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班級建設方案4篇

一、何謂學習型班級?

所謂學習型班級是指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善於獲取、創造、提煉各方面有益知識,並以這些新知識、新見解、新理念為指導,不斷修正自己行為,通過個人自主學習和團隊合作學習,進而努力實現共同願景的班級。在學習型班級中,同學們通過“堅持不懈的自我超越”、“細水長流的心智改善”、“持之以恆的願景累積”、“長期有效的團隊學習”和“逐步奠定的系統思考”,從而得以不斷突破自己能力的上限,共同創造實現理想的良好環境和班級氛圍,並能全力實現共同的抱負。

二、構建學習型班級的目的和意義

建立學習型班級是一項十分有意義的工作,因為班級是學校的組成細胞,建立學習型班級是建立學習型學校的基礎。建立學習型班級符合當前課改的要求,它不僅注重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氛圍,更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持續學習的能力,建立學習型班級構建了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最好平台。

三、構建方案

班訓:和諧、上進

目標:爭取第一

班情分析:班級學生共70人,男生38人,女生32人。團員人數為17人。就開學到現在這段時間,特別是第一次檢測後總體表現良好,這是構建學習型班級的基礎。

1、摸清班級現狀,開好動員大會

為了順利創建學習型班級,我們召開學生座談會,讓學生對班級的現狀及未來暢所欲言、獻計獻策,激起學生建設班級的熱情。同時向學生介紹如何創建學習型班級的理論知識。

2、創建多管齊下,營造班級文化

在創建學習型班級中,我們側重從班級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兩方面開展實踐探索:

(1)、設計有特色的班級物質文化

a、精心布置並美化教室。

班級教室的布置會對學生髮揮著潛移默化的教育影響力和感染力。先開展全班大掃除活動,使教室變乾淨。然後組織同學維修班級窗簾、修理班級的學習欄、公布欄,貼上好後黑板上方的大,掛上時鐘,出好黑板報,使教室舊貌變新顏。計畫不定期地將同學的優秀作品,掛貼在班級學習欄上,使學生充分體驗成功的喜悅。這樣同學生活在班級里,不僅感覺舒暢溫暖,還感受到濃郁的學習氣息。

b、已設立“班級圖書角”。

建立圖書角:利用班級圖書櫃,發揮書籍的育人作用,形成課間閱讀的良好風氣。

圖書更新:班級成員均有為班級提供圖書的職責,每兩周安排三位同學為班級提供圖書資料。為班級學生的閱讀提供新鮮有益的圖書。

圖書管理員:由學生推薦安排兩名學生負責圖書的擺放,清理及登記等工作,每周進行圖書資料查對,對於不良閱讀行為應及時提醒,幫助改正。

圖書登記制:建立圖書目錄,登記所供圖書名稱及價格,對於遺失及損壞圖書者應給予相應懲罰。

c、構建一個班級管理信息互動的平台。①值日生輪流填寫《德育事實制度日誌》,真實、準確記錄當天班級活動情況;②班長每天檢查《德育事實制度日誌》上的記錄並做好小結記錄;③值日生每天第七節課後課間休息向班主任匯報班級動態。

(2)、構建有特色的班級精神文化

a、建立班級的共同願景:成為學習型班級,個人與集體共成長。

b、每天一句話:後黑板下方寫上一句勉勵學生的話語,提醒和激勵學生及時調整自己的行為。

c、計畫建立學生成長檔案本。學生自己準備一本筆記本,讓學生把成長中的成果收集起來,向大家展示自己的風采,激起自己更大的學習動力,更加投入到學習中去。

d、成立學習小組。

創建學習型班級需要一段較長的時間,不是短時間就能建成的。以上只是我構建學習型班級的一個方案。隨著創建的深入,一定會有更大的收穫的,我堅信。

班級文化建設方案
2017班級建設方案(2) | 返回目錄

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的綜合性建設,是學校更深層次的管理。把班級文化建設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點,是今年的特色。本學期開學,學校就充分調動班主任及孩子們的積極性,要求各班重新構思、設計。這樣有助於老師更好地了解孩子、增進師生之間感情的同時,也有助於提高教學效果。通過班級文化建設,老師和學生都會在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受益匪淺。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他們需要良好的學習環境,才能在這裡努力學習、快樂成長。除了綠樹成蔭、鮮花盛開的校園環境外,班級文化建設也會給學生們營造出了舒服的感覺。文化建設計畫如下:

