錦聲畢業論文還沒答辯,工作關係就到了北大。雖沒在北大讀書,卻在北大教書了。

一天早上,裔錦聲像往常一樣圍著校園晨跑,至未名湖時,迎面見一鬢髮花白的外國老人慢跑。出於禮貌,她微笑著用英語試著打招呼,並停下來與他攀談了10多分鐘。談話中,外國老人詫異地說:“你是我在中國見到的英語講得最棒的人,真應該到國外去深造……”十天后,老人竟找到裔錦聲的住所,一聲不吭地把華盛頓大學的資料、錄取通知書、全額獎學金和美國移民局頒發的簽證交到她手中。之後,她才得知那位恩師竟是愛才如命的華盛頓大學前研究生院的院長Guidoweiss。

她不想因誤工而丟失工作,她撒腿在高速公路上狂奔起來

雖然Guidoweiss為裔錦聲申請了全額獎學金,但這是華盛頓中文系的。而長於英文的裔錦聲此時不得已改讀了美國大學中文系。她的主攻方向還好是中國古典文學、比較學,僅半年時間她就順利通過了博士生資格考試。

女兒降世了,她和丈夫同在美國留學,靠獎學金生活。經濟上拮据。為此,她除了讀書又多了三份工作:餐館、教書和家教。

一次,打工去的半路上車子壞了,她不想因誤工而丟失這份工作,於是,她不得已撒腿在高速公路上狂跑了起來。巡邏警察見狀還以為出了什麼緊急情況,駕車追上來,問及情況,警察驅車把她送到了目的地。

她給不打算錄用她的舒利文公司的總裁Donald打了電話

1992年,裔錦聲畢業走出校門的那天,也正是她失業的日子。她在心裡暗暗告訴自己:“既然到了美國,我就一定要進入社會主流(指金融業),我為什麼不能贏得美國人?!”一日,裔錦聲在翻閱《紐約時報》時眼前豁然一亮:舒利文公司刊登的招聘信息廣告。要求是商學院畢業學位;至少三年的金融專業或有銀行工作經驗;能開闢香港、亞洲業務。裔錦聲很快整理好個人資料給舒利文公司寄了過去,她堅持每天主動與公司聯繫,直到公司人事部門一聽到是她的聲音,便想著各種理由來婉拒。最後,裔錦聲鼓起勇氣給舒利文公司的總裁Donald通電話。

裔錦聲電話里坦言:“我沒有商學院學位,也未涉足於金融業的工作經驗基礎;但我有文學博士學位,文學就是人學,我非常善解人意。我是一位女性,並且姓裔,這在美國是一個少數族,期間,受到了許多歧視和困難,它們都不曾使我退縮,而且變得更加堅強。貴公司基於我擁有的優點,相信會為我提供一個施展才華的平台,這相對公司來說也是積累一筆無形的財富啊。如果公司感覺在我身上投資風險太大,可以暫時不付我佣金。”Donald總裁被讓她來公司參加面試。

經過七次嚴格篩選,她從數百人中脫穎而出,成了本次面試中惟一一位雇用者。Donald告訴她:“我們之所以選用你,因為你是一個不會向生活和命運妥協的人。知識不懂可以學,可人的性格是與生帶來很難改變的。”

美國25所明牌大學的華裔大學生都被她一網打盡了

裔錦聲感覺到要紮根生存下來的壓力。工作中,她首先強制自己改變那種喜歡用長句、難詞的語言風格;鍛鍊自己的口頭表達能力,因為每個公司的大人物在接聽一個電話時,注意力只會集中在2至3分鐘。裔錦聲常把和客戶交流的電話進行錄音,爾後,在公司每天例行的小組會上放給大家聽,那種又逗又尷尬的事比中國人初學外語還難。

裔錦聲開始的工作被安排在晚上8點到凌晨2點,工作任務就是每天打50個客戶電話,從中了解各大金融機構的基本情況。Donald給予了她很大幫助,替她制定了一整套的計畫,如每天讀美國各種刊物一小時,熟悉銀行業務工作兩小時。

如今仍使裔記憶猶新的是在亞太地區做的第一筆業務,她一個電話打到瑞士銀行,一位叫格莉斯的女士用很傲慢的口吻接了電話,她自稱是亞太地區推銷債券的負責人。裔錦聲說:“我是一位新手,想通過你們建立一個人才資料庫……”不及話說完,格莉斯女士便一改傲氣地回答:“要建立資料庫,也得必須先有項目。我可以付20萬美元,但要一個上海辦事處的管理人才。”裔錦聲很快與中國銀行取得聯繫,把16位應聘人的資料傳真了過去。自此她與格莉斯女士建立了友好合作與信任關係。

爾後,裔錦聲又贏得了摩根銀行的信任,她根據摩根銀行在香港、日本、新加坡的公司機構等情況,為他們在金融產品和人力資源上出謀劃策。

同事說:“美國25所名牌大學的華裔大學生都被你一網打盡了!”是的,加州伯克利大學的台灣教授張某就是裔推薦給瑞士銀行的,以年薪20萬美元“成交”,隨後,銀行看重她的才華橫溢和辦事能力,又把800萬美元的投資項目交給了她。

華爾街的業務是全球化的。華爾街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精兵強將。華爾街也讓裔錦聲看到了許多故事。於是她把故事寫了出來。

儘管裔錦聲現在有了自己的重心集團,但她還是說“我仍會把華爾街的業務做下去,繼續把華爾街的故事講下去,仍會做華爾街的“打工皇后”。(東方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