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衡散文》讀後感_讀梁衡散文有感

《梁衡散文》,是1999年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梁衡散文》讀後感,希望大家喜歡。

《梁衡散文》讀後感1

梁衡的文章一開始我並不喜歡,那篇《晉祠》雖然寫得真的不錯,但是我不喜歡那種冗長的文章,所以,對於這個作者也沒太大的印象。再一次看到他的文章就是《跨越百年的美麗》,依舊是沒什麼太大感覺。直到他寫的三篇散文作節選為課外讀物發下來,《覓渡,覓渡,渡何處?》、《把欄桿拍遍》、《亂世中的美神》,看了一堂課之後,當時就被他筆下的三個人物所深深折服。這三個人物都帶有濃重的悲劇色彩,同時又具有不得不使人敬佩的精神和風範,感覺他們在梁衡的筆下都鮮活了起來,一點一點向我們展示自己的人生。

自此,我開始找梁衡的文集,卻一直找不到,看到了很多餘秋雨的文集。我也買過余秋雨的一本文集《文化苦旅》,但我不是很喜歡他的文風。總覺得他寫的文章不夠大氣,有點優柔寡斷的感覺。而梁衡,看完他的文章就有種很明顯的被吸引被點撥,霎時有一片清明的感覺。

終於,我還是找到了一本《梁衡散文中學生讀本》。

我先找到了那三篇文章,把《把欄桿拍遍》看完。辛棄疾的一生真的很曲折。年輕時血氣方剛,奔走沙場,卻在南歸之時被奪去手中的鋼刀,只能以羊毫軟筆寫下一首首悲憤、無奈、自嘲的詞。最讓我動容的還是那首《永遇樂》。他竟然在嘲笑自己的姓氏!“艱辛做就,悲辛滋味,總是辛酸辛苦。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搗殘堪吐。 世間應有,芳甘濃美,不到吾家門戶。”這首詞是我第一次看到,卻被其中所隱藏的無奈嘲諷所深深震動。他該有怎樣的失意才會覺得自己的姓氏是“艱辛”“酸辛”“悲辛”“辛辣”,覺得自己就是不能夠擁有美好的事物!

還有一篇《大無大有周恩來》,是誕辰百年之時所寫。那些冗長的歷史在梁衡的筆下一點不顯繁複,反而,每一件都令周無私的形象更加生動鮮明,深深被這個自己無緣親眼見到的所感動。

諸如此類的寫人的文章,每一篇都能感覺作者筆下的人是個鮮活、生動、立體的偉人,並不是一個個已經歸為歷史、素不相識的不相干的人。每一個都令人敬佩,由衷的敬愛。這本書中還有很多寫景、記事、抒情、說理的文章,都很值得一讀。

看完這本書,有一種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感覺!

《梁衡散文》讀後感2

歷史的車輪滾滾前行,在漫漫五千年里,有這樣一些人被歷史記住,甚至使山河易姓。合上《梁衡散文》,我心中波濤起伏,一時思緒萬千。

韓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被後人景仰,但歷史上的他曾被貶到八千里外的海邊潮州任地方小官。而在他任這小官時,僅八個月,他就除鱷,興修水利,贖放奴婢,興辦教育,幹了四件驚天動地的大事。設身處地的想想,韓愈是被貶啊,他幹嘛“多管閒事”呢?他是個貶臣,老老實實等機會便是,他幹嘛主動參政啊?可他不這么認為,他認為有能力做些什麼,他認為比起百姓之苦,他的冤他的苦不算什麼。這是什麼原因,因為他心繫百姓!他不辭海隅之小,不求功名,只為奉獻於民,求成於心。

幾百年後,歷史又等來了一位蹣跚的老者,他是皇家欽定的,中國古代最後一位罪臣,又是人民托舉出來的近代史開篇的第一位功臣,他就是林則徐。

“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多么慷慨激昂的話語,多么洶湧澎湃的豪情壯志。但他太天真了,這不是他說了算,得聽皇帝的。上職一年半後,他就被貶到伊犁。在此途中他見害就除,見民有難就救,不管煙害夷害還是水害都挺身去堵,事後別人論功行賞,他依然要發配伊犁。每每讀到這裡,我心中總是憤懣不平,為林則徐喊冤。有時我還覺得他好傻,朝廷不用就不用,你林則徐又不是那種離開朝廷就活不下去的人,皇帝昏庸無能,奸人當道,那你不能“世人皆醉你也醉,世人皆濁你也濁”嗎但林則徐的骨子是硬的,他的心是熱的,他不會因朝廷不重用而不關心國事,他依然為國效力,像一隻老黃牛,忠心耿耿,任勞任怨。整整一年,他為清政府新增六十九萬畝耕地,極大地豐盈了府庫,鞏固了邊防。林則徐以罪臣之分行忠臣之事。是什麼讓他忍受了身體與心靈的折磨,一次次為國建功而不上褒獎名單?是那顆拳拳愛國之心,他愛國愛民,心繫天下蒼生,以天下為己任。

