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對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意義論文

在當今競爭十分激烈的時代里,要想在國際競爭中占據重要地位,科技發展水平的高低起著重要作用。 詳細內容請看下文傳統文化對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意義

科技發展水平的高低取決於人才的水平,高素質人才之間的競爭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國家的高等教育。作為繁榮的命脈,大學生的教育更是不容忽視,因為他們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是實現我國科教興國戰略的重要力量之一,承載著民族的眾望,擔負著祖國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的重任。因此,從多個方面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是刻不容緩的事情。大學生只有在思想意識方面不斷地加強,向正確的方向靠攏,才會更好更快地成長。

傳統文化對當代大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觀的確立,社會責任感以及愛國主義精神的培養等多個方面都具有積極、重要的作用。大學生的道德觀、價值觀是否正確,關係到國家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能否順利進行,關係到能否儘快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所以,我們要充分把握和利用傳統文化中的精髓之處,與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結合,用恰當的方式融合到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去。

近幾年來,通過一些問卷調查等形式我們了解到,很多大學生的道德觀念差,自私自利,價值觀扭曲,缺乏社會責任感等現象很嚴重。因此,利用傳統文化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勢在必行。本文通過對傳統文化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的研究,更好地幫助大學生健康、積極向上的成長。

一、傳統文化的基本特點

(一)推崇和諧、友善的理念

提到和平,早在中國古代文化中的《論語子路》里曾說過:“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指的是君子在人際交往中能夠與他人保持一種和諧友善的關係,但在對具體問題的看法上卻不必苟同於對方,強調的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儒家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要內容,更加重視人與人直接的和諧。儒家思想的倡導者孔子提倡“仁”的思想,也是當時人際關係的準則,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和諧、友善。可見,傳統文化中的精髓一直延續至今,經得起時代的推敲。在全面建設和諧社會的今天,傳統文化中的和諧、友善的觀念對高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尤為重要。

(二)強調愛國主義和團隊精神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等等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語句,無一例外地都體現了傳統文化中的愛國主義精神。國家的興亡與每個人緊密相連,每個人都意識到自己身上的責任重大,這些思想和觀念在當今的中國,已經成為我們的行為準則,如:汶川地震、青海地震等就是典型的例子。在傳統文化《禮記•禮運》篇中,有這樣一段表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這段話表達了在很早的古代就意識到了集體、愛國主義,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愛國主義、團隊精神的觀念在那個時代體現得淋漓盡致。在過去傳統文化的倡導和影響下,現代中國的發展才延續了團隊精神的理念。

二、傳統文化在當代大學生中的發展現狀

傳統文化到底對當代大學生思想教育產生怎樣的影響?目前的傳統文化在大學生中的發展現狀又如何?對於古代經史子集,大部分人也只是偶爾翻閱,對傳統文化中的精髓,興趣不是很大,因此對這種文化的認可度可見很低。從研究中我們不難看出,當今的大學生並不是很熱衷於傳統文化,其受重視程度已大幅下降。大學生正處於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時期,正需要學校對他們加以引導和幫助,傳統文化中的精髓部分對大學生的成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大學生健康的成長,思想道德素質各個方面得到提高和鍛鍊,整個社會的經濟才能快速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