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以來反腐倡廉建設調研報告

(五)更加注重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統籌推進反腐倡廉建設

黨的xx大指出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反腐倡廉建設要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相適應,必須把反腐倡廉工作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之中,拓展從源頭上防治腐敗工作領域。xx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對反腐倡廉建設又提出了統籌推進的基本要求,強調做到“四個結合”,堅持把改革的推動力、教育的說服力、制度的約束力、監督的制衡力、懲治的威懾力結合起來。懲防腐敗體系《工作規劃》又進一步提出要堅持統籌推進、綜合治理,把懲治和預防腐敗的階段性任務與戰略性目標結合起來,整合各方面資源和力量,增強反腐倡廉建設的科學性、系統性、前瞻性。

二、當前反腐倡廉建設面臨的突出問題和困難

調查顯示,當前的反腐倡廉工作正在按照黨的xx大的戰略部署,紮實有效深入地向前推進,呈現出領域不斷拓展、力度不斷加大的良好發展態勢。但是,由於受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和影響,反腐倡廉“重在建設”的要求還沒有得到有效落實,有利於反腐倡廉建設的思想觀念、文化氛圍、體制條件、法制保證還沒有真正形成,反腐倡廉建設仍然面臨著一些突出的問題和困難。

(一)一方面,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反腐倡廉建設、為落實科學發展觀提供服務和保證的工作理念和工作自覺性不斷增強;一方面,服務、保障、促進科學發展觀落實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方式缺少協調性。一是在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反腐倡廉實踐上,還處於原則性要求多、操作性措施少的狀態。一些地方和部門用科學發展觀統領反腐倡廉建設還僅僅停留在工作理念、工作指導思想這樣抽象化、概念化、理論化的層面,而把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貫穿、體現在反腐倡廉建設的工作謀劃、部署和安排上不夠,工作方式、工作措施還沒有達到科學化的要求。二是對違背科學發展觀問題的行為缺少明確具體的界定標準和懲處依據。比如,對“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等違背科學發展觀的行為,目前尚無統一的界定標準和懲處辦法。三是科學的反腐倡廉建設政績觀沒有真正樹立。片面強調查實問題、懲治腐敗,忽視澄清事實、預防腐敗的錯誤政績觀仍是科學推進、整體推進反腐倡廉建設的思想障礙。

(二)一方面,反腐倡廉建設取得了新的明顯成效,反腐倡廉形勢總體上向著好的趨勢發展;一方面,在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腐敗現象又呈現出一些新特徵、表現出一些新問題,反腐倡廉形勢不容樂觀。

一是現階段腐敗的表現形式越來越趨向於隱蔽化、期權化、複雜化。據調查分析,隨著懲防腐敗力度的不斷加大,以及腐敗市場的逐步縮小,公共權力濫用方式和權錢交易行為也發生了新的變化,主要表現為決策事項具有制定上的趨利性,權力尋租具有時空上的期權性,活動內容具有表象上的合法性,腐敗主體具有行為上的隱蔽性。這種情況的存在和發展,將會進一步加大懲防腐敗的難度,也將使反腐倡廉工作面臨著新的嚴峻挑戰。

二是重點領域的腐敗問題仍然易發多發。從今年年初全省開展的黨風廉政建設民意調查情況看,民眾認為腐敗現象比較突出的五個領域依次是:工程建設(占49.3%);選人用人(占39.6%);國企改制(占37.2%);財政撥款(占33.1%);土地批租(占32.2%)。民眾認為腐敗現象比較突出的部門和行業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醫院(占45.0%);公安(占36.6%);法院(占30.5%);學校(占26.5%);交通(占22.3%)。其他部門和行業分別是:檢察院(占22.0%);國土資源(占19.1%);組織人事(占18.5%);稅務(占17.9%);城市規劃(占16.6%)等。民眾認為腐敗問題最為突出的五個方面依次是:貪污受賄(占47.1%);人事工作不正之風(占35.8%);收受現金(占26.2%);生活作風腐化(占22.0%);利用職權為親屬經商提供便利(占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