難道這些不值得我們敬佩嗎?想想現實生活中那些憑合法職位,貪贓營私的官員,無論大奸巨貪都被釘在恥辱柱上,而林則徐與“八月為民興四利,一片江山盡姓韓”的韓愈,之所以被歷史記住,是因為他們都有一顆愛國之心。一個人是微不足道的,但當他與百姓利益與社會進步連在一起時,就會被社會所承認,被人們托舉出來。

《梁衡散文》讀後感3

我喜歡閱讀梁衡的散文,梁衡的散文就像一曲曲動聽的歌,令人著迷,又令人陶醉。這些年來,我先後讀過梁衡的《把欄桿拍遍》、《覓渡,覓渡,渡何處》、《讀韓愈》、《讀柳永》、《晉祠》、《夏感》等文。讀梁衡的文章,有一種愉悅、一氣呵成,欲罷不能,甚至達到廢寢忘食的地步。我頗為感慨,當今散文諸家中,梁衡的散文不僅動聽,而且最富有“真、善、美”的內涵。

由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的《梁衡散文》,在給人以散文藝術美享受的同時,更給人散文創作對“真與善”追求的啟示。這種藝術美的享受,主要體現在作者對散文藝術境界的全心追求與創作實踐方面;而這種創作“真與善”的啟示,又著重體現在作者對散文藝術境界有深刻的、有見地的理論探討方面。

(一)

在這裡,通常讀過梁衡散文的人,一般認為,梁衡最忠實於散文境界的三個層次,即客觀描寫的第一個層次:描寫美;主觀描寫的第二個層次:意境美;主客描寫的第三個層次:哲理美。

筆者認為,第一個層次“描寫美”的文字是以《晉祠》為代表。該文運用了說明和描寫相結合的方法,把晉祠悠久的歷史文物和優美的自然風景說明描寫的十分具體形象。形神兼美的特點十分明顯。語言又形象、生動、流暢。實在是一篇精美的範文。第二個層次“意境美”的文字是以《西北三綠》和《壺口瀑布》為代表。這類文字的特徵,主要是滲進了梁衡自己的思想感情。第三個層次“哲理美”的文字,作者自敘為數不多,主要是《馬列公園賦》和《泰山——人向天的傾訴》等。

近幾年,梁衡創作了數篇人物大散文,可以說篇篇是“美”文、是精品,1996年創作的這篇《紅毛線,藍毛線》說明了中國共產黨領袖的大公;《大無大有周恩來》(1998)――周恩來死不留灰、生而無後、官而不顯、黨而不私、勞而無怨、死不留言。“在甩開自我,真正實現‘大無’的同時卻得到了別人沒有的‘大有’。”其實周恩來的六個“大無”說到底是一個大公。“心底無私天地寬”,梁衡先生用“大無大有”高度概括了周恩來一生的大勇、大才、大德、大愛;《把攔桿拍遍》(20xx)寫了既是沙場英雄又是大詞人的辛棄疾;《最後一位戴罪的功臣》(20xx)寫了功與罪交織於一身的禁菸英雄林則徐;《亂世中的美神》(20xx)寫了孤獨無耐、才貌雙全的一代女詞人李清照。等等等等。在我們與前人之間,總是橫亘著一道無形的屏障,有時欲要看清楚,欲是看不清楚,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能記住的人和事會越來越少,也許只能說出某個名字或某個理論,而對於他們的內韻之美、人格之美、精神之美卻不是很了解。所以梁衡做了一件大善事,他的散文,讓你十足品味,讓你充分感受,讓你觸摸到這些人的靈魂本質。梁衡說,體驗他們的創造與失敗、奮鬥與犧牲、快樂與悲傷,所得是輝煌之美、深遂之美、悲愴之美。所以,他對大自然的讚美,對大人物的歌頌,對大英雄的褒揚,源於他是一位對美的追求者、踐行者和苦苦的創造者。

(二)

梁衡提倡散文要真實,要寫大事、大情、大理。他以令人折服的理論勇氣最早批評了他曾經崇拜的散文大家――楊朔先生的“物-人-理”三段式的創作模式,既反對散文成為政治的註腳,又反對散文脫離政治,提出散文要回歸真實。他說自己是一個在寫作道路上的苦行僧,思多而行少,他說要像米開朗琪羅搞創作一樣:作品未完成之前,不許任何人看一眼;凡是沒有新意的作品也決不留存。“篇無新意不出手”是他一直堅持的創作理念,他說不能重複前人,也不能重複自己,就是要不斷出新。這很難,但是他做到了。梁衡是一位公認的散文大家,其實他對新聞理論、寫作理論創新的貢獻又大於前者,他自己也這樣說。