一、教室環境的布置要注意“美化”

優美的教室環境能給學生增添生活和學習的樂趣,消除學習後的疲勞。更重要的是:它有助於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陶冶學生的情操,促進學生奮發向上。另外優美的教室環境還可以增強班級的向心力、凝聚力。因此作為一名班主任應重視教室環境的美化,力求讓教室的每一面牆壁都會“說話”。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①發動學生用風景畫來點綴教室。②取得美術教師的配合,定期進行美術作品的展覽。③力求讓黑板報期期做到圖文並茂。④張貼標語(激勵學生學習成才類的內容)等。教室後面的黑板報則是獎狀區和學習園地區,看到獎狀可以增進學生的集體榮譽感。當然教室的布置並不是固定不變的,隨著時間的變化事件的變化可以及時變化環境布置。教室文化建設的功能完全的呈現出來了。

二、文化團體活動要注意“教育化”

班級文化教育對人的影響主要是通過各種活動對人的思想觀念產生影響的。班級文化團體包括班內組建的各類興趣小組,如板報小組、體育小組、美術小組等。這些班級文化團體從文化和輿論導向上影響著學生。

三、人際關係的協調要注意“最最佳化”

班級人際關係主要包括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係和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係。班級人際環境是班主任、任科教師、學生之間的相互關係構成的。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密切交流和合作,有助於更好地發揮班級整體效應。如果一個班級的班主任與學生、任科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能相互理解、團結、幫助甚至能平等地友好相處,那么就能形成一種使人奮發向上的氣氛。

良好的人際環境不僅可以使人奮發向上,而且可以使班級形成良好的集體意識,良好的集體意識是對學生思想品德的一種無形的、巨大的力量。因此在班級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充分發揮班主任的協調功能,積極處理好五種關係:即班主任與學生、任科教師與學生、班主任與任科教師、學生與家長及教師與家長之間的關係。使班級形成了一股齊心協力,積極進取的良好班風,產生了強大的凝聚力。

四、班級制度要注意“規範化”

在班級集體中,班級制度文化的建設,不僅為學生提供了評定品格行為的內在尺度,從而,使每個學生時時都在一定的準則規範下自覺地約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著符合班級群體利益,符合教育培養目標的方向發展。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建立良好的班級制度文化,是班級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 五、學習風氣的營造要注意“強化”

六年級書香班級建設方案
2017班級建設方案(3) | 返回目錄

一、指導思想

捧起一本好書,就是捧起一個偉大的思想;翻動書頁,就是翻動一個海洋。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最有效的途徑就是讓孩子大量閱讀,讓讀書成為習慣,讓書香沉浸童年。通過開展讀書活動,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讓每一個學生都想讀書、愛讀書、會讀書,從小養成熱愛讀書,博覽群書的好習慣,並在讀書活動中陶冶情操、獲取真知、樹立理想、享受生活!通過開展讀書活動,積極營造讀書氛圍,努力打造書香班級。

二、活動系統

課外閱讀活動並非只有閱書一法,而應包含聽(書籍錄音帶)、讀(表情朗讀)、說(複述內容、演說體會等)、寫(抄寫書上精彩的語言、寫讀書心得體會等。)這樣,以書籍為中心,組織起一個完整的讀書活動系統。

三、行動目標

具有濃厚的讀書興趣和習慣,擁有科學的讀書方法和閱讀能力,能夠品嘗讀書的樂趣。

四、口號、宗旨

口號:讓思想與書籍一起動起來。

宗旨:讓書籍流動起來,讓知識豐富起來,讓思想運動起來,讓文化燦爛起來。

五、建設過程

1、實施多種影響,營造讀書氛圍,

(1)同伴影響。在學習夥伴間形成課外閱讀的氛圍,讓閱讀成為像遊戲一樣的童年生活。

(2)師長影響。教師帶頭讀書,家長也參與其中,依靠榜樣的力量驅動。既要發揮學校教師的積極引導作用,又要積極開發、利用家庭與社會的資源,這樣才能形成行動合力,因此,在學校教學、實踐活動等方面引領學生讀書的同時,還應該充分考慮通過家長學校、社區活動等多種途徑,積極引導家庭社區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提供必要的支持。

