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考察報告3篇

縣委組織第十二期青乾班學員赴江蘇考察了蘇州工業園。期間,我們了解了蘇州工業園的有關情況,參觀了工業園區,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感覺收穫很大。現將考察情況報告如下:

一、蘇州工業園區的基本情況

蘇州工業園區是中國和新加坡兩國政府的重要合作項目,開創了中外經濟技術互利合作的新形式。1994年2月11日,國務院下達《關於開發建設蘇州工業園區有關問題的批覆》;2月26日,中新兩國政府在北京正式簽署了合作開發建設蘇州工業園區的協定;同年5月12日,蘇州工業園區破土啟動。

蘇州工業園區地處蘇州城東金雞湖畔,行政區域面積288平方公里,下轄三個鎮,戶籍人口25萬,其中,中新合作開發區規劃面積70平方公里。我們的目標是:把蘇州工業園區建設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科技工業園區和現代化、園林化、國際化的新城區。

蘇州工業園區開發建設一直得到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和高度重視。十年來,在中新合作雙方的共同努力下,園區開發建設快速推進,發展效益不斷提高,民眾生活大幅改善,主要經濟指標以年均45%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長,累計新增就業崗位超過20萬個。XX年,園區以中央領導多次視察園區和中新聯合協調理事會第七次會議、成立十周年慶典等重大活動成功舉辦為動力,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自覺服從和主動適應巨觀經濟調控,在加快開發建設步伐的同時,更加注重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全區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03億元,比上年增長38%;完成地方一般預算收入29億元,增長42%;進出口總額達281億美元,其中出口119億美元,分別增長96%和99%;固定資產投資282億元,增長39%;新增契約外資41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8億美元,分別增長96%和50%;新增註冊內資174億元,成為了國內開發速度較快、協調發展較好、競爭力較強的開發區之一。

二、蘇州工業園區的成功經驗

1、形成了完整科學的規劃體系。根據區域發展總體目標,中新雙方專家融合國際上城市發展的先進經驗,聯合編制完成了具有前瞻性的區域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科學合理布局工業與各項城市功能,先後制定和完善了300多項專業規劃,並確立了“先規劃後建設、先地下後地上”的科學開發程式,形成了“執法從嚴”的規劃管理制度。

2、建立了新的開發和管理體制。中新蘇州工業園區開發有限公司(cssd)是園區的開發主體,由中新雙方財團組成:中方財團由中糧、中遠、中化、華能等14家國內大型企業集團出資組建;新方財團由新加坡政府控股公司、有實力的私人公司和一些著名跨國公司聯合組成。管委會是園區的管理主體,下設15個職能局(辦),工作人員面向全國招聘,並通過樹立“親商親民”理念、增強一站式服務功能、實行社會服務承諾制等途徑,初步形成了“精簡、統一、效能”的服務型政府,“全過程、全方位、全天候”的服務體系、“公開、公正、公平”的市場秩序和“科學、規範、透明”的法制化環境。

3、建設了高水準的基礎設施。累計投入300多億元,基本完成70平方公里合作區主要基礎設施開發,其中30平方公里建成區達到“九通一平”(道路、供電、供水、燃氣、供熱、排水、排污、郵電、有線電視和土地填高平整)的國際水準,建設了首期60萬千瓦發電廠、日供15萬噸自來水廠、日供15萬立方米燃氣廠、日處理10萬噸污水處理廠和每小時供氣40噸集中供熱廠等基礎設施源廠,其中日供20萬噸的水廠二期和日處理10萬噸的污水廠二期將分別於XX年9月和12月完工。在開發過程中,園區十分注重資源的集約利用,努力在引進項目質量、盤活土地存量、提高單位投資強度上下工夫,開創了“清淤、治水、取土、擴地”相結合的土地綜合開發利用新模式,避免挖廢耕地1.5萬多畝;通過取消農村宅基地審批,將原先20平方公里的農村宅基地和村莊用地規劃為6平方公里的集鎮社區和居住新村,節約用地14平方公里。