那么,梁衡散文的求“真”精神到底在哪裡?筆者認為,主要體現在他的思想內涵,他是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知識分子,也是一個善於思考的人。在他的文字里,常常流露出一種博大的人文主義情懷,飽含著對祖國與人民的一種求“真”的熱愛。他筆下的人物多是一些憂國憂民且命途多舛的仁人志士,他真情地嘔歌他們,從他們身上發掘出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感人肺腑,催人奮進。

梁衡對韓愈非常推崇。在《讀韓愈》一文中,談到韓愈被貶到偏遠的潮州當地方官時,沒有因個人身處逆境而沉淪。在短短的八個月任職時間內,為當地辦了四件興利除弊的好事,深受百姓愛戴,其事跡流傳至今。為此,當地修了一座韓公祠來紀念他,並將一座山更名為韓山,將一條江改名為韓江,使其流芳百世。寫韓愈的文章不少,但作者善於發掘,寫出“真情實意”。就同是處於逆境而言,他將韓愈同屈原、李白進行比較。談到,“就憑這一點來說,韓愈要比屈原、李白要多一層高明,沒有隻停留在蜀道嘆難、江畔沉吟上”。“一個人不管你有多大的委屈,歷史絕不會陪你哭泣,而它只認你的貢獻。”進而指出,在韓愈上任之前,面對這些弊端,一任又一任的地方官都做了什麼呢?回望歷史,面對現實,作者的發問,令人深思,使人警醒!同時,使我們對韓愈的崇高境界不禁肅然起敬。

再從藝術的角度看,梁衡散文中比喻的運用有著作者明顯的“真”實的愛憎感情,在《青島看房子》中比喻的運用多少帶有一些鄙夷的形容,不難看出作者對殖民者的憎恨。與此相反,《石河子秋色》的字裡行間無不透露著作者的“真”誠喜悅,以及對建設者的由衷敬意。比喻是跟作者的知識、經歷、情感等等,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一個好的比喻,不僅可以使文章的語言增添光彩,增加文章的氣勢,更重要的是浸透著作者創作時的情感,會給讀者帶來震撼,收到預想不到的效果。

梁衡的創作態度求“真”務實,寧缺毋濫。通常一年才寫一篇文章。他寫《覓渡,覓渡,渡何處》前後用了6年,創作《大無大有周恩來》甚至用了20xx年。這使筆者想起了一句話,“嘔心瀝血,方出精品。”曹雪芹創作《紅樓夢》,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到頭來還是個未成品。正是由於這種求“真”務實的創作態度,才使得作者的作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得以長久流傳。在浮躁氣氛漫延的今天,梁衡的這種求“真”的創作態度無疑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三)

就“善”而言,梁衡寫人物,最“善”解人意,最善於洞悉其內心世界並多角度審視。在《覓渡,覓渡,渡何處》一文中,作者對瞿秋白臨刑前寫的《多餘的話》重新解讀,“當我們只看他的事業,看他從容赴死時,他是一座平原的高山,令人崇敬;當我們再看他對自己的解剖時,他更是一座下臨深谷的高峰,風鳴林吼,奇絕險峻。”作者構想,“如果秋白是一個如李逵似的人物,大喊一聲:你朝爺爺砍吧,20xx年後又是一條好漢。也許人們早已把他忘掉。”只因為“他覺得自己實在藐小,實在愧對黨的領袖這個稱號,於是用解剖刀,將自己的靈魂仔仔細細地剖析了一遍。” “他覺得探索比到達更可貴。”作者感慨,“如果他一開始就不鬧什麼革命,只要隨便拔下身上的一根汗毛,悉心培植,他也會成為著名的作家、翻譯家、金石家、書法家或者名醫。” “一個人無才也就罷了,或者有一分才幹成了一件事也罷了。最可惜的是他有十分才只乾成了一件事,甚而一件也沒有乾成,這才叫後人惋惜。”在作者的筆下,一個偉岸的襟懷坦白的瞿秋白形象矗立在讀者面前,人們不禁為其喟然嘆息。瞿秋白的女兒在看了《覓渡,覓渡,渡何處》之後,感嘆作者是最為了解他父親內心世界的人,其文章所達到的境界甚至超過了他父親的傳記。可見,在梁衡散文的字裡行間,無不滲透著一種善解人意的人文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