(3)影視作品影響。熱播的作品往往能夠帶動閱讀,影視作品的影響是營造讀書氛圍的極有價值的資源。

(4)時事影響。為生活和命運而閱讀,是一個很誘人閱讀理念,如果我們的孩子能面臨這樣的閱讀情境,那么課外閱讀將人變得格外光明。教師要善於在生活實踐中發現閱讀契機,刺激學生的閱讀欲望,提供閱讀空間。

2、發掘各類資源,完善讀書機構

(1)班級圖書館。除向學校借一部份圖書以外,班內積極發動學生把自己的藏書拿出來共享,把死書變成活書,班級藏書人均不少於三冊。除班級內的交流,還可安排同年級,同學段之間的書籍互動。班上任命專人為“班級圖書館”館長,並任命兩人為班級圖書管理員,主持圖書館的整理借還等事宜。

(2)建立班級讀書會。設立會長,宣傳委員、組織委員、會務委員。會長全面負責班級讀書會的事務,宣傳委員負責繪製讀書小報、圖畫小書,宣傳班級讀書情況、班級小書蟲、書香小隊活動情況等。會務委員負責讀書會的時間、地點、討論話題的確定、活動情況的記載等。

(3)書友小隊。班級內成立八個讀書小隊,分別為彩虹小隊、雨露小隊、陽光小隊、海洋小隊、芳草小隊、綠葉小隊、百靈小隊、蜜蜂小隊,各設組長一名,全面負責小隊的各項事務。

3、開展多樣活動,激發讀書熱情

(1)挑戰行動。班級宣傳讀書典型,表揚鼓勵一批優秀讀書小隊、先進個人,頒發“讀書明星”等榮譽稱號,並授以物質獎勵(書籍等)。班級讀書會要發動向先進學習的號召,鼓勵人人確定自己的讀書目標、超越對象,制定個人讀書計畫。

(2)月月書會。每個月都舉行一次主題閱讀活動,班級內學生共讀一本書,並圍繞這本書展開一系列活動。如:評選心目中的偶象(主人公)、我想對他(她)說、向**推薦一本書……除共讀書目外,學生應該有自己的選擇,既有共性閱讀,又兼顧個性差異。

(3)跳蚤書市。學生利用手中已讀過的書本,去交換自己想看的書。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學會推薦,學會溝通,既是對手中書的回顧,亦是對已讀書的總結。

(4)隨機活動。“親子閱讀”、“讀名著、讀插圖”、“課本劇表演”、“故事大王比賽”、“自製連環畫”、“放假不放鬆學習——假期讀書活動”等。

4、提供全面保障,鞏固讀書成果。

(1)保證時間。

a、每天二十分。每天中午到午間樂之間抽出二十分鐘,讓學生在書海中徜徉。

b、每周一次。課表上每周都安排了一節閱讀指導課,教師要充分發揮這節的功效,讓學生從中真正收益。

c、每天開放班級圖書館。教師值班,學生值日,方便學生閱讀和借書。

d、家庭閱讀二十分。儘量減少重複、無效、無意義的課外作業,把時間騰出讓學生進行自由閱讀。每天二十分鐘,內容不限。

大學班級建設方案
2017班級建設方案(4) | 返回目錄

[摘要]入學教育是新生進入大學後的重要教育過程和介入手段,高校班級這種組織建制在高校新生教育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要把新生班級建設作為高校新生教育的重要陣地。本文本著系統化、體驗式的原則設計了運用於大學新生班級建設中團體輔導的一些方案,試圖給高校在進行新生教育時提供一個可供參考的視角和實踐模式。

[關鍵字]團體輔導 新生教育 大學新生班級建設 方案

一、方案設計的背景

自1999年開始我國高校進行了不斷的大規模擴招,在校生人數急劇膨脹,近幾年高校開始實行學分制和彈性學制,由此帶來了班級規模急劇擴大、班級結構相對鬆散、班級構成呈現動態化趨勢。另外,獨生子女構成大學生的主流群體,80末的獨生子女一代更強調個性和自我。大學新生在從中學走進大學時普遍存在著入學適應方面的問題,新生面臨著來自新環境、新角色的挑戰,面臨從中國小的應試教育走向大學的較為開放的專業和職業教育,從家庭生活模式向社會生活模式過渡,這種過渡需要一段時間,需要學校給予幫助,入學教育是學校協助新生完成身份過渡及入學適應的重要環節。