4、引進了高質量的投資項目。園區堅持走經濟國際化和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累計吸引契約外資199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86億美元,投資上億美元項目55個,其中10億美元以上項目6個,區內項目平均投資額超3100萬美元,每平方公里工業用地投資強度達14.8億美元,英飛凌、三星、日立等50餘家跨國公司設立了研發機構,形成了電子信息、精密機械、生物製藥、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同時累計註冊內資512億元,其中私營企業註冊資本158億元,初步構築了國資、民資、外資齊頭並進的混合型經濟發展新格局。

5、促進了社會事業協調發展。合作區累計開發各類商住房800萬平方米,新建綠地1200多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超過45%,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示範區和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試點認證,空氣、水體、土壤等資源得到有效保護。具有綜合社區服務功能的鄰里中心和一批學校、銀行、賓館、商店、公園、醫療診所、體育設施相繼建成投用,園區科、教、文、衛等各項社會事業在高起點上發展、方興未艾。目前,隨著蘇州國際博覽中心等50多項地面實事工程啟動,環金雞湖地區將建設成為蘇州市最重要的現代商業商務文化中心。

6、提高了社會和諧文明程度。按照區域總體規劃,統籌布局社會功能,加快區鎮基礎設施對接,基本實現了鄉鎮“兩水兩氣”管網到企入戶。目前,90%農戶已遷入現代化居住小區,5萬名農村富餘勞動力正在轉換為具有就業創業技能的新型市民。園區所轄四鎮綜合實力均居全市前列,婁葑被評為全國千強鎮第四名。同時,不斷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建立起覆蓋全區的保養安置、社保救助、就業創業三道保障防線,確保民眾生活質量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協調。

七、強化了借鑑創新工作。按照國務院的批覆精神,園區結合國情,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經濟發展和公共行政管理等方面,積極借鑑新加坡經驗,累計派出1460多人次赴新學習,編制實施了68項新的管理規章和實施細則,加快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管理創新,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環境保護、社會保障、社區服務、一站式服務、職業培訓等方面,建立了高效廉潔的服務型政府和全新的運行體制機制。

三、蘇州工業園區的幾點啟示

與蘇州工業園區相比,從表層上看是數、指標的差距,實質上是思想觀念上的差距。江寧人整齊劃一的團隊精神、敢為人先的創新觀念、一著不讓的機遇意識、高屋建瓴的發展思路等等,給我們很多有益啟示:

啟示之一:我們必須堅定加強工業園區建設的信心和決心。蘇州工業園區的實踐說明,工業園區是開放的視窗、城市化的主載體、招商的主戰場、經濟的增長點、發展的新希望。蘇州工業園區是發展外向型經濟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是地區經濟振興的重要途徑,是加速城市化進程的重要載體,也是跨躍式發展的前提。與蘇州工業園區相比,我們面臨的困難更多,發展的難度更大,必須站在更高層次上統一認識,以更加寬廣的眼光,更加開放的姿態,更加堅定的信念,重視和加強我縣的開發區建設。

啟示之二:我們必須高起點、高標準建設工業園區。就是要學習蘇州工業園區“不乾則已、乾則一流”的精神,加快我縣工業園區的規劃和建設。我們工業園區起步晚,就必須高起點、高標準,形成後發優勢。要站在投資者的角度,對照先進,重新審視、謀劃、最佳化園區的軟、硬環境,創造一流的開發環境。

啟示之三:我們必須樹立正確的建設思路和辦法。一是要在發展觀念上有所突破。工業園區是“特區”,必須做解決思想的先行者和改革開放的試驗者。隨著園區政策優勢的減弱,下一步的發展要更多地取決於園區自身的創新能力。建設工業園區要打破慣式,突破框框,尤其要在開發思路、經營體制、招商機制、社區改革等方面先行一步,大膽探索。二是要在市場化運作上有所突破。可以借鑑蘇州工業園區的“公司化運作機制”,堅持用經營城市的理念、綜合開發的手段、改革開放的辦法、市場化的運作機制,加快開發區的各項經營和建設,做大做強開發區自身實力,拉動地方經濟快速發展。三是要在經營重點上有所突破。突出抓好土地經營、產業經營和資本經營。

