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殷思:西門子中國公司的“劉備”

8月26日,西門子集團執行副總裁沙爾夫博士低調造訪重慶,探求打開“中國西部市場的鑰匙”。這是繼今年5月西門子集團全球總裁兼CEO(執行長)馮必樂博士訪華之後,西門子欲加重中國在其全球策略中的地位的又一信號。

馮必樂訪華時曾宣布,西門子將增加10億歐元對華投資。其在華辦事處也將由目前的28家增至60家,北京的研發中心也將升級為全球研發中心。此前,西門子全球研發中心只有一家,位於德國本土。一切行動都在顯示,繼通用電氣、摩托羅拉、諾基亞等巨頭之後,西門子這架古老的德國戰車要在中國市場加油快跑了。

有人曾用“江城如畫裡,山晚望晴空”來形容西門子在中國近年的業績。這句詩選自李白的《秋登宣城謝眺北樓》,西門子中國區總裁貝殷思辦公室的一面牆壁上刻著的正是這首詩。它和貝殷思辦公室里擺放著的明清式家具似乎都在強烈暗示主人的中國情結。但貝殷思對記者記者說:“這首詩並不是特意挑的,選擇這樣的方式裝飾辦公室,僅僅是因為覺得漂亮。這首詩的意思,我是後來找人翻譯才明白的。”這也許是貝殷思一直強調的尊重中國文化的一種表現:先入鄉隨俗,再慢慢學習。

熱情的“劉備”

記者:你自認為是熱情的管理者,在管理上是很有激情的。這種激情對管理公司有什麼幫助?

貝殷思:熱情是我的個性。無論是對待生活、體育項目,還是管理公司,我都是個很熱情的人。管理公司最主要的是管理人。如果我們都極具有熱情,就能夠更好地與人相處。尤其在說服別人的時候,人們總是容易被熱情的人感染、說服。

記者: 西門子是個龐大的公司,分14個產業領域。你如何管理這個龐大的機構呢?

貝殷思:並不是我一個人在管這家公司,成功的經理人通常都有特別好的團隊,或者特別好的人力資源。

西門子這么龐雜的業務種類範圍,需要具有不同的專業背景的人來管理不同的業務。一個人是不夠的。我的工作就是能夠找到能夠管理不同領域業務的人,並且讓他們發揮最好的作用。西門子在中國的管理團隊,大約有200多人,包括我們大的集團總經理、商務經理,各個合資廠的總經理、地區經理,以及企業部門的經理等等。

記者:聽起來,你有點像在扮演《三國演義》里的劉備。那么,你怎么協調下屬的工作呢?

貝殷思:無論是在社會還是在企業,必須有一些大家都認可的原則或者規則。如果各個業務集團想怎么運作就怎么運作,那就沒有辦法再經營下去。我會讓所有人都去遵循一套統一的規則,讓大家都以一種共同的方式來運行。

儘可能用中國人

記者:今年下半年是西門子總部新老交替的階段,你熟悉即將上任的新CEO柯菲德嗎?他的管理風格是怎樣的?

貝殷思:我們還是很熟的。西門子的CEO有一些選人的標準,主要包括:第一要懂得西門子所有的業務;第二對公司的財務情況必須有準確清楚的了解;第三是本人的個性要有一定的吸引力,對外大家能夠認可你;第四要有能力領導整個西門子的複雜架構;還必須是一個非常好的溝通者,不管什麼想法都能使公司內部的人和外界、政府了解、明白。他符合這些標準。

記者:有報導說,他是西門子公司中唯一適合坐上這個職位的人。是這樣的嗎?他上任後對中國區的策略會有什麼變化?

貝殷思:他不是唯一的。當時候選人有很多個,選他可能出於一個綜合的考慮。全球總裁的變更對西門子的中國策略不會有特別大的影響。

記者:你對人才的理解是什麼?在選擇西門子員工的時候有什麼標準?

貝殷思:對我來說,人才首先得要很清楚他能給公司貢獻什麼,同時也能看到公司會給他提供什麼樣的機會。有些人一上來就問公司是否能夠給我提供這個,提供那個,我覺得這樣的人就沒辦法接受。
不過,面試有時候也會使公司做出錯誤的決定。

記者:跨國公司在中國普遍面臨本土化的問題。你在中國工作了很多年,但是作為德國人,還是不能像中國本土的經理人那樣了解這個市場。你是如何推動西門子的本土化的?

貝殷思:我們本土化的目標是,目前所有由外籍人士擔任的這些職位上一旦有適合的中國經理人,我們就馬上本土化。只要中國的經理人達到了這樣的水平,我們就馬上進行本土化。

記者:那么現在西門子中國管理職位上,中國本土的經理人能夠占到多大比例?

貝殷思:我沒辦法告訴你特別具體的數據,但是我可以告訴你,我們現在外籍員工的比例占3萬員工總數的1%左右。我們最高層的六人管理團隊沒有中國人,但是西門子中國日常的管理都是由中國人負責。
不過,各業務領域也有不同。像消費品領域,幾乎都是中國人;但在進行大的基礎設施工程時,中國客戶也常常希望吸收更多的國外最新經驗,他們希望有外國人在裡面。

技術轉讓換中國空間

記者:西門子現在面臨思科、阿爾斯通等同行業對手的競爭,而中國本土對手興起的勢頭也日益明顯。你為什麼還決定將一些項目繼續轉讓?

貝殷思:技術轉讓在中國來說是市場進入的一個必要條件。所有公司花了那么多錢研發出來的技術,沒有誰會願意把它拿出來,或者去培養競爭對手。但是在中國,這可能是一個必要的行為。中國市場對於能夠轉讓技術的公司給予一些比較好的合作機會。

我們無法承擔不能在這個市場上競爭的後果。對我們來說,技術轉讓帶來的一個很好結果就是中國經濟不斷發展,市場不斷擴大,因此我們的業務有不斷發展的空間。

記者:看來,你對西門子在中國有很好的預期。

貝殷思:西門子很龐大,業務也發展得很好,但是我們自己覺得還不夠。
需要指出的是,不管西門子中國還是整個德國公司,都不希望壟斷某個行業。德國公司沒有這樣的傳統。我們希望進入一個競爭比較公平的行業。我們不想去滅絕競爭對手。這和其他國家來的公司不太一樣。從目前看,我們能獲得一個比較理想的市場份額,我們也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記者:在中國,你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麼?

貝殷思:如何讓大象跑得快,就是最大的挑戰。在中國,西門子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速度問題。對我來說,能夠更快做出決策,是我最大的挑戰。西門子非常大,作一個決定需要多方面的參與。對我來說,方面越多,需要的時間也越多,而時間成本可能比其他成本更複雜,更難以承受。(陸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