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群團工作的調研報告

二是支持工青婦組織建設必要的活動場所和設施。各地要在考慮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時,同步考慮工青婦組織的活動場所與陣地建設。近年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群團組織的活動場所建設,各級群團組織的活動場所為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比較好的作用,特別是青少年活動場所在青少年素質教育、道德品質培養、身心健康成長等方面深受社會、青少年和家長的普遍歡迎、喜愛和好評。但由於活動場所數量不足、面積有限,管理體制不夠順暢,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青少年需要。因此,建議借鑑浙江省將青少年活動場所管理辦公室設在團省委的做法,整合社會資源,發揮社會效益,切實加強各級青少年活動場所建設,充分發揮共青團組織的育人作用。要把青少年校外活動場所、婦兒活動中心建設列入各地精神文明建設和城市建設的總體規劃。在保證政府投入的基礎上,充分運用市場機制,鼓勵社會投入,進一步加快各地青少年校外活動場所與婦兒活動中心的建設和改造的步伐。

三是提供各種法律政策支持。加強有關職工、青年、婦女事務地方性法規的制訂和政策建設(如各類經濟組織建立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和廠務公開制度的《條例》),有計畫、有步驟地把工青婦事務納入社會發展的統一規劃之中,關注有關職工、青年、婦兒發展的議案、提案,加大對有關民眾利益法律、法規執行情況的督查和調研力度,促進工青婦工作的法制化、規範化。

(五)進一步指導群團組織,在服務大局、服務民眾、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發揮作用。

群團組織有著密切聯繫廣大職工、青年、婦女民眾的組織優勢。在新形勢下,群團組織要始終堅持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相一致,圍繞黨和政府的工作大局謀劃工作,發揮思想引導、組織動員、倡導新風、政權支柱的作用,為改革發展穩定做出了重要貢獻。

一是發揮思想引導作用,帶領民眾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只有思想的大解放,才會有事業的大發展。群團組織應通過組織民眾學習、結合實際討論、外出參觀考察等形式,帶領民眾增強發展意識、競爭意識、風險意識、效率意識、開放意識,自覺從那些不合適宜的觀念、做法、體制中解放出來,積極投身理論創新、科技創新、體制創新,進一步煥發民眾的創造力。

二是發揮組織動員作用,帶領民眾艱苦創業。要大力弘揚艱苦創業精神,引導民眾創業發展。堅持繼承與創新相結合,積極探索參與經濟建設的新途徑、新載體。結合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及各單位各部門的改革發展,廣泛開展建言獻策活動,引導民眾關心改革發展,奉獻智慧力量。組織動員民眾積極投身國有企業改革、重點工程建設、支柱產業構建、環境保護和生態工程建設,引導民眾發展非公經濟,發展第三產業,推動就業和再就業工程,為經濟建設做貢獻。

三是發揮引領新風作用,帶領民眾弘揚新風。群團組織要進一步開展民眾性精神文明建設,引導民眾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實踐新道德規範,倡導新型人際關係。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的教育,教育引導民眾見義勇為、助人為樂、誠信守信、遵紀守法、敬業奉獻。弘揚科學精神,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反對迷信,抵制邪教。要進一步深化青年志願者行動、青年文明號活動、青年文明社區創建活動、“五好文明家庭”創建活動,依託這些工作載體,不斷將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引向深入。婦聯要探索婦女參與精神文明建設活動的新內容,抓好“五個環節”和“四個一”活動,發揮廣大婦女在家庭和精神文明建設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