啟示之四:我們必須倍加珍視不可多得、稍縱即逝的爭先機遇。

當前,儘管巨觀形勢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但我國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大背景沒有變,上級對**加快發展的

要求沒有變,幹部民眾對我們加快發展的期望沒有變。機遇彌足珍貴、稍縱即逝,機遇是金、抓住就贏。視機不見,就必將坐失良機。餘杭之所以發展迅猛,主要得益於蘇州工業園區抓住了中國和新加坡加強經貿合作的機遇。我們必須切實增強機遇意識,善於認清機遇,珍視機遇,抓住機遇,用好機遇,力爭在發展中贏得主動。

宜陽縣首批科級幹部赴蘇州培訓考察報告
蘇州考察報告(2) | 返回目錄

宜陽縣首批科級幹部赴蘇州培訓考察報告為落實黨中央對新時期幹部培訓工作的要求,根據省、市組織部門的有關指示精神,按照我縣年初組工會議提出的工作任務和目標,經縣委常委會議研究,縣組織部從各鄉鎮和縣直部門選派了五十名優秀科級幹部赴蘇州進行了為期十五天的培訓活動。培訓期間,學員們認真聽課,仔細記筆記,積極參加學院組織的各種考察實踐活動,並在課餘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培訓結束後,每個人都寫了調研文章和心得體會

通過這次培訓,學員們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解放了思想,轉變了觀念,提高了素質。培訓取得了明顯效果,達到了預期目的。

一、基本情況回顧

這次宜陽科級幹部赴蘇州培訓班由縣委組織部副部長張德新帶隊,學員由縣組織部、宣傳部、法院、監察院、黨校、電大、黨史辦、縣直工委、行政中心和縣直21個委局的科級幹部及19個鄉鎮的組織副書記(或黨委委員)組成。培訓時間為11月7日至11月22日,培訓地點在蘇州農村幹部學院。這次培訓採取邊學習邊考察,理論與實踐想結合的方式進行。安排理論學習9天,授課老師為蘇州大學、農乾院的教授和當地一些部門的負責同志,重點講授了蘇州經濟發展現狀及特點、政府職能轉變、“三農”問題和基層黨建、投資環境建設、招商引資實務、民營經濟、依法行政、精神文明建設與人的素質等內容。安排實地考察六天,考察了蘇州老城的人文景點,中新合作工業園區的外向型經濟,吳江、張家港、常熟、崑山等地的民營經濟,太湖西山的國家農業科技示範園,中國第一村—華西村和全國文明村—將巷村,周莊、錦溪等江南水鄉的旅遊產業和上海浦東新區等。

通過課堂學習和實地考察,蘇州給我們的印象是,人文積澱深厚,市場活力很強,城鄉經濟協調發展,“兩個文明”共同進步。

二、取得的主要成績和經驗、

1、認識到位,組織得力,成效顯著。

我縣這次組織的科級幹部異地培訓活動,人數多,時間長,內容豐富,是多渠道培訓幹部的第一次嘗試。活動開展之初,縣委高度重視,專題召開常委會議研究,張景彥部長親自安排布署,並在學員赴蘇預備會議上作專題要求。培訓班由一名副部長帶隊,提前赴蘇州進行全面安排。學員們非常珍惜這次學習機會,自覺遵守活動紀律,服從組織安排,統一行動,相互關照。由於認識到位,組織得力,上下一致,培訓班圓滿完成了預期的學習和考察任務,如期返回宜陽。通過這次“集體洗腦“工程,考驗和鍛鍊了我縣的幹部隊伍,組織部門增加了對縣科級幹部的了解,積累了培訓經驗。參加培訓的學員們相互了解,共同學習,交流了經驗,達成了共識,更有利於今後我縣部門之間,部門和鄉鎮之間工作的協調和開展。