目前高校的新生入學教育儘管內容比較豐富,包羅萬象,但時間普遍較短,形式比較單一,參與人員專業性不足,形式主義傾向比較嚴重。從一些實證研究來看,儘管有些高校嘗試用新的教育途徑和手段,比如把團體輔導加入新生入學教育環節,但由於時間比較短加之缺乏切實可行的組織形式和合適的活動設計方案,因此,在高校的實踐領域運用的並不多,受到相當大的制約。

目前高校的新生入學教育儘管內容比較豐富,包羅萬象,但時間普遍較短,形式比較單一,參與人員專業性不足,形式主義傾向比較嚴重。從一些實證研究來看,儘管有些高校嘗試用新的教育途徑和手段,比如把團體輔導加入新生入學教育環節,但由於時間比較短加之缺乏切實可行的組織形式和合適的活動設計方案,因此,在高校的實踐領域運用的並不多,受到相當大的制約。

二、方案設計的理論基礎

(一)社會學習理論

社會學習理論(social-learning theory)是20世紀60年代由班圖拉和沃爾斯特等人提出與發展起來的,以刺激-反應的觀點為基礎並通過實驗的方法來擴大探討社會環境(如他人、群體、文化規範或風俗習慣等)如何影響人產生某些習得行為的一種理論。這個理論認為人的一切社會行為都是在社會環境影響下,通過對示範行為的觀察學習(observational learning)而得以形成、提高或加以改變的。

班圖拉還提出了環境(e)、人(p)和行為(b)三者的互動決定論(reciprocal determinism)。他認為,人的社會行為是人的內部因素(主要是認知)與環境(主要是社會因素)相互作用(選擇與影響)的信息加工活動的結果;人的認知不僅會影響行為的組織,而且行為的反饋又會使人產生結果的認知與調節功能的提高;人的行為不僅改變著環境,環境也制約著人的行為。所以,人不是完全自由、可以為所欲為的實體,因為他受制於環境與社會;但同時,人又不是完全被動的反應者,因為他通過與社會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以認知為中介的自我調節系統,它們是互動決定的。

(二)場論和群體動力學理論

心理學家勒溫在研究個人行為所由產生的心理事實時,發現人是一個複雜的能量系統,它在外部環境的包圍與影響下存在著一個由e(environment,由準物理、準社會和準概念的事實組成的心理環境)和p(person,由需要、欲望與意圖等內部個人區域[即i-p]和知覺運動區域[即p-m]組成的人)構成的心理生活空間(psychological life space,簡稱lsp),這個空間是一個心理動力場(psycho dynamics field)。通常,內部個人區域中的小區之間保持著平衡的緊張狀態,如果內外刺激促使某一個小區(如飢餓小區)的緊張度提高,平衡狀態就會被打破。為了恢復平衡,就會在心理環境中尋求能滿足需要的目標,和釋放能量發動行為去達到目標。這種目標若能滿足需要和減除緊張,就具有正誘發力,引起個體取向;否則就具有負誘發力,引起拒斥。人的各種行為都是外部環境通過人的自我狀態(p)和心理環境(e)兩種力量相互作用所構成的心理動力場而發生的。為說明這一現象,勒溫採取了一個公式:b=f(p,e)=f(lsp),即行為是環境與人的函式,或說是心裡生活空間的函式。

後來他把p看成是許多人,把e理解為準社會的心理環境,這個就構成了群體的生活空間。由於群體內人與人之間存在著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的互動作用,群體為滿足共同的需要也在尋求與確定各種準社會的目標,於是便會出現各種能量的匯聚、衝突、平衡與失衡以及群體行為的趨向和拒斥等現象,即群體的心理動力場。個人在群體中生活其行為不僅取決於個人的生活空間,而且也受群體心理動力場(如人際關係、群體決策、輿論、氣氛等)的制約。所以,引起群體變化而改變個體的觀念或行為習慣比直接一個個地去改變個體要容易得多;只要群體價值觀沒有改變,就很難使個體放棄群體標準來改變原有的主見。

(三)參照群體理論

參照群體理論(theory of reference group)是關於人的社會心理態度和行為怎樣受其從屬的或追求的群體參照力所影響的社會心理學理論。參照群體可以分為很多種,它的主要作用有兩種:規範作用和比較評價作用,這兩種作用往往是統一的,有時同一群體可同時起這兩種作用。

