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群團工作的調研報告

(二)各級黨委普遍重視民眾團體的組織建設。

三省各級黨委積極適應經濟成份和社會組織形式多樣化的特點,堅持黨建帶群團組織建設的原則,把黨組織建設和群團組織建設通盤考慮,在一些新的經濟社會領域中,既重視加強黨的組織覆蓋,又加強群團的組織建設,實現黨建與群團組織建設配套聯動的良好局面。

一是加強鄉鎮、村、社區等基層群團組織的建設。三省省委多次發文要求各級黨委在鄉鎮、村換屆或撤併中,不能隨意撤銷、合併群團組織或將群團組織歸屬其他部門,從而有力保證了群團組織的建設。四川、浙江結合後進村黨支部的整轉,整頓團支部160餘個,調整選拔行政村團支書1465名。目前各地鄉鎮、村都已基本建立健全了工青婦組織;浙江依託共青團、婦聯組織成立了大量的社團組織,推動農村產業化和城市社區功能的發揮,延伸了群團組織工作的手手臂。

二是加強新經濟領域的群團組織建設。四川、浙江各地在推動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的同時,十分注意工會、共青團組織的建設,特別對一些暫不具備建立黨組織條件的企業、社區、中介組織,率先把群團組織建立起來,為黨組織的創建創造條件,逐步形成了“黨強群團活、黨帶群團動”的工作局面。三省各級婦聯組織通過在行業界別中成立婦女協會、婦女聯誼會,在個體勞協、私企協、專業市場建立婦委會等形式,切實加強婦女工作。目前浙江省非公企業工會組建率達91.4%、團建率達95%,並建立了個體勞協及專業市場婦委會。

三是加強群團組織建設的領導責任制。堅持黨委負總責,基層黨組織和群團組織的主要負責人負直接領導責任,一級抓一級,一級帶一級,一級促一級,層層抓落實。如浙江省委把對群團組織建設納入縣區年度綜合考核內容,並在全省率先推行了縣委與各鄉鎮黨群副書記簽訂企業組建工會為主要任務的目標責任書。雲南、四川還制定了《關於基層團建實施雙軌考核的意見》,明確縣(區)委每年公布對鄉鎮考核結果時,必須把縣(區)團委對鄉鎮團委的考核結果列入其中,將團工作得分計入鄉鎮總分。

(三)加大新形勢下群團幹部的培養和使用力度。

群團部門領導班子是群團工作的核心,廣大群團幹部是做好群團工作的主要力量。近年來,三省在加強群團組織領導班子與幹部隊伍建設方面作了積極探索,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一是配齊配強各級群團組織領導班子。三省堅持德才兼備、注重實績的原則,普遍加大了對群團組織領導班子的選拔配備力度。通過換屆選舉,將綜合素質優秀的年青幹部充實到省、市(州)群團部門領導班子。四川、雲南兩省絕大多數地(市、州)和縣(市、區)工會、婦聯主席,按有關檔案精神實現了“高配”;四川對優秀青年幹部破格提拔,充實到各級領導班子,極大地激發了群團組織的工作熱情。

二是注重對群團幹部的培養。雲南、浙江兩省建立了由組織部門牽頭,團委、婦聯等部門參加的年輕幹部、女幹部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制定了年輕幹部、女幹部培養規劃,採取了培養選拔女幹部“七個優先”、建立年輕幹部、女幹部後備幹部庫、加強培訓和鍛鍊等一系列紮實的措施。把群團幹部培養納入全省幹部選拔培養工作統籌考慮,把群團組織薦才與後備幹部培養、女幹部選拔有機結合起來。四川還把全省處級團幹部的培訓列入省委組織部和省委黨校舉辦的後備幹部培訓班,重點進行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