2、安排安理,行動統一,學有所成。

過去我縣對科級幹部的培訓一般在縣委黨校進行,以理論學習為主,時間安排相對較短,學員在本地參加培訓,往往擺脫不了單位工作的影響,學習時間難以保證。加之缺乏實踐活動,學習效果往往不太理想。這次,縣委安排的幹部異地陪訓,採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組織部門專人帶隊,統一紀律,統一食宿,統一上課,統一行程,學員們懷著極大的興趣,一心撲在學習和考察活動上,不受單位工作影響,時間充分保證,思想高度集中,都取得了較大收穫,使這次培訓收到了顯著效果。

3、對照先進,找到差距,提高了素質。

幹部培訓的最終目的是提高人員素質,為宜陽經濟發展提供人才支持。這次縣幹部培訓選在經濟發達的蘇州進行,蘇州經濟發展活躍,人文積澱較厚,幹部觀念超前,現代意識較強。學員們在學習和考察活動中,從各個方面接受教育,對照先進找差距。一方面學到了當地經濟發展的先進經驗,學到了當地幹部高效的工作作風和先進理念,另一方面在潛移默化中找到了差距,解放了思想,轉變了觀念,提高了素質。

三、幾點體會和共識

這次培訓活動結束後,按照要求,學員們都在短時間內寫出了考察報告和心得體會(每人3篇文章,1篇考察報告,2篇心得體會),上交組織部。從學員們的文章中可以得出以下幾點體會和共識:

1、蘇州人搶抓機遇的意識值得我們學習

蘇州改革開放以來,抓住了三次大的發展機遇。第一次是抓住了聯產承包帶來的鄉鎮經濟大發展機遇,創造了聞名遐邇的的“蘇南模式”,使鄉鎮工業獲得了長足發展,完成了原始的資本、技術和人才積累,為目前蘇州製造業的大發展尊定了堅實基礎。同時,鄉鎮經濟的大發展還轉移了大批農村勞動力,加快了農村工業化和城鎮化的進程,激活了小城鎮的發展潛力,使一座座千年古城煥發青春,一座座新興工業城鎮拔地而起,進一步使蘇州的城市化戰略能在更高的起點上實施。第二次是抓住了外向型經濟發展的機遇,興建了一大批經濟開發區,作為招商引資的平台,吸引了大量外資的進入。第三次是抓住了世界經濟結構大調整的機遇,打響了“蘇州製造”的品牌,初步建成了現代高科技產業製造基地。

正是因為蘇州人這種搶抓機遇的意識,才使原本沒有考慮蘇州的的中新合作工業園區最終落戶蘇州,也使得蘇州在短短的十年間,由外向型經濟帶動,實現了經濟的迅速騰飛。度取得了GDP全國第五、財政收入全國第六、農民人均收入全國第四、進出口總額全國第三、完成工業增加值全國第二、實際利用外資全國第一的驕人成績。蘇州也因這一系列的輝煌成就被評為“全國度最具活力的城市。

2、蘇州以人為本,全力打造經濟發展環境的做法值得我們深思

蘇州在發展外向型經濟的過程中,重視人力資源能力建設,以人為本抓教育,提高人的素質,打造經濟發展軟環境的作法值得我們深思。他們認為,人才是發展開放型經濟的關健,是打造投資環境和實施招商引資的主體。因此,蘇州市各級政府部門重視對幹部素質的培養,提出了“學說話(會國語和英語)”、“學走路(會開車)”、“學寫(會電腦操作”、“學洗身(乾乾淨淨做人)”的“四學”口號,改善環境先從提高幹部素質,改善幹部作風入手,在全社會營造“能者上、庸者下”,“安商、親商、富商、”先進理念。經常性的派出優秀幹部到先進地區和已開發國家受訓,轉變觀念,樹立超前意識和服務意識。在接受大上海輻射和引進外資過程中,他們更注重引進各類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在吸引外商方面,他們全力推介蘇州的人文環境,增強環境的親合力。