關於個體選擇參照群體所依賴的條件,梅頓於1957年在《社會理論與社會結構》一文中曾提出:1.如果群體對自己的成員沒有充分的威信,那么其成員將傾向於挑選外部的、非會員的群體作為參照群體;2.個體在自己群體中越是孤立,地位越低,就有可能把外部群體當作參照群體,期望在那裡占有較高的地位;3.社會流動性越大,個體改變群體從屬性的可能性越大;4.個體對參照群體的選擇,也依賴於個性特徵。

(四)cis(企業識別系統)理論

cis,英文為“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具體含義是企業識別系統。它是針對企業經營理念與精神文化,運用整體傳達系統貫徹給企業內部與社會大眾,使其對企業產生一致的認同感或價值觀,從而達到形成良好的企業形象和有效促銷產品目的的設計系統。ci分為mi (mind identity,理念識別,最高決策層導入企業識別系統的原動力,企業經營理念與精神文化) 、bi ( behavior identity,行為識別,動態的識別形式,對外回饋、參與、活動,對內組織、管理、教育等)和vi( visual identity,視覺識別,靜態的識別符號,具體化、視覺化的傳達形式) 三個部分。

三、方案設計的基本狀況

(一)基本思路

根據大學新生班級建設的內容和目的,本著系統化、體驗式的原則,將本方案分為三個環節:熟悉環境、組織構建和成員發展規劃。各個環節之間可以有交叉的部分,每個環節由若干個活動單元組成,各個活動單元之間互相聯繫,各活動單元的形式均可以多樣。活動的指導者最好為該班級的班主任或者輔導員,該班主任或輔導員應該是接受過團隊輔導專業培訓的教師,能夠對團隊活動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有效的掌控,並能引導團隊活動朝向設定目標。

(二)活動目標

本方案中所提及的團體輔導的總體目標是推動大學新生迅速在新環境中打破隔閡,熟悉大學校園的學習和生活環境,通過行之有效和形式新穎的活動促進新生班級組織的構建,在此過程中促使同班新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與精神,樹立良好的班風,提高班集體的凝聚力,進而為形成優秀的班級文化打下基礎。在此總目標下可以根據每個活動單元的具體情況設定單元活動目標。

(三)輔導內容與形式

為了達到活動目標,本方案將把活動的三個環節分解成八個單元的活動,將輔導的目標融入到各單元活動中,使學生在親身體驗中了解班級,培養學生的自我認識和管理意識,促進班集體凝聚力的形成。八個單元的活動輻射到八個周,每周一個單元,每個單元突出一個主題,各個單元活動時間不是完全封閉的,有些任務的完成需要在集中活動結束後由各個小組分散進行。活動的形式為遊戲、討論、角色扮演、頭腦風暴、行為演練、實地考察等,最後以形成班級組織和分享感受結束活動。某些活動後布置作業,要求成員在學習和生活中實踐學會的新行為,並寫出自己在活動中的感受、收穫以及對以後活動的建議。

(四)主題單元設計

主題單元設計包括以下內容:確立單元名稱;確定輔導目標;設計、明確輔導活動的內容;選擇輔導活動的形式;確定輔導活動時間;選擇輔導活動的地點;準備輔導活動的材料;評估輔導活動的效果。

(五)活動反饋與結果分享

通過活動反饋來了解和把握活動的效果,根據學生的現場表現和及時反饋、學生個人活動後的感悟、指導者的及時回應、對學生的跟蹤輔導以及後期班級組織運行的效果來調整和修改活動方案。在本活動方案中,單元活動的結果分享也是重要的環節,在活動中指導者要注意留出一定的時間來引導學生對活動結果進行分享。

(六)方案的評估

對於方案的評估,可以採用心理測量和問卷調查的方法進行,可以選擇一個與接受輔導班級同質性比較好的班級進行“實驗組—對照組”的對比測驗,分別對各班級新生進行前後測,了解活動前後學生心理素質的變化情況,從而了解實際的活動效果;另外還可以在四年的學校生活中檢驗接受輔導的班級運行狀況和班集體建設情況。此部分的關鍵是選擇合適的心理測量問卷進行前後測,心理測量問卷的選擇與團隊輔導活動的目標有關。

相關推薦:
國小班級文化建設暨養成教育活動方案
書香班級建設方案
班級德育建設方案
國小二年班級文化建設方案
國小班級文化建設方案
優秀班級文化建設方案
班級文化建設保障措施
班級文化建設具體措施
國小三年級書香班級建設方案
大學研究生班級建設方案
四年級班級文化建設方案
高中班級文化建設方案
班級學風建設方案
學校班級文化建設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