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群團工作的調研報告

面對層出不窮的新情況、新課題,四川、雲南、浙江三省各級黨委主動適應,大膽創新,積極探索,不斷加強和改善黨對群團工作的有效領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一些地區、一些領域,也存在著一些薄弱環節,存在著一些具體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是少數黨委領導尤其是基層黨組織領導對群團組織的性質和地位的認識有待進一步提高。工青婦組織是黨聯繫民眾的橋樑和紐帶,承擔著為黨做好民眾工作的重要職責。少數黨委領導尤其是基層領導對此認識尚不到位,因此不能主動地把工青婦工作擺上位置,突出表現在在實際工作中存在重經濟工作輕群團工作的傾向;少數黨委領導尤其基層領導對黨的群團工作的基本政策和基本知識也缺乏應有了解,突出表現在對《工會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婦女權益保障法》的基本內容缺乏應有的了解;還有少數黨委領導尤其是基層領導對新形勢下工青婦工作的研究不夠,因此對工青婦工作缺乏有效的指導。

二是一些地方、一些領域黨組織在配套抓好群團組織自身建設方面有待進一步加強。調研中發現,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經濟社會結構的大調整和人員的大流動,給黨建和群團組織的建設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各地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積極推進黨的建設的新的偉大工程。在此過程中,少數黨委尤其是基層黨組織對配套加強群團組織建設重視不夠,在同步研究、部署、推進群團組織建設方面有待進一步加強。特別是一些領域黨群組織的關係亟待理順,如非公有制企業工會、團委和婦女組織建設的問題,迫切需要從各自的章程和工作實際出發,從政策源頭上理清關係問題。

三是一些地方、一些領域黨組織在引導群團組織發揮作用方面有待進一步加強。群團組織是黨領導下的人民民眾組織,是黨聯繫廣大人民民眾的橋樑和紐帶,是國家政權的重要社會支柱。黨委作為領導核心,堅持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原則,在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充分發揮工青婦等群團組織的作用,對推進黨的事業十分重要。在調研中發現,一些地區、一些領域黨組織在引導工青婦組織發揮作用方面重視不夠,在考慮各項工作時,把工青婦作為一支重要力量納入總體考慮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增強自覺意識,在給予工青婦組織交任務、壓擔子、出題目、教方法方面還需進一步加強。

四是一些地方、一些領域黨組織在為工青婦組織開展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方面有待進一步加強。必要的物質依託是工青婦組織開展工作的基礎保障。工青婦作為黨領導的民眾團體,由於自身職能和性質的限制,缺乏可供調控的資源和調控資源的手段,需要黨組織提供必要的保障。新形勢下,工會費、團費的收繳也存在很多現實困難。在調研中發現,群團組織缺乏資金、陣地等必要的物質保障,是普遍存在的一個難題。解決這一難題,一方面,需要工青婦將市場法則和組織優勢相結合,積極探索社會化的運行機制;另一方面,也需要黨委從政策上予以重視和解決。

五是一些地方、一些領域黨組織在重視群團幹部隊伍建設上有待進一步加強。一些地方對工青婦幹部的配備重視不夠,存在缺配、力量不足、兼職過多等現象。一些地方對工青婦幹部的培養重視不夠,幹部的整體素質與業務水平離工作的需要差距較大,影響了工作的開展;一些地方對工青婦幹部待遇落實上重視不夠,沒有嚴格按政策規定落實相應的政治經濟待遇,如“團的縣級和縣級以下各級委員會書記,企事業單位團的委員會書記,是黨員的,可以列席同級黨的委員會和常務委員會的會議”、鄉鎮(街道)工青婦負責人享受副科政治經濟待遇等規定,落實不夠到位,存在著因人而異、因地區而異的現象;一些地方對工青婦幹部交流使用重視不夠,個別地方存在工青婦幹部年齡老化、結構不合理等問題,團委常常出現“少帥老將鬍子兵”現象,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