3、蘇州招商引資的一些方法值得我們借鑑

度蘇州引進外資首次超過上海,位居全國第一,實際到帳外資達到68億美元。前三季度統計,江蘇省外資引進52%來源於蘇州,目前在蘇外資項目累計達到2800多個,其中投資1億美元以上的24個,3000萬美元以上的149個,1000萬美元以上的451個。蘇州在招商引資方面,以吸引跨國公司資金和台資為主,在具體方法上,一是搞好環境建設(包括軟環境和硬環境),吸引外商;二是以項目和開發區為載體,以商引商,產生積聚效應;三是搞好服務,親商、安商和富商,把商人留住。四是把引資和引智相結合,吸收先進的管理經驗和理念,加快培訓本地人才;五是培養一批高素質的招商引資隊伍,利用各種人際關係找門路,上項目,引資金。六是以知名人士、知名景區等人文環境為品牌,增強招商引資的吸引力。

4、蘇州發展民營經濟的一些經驗值得我們吸取。

蘇州近年來鄉鎮一級的民營經濟發展迅速,湧現出了“日出萬匹,一被天下”的絲綢之都-盛澤鎮,全國文明村-蔣巷村等典型代表。蘇州在發展民營經濟的過程中,重視帶頭人的作用。太倉市一個鎮提出黨員幹部要“雙帶”,即帶頭致富,帶領民眾致富。他們認為市場經濟是效率經濟,也是能人經濟,鄉鎮黨員幹部里能人很多,政府應該支持和鼓勵他們帶頭興辦企業,在政策和貸款等方面為他們提供便利。黨員幹部撲下身子辦企業,就會在全社會形成了一種濃郁的商業氛圍,進一步帶動廣大民眾創業經商,也會使黨和政府更加貼近社會,貼近民眾。同時,為了防止黨員幹部犯錯誤,他們也嘗試進行了一些制度方面的安排,如公布收入,廉政備案等。

5、蘇州發展經濟的典型理念值得我們思考和提倡

在蘇州學習的十幾天時間裡,學員們所到之處,經常會聽到一些當地流傳的嶄新理念,如“安商、親商、富商”,“透明性政府、陽光式服務”,“既富口袋、又富腦袋”,“不怕民眾不聽話,就怕幹部不聽民眾話”,“量才使用,育才待用,外才我用,以才生財”,“小發展大困難,大發展小困難,不發展最困難”,“要吃飯,找市場,不找市長”,“百姓不願幹的事政府幹,百姓願意幹的事政府不要乾”,“百姓幹事是為了掙錢,政府幹事為的是服務”,“幫助引資的是恩人,前來投資的是親人,打開招商之門的是能人,影響投資環境的是罪人”等,這些理念包含很豐富的內容,值得我們思考和借鑑。

四、幾點建議

200年初以來,縣委縣政府堅持以工業興縣和產業富民統攬工作全局,圍繞“三大目標”,改造提升縣辦工業、服務協調省市營企業、強力發展非公有制企業,加快壯大農業產業(四輪驅動),搶抓機遇,真抓實幹,經濟社會呈現出了較強的發展勢頭。特別是以龍羽電廠為龍頭的城北工業園區初具雛形,恒基鋁業20萬噸氫氧化鋁、黃河同力450萬噸高標號水泥生產線、洛陽新區供熱中心2×13.5萬千瓦熱電廠、宜源公司氟化鋁等骨幹工業項目開工興建,跨境兩條交通幹線南車線宜陽段、安虎線宜陽段全線貫通,城關、尋村、張午等鄉鎮民營經濟發展迅速,我縣與上海徐匯區徐家匯辦事處締結友好關係,招商引資獲得突破。這些變化反映了我縣正處於歷史上最好的一個發展時期,抓住機遇,借鑑先進經驗,加快發展,建議縣委政府還要研究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以加快建設洛陽衛星城市為目標,依託現有工業基礎和資源、區位優勢,儘快制定和完善經濟發展戰略(基礎資源要摸清,產業定位要準),以科學的發展戰略統領經濟工作的全局。同時,要求各鄉鎮也要儘快拿出具有比較優勢並與縣經濟戰略相銜接的發展規劃,利用洛南開發和洛陽高新技術開發區向我縣輻射的機遇,引進人才、引進項目、引進技術和資金,形成投資宜陽,創業宜陽的新一輪發展熱潮。

2、加快建設以電廠為龍頭的北城工業園區和洛南工業帶,改善工業園區周邊環境,作為下一步招商引資的載體精心包裝。

3、加大北城區基礎設建設和環境整治力度,美化靚化香鹿山周邊環境,為前來投資的客商提供便利條件。

4、從中青年幹部隊伍中選撥培養一批人際關係較好,素質較高的招商引資隊伍,專業從事招商引資活動,與招商專門機構掛靠,把招商工作從各鄉鎮和部門的責任目標中分離出來。

5、下大力氣整頓幹部作風,在民營經濟展初期,少管理,多服務,放水養魚,形成全社會投資興業的良好氛圍。

6、挖掘境內自然和人文資源,搞好當地基礎設施建設,擴大招商引資,打好旅遊這張名片。

7、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出台優惠政策,鼓勵和支持鄉鎮黨員幹部經商辦企業,積聚商氣,以商引商。

梧桐

12月26日

赴蘇州學習考察報告
蘇州考察報告(3) | 返回目錄

最近,隨第十三期中青年幹部培訓班學習考察團一行去蘇州進行了為期一周的學習考察活動,期間聽取6場頗有深度和啟示的專題講座,包括現代行銷理念、蘇州市經濟社會發展、招商引資策略與技巧、外向型經濟發展等方面的作法和經驗,參觀了蘇州新加坡工業園區和開發區、長盛集團公司等一批現代企業,外向型經濟強鎮周莊及常熟市蔣巷村等新農村典型,遊覽了蘇州園林景區、第一絲綢廠、張家港市區等地,感受頗深,可謂開闊了視野,拓寬了思路,得到了啟迪。尤其是蘇州的重教崇文和招商引資做法引人思考。

首先是蘇州的重教崇文。蘇州自古就有重視教育的優良傳統,教育事業一直比較發達,讀書重學蔚然成風。尊師重教自古以來就是蘇州的優良傳統,歷史上蘇州曾出過XX多名狀元、進士,當代蘇州籍的兩院院士就有80多名。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蘇州的教育事業得到了長足發展,基本上實現每十年上一個新台階。去年蘇州在全省率先普及XX年基礎教育,高中段 教育毛入學率達到93.4%,高等教育毛入學率超過50%,教育各項主要指標均已達到世界主要已開發國家上世紀90年代中期水平。蘇州先後獲得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市、高中教育先進市、幼兒教育先進市、特殊教育先進市等榮譽稱號,並被確定為國家城市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市、農科教結合示範區和江蘇省素質教育實驗區。教育事業的不斷進步為蘇州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強大支撐。20多年來,蘇州gdp年均增長14.3%,財政收入年均增長17.7%。去年,全市實現gdp3450億元,人均gdp按現行匯率折算超過7000美元,地方一般預算收入達219億元,教育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作用得到了充分體現。近年來,蘇州市委、市政府牢固確立“發展教育也是發展經濟,而且可以更好地發展經濟”的理念,堅持像抓經濟一樣抓教育,堅持貼近經濟辦教育,統籌發展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農村教育等,形成現代化大教育格局,不斷強化教育服務功能,為蘇州經濟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地區的發展,主要取決於人的發展,人的素質的提高。在蘇州使我真切的感受到蘇州人的綜合素質是很高的,上到政府官員、大學教授,下到百姓對各類知識的通曉程度,讓我們感到這個城市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之高,人們接受教育的觀念之強及教育體系的完善。蘇州經濟跨越式發展的經驗詮釋了一個最根本的真諦,人才興,則思路活,企業旺,經濟強。蘇州教育發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啟示:

一是適應經濟發展需要,加快發展高等教育。遵循穩步、健康、快速、協調發展的方針,堅持加大政府投入為主、多渠道籌資為輔,積極吸引社會投資主體直接辦學、多種投資主體合作辦學,多元化發展高等教育,儘快的建立雙鴨山大學,可通過招商的形式對外招學校,提高城市品味,雙鴨山人的綜合素質。構建與雙鴨山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高等教育體系。

二是從雙鴨山的經濟結構和產業特色出發,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以服務經濟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為重點,調整職業教育布局結構,構建現代職業教育人才培育體系。

三是著眼於提高勞動者素質,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努力構建以就業培訓和職業培訓為主的社會教育網路。加強成人教育培訓、農村科技致富骨幹培訓及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等。

其次,通過認真學習《蘇州市外向型經濟發展的啟示》和《蘇州地方招商引資的策略與技巧》以及實地參觀崑山開發區、外資

企業,感覺蘇州招商引資工作上的幾大亮點值得借鑑,很受啟示。

一是思想觀念上的新亮點。蘇州人認為,招商引資的差距是觀念上的差距。“你可以眼前落後,但不可以眼光落後”。蘇州崑山人“不比驕車比卡車,不比住房比廠房”。在崑山人心中:能打開招商引資局面的幹部是能人,給招商引資工作造成壞影響的人是罪人,能吸引投資的人是恩人,前來投資的老闆是親人。

二是發展理念上的新亮點。崑山市政府親商理念:無論什麼形式,能搞活就好;無論公有私有,有作為就好;無論規模大小,能發展就好;無論歸誰所有,能交稅就好。“不靠優惠政策讓投資者起疑心,不靠熟人、朋友讓投資者煩心”。崑山市認為,招

商引資不等於拚命喝酒,政府管理要外松內緊,關鍵是管好自己人。

三是幹部隊伍建設上的新亮點。蘇州市認為:招商引資是智商運動,關鍵在幹部。“不怕幹部乾錯事,就怕幹部不幹事”。市政府出錢給幹部上政治課、法律課、補理財課等。培養“三三制”幹部:三分之一到國外去招商引資;三分之一到國內各地招商引資;三分之一留在當地招商引資。要求幹部做到五懂:懂政

治、懂經濟、懂業務、懂科技、懂法律。要求幹部三會:會開車、會使用電腦、會門外語。

四是軟環境建設方面的新亮點。蘇州市深刻認識到,經濟發展要創造招商引資的良好環境,好環境快發展、差環境慢發展。全市著力營造了四種良好的環境。一是政策環境;老闆怎么順心怎么辦;二是法制環境,老闆怎么安心怎么辦;三是服務環境,

老闆怎么開心怎么辦;四是人文環境,老闆怎么舒心怎么辦。

五是招商引資定位上的新亮點。蘇州人體會,招商引資工作一定要與本地的特色和優勢聯繫在一起。一要突出重點。抓小引大,大小並舉,內外並舉。二要培育一批專業載體。大到建設開發區,小到一朵花、一座山都可能產生好的效應。三要抓住一個

招商主體。可以是社團,可以是企業,可以是個人。

蘇州市開展招商引資工作的一些成功做法,認人深受啟發。如何學習借鑑蘇州市的成功經驗,開展我市招商引資工作,有以下幾點啟示:

啟示之一:必須在解放思想、創新觀念上謀發展。沒有思想的大解放,沒有觀念的大更新,就沒有招商引資的大突破,經濟的大發展。今年是“xx”開局之年,我們必須解放思想、創新觀念、抓住機遇、加快發展。要樹立創新求發展意識,要組建招商引資工作“小分隊,鼓勵走出去招商,營造一種全員抓招商引資工作的濃厚氛圍。

啟示之二:必須在最佳化環境、轉變作風上出實招。環境是形象,是吸引力,更是生產力。因此,必須著力最佳化經濟發展環境,全力打造服務品牌。

啟示之三:必須在招商方式、項目引進上想點子。一是要加強培訓,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招商隊伍。招商引資是一項政策性強、責任重、難度大的工作,它不僅要求招商人員懂經濟、懂政治、有文化,而且還需要識大體、顧大局、有修養。能不能招來商,引來資,招商人員舉足輕重,其素質和能力極為關鍵。只有加強培訓,組建一支高素質的招商隊伍,才能完成招商引資工作任務。二是要不斷拓展招商渠道。要通過各種展會、同鄉會、聯誼會、行業協會以及諮詢公司,了解投資者及其企業投資情況;要通過新聞媒體和招商網來推介本地優勢和招商項目,提高知曉力和吸引力;要通過已到本地投資的企業來聯繫了解相關投資者。二是要掌握招商方法。要採取感情式招商、“政策式”招商、服務招商、產業鏈招商、項目招商、人文招商以及把外商請進來實行公開招商、派小分隊走出去實行流動招商等多種方式進行。

啟示之四:必須在改善交通、提升城市品位上尋突破。實踐證明,一個髒、亂、差、品位不高的城市是無法吸引投資者、創業者的,要進一步實施城市發展帶動戰略,按照“高起點規劃、高質量建設、高標準管理、高效益經營”的原則,做美做靚城市,不斷提高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同時,加強公路、鐵路建設,構築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

啟示之五:必須在強化幹部教育培訓和激發工作動力上下功夫。一是要將招商引資理念納入幹部教育培訓之中,每年至少舉辦一期專題培訓班,引導幹部從興趣和職業需要出發加強自學,倡導一種積極進取、精神飽滿的狀態。二是要帶出去學習外地先進經驗,在消化、深化和轉化上作些思考,並提出了明確的努力方向和奮鬥目標。三是要建立一套招商引資激勵機制。實行重獎重罰,提倡獎要獎到讓不乾者眼紅,罰要罰到當事人疼,最大限度調動幹部招商引資工作的積極性。

當然,蘇州的招商引資的的確確推動了蘇州的快速發展,但是同時也看到了蘇州經濟快速發展的背後,存在的不可迴避的嚴峻而現實的社會問題。正如在與蘇州人交流中感受到的,現在的蘇州已不是那個水清天藍、水土肥沃的時候了,蘇州的明“天”會何去何從?的確我們每天感受到的蘇州真的是灰濛濛的天,綠瀅瀅的水。正如一位大學教授為我們講課時提到的:現如今的長江水和蘇州河已經嚴重遭到污染和破壞。舉例:一個歐洲人跳進了蘇州河,一會上來時竟然變成了非洲人。笑話的背後告訴我們一個不爭的事實:蘇州的經濟社會快速而輝煌的發展,是用環境污染、資源浪費的沉重代價換來的。還好蘇州的市委、市政府領導已經清楚地認識到了這一點,因此在資源保護上採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在招商引資上提出了新的要求,切實加強軟環境建設,把招商引資變成選資。要求來蘇州投資的必須是世界五百強的企業,而且,投資中必須要發展經濟與環境保護同時兼顧,這一舉措大大改善了蘇州的環境的現狀。當然,能否還蘇州人民及我們的子孫後代一個晴朗的天空,一個清澈的蘇州河,那就要看執政者的思想和理念了。

一個城市的發展必然會有資源的消耗,環境的破壞為代價。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學會保護與彌補。我們都知道雙鴨山具有著豐富的煤礦資源,靠煤吃飯靠煤發家一直是我們秉承的理念,但是我們也應清醒的看到,全世界的煤炭資源平均要2XX年就挖掘空了,那么雙鴨山的煤碳資源能夠讓我們的子孫享用多少年呢?我們地處的位置不優越,造成了今天經濟發展的滯後,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但是我們與俄羅斯接壤,與佳木斯較大的城市相鄰,我們可以錯位的思考。學習蘇州的作法,雖然背靠上海,但卻背道而馳,“大樹底下種好碧螺春”,“專做你上海不做的事”。要合理的定位,不要跟理論、潮流、模式走,即要結合自己的實際,還要把目光放遠,走科學、健康、可持續發展之路。即要利用好煤碳資源,同時要深入挖掘自己的潛力,結合地理環境,發展一些高、精、尖的產業,有特色的產品,打出自己的品牌。歐洲國家瑞士,所處阿爾卑斯山脈,資源匱乏,但他卻通過發展手錶這種小型產業,開拓出自己的特色發展之路一越成為歐洲強國。因此我們雙鴨山一定明確自己的發展思路、理念,合理定位,科學規劃,走出一條自己的發展之路。

查看更多:
赴上海浦東、蘇州、崑山學習考察報告
蘇州參觀考察報告
重慶市開縣鄉鎮領導幹部赴蘇州學習考察報告
蘇州外國語學校考察報告
北京、上海、蘇州都市農業考察報告